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樱桃设施与露地栽培品质与效益分析

2021-02-07 03:32岳慧欣陈迪新付寒珺杨英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塑料大棚露地栽培物候

岳慧欣,陈迪新,吴 昊,付寒珺,杨英军

(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中国大樱桃以露地栽培为主,主要分布于渤海湾地区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近些年西南高原地区有少量发展[1],总体呈高纬度低海拔、低纬度高海拔分布态势,形成了山东、辽宁、陕西三大主要产区,安徽、河北、甘肃等地局部有所发展的布局[1-5]。据估计,全国设施栽培面积约3 100 hm2,其中山东省2 050 hm2,辽宁省 700 hm2,其他省(市)350 hm2[6]。河南省洛阳市是传统的樱桃种植区,1988 年开始引种大樱桃,经过30 年的发展,全市大樱桃栽培面积达 5 500 hm2以 上 ,年 产 量 约 5.2 万 t,产 值 15.1 亿元[7]。本研究对洛阳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的樱桃主要物候期、果实品质与种植效益进行比较与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樱桃种植水平、推广设施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洛阳市新安县五头镇独树村,海拔400~500 m,属浅山丘陵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地形地势和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年均温14.2 ℃,降雨600 mm 左右,且集中于7—9 月,非常适宜种植樱桃[8]。樱桃栽培方式主要是露地栽培,有少量简易塑料大棚栽培。

试验处理为塑料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塑料大棚东西走向,长56 m,宽10 m,拱高3.0 m,种植美早、红灯、早大果、早红宝石4 个品种,采用吉塞拉6号为砧木,13 年生,栽培密度为2 m×3 m,采用小冠疏层型整形。露地栽培品种与塑料大棚栽培一致,以大青叶为砧木,10 年生,栽培密度为(5~7)m×(7~10)m,冠幅5 m×7 m,采用疏散分层型整形。

1.2 试验方法

1.2.1 大棚樱桃温湿度与肥水管理 参考文献[9,10]的方法进行大棚温湿度管理、水肥与花果管理。

1.2.2 大棚樱桃休眠结束日期确定 大棚内4 个品种需冷量为 800 h 左右[11,12],满足低于 7.2 ℃低温的需冷量当天即为休眠结束日。

1.2.3 物候期调查 参考赵改荣等[13]的标准,2018年10 月至2019 年6 月记录大棚和露地栽培樱桃的主要物候期,包括落叶期、休眠期、花芽膨大期、花芽开绽期、盛花期、落花期、硬核期和成熟期等。

1.2.4 果实品质测量与分析 果实成熟期在树冠外围中部生长健壮果枝上随机采30 个果实(带果柄,每个品种选3 株,每株取10 个)带回室内,目测果皮颜色、果实形状,统计裂果率和畸形果率;采用电子天平称取单果重;采用手持测糖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参考曾黎琼等[14]的方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果实风味由5 名专业人员品尝鉴评。

1.2.5 效益评价 调查大棚与露地栽培樱桃售价、单株产量与收益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棚樱桃休眠结束日确定

据2018 年10 月20 日开始的大气温度观测结果,发现新安县五头镇从2018 年11 月5 日后,气温较长时间低于7.2 ℃,于是从该日开始统计樱桃有效低温时间,累计此后每日的低温时间,并密切关注每日温度变化,如果外界温度持续低于2 ℃则覆膜保温,维持棚内 2.0~7.2 ℃,至 2019 年 1 月 5 日累计需冷量达800 h,结束自然休眠,开始逐渐升温,并对全树雾状喷施稀释60~80 倍的50%单氰胺。

2.2 物候期调查对比结果

在统计低温时间时发现,随着需冷量的累积与自然休眠结束日期临近,塑料大棚果树花芽开始膨大,因此调查樱桃物候期时,将完成休眠、开始升温并使用破眠剂的日期作为花芽膨大期,随后根据果树发育进程,依次统计各物候期(表1)。

由表1 可知,塑料大棚栽培的4 个樱桃品种2 月25 日至3 月5 日依次进入盛花期,但果实成熟期相差较大,早大果、早红宝石、红灯成熟于4 月11 日前后,美早在4 月26 日前后。露地栽培中,早红宝石、早大果、红灯、美早花芽膨大期为3 月12 日左右,盛花期在3 月底至4 月初,成熟期则分别在4 月26 日、5月 2 日、5 月 12 日和 5 月 14 日。比较发现,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樱桃花芽膨大期、花芽开绽期比露地早65 d 左右,盛花期、落花期、成熟期早15~35 d。

