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02-09 13:48刘雅琴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解决问题能力

【摘要】数学问题千变万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非常扎实,但是一碰到实际问题就错误百出,无从下手。鉴于此,文章就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一些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课堂;能力

一、前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1]。由此可见,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而且其最能体现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反映出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目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主要存在兴趣不高、审题不细心、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探究了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虽然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寻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数学源于生活,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面对问题,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2]。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同时配有课件动画演示):一个未关紧的水龙头一分钟滴水50克,一小时滴水多少千克?学生看到动画就产生了兴趣,纷纷讨论起来,完全没有以往面对问题时的恐惧心理,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思考,学生得出了答案:1时=60分,50×60=3000克=3千克。得出答案后,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原来不关紧水龙头的话,一个小时会浪费这么多水。这时,笔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提出问题:一天(24小时)滴水多少千克?经过前面的自主探索,学生自信地回答:24×3=72(千克)。解题成功的喜悦和对问题延伸的再思考在学生的心中泛起波澜,他们意识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笔者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三、找出关键信息,提高审题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的学生走马观花地看一遍题目,就开始下笔,做完后还自信满满,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的加减法”中有这样一道题:图书馆有科技书236本,比故事书多52本,故事书有多少本?一部分学生眼睛一扫发现了“多”字,就立马就用了加法:236+52=288(本)。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有理解题意,结果可想而知。审好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多读几遍、读慢一点儿、画出要解决的问题、圈出关键词句等都是一些比较可靠、有效的方法。在上述例题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圈出关键信息“科技书比故事书多”。找到关键信息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它所包含的意义,“科技书比故事书多”意思就是故事书的数量要更少些,从而得出正确解题思路:236-52=184(本)。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认真、逐字逐句读题,边读边画,不放过任何有用的解题信息,尤其要注重挖掘隐含的信息,综合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3]。

四、多种途径找准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4]。只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质的飞跃。有些问题的文字描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隐秘,比较难寻;还有些问题存在干扰因素。这就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找准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比较高效的途径主要有数形结合、列举法、画图法、假设法、列表法、模拟操作等。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有道例题:老师有143本练习本,平均分给班上45位同学后,还剩8本,平均每位同学发了几本练习本?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部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很难找到准确的数量关系。教学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思维特点,让他们在纸上画一画、涂一涂,得出直观形象的线段图,这样他们很快就能找到“每位学生平均练习本数×45人+剩下的本数=总共的练习本数”这一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一找出,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五、多角度思考问题,突破思维定式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很容易用原来已有的方法和思维来解决。虽然思维定式有时对解决问题有帮助,但它也容易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打破思维定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开放性问题”等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

“一题多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经常开展“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头脑更灵活,能显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例题: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了树,每边种8棵树,每个顶点种1棵树,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这个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解题方式。方式一:先数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包括两个顶点,每边种8棵树;再数另一组对边,不数两个顶点,每边种8-2=6棵,共有8×2+(8-2)×2=28棵。这种思维方式比较简单,把每条边种的棵数加起来即可,适合基础教学。方式二:每边种8棵树,4边就种8×4=32棵树,但每边起点的1棵树算了两次,一共多算了4棵树,所以四周共种了32-4=28棵树。这种思维方式与上一种思维方式相比不再是纯粹的加法,而是利用了叠加再减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方式三:把正方形拉直,每边种8棵树,就是把每边分成了7等份,4边共分成了28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棵树,共有28棵树。很明显方式三换了一种思路,把四条边变成了一条边,应用了转化的思想。三种方式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运用的解题方法也不一样,但都達到了解决问题的效果。此外,选择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最佳途径也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一反三”同样可以让学生转换思维视角,寻求多样性答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7]。比如,在教学和倍问题时,教师先讲解例题:小红和小明共有压岁钱800元,小红的压岁钱是小明压岁钱的3倍,小红和小明分别有多少压岁钱?通过分析可得,如果将小明的压岁钱看作1倍数,则小红的压岁钱就是这样的3倍,他们一共有的压岁钱就是这样的4倍,从而可得1倍数是800÷4=200元,即小明有200元压岁钱,小红有200×3=600元压岁钱。由此可見,解答和倍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出两数的和及其对应的倍数关系,从而求出1倍数,再求出几倍数。找到这一解决问题的关键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个解题思路应用到其他问题中,让学生练习几道类似的题目,这样就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开放性问题”也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8]。“开放性问题”包括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法开放、结论开放等类型。无论是哪种开放形式,都好似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迸发发散思维的火花[9]。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标准”一课时,笔者首先出示情境图,情境图中有各式各样的气球。笔者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一分类吗?”这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笔者并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想:该怎样分呢?按什么样的标准分比较好呢?于是学生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有的按气球的颜色来分,有的按气球的形状来分。虽然每位学生的分法不一样,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投入了热情,发散了思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语

总而言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丁云霞.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45.

[3]吴雪华.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94-95.

[4]张晓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5):39.

[5]周凤蕾.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好家长,2021(34):39-40.

[6]刘冬菊.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思维能力[J].广西教育,2021(13):150+152.

[7]陈燕玲.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1(10):56-58.

[8]杨凤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智慧,2021(07):122-123.

[9]张超.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新课程,2021(07):33.

作者简介:刘雅琴(1985.01—),女,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设计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多次获得省一等奖,执教的课例获省二等奖,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解决问题能力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两只想打架的熊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