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谋篇布局新发展

2021-01-25 13:20史守林
新长征 2021年1期
关键词:阶段现代化战略

史守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为逻辑主线贯穿始终,为我们指明和确定未来发展的历史方位、发展理念、战略决策,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指导性,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建议》,牢牢把握新目标的科学内涵、新阶段的机遇挑战、新理念的实践要求、新格局的融入方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把蓝图变为现实,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握新发展阶段找准新方位

历史方位,是指客观事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前进方向和所处位置。科学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是新阶段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征程的现实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所处历史方位做出的新的重大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为党和国家在新阶段谋划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这个历史交汇期,找准历史方位,以新的发展思维、思路,落实好发展战略,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发展阶段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大跨越。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新中国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几代人孜孜以求、接续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从这一历史过程来看,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

把握新发展阶段新特征开启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上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科学认识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新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申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就是要把全党的思想认识集中到国内的改革和发展上来,确保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始终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我们要拓展战略远见,主动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定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特别是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一定能够更好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谱写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的新篇章。

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要持之以恒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有效破解发展环境、体制机制、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以思想上的破冰,实现行动上的突围。要锚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核心,紧扣深化供给结构改革这一主线,抓住做强做大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加快重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正确理解新发展格局,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历史性抉择、全局性战略、系统性举措。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深刻领会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的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不是被动的应对和权宜之计。紧紧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立足点,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强与对口合作省市、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合作,找准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促进将内需体系和市场优势转化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还要抢抓“双循环”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发挥沿边近海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抓好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外贸提质增效,将吉林省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嵌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中。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在已有基础上全面深化经济领域各项改革,坚决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补齐短板弱项,更好破解老难题和新挑战,形成有利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吉林振兴新局面。继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全产业链水平,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黑土地、长白山,把这笔无价的财富保护好,留给子孙后代。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绿色产业,持续释放生态财富效应。

(作者: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华雯文

猜你喜欢
阶段现代化战略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我的女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