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行弹性学分制:问题与对策

2021-02-09 00:31陈以藏孔敏丁士祥刘美忠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

陈以藏 孔敏 丁士祥 刘美忠

[摘 要]教育的信息化冲击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给继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行弹性学分制就是对当今信息化对继续教育冲击的一种积极回应。相对于学年学分制,弹性学分制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试行中存在着学分银行建设相对滞后、网络课程资源供给动力不足、学分学费收取难以确定、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建设尚未完善等相关问题,为了能使弹性学分制落地生根,需要建立学分银行、丰富网络课程资源、制定学费标准、建立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

[关键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弹性学分制;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64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1)04-0035-05

On Flexible Credit Systems Used in Continuing High Education for Qualifications: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Chen Yicang ,Kong Min ,Ding Shixiang,Liu Meizhong

(West Anhui University,  Lu’an 237012)

Abstract:The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has profoundly affected continuing high education. Continuing high education must advance with the times, change its supervisor modes to meet the new social demands. flexible credit systems in continuing high education for qualifications could meet the demands. Although flexible credit systems have many advantages, som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flexible credit systems still exist, such as the school credit banks have not been constructed, there exist shortages of network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tuition fee has not been decided , and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nvert of school credits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 Much progress would be made if some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in continuing high education for qualifications.

Key words:Continuing high education for qualifications; Flexible credit systems; Informatization

信息技術的发展,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长期实行的学年制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对教育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为学习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学习服务,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才能从提供的优质服务中获得自身的新发展。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中,尝试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宽进严出制,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进行学分转换,建立学分银行,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1],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既是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作出的一种积极回应,也是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一种新探索。

一、弹性学分制的含义

所谓弹性学分制是相对于传统的学年学分制而言,指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既实行学分制,也同时实行弹性学制。是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权,学习时间和毕业时间有一定的伸缩性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一种管理新模式。“它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演进而来,是学分制的特殊形式。弹性学分制的最大特点是毕业时间的伸缩性(毕业时间既可提前、也可延后)”[2]。其二是学习内容的弹性。由于学习者的专业取向多样性,故在其接受继续教育时,选择的学习内容亦不相同。学习者要选择符合自己工作需要或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学习内容,进行有目的地学习或培训。第三是学习时间的灵活性。由于学习者主要时间用于工作,而用于学习的时间及精力均有限,学习者一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业余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或培训,这样工学交替,两者兼顾。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同时又对工作纪律要求非常严格,这样工学矛盾特别突出,从而使原先的那种学习者脱产一段时间来学校集中面授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变得日益困难。此外,由于存在着路径依赖,现有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仍然沿用学年制管理模式,致使许多学习者不能严格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进度来学习,也不能按照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来学校学习,而放弃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2]。有的学习者即使被相关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录取,但由于存在着与上述同样的原因也被迫放弃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学历和工作技能提升需求,以及学习者为了满足自身兴趣爱好而学习的需求,高等继续教育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改革,主动适应社会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有利条件,挖掘网络资源潜力,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而高等继续教育实行弹性学分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原先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不足,能够使学习者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能够使学习者的学习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我国已基本完成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等各领风骚,这对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优势,抢占先机,为己所用,挖掘自身的教育教学潜力,使自己在当今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力图得到发展壮大。同时,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之优势,与终身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拓展自身功能,更好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继续教育将会猛虎添翼,焕发出新的生机。

尽管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实施弹性学分制有诸多的优势,但在弹性学分制的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突出的、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行弹性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行弹性学分制,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与之密切联系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分银行建设相对滞后

弹性学分制的实行,意味着学习者学习年限的长短不一、学分的获得期限跨度不一。不同的学习者所获得的学分是逐渐地累积起来的,由此,学习者获得的学分需要进行存放的地点,而学分银行的建立可以较好地解决此问题。由此可知,学分银行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学习者学习成果的存储,是与弹性学分制紧密联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行弹性学分制的重要载体,学分银行的完善程度与弹性学分制的顺利实行息息相关,学分银行建设的滞后必然影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弹性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同时,学分银行也是进行各类继续教育机构之间的学习成果存储、认定、积累和转换的重要支撑。

早在2017年,安徽省就出台了《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尽快“建成功能完备的教育学分银行,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乃至不同教育类型间的学分认定和转换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3]学分银行建设的滞后,既有教育理念的原因,也有制度层面的因素,更有技术操作的难题和经费支持的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考量加以解决。

