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提升研究

2021-01-28 22:34陈文华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亲和力教育者话语

陈文华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在当前形势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需求。从提升话语亲和力的角度展现教育亲和力,不仅可以从话语层面引领教育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还能带动思政教育从学生可接受的层面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然而,当前高校内教育话语理论性较强、不贴合大学生实际等问题仍普遍存在,教育话语的亲和力尚未显现[1]。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提升思政教育话语亲和力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大数据特有的精准性、即时性及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等,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带来了便利条件和有效支撑。其能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提升话语亲和力,使教育话语更贴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特征,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教育话语的接受程度,并带动其学习效果的提升,进而实现育人目标。但与此同时,高校提升话语亲和力也面临一系列挑战,表现在教育主导、主体及平台建设等多方面。为此,高校和教育者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发展带来的机遇,全方位应对大数据视域下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面临的挑战,切实提升话语亲和力,助力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目标,已成为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的机遇

大数据多指从多元形式、多途径的来源中搜索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具有大量、高速、多样及价值等四大特点,大数据借助云计算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实现即时的海量数据分析。基于此,提升话语亲和力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大数据精准性、即时性及丰富性等特性基础上,思政教育提升话语亲和力有了客观的依据和切实的支撑。

(一)大数据的精准定位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提供了有效依据

精准分析和定位是大数据传播、分析数据的最大特色,表现在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中,大数据可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话语表达进行全面分析、精准定位,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提供有效依据,其能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话语习惯,从而使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提升找到正确的方向,不断接近大学生生活实际。教育者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学习的数据进行分析,精准定位教与学的各项内容,进而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其对教育话语的感受,并有效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能为自身提升话语亲和力提供精准依据,能使教育者从大学生接受教育话语的实际出发调整教育话语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对教育话语的接受度及话语的亲和力[2]。以大学生(即教育话语接受者)的感受为主调整教育话语,才能切实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借助大数据精准定位的技术,能帮助教育者获得有效调整教育话语、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的现实依据。

(二)大数据的即时性能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提供保障时效

大数据的即时性是指大数据技术能对其搜集、处理的信息进行适时传播。大数据在传播数据信息时操作简单且不受时空限制,有较强的便捷性,适合当代教育使用。利用大数据的即时性,教育者可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新动态及其对当前课程学习的感受和反馈,使其在调整教育话语的内容和形式时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进而使教育话语更符合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话语习惯,确保教育话语的亲和力得以有效提升。同时,当代大学生在自身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养成了多样化的学习习惯,多习惯于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层面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养成了极具个性化的学习特征,且其学习需求和话语习惯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表现出多变的特征,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及时关注学情的实际变化,尊重学生实际需求,为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提升提供具有时效性的转化依据。此外,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人都是数据信息的传播主体,在网络和现实空间范围内实时存在着最新的数据信息,思政教育者利用大数据的即时性转变教育话语,使教育话语以学生特征和习惯变化为主,能满足大学生快速了解数据信息传播的需求,增强大学生对教育话语的认同感,从而起到促进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的作用。

(三)丰富多样的大数据资源能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提供内容支撑

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数据信息资源。对思政教育而言,大数据信息的丰富性为其带来了多样化的资源,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提供了多种选择。一方面,学校使用大数据技术,教育者可实现对全校大学生学习状况数据样本的统计和分析,为其信息库增加多样化的数据资源。由此,思政教育者在研究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转变教育话语表达形式时便可拥有更全面的数据信息依据,使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的研究对象转向全体学生,从而增强教育话语亲和力的资源依据,促进提升话语亲和力更有效地开展。另一方面,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话语选择资源,使教育话语选择面更广。在大数据时代,教育者开展教育的资源和数据都可从大数据中得到,并能有效分析和整理相关信息数据,教育者便可在了解大学生学习习惯和话语特征的基础上,从大数据中检索相关度较高且适合大学生话语特征的教育内容和话语表达形式并应用于教育过程,从而增强大学生对话语的好感度,带动思政教育提升话语亲和力。

二、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表现在教育者、大学生、平台和机制建设等多方面,严重影响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有效推进。

