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将达85%

2021-01-22 01:56
云南教育·视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语言文字指南

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将达85%

人民网消息 为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办名义下发的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见》强调,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要以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重点,加强语言文字法治建设,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构建和谐健康语言生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意见》指出,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坚持推广普及、提高质量,坚持遵循规律、分类指导,坚持传承发展、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普通话在全国普及率达到85%,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弘扬,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语言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意见》还锚定2035年,提出了语言文字事业中长期发展目标。

“学科类培训”有了鉴别指南

《中国青年报》消息 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等多个维度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依据。

《指南》指出,如符合以下特征,即判定为学科类培训。一是培训目的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主要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二是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内容。三是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以预习、授课和巩固练习等为主要过程,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四是结果评价侧重甄别与选拔,以学生学习成绩、考试结果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实中培训项目内容繁多、形式多样,而且涉及很多学科专业内容,有时候难以直接作出分类判断,因此《指南》特别要求各地建立专家鉴别制度,依靠专业力量,确保鉴别工作的科学性。

2022国考平均招录比为68∶1

《中国青年报》消息 11月28日,2022年度国考笔试拉开帷幕。本次国考招考共有75个部门、23个直属机构参加,计划招录3.12万人,继续向基层岗位和应届生群体倾斜,继续推进分类分级考试,注重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自2009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连续14年超百万人,今年突破200万人。截至报名资格审查结束时,共有212.3万人通过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1。在报名阶段,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邮政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吸引了众多考生。截至报名通道关闭时,此岗位报录比已接近“两万比一”。

公考专家表示,国考之所以“热”,首先是90后、00后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选择工作时不仅考虑工资因素,更看重个人价值感的提升。此外,公务员考试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具有制度化、规范化的特点,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公务员队伍。

544亿!2022年学生资助补助经费预算提前下达

《中国教育报》消息 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通知,提前下达2022年学生资助补助经费预算,总计超544亿元。

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足额安排应承担的资金预算,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为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地在分配相关资金时,要进一步向脱贫地区倾斜,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进一步提高资助精准度,做到应助尽助。同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出现挤占、挪用、虚列、套取补助资金等行为。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九年“不低于4%”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发布了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 0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 908.15亿元,比上年增长7.15%,占GDP比例为4.22%。“十三五”期间持续做到“不低于4%”,这是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九年做到“不低于4%”。

“十三五”期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16.06万亿元,年均增长7.02%,2020年达到36 310.47亿元,比2015年增长40.4%。全国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2.3%,2020年达到9 410.76元,比2015年增长76.48%;全国普通小学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5.08%,2020年达到12 330.58元,比2015年增长28.13%;全国普通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5.81%,2020年达到17 803.6元,比2015年增长32.64%;全国普通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8.45%,2020年达到18 671.83元,比2015年增长49.99%;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5.56%,2020年达到17 446.93元,比2015年增长31.0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89%,2020年达到22 407.39元,比2015年增长15.33%。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

中国新闻网消息 教育部近日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

《指南》指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5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5个领域分别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

在不同学段的要求上,《指南》指出,小学阶段主要是基本知识介绍、具体技能训练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初中阶段要注重讲解原理和机制,深化学生认识,强化健康行为养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高中阶段主要强调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意义,以及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部署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

《中国教育报》消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创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经过3—5年的努力,在各省(区、市)创建一批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县(市、区),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有效举措,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创建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地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国96.8%的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19年,国家首次开展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面对“十四五”期间和到2035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义务教育已发展到了加快推进优质均衡的重要阶段。

2022届高校毕业生首破千万

人民网消息 记者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召开的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 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会议指出,在各地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有关部门以及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好于预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总体稳定。

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鼓励中小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引导支持灵活就业,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要开拓政策性岗位,配合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工作,組织实施好基层项目,加大基层社区岗位开发,着力稳住政策性岗位和市场性岗位的“基本盘”。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语言文字指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