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业绩写在大地上

2021-02-03 13:46李长振袁志威冯永华
汽车与安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莘县交警大队道路交通

李长振 袁志威 冯永华

面对长期艰巨繁重的交通管理任务,莘县交警大队在聊城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队班子凝心聚力,带领全体民警辅警大力弘扬“三牛精神”,铺下身子真抓实干,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守护着辖区群众的畅安出行,把扎实的工作业绩写在了大地上,为全县道路交通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

聚合力 激活力打造交通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的科学指引下,莘县交警大队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党政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指导,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副县长、公安局长任副主任,政府办、教体局、等18个部门组成的县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委员会,在县政府办公楼设立了交通安全办公室,配齐办公设施和工作设备,推选常态化办公模式,统筹推进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使全县交通安全工作从纸上、会上,落实到具体行动和操作环节,将道路交通治理由“交警主导”向“党政主导”转型,全面提升交通安全共治社会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形成了交通治理凝心聚力、齐抓共管、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新格局。

党政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仅2021年,县委书记、县长先后57次听取交通安全工作汇报,21次做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先后13次研究交通安全工作,形成举足轻重的交通安全决议,为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细抓密把宣传触角延伸到全县每一个行政村

“收到,以后一定注意,并及时告诉家人出门一定佩戴头盔。”在莘县尹营村的村民服务群里,一位村民骑电动车出门未佩戴头盔,被监控抓拍到。随后,他的监控照片就被推送到了全体村民群里,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村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诚恳的道歉,遵章安全出行的意识就这样逐步在基层群众中树立了起来。

莘县交警大队大队长介绍,全市农村道路“畅安绿十字”工程实施以来,莘县交警大队根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的统一安排,立即行动,以民警辅警承包到村的方式,在全县935个行政村迅速建立了交通安全微信群,由大队民警辅警担任各行政村交通安全管理员、协管员,定期开展车辆及驾驶人预警提示、咨询服务、通报案例、警示教育等内容。初步统计,这些群有效覆盖了全县农村群众达243000人。

“监控系统抓拍到的交通违法行为会第一时间推送到935个行政村交通安全微信群,及时教育交通违法群众。就如同有935个线上智慧无人警务劝导站随时陪伴在群众身边。”民警说,为了进一步把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做实做细,提升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响彻全县每个行政村的广播大喇叭也成了莘县交警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的新阵地。

“广大村民注意了哈,‘安全重于泰山总有一些村民心怀侥幸,喝了酒偏要开车……”11月15日12时许,莘县魏庄镇焦庄村党支部书记一如往常地利用“平安大喇叭”进行交通安全播报。

魏庄镇焦庄村就是在县交警大队的指导下,在全县率先建成被誉为“平安大喇叭”的网络化智能广播,在全村每个角落、村中央、大棚区等处配备了18处大喇叭及配套硬件设施,一旦喇叭响起,全村700余户人家2000多名村民都能听到声音,覆盖率95%以上。

在总结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莘县交警大队充分依托县广播电视“村村响”工程,扩大交通安全宣传覆盖面,利用全县935个农村“大喇叭”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有效降低了交通安全事故风险。

能干事会干事 推进“戴盔行动”走在前列

自公安部交管局部署開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以来,莘县交警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挖资源,多措并举,切实将人民群众的“头等”大事、“头顶”大事,抓实、抓细、抓落地,创造了骄人成绩,“戴盔行动”走在了全市前列。

2020年10月,莘县县政府召开全县“一盔一带一反光衣”安全守护行动推进会,“一盔一带”工作号角正式吹响,一周时间,向社会爱心企业募捐头盔一万余顶,通过万顶“公益头盔进校园”暨“情暖学子、相伴成长”活动,为万名走读生戴上爱心头盔。

充分发挥声屏报网全媒体平台传播优势,推进户外宣传牌、宣传条幅、志愿者活动配合,以舆论铺开营造强大气势。精心制作两万枚印有宣传口号、交警微信二维码的卡通警察挂件、啤酒起子等小礼品,送给主动佩戴头盔的驾乘人员,为他们的行为点赞。

2021年5月份起,莘县交警大队班子带头,整合机关及中队力量,组成了19个工作队,利用早中晚、周末时段,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驾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查纠、劝导工作,用诚心感动群众,用耐心服务群众,赢得了群众的配合与支持。