(一)教育者缺乏大数据理念,大数据技术无法应用于话语亲和力的提升

在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易受到多样化信息的影响,在话语表达层面表现出较大的个性化、自由化和现代化特征,但思政教育者却相对缺乏大数据理念,在提升话语亲和力层面表现出一定的落后性。一方面,思政教育者普遍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能满足开展思政教育的理论需求,但其对大数据理念、信息化素养等不够重视,由此导致其缺乏大数据理念。缺乏大数据理念会使教育者无法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无法有效转化理论性强、学术内涵深的教育话语,使教育话语不符合学生习惯,从而阻碍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3]。另一方面,高校尚未对教育者开展大数据理念和技能使用等方面的培训,造成教育者大数据理念强化缺乏有效途径。如此,思政教育者便无法接受大数据相关理念和技术的系统培训,其缺乏对大数据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便无法以大数据为依据调整教育话语并从话语层面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的平台建设滞后,提升渠道不畅

实现提升思政教育话语亲和力需要特定的平台支撑,师生需在平等交流的环境中推动提升话语亲和力。但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主要沿用传统课堂知识讲授的形式,且教育者多为话语表述的主体,大学生仅被动地接受教育知识和内容,教育者在选用教育话语时多以教学大纲、教材及相关政策文件为参考依据,导致教育话语理论性极强,令大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同时,师生双方在课堂平台中缺乏有效互动,使大学生无法真正实现对教育话语的理解和吸收,思政课堂仍表现出较强的“一言堂”特征,严重影响了教育话语的有效传播。此外,高校思政教育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使思政教育话语发挥育人作用的渠道局限于课堂教学,师生在新平台上的有效、密切交流受到限制,新媒体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无法发挥其在形式上贴近大学生生活习惯的作用,从而使教育话语缺乏表达亲和力的有效平台支撑,成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的阻碍因素。

(三)大数据背景下话语接受者个性化特征突出,阻碍话语亲和力的提升

大学生是教育话语的接受主体,教育话语是否具有亲和力、话语亲和力如何获得提升都需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及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依赖性和具有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生活特征,使其在话语层面表现出极强的网络性和时代性。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接受网络信息的渠道更多、范围更广,其个性化发展特征也更为突出,这为提升思政教育话语亲和力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要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特征和话语表达,要从思想和技术层面进行全方位探索,发掘教育话语与大学生个性化特征之间融合的切入点,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全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教育者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教学对象是全校学生,其原本便有较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缺乏必要的时间学习大数据技术及运用相关技术分析研究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此背景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和信息化话语表达的突出,与教育者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及较为传统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冲突,阻碍了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提升。

(四)使用大数据保障体系不完善,影响了提升教育话语的信息环境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使用具有海量性、即时性、丰富性等特征,能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带来有效的支撑和依据,但使用大数据技术要置于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中,保障其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其传播的数据信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当前教育话语在大数据视域下提升亲和力仍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影响了其信息环境的安全、和谐。一方面,高校大数据技术使用缺乏有效监管,教育者所使用的技术分析数据、传播信息过程中存在与社会发展主流思想不相符的内容,影响了教育话语的安全性,甚至导致教育话语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其亲和力的提升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高校未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教育者在分析数据、调整教育话语时缺少必要的遵循机制,容易造成非法使用数据或伪造数据信息的状况,如此便使提升话语亲和力面临较为复杂的信息环境,影响实际效果。

三、 大数据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的实施路径

为有效应对上述挑战,高校及教育者要从多角度入手,不断提升思政教育自身与大数据技术发展的适应性,带动思政教育话语不断贴合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完善相关的平台建设和保障机制,为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提升创建良好的环境。

