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治堵方法 巧用“微改造”用心做好交通“民生微实事”

2021-02-03 10:31
汽车与安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路长左转车流

深圳:因地制宜治堵 早晚高峰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针对不少路口的拥堵现状,深圳交警因地制宜,取得了良好的治堵效果。截至4月底,共计完成83个堵点的拥堵治理,其中完成常规堵点治理50个,完成占道施工堵点治理33个。

设立货车限时通行区

堵点分析

华强北片区路网规整但寬度窄,横向主道单行,客货机非混杂;交通流量大且拥堵的路口:振兴路—华发路路口、振中路—华发路路口、振华路—华发路路口、振华路—燕南路路口及振中路—燕南路路口;停车分布不均衡,寻泊绕行加剧道路拥堵;占道装卸货及夜间违停等单问题多发。

治堵措施

设立设置货车限时通行区管制范围,上步路、深南大道、华富路、红荔路围合范围内所有道路(不含4条边界道路);设置货车限时通行区管制时间:每个自然日的早10时至晚22时,货车每日限进入4次,每次限停留1小时;装卸货建议使用“专属车位”。

“借道左转+可变车道”优化方案

堵点分析

因留仙大道/沙河西路口高峰期南、北向通勤交通流量大,现状车道分配不匹配;早高峰时段由石岩、白芒片区南行的车流量较大,晚高峰时段则是由南山中、南部片区(科技园、蛇口等)北行的车流量较大,潮汐流现象较为明显;右转车辆与行人存在交织。

治堵措施

1.调整北进口内侧第二条车道为可变车道,从上午7时30分至9时,北进口内侧第二条车道为直行车道,以提高北往南直行车辆的通行能力,其余时段为左转车道。2.调整南进口内侧第二条车道为可变车道,从下午17时30分至19时45分,南进口内侧第二条车道为直行车道,以提高南往北车辆的通行能力,其余时段为左转车道。3.在距离北进口70米及南进口90米位置分别开设北往北及南往南掉头口,并借用对向最内侧车道作为左转车道,早高峰北进口启用“借道左转”通行模式,晚高峰南进口启用“借道左转”通行模式,提高南北向直行车辆通行能力的同时保证左转车辆的通行效率。4.在路口东转北及南转东右转渠化岛新增设信号灯方案,通过高峰时段“断流”方法避免过街行人与右转车流相互交织干扰,为双方向车流预留通行空间,以提高右转车辆的通行效率。

方案实施后,南北进口,早晚高峰通行效率都有所提升,路口南北向拥堵状况有效缓解。

设计潮汐车道

堵点分析

布澜/铁路桥头路口,布澜路横跨丹竹头、下李朗、上李朗三个片区,产业地块主要位于坂田及中心城区,住宅区主要位于布吉、横岗等地,单一性的组团通勤、过境交通导致该路段产生较明显的潮汐现象。受广深铁路桥影响,沿线道路建设达到瓶颈,无法通过传统新增或改扩建道路缓解路段交通拥堵。

治堵措施

1.北面第二条车道调整为可变车道辅助潮汐车道转换。晚高峰潮汐车道启用北往南通行时,北面第二条车道启用直行箭头标志,其他时段潮汐车道不启用为南往北通行时,北面第二条车道启用左转箭头标志,提升路口通行能力。

2.在南北方向进口及路段处分别设置动态潮汐、可变车道指示牌,并配有文字辅助标志牌,反复提示潮汐车道信息。

3.当潮汐车道行车方向即将发生转换时,对南北进口、路段处潮汐车道诱导屏及北进口路段可变车道诱导屏设置全红相位,及时清空潮汐车道、可变车道内滞留的车辆,保障路口交通运行安全。

潮汐车道稳定运行后,晚高峰路口北面排队现象明显缓解,排队平均长度由860米下降到300米,由北往南平均车速显著提升。

“可变车道”优化方案

堵点分析

因南山大道/前进一路口南进口早高峰期南进口左转交通流量不饱和,与现状车道分配不匹配,直行车辆经常排队溢出北环大道。

治堵措施

1.调整南进口内侧第三条车道为可变车道,从上午7时30分至9时30分,南进口内侧第三条车道为直行车道,保证两条直行车道供车辆通行,以提高南往北直行车辆的通行能力,其余时段直行车辆的通行需求较小,恢复为左转车道。2.为配合南进口可变车道交通组织通行模式,优化路口的信号相位配时,其中晚高峰期间优化为3相序断面放行,压缩路口的周期,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方案实施后,早晚高峰车辆通行速度提升,路口南北向拥堵状况明显改善。

交通组织优化方案

堵点分析

后海大道/学府路/白石路口南进口高峰时段,软件产业基地周边道路拥堵严重,已成为科技园南区最严重的“堵点”之一。因路口早高峰期南进口主道右转车流与辅道直行、掉头车流交织严重,导致南进口主道、辅道车流排队溢出至后海大道、滨海大道。

