精神分裂症同伴支持服务干预效果的探析

2021-01-22 11:58杜瑞莉张建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同伴志愿者症状

杜瑞莉,张建惠

(新疆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是较为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其病因不够明确,可能与社会或是心理等因素相关[1]。其高发于青壮年,症状表现为思维、行为与情感表达方式异常,病理特征为意识与智力基本正常,认知功能受损。其病程偏长,呈反复性发作,严重者会伴有精神衰退甚至残疾,较难被治愈。临床多为该病患者行药物治疗,但为提升用药依从性,增强药效,相关学者建议加用护理服务[2]。本研究选取400例SCH住院患者,用于分析同伴支持服务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为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来院治疗的400例SCH住院患者。纳入指标:经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确诊为SCH;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口服单一药物维持治疗;对研究内容与意义知情并同意。排除指标:伴有躯体疾病或脑部器质性疾病;对药物或酒精有依赖性;沟通困难;存在意识或是精神类障碍。根据抽签法分组后,A组300例,男患156例,女患144例;年龄范围介于28-58岁,平均(37.65±1.41)岁。B组100例,男患57例,女患43例;年龄范围介于24-59岁,平均(37.51±1.35)岁。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行常规干预,即健康教育、治疗指导和定期协助康复训练等。A组行同伴支持服务:

1.2.1 筛选志愿者

志愿者的入选标准:确诊为SCH;病情稳定,基本恢复自制力;具有奉献精神和良好的沟通、理解与表达能力;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上;具备较佳的社会功能。

1.2.2 培训志愿者

由护理人员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包括同伴支持服务的机构、概念、理念、义务与权利等。讲解疾病症状、疗法和预后等知识,明确药物名称、用量用法和常见副作用,并指导其正确处理方法。统一教学SCH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社会功能恢复方法,明确发病初期的应对方法、复发征兆、防止复发方法、维持用药方法等。同时向志愿者培训患者康复训练内容,使其掌握患者回归社会的途径和挑战。

1.2.3 实施干预

将患者分为10组,每组30人,每周举行1次同伴支持活动,每次时间为1h,连续12周。每次活动中,要求1名心理咨询师和1名培训护师全程参与,便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每组配置志愿者5-6名,其中1名为主持人,其余为协助者。主持人结合诊治经历对治疗经验进行分享,包括治疗和康复过程,期间所遇的困难与处理办法等,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每周组织1次志愿者讨论大会,分析现存问题并持续性改进。

1.3 观察指标

利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简称PANSS)测评疾病症状,含阴性量表(7项,计7-49分)、阳性量表(7项,计7-49分)、一般精神病性(16项,计16-112分)。以症状程度为标准,赋值1-7分,1分示无症状,7分示极重度症状。即症状程度和分数的关系是正相关。利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简称ADL)测评生活能力,含进食、洗澡、穿衣与修饰等,共计100分,生活能力与分数的关系是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症状变化对比

护理后,两组的症状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P<0.05)。见表1。

表1 症状变化对比(±s/分)

表1 症状变化对比(±s/分)

项目 时间 A组(n=300) B组(n=100) t P阴性症状护理前 30.21±2.34 29.97±2.41 0.882 0.379护理后 14.52±1.34 18.94±1.48 26.464 0.000 t 63.630 54.338 - -P 0.000 0.000 - -阳性症状护理前 24.35±2.14 24.48±2.16 0.525 0.600护理后 10.05±1.08 14.95±1.17 36.956 0.000 t 64.118 55.784 - -P 0.000 0.000 - -一般精神病性护理前 51.62±4.32 51.04±4.28 1.165 0.245护理后 20.16±2.33 28.65±2.41 30.759 0.000 t 69.493 64.924 - -P 0.000 0.000 - -

2.2 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高于B组(P<0.05)。见表2。

表2 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分)

表2 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A组 300 68.65±3.15 80.33±3.57 31.033 0.000 B组 100 68.54±3.41 72.16±3.48 9.054 0.000 t - 0.296 20.201 - -P - 0.767 0.000 - -

3 讨论

SCH是频发性精神障碍,复发率与残疾率较高,治疗重点为改善症状,预防复发,使患者回归社会[3,4]。临床多使用抗精神病药控制病情,可减少症状的发作次数,但难以恢复其生活质量。多数SCH患者对治疗操作具有抗拒心理,甚至对远期疗效失去信心[5]。同伴支持服务是新型交流和护理模式,其召集相同经历的患者为志愿者,通过分享经历和情感,为其他患者提供信息或是情感支持,使其心存希望,积极配合治疗[6]。同伴支持服务要求将患者分组,志愿者与患者结对,以电话交谈、面对面交流和网络沟通等形式实施支持服务[7]。同伴教育被认为是精神卫生领域的常用教育模式,其具有以下优势:①同伴支持服务可降低疾病危险性,使其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减少攻击性语言或是行为。通过与志愿者的思想交流,能够相互扶持和勉励,学会理解他人情绪,进而主动调节自我情绪[8]。②志愿者的治疗经历和心理状态类似于患者,他们曾经面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经受疾病折磨,因此更能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可引导其主诉想法,增加交流次数。此外,志愿者可以自身作则,进行继续治疗,进而发挥榜样作用,使患者信任志愿者,在鼓励与督促中改善社会功能。③同伴支持服务的周期较长,为12周。在整个护理流程完成后,患者和志愿者会成为亲密朋友,使其在院外继续进行同伴教育,具有连续性特征。但该项护理的关键点是志愿者的科学筛选,需要满足相关标准,确保其富有正能量,以防患者病情加重。

本次研究结果中,A组的症状评分低于B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B组(P<0.05)。说明同伴支持服务可显著缓解疾病症状,优化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其社会功能。

猜你喜欢
同伴志愿者症状
志愿者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我是志愿者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寻找失散的同伴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