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夜间喂养终止时间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1-02-07 02:56何莉丽符灵素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龋齿月龄患病率

何莉丽,符灵素

(1.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浙江 余姚 315499;2.余姚市人民医院儿科,浙江 余姚 31540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越来越受到父母和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婴幼儿时期的合理喂养会直接影响其身体、智力等多方面的发育,其中夜间喂养在婴幼儿发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夜间喂养是指婴幼儿晚上入睡后至凌晨天亮前的喂奶,对于夜间喂养的终止时间,大多数的父母并未关注。夜间喂养终止过晚会严重影响到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婴儿在6个月龄即可停止夜间喂养[1-2],此时的婴儿已具备一觉睡到天亮的能力,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尽管儿童保健医生对于婴儿父母进行相关的预见性告知和培训,但仍因诸多原因导致父母并未严格遵循,一部分婴儿仍存在长时间夜间喂养的情况,甚至有的会持续到3岁以后,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健康[3]。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的婴幼儿进行相关研究,旨在于探讨不同夜间喂养终止时间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余姚市妇幼保健院足月出生并纳入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418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足月产;②严格按照儿童体检规范完成7次体检(3月、6月、8月、12月、18月、24月以及30月龄);③所有研究对象的监护人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早产或过期产;②合并先天性疾病、代谢性疾病;③经历重大手术。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均提供完整的保健记录本。记录的一般情况包括婴幼儿体重、身高/身长、头围以及体格检查评价;统计记录所有婴幼儿在6月龄时的喂养情况以及添加辅食等情况;观察记录所有婴幼儿牙齿生长情况,有无龋齿等。体重记录单位为千克(kg),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测量身高/身长时,2岁内采用卧位测身长,2岁后采用站位测身高,身高/身长记录单位为厘米(cm),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所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测评标准以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发育标准为准,体重高于中位数1个标准差为超重,高于2个标准差为肥胖。本次研究根据婴幼儿在6月龄后是否继续夜间喂养分为两组,继续组(n=270)和终止组(n=148)。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婴幼儿一般情况

418例研究对象中,男孩220例,女孩198例。6月龄后继续夜间喂养270例,占比64.59%;终止夜间喂养148例,占比35.41%。2岁后仍夜间喂养29例,占比6.94%。出生身长为47~56cm,出生体重为2.62~4.63kg。两组婴幼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婴幼儿30月龄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两组婴幼儿30月龄时,继续组身高显著低于终止组,继续组超重以及超重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终止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6.283、5.279、8.173,均P<0.05);两组婴幼儿体重以及肥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婴幼儿30月龄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2.3两组婴幼儿30月龄时龋齿发生情况比较

418例研究对象中,53例出现龋齿,龋齿患病率为12.68%。比较两组婴幼儿龋齿发生情况,结果显示继续组在龋齿患病率以及龋齿数方面均显著高于终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7.392、5.283,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婴幼儿30月龄时龋齿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3.1 6月龄后继续夜间喂养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夜间喂养已成为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既往已有研究表明,6个月龄的婴儿平均睡眠时间已经能够达到5小时以上,诸多专家学者提倡在4月龄时就不应在凌晨以及午夜再次安排喂养。国内陈荣华等所著的《儿童保健学》也建议6月龄的婴儿已不需要夜间喂养[2]。夜间喂养终止时间过晚会使得婴幼儿的睡眠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无法建立规律的睡眠周期。而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是其消除疲劳、提高身体免疫以及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保障,故不充足或不规律的睡眠会严重影响到婴幼儿的正常发育。但现有报道显示,6月龄婴儿约有50%会发生夜醒,甚至到1岁仍有25%的小儿存在夜醒现象[4]。婴儿夜醒哭闹时,父母往往会错误的认为孩子是因为饥饿导致的夜醒哭闹,遂立即给予夜间喂养。

本次研究中发现,6月龄终止夜间喂养的比例仅为35.41%,2岁后仍有夜间喂养,占比高达6.94%,并且不同年龄阶段均存在父母主动喂养的情况发生。我国延长夜间喂养时间或是喂养过度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受到了传统养育观念的影响。本次研究中发现,在30月龄时,继续组身高显著低于终止组,夜间继续喂养不仅没有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其原因可能与机体生长激素有一定关系。通常情况下父母对于婴幼儿的夜间喂养均为主动喂养,在夜间将熟睡的婴幼儿频繁唤醒,影响其睡眠时间,导致机体生长激素分泌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致使身高低于同龄人[5-6]。虽然两组婴幼儿在体重方面差异不显著,但继续组超重以及超重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终止组,可能与继续组身高偏低有一定相关性。婴幼儿出现超重或肥胖后,其在成年后罹患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同时超重肥胖后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如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发展[7-8]。

3.2 6月龄后继续夜间喂养增加龋齿的患病风险

婴幼儿龋齿病是此年龄阶段的常见口腔类疾病,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牙疼,从而影响到患儿的咀嚼功能以及消化吸收功能。龋齿若不及时处理,还会进一步诱发根尖周炎,影响到后期恒牙的生长。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6岁儿童乳牙龋齿的患病率已高达70%,严重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时研究还发现,睡前进食是发生乳牙龋齿的危险因素[9-10]。本研究中,418例研究对象中,53例出现龋齿,龋齿患病率为12.68%。比较两组婴幼儿龋齿发生情况,结果显示继续组在龋齿患病率以及龋齿数方面均显著高于终止组,故在6月龄时及时终止夜间喂养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夜间喂养终止时间过晚会严重影响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显著增加超重肥胖率和龋齿的患病风险。故在婴幼儿6月龄时及时终止夜间喂养,促使婴幼儿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以及饮食习惯,有助于其正常的发育。

猜你喜欢
龋齿月龄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