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奖惩激发担当。在全市率先研发推出了智慧劝导小程序,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了智慧劝导和网上统计,为宣传劝导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综合劝导数量、各路口佩戴率抽查情况进行评比,每周末对上周综合排名前三名的班组、每班组成绩优秀的民警辅警进行“送奖上岗”,有力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面对在起步晚、县域大、任务重的严峻形势,大队全体民警上下一心,苦干实干,实现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驾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快速“逆袭”式增长,从活动未开展前头盔佩戴率5%提高到80%左右,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交通事故伤亡率大幅下降。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聊城市市公安局、市交警支队多次转发简报予以肯定。全市“一盔一带一反光衣”安全守护行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莘县召开,山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在聊城召开全省电动自行车秩序整治现场推进会,全面推广“戴盔行动”莘县经验,河南省、济南市、枣庄等20多个地市兄弟单位到莘县现场观摩交流。

智慧交管 贯通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最后一米”

科技解放警力,智慧助力提效。为全面推进道路交通安全“两路两车”专项整治暨农村道路交通“畅安绿十字”工程,莘县交警大队积极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一张网”与“一个点”,依托智慧无人劝导系统,精准助力农村交通安全隐患整治。

“一张网”,即建立莘县农村道路图像分析管控网络。立足现有457路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卡口监控、电子警察,视频检测系统、非机动车识别系统,对机动车未系安全带、电动自行车及三轮车未佩戴安全头盔、货车及三(四)轮车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通过人脸识别方式,获取驾驶人及乘客信息,确定抓取数据的人物、时间、地点、行为,实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构建广泛的交通管控网络。

“一个点”,即建立农村交通安全无人智慧劝导站。依托村交通安全预警系统与新型电子智能“平安哨兵”,在设备来车预警、机动车超速检测等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前端设备定点智能分析电动车、货运三(四)轮车未系安全带,电动自行车及摩托车不戴头盔、违法载人、逆行,机动车无牌、拼装车违法上路等违法行为功能。实现24小时双向预警,现场通过警示灯、LED显示屏、高音喇叭,对支路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安全预警,系统平台同步向民警推送预警信息,民警根据预警信息进行溯源式精准查纠。到目前,农村平交路口规划、安装“智慧哨兵”27处,有效提升了事故预防能力。

结合莘县地处三省交界的区位特点和危化品过境车辆较多的实际,研发危化品车辆管控APP,危化品车辆进入辖区,民警即可在APP地图获取车辆轨迹,一旦驾驶人疲劳驾驶、拨打电话等交通违法,民警即可根据预警进行查处,及时消除隐患。

开展起底式大排查 坚决彻底消灭每个安全隐患

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是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安交警部门的重要职责。自道路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两路两车”专项整治、“畅安绿十字”工程启动以来,

莘县交警大队成立了5个排查整治专班,大队班子率领、分管科室中队参与,按照“一公里一公里地排查”的标准,采取“无人机助力”的方式,行程100千米,对东升路、保臺线、古将路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开展地毯式、拉网式、起底式的道路交通安全大排查行动。在排查中发现,全程约35公里的国道G240保台线东李庄村至鲁豫界路段,9处中心隔离桩被群众私自拆开,群众在车流中随意横穿公路,机动车随意调头等违法行为随处可见,安全隐患严重,时常引发交通事故。

此前,莘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三次带领施工单位前去封堵私自开口,均受到附近群众阻拦,未能完成封堵作业。为确保道路安全隐患整治精准有效,莘县交警大队主动与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县交通运输局、县综合执法局、相关镇街政府联系,组织施工单位,集中力量,对国道240保台线中私自开口隔离桩进行集中整治,现场办公,先后对12处私自开口隔离桩完成封堵。

道路交通安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路畅人安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近年来,莘县交警的一系列接地气的管理举措,在全县营造了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全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连年下降,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赞誉。

“莘县交警大队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秉持初心,勇担使命,以抓铁留痕的定力,以踏石有印的韧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卯足劲头抓落实,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当好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守护神。”民警在谈起下一步工作打算时坚定地表示。

猜你喜欢
莘县交警大队道路交通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及技术探讨
感雾(外两首)
轻易判断背后的“打太极”
高质量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
1957—2013年莘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