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的“她者”
——论娄烨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2021-01-31 01:15孟晨曦
视听 2021年3期
关键词:娄烨女性主义意识

□ 孟晨曦

一、女性主义与电影

(一)女性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妇女解放自我的思潮最早产生于西方,并逐步遍及世界。第一次大范围的女性主义运动出现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它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女性要争取政治权利,这场运动并未建立起系统的理论思想。长久以来,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几乎沦为社会的客体。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第一次将女性视为一种社会性别,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生理性别。她认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在现实世界中,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普遍且持久的,直到二战后,欧美国家爆发了女性主义理论探索的第二次浪潮。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女性主义著作,诸如凯特·米利特的《性的政治》、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等。其中,《性的政治》可以说是这一时期女性主义思潮的集中体现,米利特认为性别与种族和阶级一样,具有政治属性的意味,这也是女性主义批评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女性主义与电影批评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是伴随着女性在电影领域的创作和实践逐步发展的,它的理论基础大多来自于女性主义理论,还吸收了符号学、精神分析学等理论。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中,论述了女性在影像中是如何被男性建构的。因此,我们需要采用革命性的视点去观看电影,拒绝电影叙事中的观看快感,以此来颠覆电影中呈现出的父权文化机制。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领域中,较为重要的文本还有玛丽·安·多恩的《对欲望的欲望》,她通过对20世纪40年代电影中女性角色的研究,推导出了女性观众位置被建构的方式。此外,还有庄士顿的《女性电影作为抗衡的电影》、密切尔的《精神分析和女权主义》等文献。这些学者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在电影中关于女性的影像符号和修辞方式,揭示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二、娄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在娄烨的电影中,女性角色一般都是作为影片的主角出现,故事的发展线索也都是围绕着女性来展开,男性角色则大多具有辅助的意义。同时,这些女性角色形象鲜明,大多拥有叛逆的性格以及丰富的情感世界。在电影《颐和园》中,娄烨就赋予了女主角余虹桀骜的性情和独立的思想,她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渴望,勇敢地追寻独立和自我。面对社会的动荡、爱情的背叛,她选择了顽强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堪境遇。余虹这个女性角色展现出了十分丰富的涵义,她直视自己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把女性从作为“客体”的境遇中解放出来,给一直以来处于“被观赏”的女性带来了成为主动观看者的快感。

在反叛的精神之外,娄烨电影中的女性大多对爱情有着至纯至真的追求。影片《苏州河》中,女主角牡丹将身体倚靠在河边的栏杆,转身微笑着对马达说:“我会变成美人鱼来找你。”①说完,便坠入苏州河中,只留下岸边懦弱的马达陷入无尽的羞愧之中。牡丹的这一行为并非只是狭义上“以死明志”的概念,而是在情感的驱使下保持着对爱情理想至高无上的诉求。当她微笑着从铁桥上翩然坠落时,我们感受到了在女性身上充满决绝意味的力量感。而与之相比,马达赎罪般的回忆和寻找,则让我们感受到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就如同城市废墟中的一曲挽歌,早已消失不见。

无论是《颐和园》中自由表达内心渴望的余虹,还是《苏州河》中无比真挚的牡丹,这些女性角色所具有的性格特征都突破了传统男性对于女性的束缚。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对女性情感的投射,以及在叙事中对于女性的个体展现。因此,娄烨影片中的女性形象不再只是作为男性的被动观赏对象,而是呈现出了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独立意识。

三、娄烨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一)女性意识的建构与表达

关于“女性意识”的概念,学术界至今没有明确的共识。林广泽认为:“女性意识是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即立足于女性的‘此在’去感知、体验人生与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与追求,肯定女性的经验与价值。”②李显杰认为“女性意识”应该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影片文本中要蕴含和体现出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气质和男女平等的平权意识,二是影片文本中不把女性置于男权文化的视域之下,而应力求呈现女性自身的命运遭遇、价值观念的形象来塑造意识。”③综合以上观点来看,女性意识首先是以女性立场为出发点,探寻和审视女性自身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以女性的视角来看待女性自我的内心世界。而娄烨创作的《周末情人》《颐和园》《浮城谜事》《花》等作品所体现的女性意识都是十分明显的。

(二)女性意识的视听呈现

1.用影像来建构女性视角

在娄烨的电影中,经常会使用大量女性视角的主观镜头来参与事件叙述,向观众展现出女性完整的内心世界。在影片《花》中,影像的变化映衬着女主角花的情感走向。当花失恋时,看到的是阴雨霾霾的巴黎街头和混乱的人群;当花与马修热恋时,我们从花的眼中看到的巴黎瞬间变得富有活力;当花失恋后,坐在车后向窗边望去,看到的是灰色的天空,阴沉且摇晃的画面;当花决定返回巴黎寻找马修时,影像从北京的天桥过渡到法国乡村广袤的田野,镜头的转换展现了她内心的喜悦,以及迫不及待想见到马修的心情。娄烨通过这些不停变化的客观画面,将花主观的内心世界呈现给了观众。

2.用声音来传递女性视角

娄烨在创作中常常是以女性语言来构建电影的话语世界,当女性开口说话时,她不再是叙述的客体,而是成为叙述的主体。在电影《周末情人》中,影片开场,就是一段自述:“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又好像发生在昨天,在过去的那些日子里,我经历了每一个年轻人都经历过的事情。”④此后,女主角李欣的叙述成为影片的主要线索,从独白中,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到她的性格,还可以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李欣在经历了阿西杀人被捕、初入社会认识拉拉、拉拉失手刺死阿西等事后,终于接受了生活带给她的改变和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最终,她选择抛弃过往,勇敢地离开这座承载了她爱与恨的城市。通过影片中呈现的独白,娄烨引导观众逐渐深入到李欣的精神世界,体验到她内心的困惑、彷徨,更体会到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困境和艰难。

四、结语

娄烨在电影中表达了对当代女性生存现状的关注和思考,展现出了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更加颠覆了女性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行为方式。影片中所展示的女性角色呈现了自由之态,更加彰显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女性电影的革新与进步。女性问题是一个大议题,我们也期待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可以创造出更多真正具有启迪意义的女性电影。

注释:

①娄烨.苏州河 [EB/OL].百度百科,2000-09-07.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8F%E5%B7%9E%E6%B2%B3/5766708?fr=aladdin.

②林广泽.试论“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1):78-82.

③李显杰,修倜.论电影叙事中的女性叙述人与女性意识[J].当代电影,1994(06):28-36.

④娄烨.周末情人[EB/OL].百度百科,1995-04-06.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1%A8%E6%9C%AB%E6%83%85%E4%BA%BA/6185372?fr=aladdin.

猜你喜欢
娄烨女性主义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娄烨电影中的纪实主义风格——以《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为例
娄烨春风永远沉醉(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其实我别无选择
娄烨:给“散客”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