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优师计划书写师资建设云岭篇章

2021-01-22 01:56王云霏
云南教育·视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弱项教师队伍云南

王云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云南这样的西部欠发达省份而言,既是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弱项的“及时雨”,也是打基础、提质量的“长流水”。

“三位一体”认识优师计划的重要性

一是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意义。教育部等九部门于2021年4月正式启动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推动部属师范大学等高水平师范院校为欠发达地区精准输送优质师资。云南省充分认识优师计划的重要意义,把实施好优师计划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工作抓紧抓好。

二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战略意义。当前,云南教育面临着高水平普及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压力”,各级各类教育都存在短板和弱项,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短板中的短板、弱项中的弱项。特别是教师整体队伍素质不高、公办幼儿园教师严重不足和义务教育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任教师结构性缺口等问题,成为制约云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优师计划的实施,为中西部地区培养1万名左右本科层次师范生,既立足当下,有效解决了更高水平普及对教师队伍数量的需求,又面向未来,为中西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力军。云南将以实施优师计划为支点,用好国家专项,做优地方专项,不断强化抓教师、抓质量的意识,久久为功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三是蓄势乡村振兴的重要现实意义。经过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与此同时,在教育部的鼎力支持帮助下,云南省高质量打赢了教育脱贫攻坚战,脱贫地区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就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辍学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乡村地区“有学上”的基础不断牢固,“上好学”的需求愈加强烈。实施优师计划,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更是形成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双循环的重要举措。云南将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进程中,统筹实施好优师计划,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用“四个统筹”答好优师计划“云南卷”

优师计划启动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的部署要求,针对云南中小学教师队伍优化结构、提升素质的需求,上下联动、多措并举,顺利完成40个县区90个国家优师专项招生计划和36个县区537个地方优师专项招生计划,交上了第一份答卷。

省级统筹建机制,省级部门强化沟通衔接,迅速达成共识,形成优师计划落地落实的强大合力。州县统筹保定向,符合实施优师计划的定向县抓住机遇,认真测算教师队伍需求账,分别对应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精准确定分学段、分学科培养需求。州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加大统筹力度,审核认定各县区定向培养需求,用明确有力的政策保障,确保4年后优师计划毕业生顺利入編入职。招考系统广辟宣传渠道,利用电台、报刊、微信、微博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深入解读定向培养政策。院校统筹抓培养。云南师范大学和楚雄师范学院聚集本校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优势,针对云南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设置汉语言文学等7个地方优师专项招生专业。

打好教师队伍建设“组合拳”

“十三五”以来,云南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公费师范生4 764人,专项招聘基础教育教师和特岗教师5.36万人,不断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优秀乡村教师奖励计划,不断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荣誉感。实施万名校长培训计划,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和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云南将以实施优师计划为契机,继续打好教师队伍建设“组合拳”。

坚持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强化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教师“双带头人”配备全覆盖。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严格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完善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强化教师职业荣誉感,完善教师荣誉表彰制度,持续开展从教20年以上优秀乡村教师奖励活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师重教风尚。

坚持提升专业化水平,构建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注重源头培养,加快推动“三级五类”师范专业认证,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做好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探索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政府高校中小学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过程培训,实施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和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统筹好中小学幼儿园“国培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三个阶梯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效开展教研活动,发挥好教研部门在教师发展中的专业支撑作用。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以师资均衡配置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稳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探索教师编制“省管县用”“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组织优秀中小学教师组团式帮扶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校长专业化发展促教育家办学,推进“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着力提升中小学校长办学治校能力。以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促教师职业幸福感,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动态调整的长效联动机制。清理整治各类进校园事项、“帽子”学校和比赛竞赛征文活动,切实减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教师负担。

育人必先兴学,强教必先优师。云南省将始终坚持以高质量教师队伍支撑高质量教育发展,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切实把优师计划组织好、实施好、运用好,努力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四有”好老师,为云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弱项教师队伍云南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一个复杂的人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