(一)强化教育者大数据理念,增强教育者提升话语亲和力的自觉性

教育者是教育话语运用的主体,在大数据视域下提升话语亲和力,要强化其大数据理念,增强其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使其成长为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升话语亲和力的有效引领者。一方面,教育者要自觉研究时代发展背景和大数据发展要求,深入探究相关发展理论。在大数据背景下,教育者要密切关注学生参与教育的实际情况,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大学生学习的习惯、了解大学生的话语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改变教育话语表达,改善学生对教育话语的认知及接受态度,从而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4]。对此,教育者要从自身出发,自觉强化大数据理念,寻求学习大数据信息技术的途径,增强自身使用大数据的技能。另一方面,高校和社会要为教育者提供大数据技术和理念相关培训,帮助教育者学会使用大数据、树立数字化的育人理念。在培训中,高校要加入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技能、大数据对思政教育话语选择的帮助及大数据相关的育人理念等内容,帮助教育者深入、系统地学习,从而达到自身大数据理念的强化。同时,高校在培训时还要向教育者提供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大学生的话语习惯和学习特征的具体方法,及如何选用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育话语,从而切实提升教育者教育话语的亲和力。教育者在具备熟练的大数据使用技能后,可将弹幕、网络流行语等被大学生熟知且易接受的话语融入思政教育话语中,拉近大学生与教育话语之间的距离,由此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5]。

(二)创建融合型教育话语交流平台,畅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渠道

大数据时代,由于大学生对大数据信息资源的天然亲近,网络化、个性化的话语逐步占据了大学生话语表达的全部,如果教育者继续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知识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教育话语也主要采用教材话语的表达形式,会使大学生失去对教育话语的兴趣,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提升更无从谈起。对此,高校应积极创建传统课堂教学与大数据现代媒介融合的话语平台,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提供有效的支撑,拓宽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渠道。首先,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直接对话不能忽视,二者直面有效对话的传统课堂教学应继续保留,发挥师生双方直接对话的积极作用,使教育者更直观地了解大学生对教育话语的反映,提升教育者话语表达的真诚性,也为教育者直接在对话中调整教育话语提供便利。其次,教育者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借助大数据资源丰富、及时精准等多种有利条件,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交互式体验,丰富线上思政教育的形式,同时以线上平台为依据传播思政育人内容,贴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话语表达、交流形式等方面提升大学生对话语的接受度。最后,高校应指导教育者对线上线下教育进行融合,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提供坚实的融合型话语平台,既发挥课堂教学直观、有效的话语表达效果,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教育话语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大学生和教育者双方都感受到教育话语的亲和力,带动思政教育借助具有亲和力的教育话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6]。

(三)尊重话语接受者的个性化发展,针对性地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

在大数据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逐步凸显[7],且大学生是思政教育话语的主要接受者,所以思政教育在大数据视域下提升话语的亲和力,需重视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发展,以大学生的话语感受为主要依据,借助相关技术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一方面,教育者要从心理上尊重话语接受者的个性化发展,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征。只有在教育理念层面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育者才能在教育话语表达中融入与话语接受者个性化发展相符合的内容,带动教育话语不断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从而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撑,精准分析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表现,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话语并提升其亲和力,如此才能发挥大数据精准分析海量数据的作用。借助大数据技术,教育者可明确适合大学生接受程度的话语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并设计出教育话语的有效表达形式,使教育话语亲和力的提升变得更自然,减少话语转化的生硬性。教育者在了解大学生学习个性化发展特征和话语接受习惯后,可适当使用带有时代特征的话语表述教育内容,使教育话语既保持应有的活力,又能贴合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教育者还可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数据分析中把握其思想动态和对教育话语的不同感受,为及时调整教育话语提供有效依据。

(四)完善大数据使用保障体系,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营造良好环境

完善的保障体系是大数据视域下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的重要支撑,能帮助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获得全面、系统的技术保障。首先,高校应规范本校网络数据的建设和使用,这既是大数据背景下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的基础,也是思政教育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高校应加强对融合型教育话语平台的管理,并通过多种形式将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法治道德观念融入网络环境建设,强化教育者和大学生安全使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和在网络空间范围内的安全理念,使教育话语在安全的环境中提升其亲和力。其次,高校应加强对大数据使用过程的舆论监管。教育者在借助相关技术搜集海量数据、分析学情实际时,要实时注意消除或控制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为师生营造安全的对话环境,使教育者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探索与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相符的教育话语,为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奠定基础[8]。最后,高校应完善保障制度,使教育者在使用相关技术和信息平台统计、分析学生学习、生活等各项数据时有完善的制度遵循。使用过程中,不可随意泄露数据和非法使用数据,在使用数据分析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时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抵制数据伪造行为,保障提升教育话语亲和力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亲和力教育者话语
品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