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价值

2021-01-22 11:59毛新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稳定期体征幅度

毛新芬

(武穴市龙坪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湖北 武穴)

0 引言

COPD稳定期的病理特征为气流受限,且表现为进行性进展,致病因素为有害颗粒或是气体的过多吸入,进而诱发气道炎症。该病可累及肺脏,造成靶器官损伤,是死亡率较高的呼吸道疾病病型。其治疗重点是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次数,优化生活质量[1]。西医多以支气管舒张剂或是氧疗方式治疗该病,但整体疗效不够理想。为此,本研究选取67例COPD稳定期患者,用于分析加减补肺汤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为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来院治疗的67例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后,A组34例,男患20例,女患14例;年龄范围介于40-67岁,平均(50.34±0.42)岁;病程范围介于6-31年,平均(10.32±0.48)年。B组33例,男患21例,女患12例;年龄范围介于41-68岁,平均(50.42±0.31)岁;病程范围介于5-28年,平均(10.10±0.36)年。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行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规格为50/250μg,每次1吸,每日2次。连续治疗3个月。A组行加减补肺汤治疗,组方为:人参(20g)、紫菀(15g)、黄芪(30g)、桑白皮(15g)、五味子(6g)、熟地黄(10g)、蛤蚧粉(3g)。每日用水煎煮1剂,分2次口服,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经4级评分法测评中医症状积分,含咳痰、咳嗽、喘息、自汗和气短,0分示不伴有症状,3分示重度症状。观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简称FEV1)、用力肺活量(简称FVC)和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

1.4 观察指标

基本治愈:症状/体征消失,中医症状积分的减分幅度超过95%;显著疗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中医症状积分的减分幅度介于70%-95%;初见疗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中医症状积分的减分幅度介于30%-69%;未见疗效:症状/体征无变化,中医症状积分的减分幅度不足30%[2]。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χ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中医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后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积分低于B组(P<0.05)。

2.2 对比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对比后并无统计学差 异(P>0.05)。治 疗 后,A组 肺 功 能 指 标 均 优 于B组(P<0.05)。

2.3 对比总有效率

A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B组为81.82%(P<0.05)。

3 讨论

COPD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并无特效药,多以支气管舒张剂作为常规疗法,但疗效不佳[3-4]。该病的炎症病灶会累及支气管和肺实质,进而导致不可逆性肺损害。有数据显示,COPD患者每年的FEV1下降幅度约是50-100ml,且患病时间越长,对于肺功能的损伤性越大[5]。此外,COPD的发病过程与炎性介质、氧化-抗氧化失衡与蛋白-抗蛋白失衡等相关。经西医治疗可消除炎性介质,但无法彻底根治疾病,易导致疾病复发[6]。

表1 对比中医症状积分[±s/分]

表1 对比中医症状积分[±s/分]

时间 分组 咳痰 咳嗽 喘息 自汗 气短治疗前A组(n=34) 2.50±0.69 1.95±0.54 1.62±0.66 1.83±0.71 1.77±0.72 B组(n=33) 2.54±0.61 1.91±0.59 1.64±0.57 1.80±0.77 1.78±0.65 t 0.251 0.290 0.133 0.166 0.060 P 0.803 0.773 0.895 0.869 0.953治疗后A组(n=34) 0.60±0.34 0.74±0.21 0.80±0.33 0.75±0.39 0.76±0.21 B组(n=33) 1.40±0.39 1.24±0.30 1.24±0.40 1.29±0.42 1.26±0.24 t 8.958 7.923 4.918 5.456 9.08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对比肺功能指标[±s]

表2 对比肺功能指标[±s]

时间 分组 FEV1(L) FVC(L) FEV1/FVC治疗前A组(n=34) 0.98±0.14 1.66±0.85 50.45±2.41 B组(n=33) 0.95±0.16 1.64±0.81 50.62±2.46 t 0.818 0.099 0.286 P 0.417 0.922 0.776治疗后A组(n=34) 1.65±0.41 2.38±0.62 56.94±3.04 B组(n=33) 1.35±0.30 1.90±0.54 52.34±3.01 t 3.410 3.375 6.222 P 0.001 0.001 0.000

表3 对比总有效率[n/%]

中医学中,将COPD归为“痰饮”和“肺胀”等范畴,属于喘证和咳嗽症,病机是本虚标实,发病基础是气血、痰浊与血瘀,且气虚血瘀贯穿于整个发病过程,会累及肺脾肾等器官[7]。血瘀与气虚相互影响,使病灶蔓延。疾病稳定期则为肺脾气虚阶段,此时进行中药方治疗能够阻断病情进展,多采取补肺健脾和逐瘀化痰疗法。加减补肺汤中,人参的效用为益气、养血与生津;黄芪的效用为益卫固表和益肺补脾。二者为君药,可发挥补脾益肺和固本扶正等效用。紫菀能够温化痰饮,且能止咳降气;五味子能够益肺补脾;熟地黄能够滋补肝肾;桑白皮能够泻肺平喘与消肿利水。以上药物联用可固本扶正,补虚益气[8]。其疗程为3个月,可巩固疗效,且中药材不易导致药物残留,安全性更高。但在治疗期间需定时评估药效,适时调整方案,以确保用药灵活性,突出辨证性原则。

结果中,A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B组,肺功能指标优于B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说明加减补肺汤可作为COPD稳定期患者的首选中药方,其作用持久,疗效确切,具有推广性。

猜你喜欢
稳定期体征幅度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2014年中期预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