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紫藤的新害虫
——紫藤阿西克象甲

2021-01-28 09:16张宁房丽琴余东北陈煜初陈鹏程
中国森林病虫 2021年1期
关键词:阿西紫藤长约

张宁,房丽琴,余东北,陈煜初,陈鹏程

(1.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绍兴海关,浙江 绍兴 312000)

紫藤Wisteriasinensis,又名藤萝、朱藤,属豆科Leguminosae紫藤属Wisteria大型木质落叶藤本,是原产于我国的观赏藤本[1-2],栽培历史悠久,我国自古即栽培作庭园棚架植物,花穗满垂缀以稀疏嫩叶,十分优美,现国内外均有栽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道路绿化建设也大幅度增大,野生紫藤资源的抢救性移栽较为普遍。调查发现,因蛀干害虫的危害,国内野生紫藤移栽苗存活率普遍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2018年4月,笔者在浙江人文园林苗圃种植的紫藤移栽苗上发现一种危害较严重的蛀干害虫成虫,继而发现其幼虫、蛹,经专家鉴定为AcicnemispalliataPascoe,并命中文名为紫藤阿西克象甲,迄今国内未见研究报道。研究紫藤阿西克象甲的生物学习性及其发生规律,对野生紫藤移栽苗的种植养护及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 分类地位及寄主、分布

紫藤阿西克象甲AcicnemispalliataPascoe,1872,属鞘翅目 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魔喙象亚科Molytinae阿西克奈米斯属Acicnemis[3-4]。主要危害紫藤[5-6]、桤木Alnussp.[7]等植物,在中国[8]、日本[5-9]和韩国[8]均有分布。

2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约8 mm,体色为土棕色。头部前端延伸成喙,深红棕色,扁圆柱形,长约3 mm;触角栉齿状,7节,着生于喙近基部两侧,浅棕色,长约2 mm,着生刚毛。其主要识别特征为前胸背板至鞘翅2/3处为黑色(除两侧外)[5];背部密披鳞片[6],黑色部位为黑色鳞片,边缘为土棕色鳞片;足土棕色[8],密披鳞片和刚毛[10](图1A,B)。

蛹 为裸蛹,白色,长约8 mm,附肢和翅能自由活动,腹部各节顺逆时针交替扭动(图1C,D)。

幼虫 乳白色,体肥胖,无足;老熟幼虫黄白色,长约8~10 mm,头棕红色,上颚发达,深红棕色,全身褶皱,体柔软常弯曲成“C”形(图1E)。

图1 紫藤阿西克象甲形态特征Fig.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icnemis palliata

3 生物学特性

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在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苗圃(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杭江村)对紫藤阿西克象甲的发生规律以及该虫对紫藤的危害情况进行了1 a多观察记录。根据观察结果,初步推断该虫在杭州地区1 a发生3代,以卵或幼虫在寄主枝干内越冬;全年均可在紫藤树干内发现幼虫,夏季数量最多,冬季数量最少;4月刚孵化的幼虫从树皮向树干内部取食危害直至韧皮部、木质部,后蛀成椭圆形坑道,便于幼虫排便和羽化成虫爬出树干;幼虫在坑道末端韧皮部或木质部做成蛹室,6月开始化蛹;从3月底开始陆续发现成虫活动,随温度上升,成虫数量逐渐增多,在夏季数量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冬季消失;成虫在树皮上活动啄食补充营养,形成针刺状小孔,交配产卵,卵多产在树势较弱、生长不健康的紫藤树皮开裂处。

4 危害性状

紫藤阿西克象甲幼虫危害具有隐蔽性,难以及时发现。成虫交配后将卵产在紫藤树皮开裂处,很难发现(图2A);孵化的幼虫从树皮处向韧皮部、木质部取食危害,老熟幼虫在树干内筑巢化蛹(图2B,C),成虫羽化后从羽化孔爬出(图2D)。在树势较弱的紫藤树干上会发现有很多针孔(图2E),此即为紫藤阿西克象甲成虫啄食树干造成的,同时也代表已有象甲在此树上交配产卵[6],后期扒开树皮会发现有象甲幼虫取食危害,树干外皮上逐渐会出现直径约2~3 mm的虫孔(图2D)。

紫藤阿西克象甲在紫藤上的危害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成虫取食叶片和在树干表皮啄食成针状孔;二是以幼虫在树干内部蛀食危害,切断紫藤输导组织,不仅严重影响植株的营养输送,甚者还会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图2 紫藤阿西克象甲危害性状Fig.2 Damage features of Acicnemis palliata

5 防治方法

观察发现,目前紫藤阿西克象甲在苗圃仅危害紫藤,未在其他植物上发现该虫危害,且主要危害长势较弱的紫藤树干。因此,应根据其生活习性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5.1 物理防治 在紫藤移栽种植前,先将移栽苗在多菌灵药水中浸泡杀菌杀虫[11],移栽过程中在有伤口的地方涂抹愈合剂。每年冬季,将病虫危害枯枝清理干净,集中焚烧,切断虫源。

5.2 化学防治 由于紫藤阿西克象甲幼虫在树干内部危害,具有隐蔽性,较难防治,应重点对成虫进行防治。喷洒混合杀虫剂防治成虫,通过控制成虫数量,进而减少成虫产卵量,以期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初步防治试验表明,喷洒绿色威雷200倍溶液和吡虫啉8 000倍溶液组成的混合杀虫剂,对成虫有较好的触杀作用,3 d后死亡率达80%。紫藤阿西克象甲主要发生期为4—9月,4—6月成虫数量较少,每40 d喷洒1次,7—9月成虫盛期,每月喷洒1次。有关紫藤阿西克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还有待在今后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入。

志谢:感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任立老师对紫藤阿西克象甲的鉴定、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植物检疫实验室吴志毅老师对紫藤阿西克象甲中文名的命名。

猜你喜欢
阿西紫藤长约
阿西里西山无伴奏男女混声合唱
紫 藤
On the Necessity and Teaching Method of English Education
边走边看
树枝变虫虫
厘米和米的争吵
一路落花香(下)
草 戒
纸官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