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对民族舞蹈演员的训练价值

2021-01-28 06:09李杵珂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身韵民间舞古典舞

李杵珂

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从字面上理解是“身法”与“韵律”,它强调“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形属于外部的形态、舞姿以及运动轨迹范畴,神属于内部的精神、气质以及神采范畴,只有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和渗透,才能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和审美精髓。同时,在中国民间舞中也强调形与神的兼备,认为舞蹈的表演,要经历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内外结合的过程。因此,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上的统一也同样是中国民间舞蹈中的追求。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由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产生的中国古典舞是以中国古代戏曲舞蹈作为基础,以西方芭蕾舞作为框架,它除去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提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武术舞蹈、戏曲舞蹈动作,吸收了芭蕾舞的技术动作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近,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中国古典舞继承的仅仅是戏曲舞蹈的外壳,而丧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精髓,缺失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原则。八十年代,李正一、唐满城两位教授从中国传统审美出发,在进一步继承传统戏曲的基础之上,根据中国古典舞自身的风格特点和时代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创建了“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为中国古典舞找到了审美支点和文化价值,使中国古典舞焕发了新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从文化环境上来看,中国古典舞身韵是由中国民间舞发展而来,它从古代戏曲舞蹈、武术舞蹈等多种民间舞蹈元素发展而来,有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沉淀,两者的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之前用身体来进行语言交流和传递内心情感。中国古典舞身韵与中国民间舞的产生与发展都同处于一个环境下,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继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文化上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民间舞的身体运动方式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身体运动方式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身”就代表着外部形态,一切可以看得见的姿态、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运动轨迹都称之为外部的“形”。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形”是以“拧、倾、圆、曲”为基本体态特征,“拧”是其法,“倾”是其势,“圆”是其线,“曲”是其态。它不仅表现在身体形态上,还贯穿在中国古典舞的所有运动之中,也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身体运动方式特点。

(二)中国民间舞的身体运动方式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拧、倾、圆、曲”的身体运动方式在民间舞蹈当中都有体现,但是中国民族舞的身体运动方式不是单一的,呈现出交叉、复合的动势——“拧倾”、“上提”、“回旋”、“盘旋”等复合走势较为常见,体现了民族舞蹈在身体运动中躯干部丰富的语汇和表现能力。

拧倾:“拧倾”是身体在前倾或侧倾的状态下加上横拧。藏族舞蹈中的“拧倾”体现得非常明显,藏族舞蹈中躯干很少有直立的状态,大多在倾身的状态下。因为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导致氧气不足,人们在俯身的状态下更容易呼吸。藏族舞蹈典型的俯身转,就是在前倾的状态下靠拧身的动势带动身体进行旋转。

上提:“上提”是体态上的一种挺拔感。维吾尔族舞蹈在基本体态中强调立腰、拔背,给人一种向上提的挺拔感。蒙古族舞蹈在体态上也追求“挺”,但与维吾尔族舞蹈不同的是,蒙古族舞蹈在追求挺的同时还强调开,挺是视觉上的高低,开是视觉上的宽窄。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提”与中国民间舞的“上提”都强调气息通畅、呼吸均匀,是一种挺而不僵的感觉。

回旋:“回旋”是以“圆”、“曲”为体态特征和运动轨迹特点。朝鲜族舞蹈在基本体态中追求“圆”、“曲”,在平面上追求圆,在纵向上追求曲,身体从肋骨处开始拧身,形成往回包的弧圆,如同“麻花”,上半身内含胸,形成一个由下至上的曲线螺旋体。

盘旋:“盘旋”是一种由下至上螺旋拧的动势。傣族舞蹈中“盘旋式”的舞姿转比较常见,盘旋式的舞姿转是在身体直立的状态下,手臂形成“三道弯”的线条美、曲线感,靠拧身形成盘旋的动势进行旋转。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最基本、最典型的站姿“子午向”也是通过横拧,以腰为轴,由下至上盘旋,形成了静态上旋拧的动势规律。

三、中国古典舞身韵与中国民间舞的内在气质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内在气质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追求外部形态与内在气质的统一。以中国古典舞舞剧《莲花》为例。在中國传统文化中,所有的佛像都坐于莲花之上,从污泥中生出的莲花喻指佛教修行过程,借莲花来喻指自性清净。舞剧《莲花》通过佛教思想赋予敦煌舞在形态和内容上的美感,塑造出了“莲花”和“佛陀”的形象,通过佛陀、莲花两个形象间的相互幻化,靠舞者外在动作与内在气息、情感地高度融合营造了一个圣洁、无世俗沾染的环境,传递出人们对真、善、美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舞剧里舞者在动作上的呈现是安静、沉稳的,在性格、情感上的状态是宁静、祥和的,营造了沉静、纯美的宗教氛围,这正好契合了佛国净土的庄严肃穆,展现了宗教文化的清净、慈悲与超脱,人性中最本真的善意和美好,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所强调的形与神地高度融合,是中国古典舞所追求的内在灵魂。

(二)中国民间舞的内在气质

中国民间舞的内在气质指的是每个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因其生活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特点,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性格特征、心态、以及审美风格。

傣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在生活中注重行善积德和自我的净化,保持与世无争的态度,形成了不骄不躁,温婉柔和的性格特征以及平和的心态,因此傣族舞蹈没有爆发力强且比较张扬的动作,动作都是以流动的线条为美,舞姿造型也以“三道弯”曲线的柔美和温婉为特征。藏族文化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造就了藏族舞蹈中松胯、曲背、弓腰的体态,形成了藏族人民淳朴的民族气质,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之心体现了藏族人民朴实的民族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身韵与中国民间舞在文化上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在身体运动方式和内在气质上对民族舞蹈演员有着很高的训练价值。在身体运动方式上,“拧、倾、圆、曲”的运动方式丰富了民族舞蹈演员躯干的表现能力;在内在气质上,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间舞有相通之处又有其各自的特点,但是中国古典舞对“神韵”的训练可以培养民族舞蹈演员对内在气质的感知能力,开发内在情感、动作的律动以及审美意识,从而把这种感知置身于每个民族的文化、生活以及审美风格当中,体会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心态,来达到表演时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猜你喜欢
身韵民间舞古典舞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的训练价值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性、训练性、运用性的价值
古典舞“身韵”教学中“示范教学”的必要性研究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