2.高校网络课程资源供给动力不足

作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者,由于其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多种多样,因而也需要高校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多样,且需要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才能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信息化、远程化教育教学模式下,优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行弹性学分制的重要保障,也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能够保持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从实际情况看,网络课程资源供给不足是各高校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施弹性学分制的制约因素之一。网络课程资源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课程的投入成本高而收益小、课程建设周期较长且建设的工作量大、技术要求也比较复杂,这些均导致网络课程建设主体对于网络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各高校有一些网络课程,也主要是供本校使用,外校的学员无法访问和学习。由于各高校的网络课程相对独立,没有与其他高校的网络课程进行有效地整合,而无法实现网络课程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也不能实现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低,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网络课程的重复开发。

3.学分学费收费的制约

在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弹性学分制的过程中,如何收取学费是一个关键问题。

从政策层面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分学费标准的确定问题。200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 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学生当年所交纳的学费可根据选取学分所需的费用收取”[4]。200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通知》,对高等学校的收费行为进行规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分制收费设置标准,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因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制定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分制收费标准,同时建立配套的监督制度。

从具体的收费单位来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费用结算也是顺利开展弹性学分制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对网络课程的成本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者能承担的费用分担政策。一方面要尽可能地降低网络课程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于网络园区的投入,尽可能地降低学习者个人的学习成本,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更多的潜在的网络课程学员,实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

4.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建设滞后

畅通不同类型层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校内教育与校际教育之间转换通道,实现学分互认和转换,是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还存在诸多制约。如一门课程多少学时折算成一学分,学分绩点如何规定,尤其是实验实训课时如何落实等等,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还没有统一标准,不利于各高校、各专业之间课程学分的互认[5]。

而学分认定和转换的关键元素是学分、课业负荷量和学业等级。即学分要统一、课业负荷量和对学员的学业的考核标准要大致相当。但现实的情况是:首先,各校没有建立统一的学分标准;其次,各个高校的同一门课程的课业负荷量也不一致;其三,各校的同一門课程的考试难度不一,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衡量也不一样。这三大因素导致学分认定和转换的困难,这也是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难以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各高校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还没有完全实行学分制,以及“不同高校(教育机构)在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的实际操作中,也没有统一、灵活、详细、可行的指导性规则。”也是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建设滞后的原因[6]。

三、问题解决之道

上述问题制约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为此,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使弹性学分制得以顺利运行。

1.尽快建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银行

要建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银行,首先要明确建设主体、清晰功能定位和服务面向;其次要加大技术研发和经费保障。可以利用现有的安徽省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在网络园区中,建立安徽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学习者基础信息库、共享课程“超市”、自主选课子系统、学习成果库、学分认定子系统、学分转换子系统,实现学习者的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7]。同时,要制定学分银行运行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当学习者向高校提出课程学分认定和转换申请时,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则可以依托该学分银行开展继续教育的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并将结果反馈给学习者。

就学分银行的具体建设来看,首先要建立学分银行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平台的建设至少要满足“门户网站、网络课程超市、学分信息库和学分信息查询”等四个板块。

门户网站要展示学分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公布学分银行的学分认定标准,为学习者提供在线服务导航和开户等服务[8]。

网络课程超市主要为学习者提供所要学习的课程,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课程进行学习。学习结束后,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或考核,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学习者可以申请将所获得的学分存入该学分银行,且其所获得的这个学分永久有效。在学员需要该学分时,学员可以随时调出,或者学习者的学分可以供其他有关学校或部门查询以证实该学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学分信息库则记录学习者所学习的课程名称、获得的学分以及获得学分的时间等。“各级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系统行使用户查询以及学分查询、添加、删除、更新和统计分析等功能。”[8]

学分银行可以存储学习者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各门课程的学分,当学习者获得了毕业所需要的足够学分时,经高校教务部门审核认定,即可取得相应高校的继续教育学历证书以及学位证书。

学分信息查询系统可以供高校继续教育单位和学习者个人查询学分和证明学分之用。

学分银行的建立不应仅仅局限于学历教育,还应该挖掘学分银行功能的潜力,使之面向全员,使学分银行能够为非学历教育和文化休闲教育做准备,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据此,可对学分银行的学分进行分类管理,将学分分为A、B、C 三种类型:A 类学分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B 类学分为职业培训学分;C类学分为文化休闲教育学分[9]。

