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临床病理诊断中HE染色方法的应用

2021-01-22 11:58段瑞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切片乙醇染色

段瑞敏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 引言

病理诊断是在手术(或尸体解剖)切下病变组织标本,经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制成病理切片,通过显微镜进行组织学检查来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创伤性诊断技术;病理诊断是通过对病因、病机及病灶的形态结构、功能改变、疾病转归等进行研究,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预防等提供参考的主要依据,是临床对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进行确诊的金标准[1]。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是石蜡切片技术常规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检查及教学研究,但该染色方法易受到切片染色效果、操作方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制片质量不高,因而影响了对临床疾病诊断的效果[2]。本文通过对本院筛选出的150例石蜡切片样本在技术改进前后的染色效果进行对比,探讨HE染色对病理诊断的作用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各科室送检的150例石蜡切片作为研究样本,所选样本均按照规范病理切片操作流程进行HE染色,并完成染色组织学质谱;切片类型包括脂肪、骨组织、胃肠等,其中胃镜活检切片26例、肠镜活检切片19例,子宫内膜切片28例、脂肪组织切片35例、骨组织切片18例、胃肠及肝胆切片24例。

1.2 方法

1.2.1 HE染色方法及步骤

本次研究所选样本中,大的组织、器官标本,均从手术室获得,小标本来自内窥镜咬剪组织;骨组织用10%的硝酸水溶液脱钙,脱钙完全后,流水冲洗24h。标本的获取过程中,进行了准确、迅速的规范操作;根据病理组织的大小、物理形态和特征等,使用相应的固定、脱水和染色的时间[3];固定及时,固定液量充足,固定时间充分,对脂肪组织相对延长固定时间;切片厚薄均匀,完整,无刀痕和皱褶。

HE染色的主要操作步骤包括:(1)使用二甲苯进行脱蜡2次,每次5-10min;(2)在脱蜡后,使用浓度为100%乙醇脱苯2次,每次2min;(3)使用95%、90%、80%的乙醇依次水化,各1次,每次1min,然后水洗1min;(4)使用苏木素液进行蓝染5min,水洗1min;(5)使用1%盐酸乙醇分化30s,水洗1min;(6)使用1%氨水进行返蓝30s,水洗2min;(7)使用伊红液进行红染1min,水洗1min;(8)依次脱水:使用浓度为85%乙醇30s、90%乙醇30s、95%乙醇2次,每次1min、100%乙醇2次,每次2min;(9)使用二甲苯进行透明3次,每次2min;(10)使用中性树胶进行封片,并进行详细标注。

1.2.2 病理技术改进方法

制片过程中,应根据标本的大小、类型特点分别实施固定、脱水和染色处理操作。染色过程中保持染液的有效浓度,根据液体新旧程度,适当缩短或延长脱苯、脱水的时间,并定期更换试剂;针对切片污染,应定期过滤染液中的杂质;组织蓝染前充分水化;分化后充分水洗;返蓝液浓度由1%增加到5%,在细胞核返蓝时停止;伊红染色后,在85%乙醇里脱水时间要短,防止伊红脱色;脱水时增加一次100%乙醇,加强脱水效果;切片经过透明后,不需要晾干,直接封片,湿封避免了过度干燥出现的核透明不良,有效控制了封片时气泡的产生。经过改进后,染色效果明显提高,清晰度增强,核质分明:细胞核染成蓝色、软骨基质、微生物和钙盐颗粒染成深蓝色、细胞质、肌肉、结缔组织、红细胞和嗜伊红颗粒呈不同程度的红色。

1.3 观察指标

对所选各类样本在技术改进前后的染色结果进行统计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获得的相关数据都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相关处理分析。计数指标数据表示为(n,%),并使用χ2对比较结果进行验证;计量数据指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结果进行t检验;以组间数据对比,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样本在病理技术改进前后的HE染色效果的统计结果显示,胃镜活检、子宫内膜、脂肪组织、骨组织、胃肠和肝胆各类组织切片的HE染色结果,在病理技术改进后的效果均明显高于改进前,P<0.05,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所选150例样本病理技术改进前后染色结果比较[n(%)]

3 讨论

目前,病理检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多种疾病的诊疗和临床研究,并作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实践证实[4]。但在病理诊断过程中,标本获取的组织质量、固定、脱水、切片等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质量和准确性,都可能对最终诊断的结果造成影响。

HE染色是临床病理检查中常规的一种染色方法,它通过对切片使用染料染色,让切片物质可更加充分地显现,以便于使用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观察,而组织染色的质量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5]。因此,对细胞、组织的染色操作中,根据标本的各种类型和特点,采取恰当的固定时间、取材操作方法、范围、工具等,避免操作中对组织、细胞的结构造成挤压和改变,提高标本染色质量,可以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效果[6]。本次研究对胃镜活检、子宫内膜、脂肪组织、骨组织、胃肠和肝胆各类组织切片所进行的技术改进前后染色效果对比,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临床对疾病的诊断过程中,病理检查是最直接有效的权威诊断方式,而HE染色技术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深入研究HE染色技术、不断提升染色技术水平,能够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数据,值得相关医疗技术人员深入探讨,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提升措施和方法[8]。

猜你喜欢
切片乙醇染色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乙醇的学习指导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新催化剂推进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发展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若干Mycielski图的邻点扩展和可区别全染色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乙醇蒸气放空管设置室内引发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