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实行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的措施和价值的分析

2021-01-22 11:58石丽萍赵晓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科室护理人员风险管理

石丽萍,赵晓玲

(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苏 南京)

0 引言

感染科涉及疾病类别较多,发病呈现明显的地区性及季节性,临床症状表现较多,护理需求量较大,对护理人员专业性要求较高,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强度较大,且感染科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期间极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排泄物及其他携带细菌、病原体的物品,严重危害护理人员身体健康,极易导致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增加职业暴露的危险,开展有效的职业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价值[2]。现本研究笔者为提升本院感染科临床护理管理水平,引入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举措,与既往传统管理措施开展平行比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感染科内在职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以时间为划分标准,于2019年1月为分界,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为参照时间段,沿用传统管理措施,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开展规范化职业风险管理,2个时间段在职护理人员11名,均为女性,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47岁,年龄中间值(30.42±1.03)岁,最短在职时间1年,最长在职时间28年,中间值(9.52±0.42)年。

纳入原则:所选护理人员均为在职时间1年以上的合同制及在编人员,对本项目知情。

1.2 方法

参照组沿用传统管理措施;常规职业风险管理措施内容由科室护士长对科室内护理人员工作进行调配,并实施监管工作,于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期间,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依据科室管理规章开展管理干预[3]。

规范组开展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举措,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内容:(1)加强科学监管机制,明确感染科护理管理开展目的,组建科室监察小组,对本院既往1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良护理事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发生因素,以制定针对性对策;结合科室发展阶段,检索先进文献,结合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等相关规章,制定感染科室风险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室监管机制,并指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对科室内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引导,于科内开展讲座,邀请感控科专家开展围绕感染科职业风险管理的相关讲座,针对感染科管理重点难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自我防护、科室持续化发展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帮助护理人员树立科学的服务意识、岗位认知等,提高科室管理的落实,并完善科室管理制度,以确保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开展有规章可循[4];(2)加强职业暴露报告登记流程规范书写,开展有效的护理人员管理,针对科室内在职护理人员开展有效的职业风险管理措施,针对感染科室职业暴露危险性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讲解,提高科室护理人员重视性,针对危险操作开展有效的预防对策,若护理人员于临床操作期间出现针刺伤,需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并上报感染科室,加强护理人员个人防护,因感染科室疾病具有传染性,护理人员于临床操作期间需加强手卫生,严格穿脱隔离衣等措施,认真清洁皮肤,降低病原微生物携带率[5];(3)开展有效的感染科室环境管理,进行功能区的划分,要求药械摆放在固定的位置,使用完成后放置于原位置,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并对感染科室内使用的药械进行灭菌消毒处理;限制感染科室人员流动,放置指示牌,避免导致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6];(4)开展有效的药物管理,针对存在挥发性、刺激性的药物进行妥善管理,放置于特定部位,避免挥发,以免导致大范围内感染情况;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清除;(5)加强医院管理,考虑感染科室护理人员工作强度较大,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于科室内采用奖罚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规范科室排班,采用弹性排班的方式;开展岗位内持续教育,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护理人员岗位内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7]。

1.3 评价标准

(1)采用科室自拟的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表对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进行评估,主要分为职业暴露、手卫生依从性、无菌操作技能、感染上报流程掌握度4个方面,采用数字模拟评分的方式,每个方面下分为5个小条目,总分为100分,分数0-4分,分别为不了解、基本掌握、熟知、完全应对,分数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呈正相关。

(2)于不同管理措施开展时间段收集200例进行观察,统计分析住院患者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向科室护士长提名表扬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χ2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不同管理措施下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对比

规范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手卫生依从性、无菌操作技能、感染上报流程掌握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管理措施下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对比(±s,分)

表1 不同管理措施下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对比(±s,分)

组别 n 职业暴露风险 手卫生依从性 无菌操作技能 感染上报流程掌握度规范组 11 85.23±7.41 90.25±6.35 92.53±7.44 95.02±9.81参照组 11 73.26±6.48 79.52±5.86 80.10±6.75 81.73±8.51 t 9.263 8.715 9.105 12.67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不同管理措施下不良事件及护理人员表扬情况比较

规范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表扬情况发生率高于参照组,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管理措施下不良事件及护理人员表扬情况比较

3 讨论

感染科疾病类别较多,临床发病人群以免疫力低下患者为主,患者就诊期间,伴有明显临床表现,患者多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挑战;且考虑感染科患者携带细菌及微生物较多,于临床护理期间对护理人员潜在危害性较大,极易导致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8]。感染科室护理开展难度较大,其影响主要因素与科室管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具有高度关联性,开展有效的职业风险管理尤为重要[9]。规范化职业风险管理充分了解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特殊性,对既往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回顾性分析,完善感染科室管理机制,促使护理人员管理有规章可遵循;同时考虑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暴露情况,于科室管理、护理人员技能升、药物管理、环境管理及医院监管等方面着手,避免护理工作中药物风险、环境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为护理人员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能力,开展手卫生管理及无菌操作[10,11];若于护理中出现职业性损伤,例如针头刺伤、感染物接触等,需及时进行感染工作上报,予以护理人员有效的职业保护[12]。本研究表明,规范化职业风险管理措施于感染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管理措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综上,感染科护理管理中开展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举措,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升有显著帮助,最大程度规避院内感染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科室护理人员风险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爱紧张的猫大夫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