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1-22 11:58汪海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椎管髋部

汪海松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0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率逐年升高,髋部疾病已经成为老年患者的多发病与常见病,此类疾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患者术后多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提高总体治疗效果,需做好术中麻醉工作,为患者选择一种科学的麻醉方案,提高手术治疗效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基于此,本文对老年骨科髋部手术患者实施两种麻醉方式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行髋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疾病史,没有长期大量服用镇静药物史。ASA分级I-II级。共选择68例,根据不同麻醉方式进行分组研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数据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进一步分析和对比的价值。

1.2 方法

给对照组患者实施静脉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所有患者面罩给氧去氮,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心律、脉氧饱和度、体温和呼气末二氧化碳等。麻醉诱导用药依次为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1.5μg/kg、依托咪酯2mg/kg、顺阿曲库铵2mg/kg,待肌松起效后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之后采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丙泊酚4-8mg/kg·h,静脉维持,手术切皮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量追加芬太尼,术中根据手术时间间断追加阿曲库铵。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患者血压在基础血压的±20%,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给试验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腔阻滞)。所有患者均排除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入室后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取侧卧位,患侧在下取L3-4椎间隙行硬腰联合阻滞,穿刺成功后所有患者蛛网膜下腔给予重比重液0.5%布比卡因10mg缓慢注射,随后硬膜外腔置入导管。患者平卧后调整麻醉平面至合适水平。术中根据手术时间按需追加硬膜外给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采用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其进行评估,若评估分值未超过9分则代表患者有重度认知功能障碍;若评估分值在10-20分之间则代表患者有中度认知功能障碍;若评估分值在21-26分之间则代表患者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若评估分值在27-30分之间则代表患者认知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精神状态恢复情况。利用精神状态简易量表对其进行评估,若评估分值比术前低,且超过2分则代表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1.4 数据处理

调查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7.0,精神状态以(±s)表示,认知功能障碍以(n,%)表示,组间对比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

2.2 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恢复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精神状态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恢复情况对比(±s)

表2 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恢复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后1h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24h试验组 34 23.16±0.75 25.38±1.14 26.58±1.49 27.77±1.73对照组 34 17.34±0.44 20.38±1.14 22.37±1.27 24.53±1.73 t 39.0276 18.0837 12.5386 7.7218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指麻醉手术后患者持续存在的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障碍,同时伴有社会能力的减退。[2]很多研究都证实老年群体是POCD的一个危险因素[3]。

髋部手术多见于老年群体,主要由钙流失加速、骨质脆弱导致,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由于手术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加之老年患者器官器质功能均下降,从而增加了手术治疗难度,且术后患者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因此为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合适的麻醉方法尤为重要[4]。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椎管内麻醉不仅可抑制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血栓栓塞发生率,从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5],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学者研究发现全身麻醉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椎管内麻醉[6]。而国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协作组研究认为,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于老年人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但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术后 24 h 表现出精神运动方面的反应时间迟缓[7]。

本次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老年骨科髋部手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椎管内麻醉,不仅会减少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还能改善其精神状态。

综上,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比全身麻醉更有优势,能够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对患者早期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临床效果显著[8]。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椎管髋部
中西医结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关注中老年人的椎管狭窄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还不都一样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
草莓椎管育苗:产出率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