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22 11:58李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条目量表障碍

李清

(大同市二医院,山西 大同)

0 引言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均为我国人群常见的心境障碍类型,也是导致我国人群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长期研究表明,持续存在的心境障碍可引发多种躯体疾病,导致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进一步降低[1]。医院急诊患者的生理状态较特殊,就诊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且后期很可能持续存在,不利于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2]。因此,有必要探讨医院急诊患者的抑郁、焦虑障碍发生情况及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以指导相关临床工作的开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从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急诊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纳入标准:(1)成年患者;(2)最终急救成功。排除标准:(1)长期存在意识障碍;(2)认知功能异常。按照上述标准,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20例。患者参与研究时均处于病情稳定期,在知晓研究目的后均同意参与研究。

1.2 方法

1.2.1 抑郁、焦虑状况评估

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估120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该量表由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HD)和焦虑(hamilton anxiety,HA)两个亚量表组成,共包括14个条目,其中HD条目和HA条目各7个,每个条目均采取0-3分四个等级的评价,两个亚量表的评分范围均为0-21分,阴性的评分范围均为0-7分,8-10分为有轻度抑郁或焦虑,11-14分为有中度抑郁或焦虑,高于14分为有重度抑郁或焦虑,两个亚量表评分均高于7分判定同时存在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3]。

1.2.2 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是否存在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共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对照组四个组别。观察1组为存在抑郁障碍的患者,观察2组为存在焦虑障碍的患者,观察3组为合并存在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者,对照组为无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者。收集四组患者的详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资料即为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的因素[4]。

1.3 数据处理

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计数资料采用(%)表述,资料差异进行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述,资料差异进行LSD-t检验,P<0.05时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抑郁、焦虑状况评估结果

本研究选取的120例患者中,共29例(24.17%)患者无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进入对照组,其余患者中,存在抑郁障碍的患者共23例(19.17%),存在焦虑障碍的患者32例(26.67%),合并存在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者共36例(30.00%),分别进入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

2.2 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收集四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组的性别比例、文化程度、疾病科室、病情严重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其他三组比较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医院急诊患者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n(%)]

3 讨论

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对身心健康产生的负性机制已得到国内外大量研究的证实[6]。

本研究主要分析医院急诊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相较于无抑郁、焦虑障碍的患者,存在抑郁、焦虑障碍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更大,文化程度更低,病情更严重,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自费为主,科室方面,心内科、神经科患者的比例很大[7]。急诊患者中,女性患者的抑郁、焦虑障碍也相对常见。文化程度方面,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更好,能够更加理性、冷静地对待疾病。病情越严重的患者越容易担忧预后和丧失治疗信心,产生负性情绪。家庭经济状况差和自费的患者主要因医疗费用难以承受而产生焦虑、抑郁障碍。心内科、神经科患者的病情较严重、治疗难度较大,具体影响机制同病情严重程度[8]。

综上所述,能够导致医院急诊患者产生抑郁、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为病情和医疗费用,建议医务工作者引起重视,积极协助患者寻求帮助,陪同患者共渡难关。

猜你喜欢
条目量表障碍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跟踪导练(四)2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