治堵措施

1.根据现状交通流的通行需求,优化南进口主道的车道分配,由原来的2左转车道+2直行车道调整为1左转车道+1直、左混合车道+1直行车道+1右转车道,避免右转车流靠右变道与辅道车流交织引起倒灌,提高南进口主道車辆的通行效率。2.为配合南进口车道分配调整,在主辅道之间增设护栏进行隔离,避免主道右转车辆违章变道与辅道车流交织,提高南进口车流的通行效率。3.增设一组交通信号灯具,对南进口主、辅道车辆采用了分道信号控制模式,同时优化路口的信号配时,以提高南进口车流整体通行效率。

根据近期观察,路口交通通行秩序有所提高,晚高峰南进口排队由221米下降至137米,下一步蜀黍将对路口南段道路中的,标志标线及交通设施进行完善。

与此同时,深圳交警将继续根据实际情况,对全市不同拥堵路段进行优化,全力打好治堵“组合拳”,为群众疏堵保畅。

广州:“微改造”有效治理交通拥堵

今年以来,广州增城交警部门针对荔新公路汇太路口、107国道东江大道路口、107国道陈家林路口、荔星大道府佑路口等交通拥堵点,联合区交通、住建、镇(街)等职能部门,以“一点一方案”的方式组织实施“微改造”,采取借道行驶、增设掉头口、拓宽车道、改造环岛、优化信号及配时等系列措施,实现上述路口交通拥堵指数大幅下降,通行效率显著提升。

对症治理 “微改造”效果显著

受市政、道路改造等施工工程影响,增城区多条主干道拥堵情况时有发生。为做好交通拥堵点治理,增城交警部门联合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多次深入调研,专题分析致堵原因,从硬件、软件入手,“对症下药”。

新塘镇荔新公路汇太路口南、北侧道路通行需求大,但因车道数量不足,直行与左转的车辆叠加,导致高峰期该路口车辆等候通行时间较长。经实地勘查研究,最后采取缩小绿化带,开辟一条左转专用车道,交通信号配时中心结合该路口各时段交通流的特点,调整交通信号放行方案等改造措施。实施改造后,南北双向直行车辆基本实现一次信号灯通过,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107国道东江大道路口北往南方向车流量大,原本车辆通行不顺畅。在采取向车流量较少的南往北方向借用一条车道后,现通行效率大大提高。

107国道陈家林路口情况又不相同,东往西方向掉头车辆约占车流量50%。经研究后采取在东往西方向路段加油站位置提前开设掉头口,掉头车辆无须等待信号灯。实施改造后,该路口拥堵指数大幅降低。

科技助力 交通仿真实验辅助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通拥堵点系列“微改造”中,交警部门采取了基于大数据背景的交通虚拟仿真实验辅助决策。荔城街荔星大道府佑路口原本是无灯控十字环岛路口,因高峰期路口车流量超过环岛所承载的最大车流量,导致车流容易在环岛“打结”,造成交通拥堵。交警部门经过实地调研,采集环岛各方向车流量情况,再结合“城市大脑”综合分析平台提供的排队长度、车流特性、拥堵指数等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并采取交通仿真实验来辅助决策。

根据最优方案,荔星大道府佑路口拆除了环岛,改造成灯控平交T型路口。完成改造后,高峰时段车辆能一次排队通过,在保证路口通行效率较高的情况下,消除了路口车流“打结”的拥堵情况。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设、管理各方面补齐短板,共同发力。”增城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微改造”正是把痛点作为发力点,以尽量小的代价疏通城市脉络。接下来,增城交警部门将携手各职能部门,持续推进道路交通“微改造”,同时,借助大数据实现科技实战应用的治堵新模式,全面提升交通综合治理能力。

珠海:解决次干道、支路系统性、区域性交通问题

3月,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市108条主要道路设108名交警路长,并在路上竖起标志牌,公布路长的姓名、电话,市民在路上碰到交通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找路长解决。路长制实施半年来,解决了一批市民关注的交通问题,如停车难、交通设施不完善等。为了进一步深化路长制,近期,珠海交警支队将路长增加到332人,也就是说珠海的每一条主干道路、次干道、支路都有一名交警作为路长,协调解决系统性、区域性交通问题。

解决商圈停车难问题

违停警情占珠海交通管理日常警情的一半以上,如今随着路长制的实施,交警除了教育与处罚之外,也通过施划停车位、规范停车等方式,解决违停问题。

商圈附近车辆违停非常普遍,从2019年起,珠海交警支队香洲大队就把奥园商圈的周边路段纳入重点执法区域,交警加大执法力度后,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违停仍屡禁不止。香洲大队二中队指导员是健民路的路长,这条路靠近奥园商圈。奥园商圈违停的车一多,不但直接导致商圈内梅界路、蓝盾路交通拥堵,也影响健民路的交通畅通。

