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中医院内科护理应对策略探究

2021-01-22 11:59战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内科传染性医护人员

战爽

(吉林蛟河市中医院,吉林 蛟河)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型肺炎,致病性和传染性均较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典型的临床症状,病症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且易诱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疾病知晓情况,还能强化患者新冠肺炎防控力度,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干预方式,现将具体干预效果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内科接受住院治疗患者,期间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设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63-85岁范围内,年龄均值为(67.4±5.5)岁,其中包括20例女性患者和10例男性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在65-86岁范围内,年龄均值为(67.6±5.7)岁;其中包括12例女性患者和18例男性患者。病理类型:冠心病患者2例和4例,脑出血患者8例和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例和8例,帕金森病11例和12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并无较大差异性,P>0.05,有进一步分析和对比的价值。

1.2 方法

给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护理,嘱咐患者在治疗期间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服药,指导患者规范用药。给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建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组建并担任护理小组组长,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感染因素,对住院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预防方案,降低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率。(2)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养,保持健康体魄。由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认知有限,所以需对此种疾病保持高度警惕,让医护人员意识到防护的重要性。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具有强烈的服务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满足感,同时在医护人员上岗前对其体质进行辨识,若医护人员存在气虚和湿性体质则需予以中药进行调理,以固护正气。(3)对新住院患者进行单间隔离,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再转入普通病房。对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进行院内隔离,将所有患者单间隔离,及时会诊排查,以防止互相传染。隔离期间需强化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做好抢救和治疗的筹备工作。(4)感染防控措施。为降低感染率,每位患者在入院时需对其进行常规消毒,并为患者佩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用品,不允许患者家属探视和留陪,必要时只允许一名留陪人员,且需进行严格流行病学筛查和核酸检测。同时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勤开窗通风。对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实施听诊器等医疗器械专用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防控传染性疾病能力与水平。主要利用本院自制的感染防控调查表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共计25个,每个项目分值评估方式均采用1-4分,评估分值与患者防控效果成正比。观察两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晓情况,主要从主要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三方面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中医内科护理临床效果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处理过程中应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以(±s)表示防控传染病能力与水平、知晓情况,以(n,%)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和卡方值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两组患者防控传染性疾病能力与水平评分

由表1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防控能力与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升,组间数值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两组患者防控传染性疾病能力与水平评分(±s)

表1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两组患者防控传染性疾病能力与水平评分(±s)

组别 例数 水平 能力观察组 30 96.44±4.94 94.88±4.53对照组 30 87.66±4.39 85.26±3.99 t 7.2767 8.7285 P 0.0000 0.0000

2.2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两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晓情况

由表2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晓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两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晓情况(±s)

表2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两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晓情况(±s)

组别 例数 主要症状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观察组 30 18.56±0.49 19.17±0.26 17.91±0.27对照组 30 15.28±0.85 13.56±0.53 14.65±0.58 t 18.3109 52.0501 27.9098 P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肺部疾病,由冠状病毒感染所致,以发热、干咳、乏力为典型的临床症状,感染人群范围广,疾病扩散性较强,病情较为严重,易诱发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难以纠正的代谢酸中毒等并发症,属于一种危害性较高的传染性病毒[2-4]。

今年随着疫情的扩散,很多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将疾病归为乙类传染病,且增设多个隔离病区和发热诊室,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和隔离,有效控制感染源,以避免疫情大规模扩散,传染给更多群体。同时为提高治疗效果,需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细化护理流程,全方位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周期[5-7]。

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方式主要从建立护理小组、执行护士筛选程序、隔离、感染防控等方面进行干预,通过对执行护士进行筛查、予以中药调理等方式,使护士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扫和打理,并在实施常规消毒的基础上实施有效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实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防控[8-10]。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防控传染性疾病能力与水平、知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性。由此可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知晓情况,还能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能力与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内科传染性医护人员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