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析

2021-02-09 15:13康钰玮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农村地区的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为了使素质教育在农村教育中得到有效实施,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开展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成为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文章对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旨在助力农村初中音乐教学高效开展。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一、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对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使音乐教育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二、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音乐教学的机遇

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学科的教学都由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逐步向新型课堂模式转变,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探究,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这对初中音乐教学而言,是一次重大机遇,特别是对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而言意义重大。农村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将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引入课堂教学,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高,又可以使学生的音乐知识得到有效拓展,从而提高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进而改革和优化农村初中音乐教学[1]。

(二)音乐教学的挑战

在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农村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仍具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很好地适应并满足音乐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有的农村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和传递相应的音乐知识,缺乏对学生音乐领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音乐的内涵,也不能熟练掌握音乐基本技能,无法对音乐作品的风格和蕴含的情感形成正确的认知。初中音乐知识相对复杂且繁多,部分教师为了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一味地对音乐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使整个音乐课堂气氛沉闷、缺少活力。此外,部分农村初中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主科学习成绩,对音乐教学缺乏重视,甚至在临近期末时让音乐教学让位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使得学生和家长也认为音乐学习无关紧要,导致音乐教学的难度不断增加。上述情况均使音乐教学面临的挑战加大。

三、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校对音乐教学缺乏重视

虽然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仍只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学生也只将精力放在主要学科的学习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家长和教师都认为音乐教学可以适当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音乐教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音乐课甚至会被主科教师占用,使得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更加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对音乐学习不够重视,归根结底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受学校考试评价机制及教育导向的影响,这不利于他们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二)学生欠缺音乐知识且音乐能力较低

音乐教学可以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素养产生影响。虽然学生对音乐学习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音乐知识相对欠缺,他们几乎不会识谱,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在这方面的不足更为明显。一方面,教师在讲解音乐理论时,学生无法及时而有效地掌握内容,学习效率不高,音乐能力提升缓慢;另一方面,学生无法对教材中的古典音乐或世界名曲产生共鸣,再加上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较弱,导致音乐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

(三)音乐教师水平有限

部分农村初中因为缺乏对音乐课程的重视,出现了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音乐教师的情况,甚至有的学校没有配备音乐教师,音乐课程形同虚设。如果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音乐教师,会导致课程教学较为随意,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部分农村初中音乐教师认为自身的福利待遇无法保障生活,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此外,部分农村初中音乐教师未进行继续教育,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全新的理念及教学方法,导致音乐课的教学效率相对较低,甚至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简单地播放几首歌曲,让学生跟着哼唱,使得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水平难以得到明显提升。

(四)音乐教学设备使用率较低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专业的音乐器材和设备来辅助教学,以此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在新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度相对较高,并且投入相应的资金来改善农村的办校条件。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村学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音乐教学设备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乐器感到陌生,音乐教师对乐器的使用也不熟练,导致乐器的功能和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音乐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四、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

第一,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其要加强对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视,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支持。第二,学校要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机制,对音乐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充分肯定音乐教师的劳动成果,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初中音乐教育而言,学校要制定和规范考核方式,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同时,教师要合理设置音乐课程,严格遵守课程要求,全面开展音乐实践活动,使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能够顺利开展[2]。第三,学生要转变陈旧的思想和错误的观念,尤其要改变“音乐科目不是主科,并不算入总成绩,学得好与不好没有什么实际的区别,教师也不会因为音乐随堂分数的多少而判断学生成绩的好坏”这一错误认识。针对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片面或错误认知,学校及音乐教师应多组织音乐类知识竞赛或节目,让学生了解音乐学习的作用和趣味性,使学生逐步认可和接受这门课程。第四,音乐教師要对音乐的作用有正确的认知,要意识到音乐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积极性

当前,部分农村初中学校存在音乐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学校需要积极吸纳和引进音乐教师,并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对于能力突出的音乐教师,学校要为其提供学习和晋升机会,并适当地提高其福利待遇,这既能体现其教学价值,又能激发其教学积极性[3]。另外,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通过到专业培训班进修、参加相关讲座等,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和完善,及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逐步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音乐教育差距。

(三)丰富音乐器材,提高其利用效率

针对音乐教学器材不足的情况,学校应予以重视,及时购买、更新、补充音乐教学所需要的器材。同時,教师要合理地运用音乐器材,并结合教学需求,让学生练习使用一些简单的音乐器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对于音乐素养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对其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其音乐学习能力,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并让家长意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此外,音乐教师要对农村的自然因素进行充分利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组织学生到山林间聆听溪水的声音及各种鸟鸣声,在自然界中感受音乐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

(四)结合实际情况安排音乐课程

农村初中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及安排教学进度。课程内容的设置要遵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逐步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4]。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另外,教师在设置音乐课程内容的时候,应组织学生学习一些乐器,并成立乐器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器乐比赛和学校文艺活动。这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其视野,又可以让学校和家长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使音乐教育的作用得到显现。

(五)建立互动式教学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农村初中音乐教师要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要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思维,进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以平等的关系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想法,与他们形成平等的朋友关系,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音乐教学课堂进行优化设计,为学生预留更多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助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5]。

(六)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开展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农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诉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音乐教学方式,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提高音乐教学效果[6]。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如采取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等,使教学活动更契合初中生的学习实际,进而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收集学习资料和信息,形成专题研究,如了解音乐创作者的基本信息,掌握其作品的创作风格等,从而逐渐丰富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并使其对音乐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微课堂等,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七)优化教学设计

在进行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设计,对音乐教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透彻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有效性;要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音乐教学设计,助力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升;要让学生在了解音乐作品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感知和欣赏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7]。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使农村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学顺利开展,教师要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采取相应的措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并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辛淑梅.新时期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读书文摘,2016(32):103.

[2]刘华平.对新时期下初中音乐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5(17):165.

[3]丁慧雁.新时期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01):259.

[4]王晓燕.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创新研究[J].文渊(高中版),2019(07):90.

[5]冯伟.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学校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19(30):57-58.

[6]乔亚红.新时期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3(12):146-147.

[7]高海娇.新时期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J].读书文摘,2019(09):33.

作者简介:康钰玮(1979.09—),女,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第一中学分校,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指导合唱《龙的传人》获三明市沙县区文化艺术节一等奖,器乐《盛世国乐》获二等奖,2017年课例《西班牙斗牛舞曲》获得三明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美育专项二等奖。

猜你喜欢
新时代背景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乡镇和谐统计的构建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