违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高峰期人流量很大,停车位紧张;另一个原因是奥园地下停车场分为商场、办公楼、住宅三个区域,一些驾驶人觉得太复杂,就停在路边。既要改善驾驶人的停车体验,又要解决违停问题,何辉把目光转向了另一条附近的交通流量小的次干道——旅游路。路长协调支队科技设施部门,在旅游路两边增设了160个停车位,以满足奥园商圈的停车需求。同时,在奥园旁边的梅界路上安装黑色护栏,防止行人随意横穿马路,车辆行驶更加安全。这两项措施推出后,奥园商圈路边违停现象很快就消失了。

设置U形桩治理半夜违停

交警路长像护肤品一样,对珠海的每一寸道路“深入肌肤、持久呵护”。

新溪路之前有一个怪现象,尽管施划了停车位,但是一到晚上还是有人违停。

接到群众举报后,路长马上调查,发现新溪路的违停发生时间都是22时许,而且违停的区域都是路的中间部分。路长敲开了这些违停车主的家门,与他们一一对话。原来违停的人都是在珠海各早市档口做生意卖猪肉、蔬菜的,他们早出晚归,而他们居住的区域正好处于新溪路的中间位置。为什么把车停在马路中间?因为他们早上出门是凌晨4时,回到家时是22时,这时路上很少有车通行,所以他们就把车停在路中间。了解情况后,路长和当地社区居委会商议解决办法,最终结合实际选择了在路中间加装U形桩的办法,违停马上没有了。路长制实施以来,珠海大街小巷的交通秩序大幅改善。路长队伍扩充后,解决困扰市民的交通小事,交警响应速度更快了,成为珠海交管部门深入开展“民生微实事”行动的一大载体,交警处理的事更微、更实、更接地气。

中山:出实招治理105国道交通堵点

中山市小榄镇105国道堵车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机动车驾驶人,小榄交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实招治理105国道三个交通堵点。

近期,小榄交警接到群众反映,105国道东升段,每天上下班,高架桥有很多加塞的情况,导致堵车严重。小榄交警到105国道沿线进行走访调研后,对拥堵路段的标志标线进行科学规划,增派警力对105国道沿线加强巡逻管控,高峰时段采取定岗执勤等方式,合理分流车辆。小榄交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工作方法,用实干、敢干的精神,解决了很多105国道交通拥堵的难题,真正做到了为群众排忧解难。

105国道同兴跨线桥与龙昌跨线桥之间路段

致堵原因

105国道同兴跨线桥下桥位与龙昌跨线桥上桥位之间(南行)距离较短,车辆途经此处通行时变道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隱患。

治堵措施

采用物理隔离连通同兴跨线桥与龙昌跨线桥之间路段。增设指引标志提示驾驶人合理选择车道行驶。

105国道东成跨线桥上桥位

致堵原因

105国道东成跨线桥上桥位附近村道较多,部分车辆自村道汇入主道后跨多车道驶入东成跨线桥行驶,此现象容易导致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的发生。

治堵措施

采用物理隔离延长东成跨线桥上桥位导流线,防止驾驶人自支路汇入国道时跨多车道行驶,提醒驾驶人提前变道行驶。

105国道与中江高速出口交汇路段

致堵原因

部分驾驶人自中江高速出口驶入105国道后跨多车道变线驶入同茂跨线桥上行驶,此现象一方面容易导致105国道上正常行驶的车流速度因急刹车而减慢并且容易导致追尾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中江高速出口汇入的车流与105国道上的车流发生碰撞事故,从而影响105国道的通行性。

治堵措施

采用物理隔离延长同茂跨线桥上桥位导流线,防止驾驶人自中江高速出口汇入国道时跨多车道变道行驶。

优化同茂跨线桥桥下的信号灯配时,防止辅道排队车辆回溢进而影响主道的通行。

针对上述3个路段拥堵情况,小榄交警大队合理安排铁骑勤务,对国道上的坏车、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进行快速处理、及时疏导;安排大中型拖车根据事故情况分析驻守东成、小榄港跨线桥附近,一有坏车就近马上拖离,防止出现大规模拥堵情况。

目前,这3个交通堵点已陆续投放设施缓解交通拥堵现状。交警部门呼吁广大驾驶人行经国道时,应提前选择好出行路线,根据现场指示标识规范行驶,不要贪图个人方便,随意变道、强行加塞。同时注意控制车速,随时注意前方交通状况,安全驾驶,文明出行。

猜你喜欢
路长左转车流
不能左转
道路躁动
故乡的车流(外一首)
浙江:启动建立路长责任制
探索治堵新方法深圳实施“移位左转”有效果
《左传》战争中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脚比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