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29 07:5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韩进祥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1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分组知识点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韩进祥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时代的高素质全面发展型人才。现阶段社会竞争中,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参与工作的必备能力。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起学生的团队意识成为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目前初中教学中强调翻转课堂的应用,即教师在课堂中要转变角色。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灌输,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会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通过合理、科学分组,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身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将小组合作模式运用到数学学习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在竞争过程中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余角和补角”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即是如何判定余角和补角。若∠1+∠2=90°,则∠1 和∠2 互为余角。若∠1+∠2=180°,则∠1 和∠2 互为补角。在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直角和平角,然后引导不同的小组,对不同角的特点进行有效探究和思考,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知识点。

二、结合实际引导小组合作

现阶段初中数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在分组时不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多数情况是依靠学生成绩或者结合学生座位情况来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小组中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进。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实际来引导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本着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来进行分组,以求小组成员间公平竞争,通过科学分组来明确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从而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时,可以通过安排一些竞争性的小组比赛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互相帮助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数学学习的水平,实现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判定”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比如,可以应用定义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若AB∥CD,AD∥BC,则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也可以应用其他方法, 如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若∠ABC=∠ADC,∠BAD=∠BCD,则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探究以及思考,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充分掌握。

三、积极建设课外学习课堂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而在于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即学以致用,同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目标。因此,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建设课外学习课堂,例如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调查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

比如,在学习完“相反数、倒数以及绝对值”的概念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如相反数的代数意义为: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又如绝对值具有非负性特征,|a|≥0,若|a|+b2=0,则a=b=0。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一些比较容易出错的问题,然后引导小组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探究,每组到黑板上写答案,比一比哪个组做得最好。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区分不同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不同方面的知识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进程的重要方式,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初中数学中顺应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教学不断生活化、现代化的趋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合作沟通能力。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分组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分组
找图形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