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加强统筹协调 缓解交通拥堵

2021-02-03 10:31
汽车与安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时段交通优化

济南:坚持共管共治共享 破解交通拥堵治理难题

今年以来,济南天桥交警大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拥堵治理、停车管理、车管服务、事故预防”等主线工作,紧盯群众所盼,锚定群众满意,向解决问题发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服务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真正用民警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天桥交警大队聚焦交通治理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真改实改,不断拓展思路,创新开展“共治增力、源头增潜、科技增效和停车增量”治堵“四大行动”,先后对辖区11处路段、13个路口、30余处信号灯进行了优化改造,辖区拥堵指数不断下降,道路交通通行环境进一步优化。

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诉求强烈的北园大街历山路路口拥堵问题难点,创新工作措施,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统筹兼顾、协同共治”综合施策,通过流量分析研判,采取“灵活禁左、车道均流、时空挖掘、诱导管控”等交通优化组合拳,推进路口、路段、匝道一体化交通拥堵治理,实现道路资源效益最大化,大幅改善了道路交通运行环境,解决了多年来制约北园高架东向西畅通运行的难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誉,先后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两面,收到12345热线表扬工单7件。

青岛:实地勘察堵点位115处 形成解决拥堵长效机制

医院、学校周边交通出行存在时段集中、区域集中的特点,经常出现因车辆乱停、排队加塞等导致的交通秩序杂乱、拥堵现象,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青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道路拥堵问题,实地踏勘摸排主城区学校、医院和景区拥堵点位115处(其中,中小学87所、医院13所、景区15处),实行“一校一策”“一院一策”“一点一策”挂账攻坚,形成了解决拥堵问题的长效机制。

增设交通设施 保障医院、学校周边交通畅通

青岛交警将学校、医院周边交通秩序整治作为年度攻坚重点,纳入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任务,逐一登记上账、挂号督办。联合教育部门,全面排查中小学及幼儿园周边非现场执法设备,建立并完善交通设施台账,累计施划人行横道等交通标线249处,增设交通标志490余套、1400余面。同时,为120所学校专设改造交通信号灯183处,加强上下学高峰时段交通调控。

按照“一校一策”原则,先后提出了错时上放学、利用路内路外空间设置接送通道、车辆限时停车即停即走、发展完善新型公交接送学生上放学、警校家联合实施交通安全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并在市实验小学、太平路小学、江苏路幼儿园、湖南路幼儿园、超银学校等地点,结合相应学校片区交通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制定采取了“人”“时”“空”“分”“优”“管”“宣”等七项综合措施,区分上学时段和放学时段明确了利用道路和周边停车场解决临时停车问题的详细意见,划设了车辆临时停车接送孩子的接送通道区域,联合学校优化了错时放学的时段划分,形成解决学校门前交通拥堵问题的长效机制,取得良好效果。

按照“一院一策”思路,先后结合青医附院、儿童医院、市立医院等医院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增加院内停车供给、优化院内外车辆进出流线、加强警力引导等措施,规范医院周边交通秩序。今年来,继续针对重点医院逐一开展精细化交通拥堵治理,研究制定了青医附院周边区域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精细化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设置落客区、取消排队通道、优化沿线信号方案等措施。

挖掘停车资源潜力 科学优化交通组织

结合学校、医院周边停车刚性需求和短时集中特点,会同教育部门和学校,争取属地政府支持,通过错峰停车、限时停车等方式,共建共享、深入挖潜,累计调整完善中小学校门前道路停车泊位119个,限时停车泊位100个,取消12处影响公交车站的道路停车泊位65个,并向社会进行了公示。综合考量学校周边路网条件,通过实施微循环改造等措施,有效衔接内外交通流线,引导人车分流,减少相互干扰。

创新管理机制 深化综合治理

建立“家、校、警”校园护导模式,由交警部门进行培训,指导学生上下学进出学校的行径路线,辖区交警中队、学校护导老师与家长志愿者三方合力在确保上放学时段学生交通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释放道路通行潜力,提高通行效率。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认真梳理中小学和幼儿园等重点区域周边交通违法严重的路段和时段,形成工作台账,精准指导路面勤务查处。发挥交警铁骑机动灵活、快速反应优势,加大重点时段巡逻管控力度,及时处置突发警情,严防违法乱象反弹,学校周边行停秩序明显改善。

烟台:多管齐下治堵保畅

今年以来,烟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加强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工作积极性,结合道路改造等工程,强力推进市区治堵保畅工作,奋力打造精品样板工程,成效显著。

开展十大拥堵路口治理

结合日常交通管理工作,对交通拥堵点位进行梳理,确定了只楚路与宫家岛路路口、只楚路与冰轮路路口、红旗西路与冰轮路路口、青年南路与红旗中路路口、青年南路与新石南路路口、大海阳路、红旗中路与胜利南路路口、南大街与解放路路口、山海路与轸大路路口、幸福路与幸福中路路口等10处拥堵点位,向市政府提出治理建议,该10处拥堵点位治理工作全被列入2021年市城建重点项目。在拥堵点规划设计阶段,交警支队主动介入,跟进,指导交通组织优化方案落地。

烟台市10大拥堵点位已全部完成治理,共建设右转专用匝道3条;迁移6个路口绿化带,增加机动车道15条;优化调整9处公交站点,改建成港湾式;对4个路口进行慢行一体改造,壓缩车道宽度,机动车道数量由双向6车道调整为双向11车道。

打造精品畅通工程

按照精心、精细、精致的要求,打造3个精品畅通工程。

烟台莱阳“梅花路口”。围绕路口交通供需矛盾突出、呈现畸形布局、道路交通容量不足、信号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以“防溢流、控拥堵、顺流线、保畅通”的原则,采取优化交通组织流线、改造设计路口、优化慢行交通、完善交通信号等措施,对该六岔路口进行深度优化改造。通过改造,各交通参与者通行权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实现了莱阳“梅花”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安全有序顺畅的通行目标。

烟台市芝罘区南大街与解放路路口。按照“精细化、精致化、精准化”交通设计理念,深入挖掘路口道路交通资源,针对路口不规则、行人过街距离长、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卡脖”现象等问题,采取拓宽路口、迁移公交站点、偏移中央护栏、设置边角型安全岛、增设辅助灯等措施,使路口的通行效率和集散能力大幅提升,打通了市中心区“东大门”。

G228国道工贸技师学校地下通道建设占路施工工程。工贸技师学校地下通道建设工程占路施工时间长达6个月,且位于大型货车流量巨大的G228国道上。为保障施工期间交通安全、有序,针对对该工程项目组织召开专题论证会议,对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论证,要求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设置齐全交通安全设施及夜间警示照明设施。该项目自施工以来,未发生过大范围交通拥堵和伤亡事故。

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

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公安交管部门在缓解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便利服务举措,开展调研,通过设置临时停车设施,允许车辆夜间、周末、法定假期临时停放,进一步缓解老旧小区停车压力。截止目前,全市共在79条路段设置临时停车设施,可停放车辆1.11万辆。

推进慢行交通建设

主动协调城管部门,针对改造的山海路、滨海东路、烟大路等重要干路,提出慢行一体建设的工作建议。截止10月份,以上4条道路的慢行一体建设已全部完成,共建设慢行一体道路34公里,通过铺设彩色路面和非机动车、行人通道单独建设的方式,分离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猜你喜欢
时段交通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主要奖项提名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