2.3 果实品质分析

分别对塑料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的早红宝石、早大果、美早、红灯4 个樱桃品种果实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由表2 可知,同一品种果实主要性状在塑料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有明显差异。

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早红宝石、红灯、早大果、美早单果重分别为7.4、10.3、11.4、12.8 g,而露地栽培条件下,这4 个品种单果重分别为4.78、8.46、8.04、8.46 g,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各品种单果重平均值明显高于露地栽培。塑料大棚栽培的樱桃果实形状整齐,果重均匀,色泽鲜丽,与露地栽培的果实差异较为明显,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大部分有所提高,裂果率和畸形果率较低。

2.4 经济效益分析

调查得知(表2),大棚栽培的樱桃品种都在露地樱桃落花后或处于幼果期时成熟上市,新鲜大棚樱桃售价较高,最高达到120 元∕kg,后期也不低于80 元∕kg,4 个品种单株产量在 5~10 kg。露地栽培的樱桃上市时,4 个品种售价为 25~33 元∕kg,单株产量为14~15 kg,可见大棚栽培的樱桃售价和收益明显高于露地栽培。

表1 塑料大棚与露地栽培樱桃品种主要物候期比较

表2 樱桃果实品质与效益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6 月调查分析了洛阳塑料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樱桃的物候期、果实品质与经济收益。结果表明,洛阳大棚樱桃需冷量统计开始时间为 11 月 5 日,2019 年元月 5 日完成休眠,大棚早红宝石、早大果、美早、红灯花芽膨大期、花芽开绽期比露地早65 d 左右;盛花期、落花期、成熟期比露地提早15~35 d。塑料大棚栽培樱桃果实单果重明显提高,单株产量5~10 kg,售价 120 元∕kg,露地栽培樱桃单株产量14~15 kg,售价25~33 元∕kg,塑料大棚栽培樱桃收益是露地栽培的3~5 倍。

3.2 讨论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多种果树的适生区。樱桃种植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地方传统特色。近几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把水果业作为特色高效、绿色食品业重点发展。目前,洛阳大樱桃主要栽培有红灯、红艳、红密、美早等20 个品种,在综合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生产资料投入、果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樱桃也是北方地区效益最好的设施栽培树种之一,据调查设施樱桃的经济效益在 37.5 万元∕hm2以上[15-18]。

本研究结果表明,塑料大棚栽培的樱桃除了单果重和果实外观较露地栽培稍好,糖酸比、裂果率和畸形果率差异不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设施条件简陋、水肥管理不够到位与温湿度控制不够严格;樱桃授粉不良,封闭条件下,缺乏昆虫活动和空气流动。调查的露地栽培樱桃的品质不高,可能原因是2018年冬季至2019 年春季洛阳市降水量少,天气干冷,土壤缺水严重,导致果树发育迟缓,果实外观不好。

樱桃单价与收益方面,洛阳市大棚樱桃4 月上中旬开始成熟,最高为 120 元∕kg,单株产量 5~10 kg,折合产量为 3 000~3 750 kg∕hm2,收益 36 万~45 万元∕hm2;而烟台市塑料大棚樱桃,美早最初售价为140~160 元∕kg,后期售价为 60~80 元∕kg,平均售价为 100元∕kg,产量达到 18 000~21 000 kg∕hm2,平均收入在150 万元∕hm2左右。大连大棚美早最早上市的优质果售价为240 元∕kg 以上,随后逐渐下降,集中成熟期售价80~100 元∕kg,后期售价为 60~80 元∕kg,包园价为 80~140 元∕kg,产量为 15 000~18 000 kg∕hm2,平均收入为82.5 万元∕hm2左右。可见,洛阳大棚美早产量和收益明显低于烟台、大连[17-20]。

洛阳市露地栽培樱桃5 月初开始陆续成熟,品质最好的美早最高价为35 元∕kg,管理较好的收益仅为30 万元∕hm2,而烟台市管理较好的美早离园价最高为 76 元∕kg,果农收入 60 万~75 万元∕hm2,类似的还有红灯、萨米脱、雷尼等品种。洛阳市栽培的樱桃果实大小、单果重、色泽、口感等比烟台等地的低1~2 个等级,价格也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塑料大棚露地栽培物候
河南省钢骨架塑料大棚拱架结构标准化设计研究*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基于光谱指数的流域尺度农业塑料大棚制图
无纺布在露地栽培克瑞森葡萄上应用技术及作用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塑料大棚遥感指数构建
塑料大棚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
设施和露地栽培对金针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种忍冬科植物物候期观察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