这三类学分的认定和转换,可由学分银行组织三个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磋商,制定科学合理且可行的学分认定标准和学分转换标准,这些标准在实际运作上具有可操作性、易操作性和便捷性,如此才有利于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真正构建起了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2.丰富网络课程资源

要解决网络课程资源供给不足问题,一是要推进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建设和发展,深挖潜力,利用园区平台开发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制定园区平台课程准入标准以推动园区内各高校的课程资源建设;加强与高校、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机构等合作,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提高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建设量大面广质优的网络课程超市。二是要从政策和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积极引导高校通过自建、购买等多种形式建设网络课程资源,推动高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三是积极鼓励省内各高校进驻安徽省高等继续教育网络园区,鼓励高校建设优质课程,通过网络园区平台实现在线共享。各高校将能够体现本校特色的其他专业课程推送至共享课程“超市”,“推动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共建共享,不断丰富在线学习课程资源”[3]。园区内高校要不断丰富共享课程“超市”内的课程资源,可先在同层次、同类型高校间开展在线课程共建共享,再拓展到园区内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间的课程开放共享,并逐步推进高校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在线课程开放共享。

3.制定收费标准

弹性学分制下,学生所交的费用会随着学生选课的学分而有变化。这样,学分就成为学费收取的重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就高等继续教育的学费,尤其是网络课程的学费,制定一个具体的收费标准。

就技术层面来看,根据学分的多寡来收取费用,是一个数据信息沟通的系统工程,从学分制学分标准制定到应缴学费再到最后学费清算,需要建立一个实时更新的信息共享平台[10]。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多部门合作,建立学生选课、收费管理的资源共享管理平台,真正实现“校园一卡通”,使学校相关部门可通过电子网络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学生收费管理水平[10]。

此外,在学费的收取方面较宜实行弹性收费制,而所谓的弹性收费制是指:学习者的部分学费可先由政府进行补贴,以鼓励全民学习。若学习者欲取得学历证书以及学位证书,则可由学习者个人支付全部学费。弹性收费制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尤其是那些潜在的学习者。

4.尽快建立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

要建立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学分标准,规定学分的课时标准;同时要采用统一的方法大致确定各门课程的课业负荷量。第三,需要将考试或学员的学习成果划分若干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就容易得多。

2017年11月,安徽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推進安徽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为学分互认和转换提供了总的指导意见。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先集中省内同级同类高校专家进行讨论和论证,制定出同级同类高校之间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实施细则,依据该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在此基础上,就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高校之间的学分认定与转换,建立一个简单易行的规则,就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定一个详细的标准而又简单易行的转换公式,签订各级各类高校学分认定和转换认可协议,便于学分管理者和高等继续教育学生能够进行操作。这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弹性学分制才有可能落地生根。

四、结 语

尽管弹性学分制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领域的真正全面实施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它是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发展的方向,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制度创新的体现,是适应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举措。弹性学分制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因此,为保证其有效且顺利实施,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开展综合和配套改革,聚集省内相关的各级学校专家,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具有简单易行的配套实施方案,弹性学分制才有可能落到实处,进而推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6-03-07).[2020-05-16]http://eea.gd.gov.cn/bmbk_stjwj/content/post_1960736.html.

[2]向晓春.构建成人教育弹性学分制的教学新模式探讨[J].青年时代,2016(20):139-140.

[3]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EB/OL].(2017-11-08).[2020-05-19]http://www.hftvu.net.cn/msg.php MsgId=25564.

[4]教育部,等.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2015-03-07).[2020-06-26]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15/200708/25598.html.

[5]周永东.加速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5(12):31-32.

[6]包华影,等.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学分认定及转换规则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6(09):48-52.

[7]唐琪.百万农民工学历技能双提升——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综述[N].中国教育报,2018-11-21(A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811/t20181121_355296.html.  2020-06-12.

[8]李惠康.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J].開放教育研究,2012(01):46-49.

[9]杨敏,等.终身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衔接:开放大学的新使命[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3(03):1-7.

[10]顾岚敏.江苏科技大学学分制收费实践探索[J].价值工程,2011(35):258-259.

[责任编辑 张宇龙]

[收稿日期] 2021-03-11

[作者简介]陈以藏(1966— ),安徽省六安市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孔敏(1964— ),安徽省肥西县人,皖西学院副校长,教授。丁士祥(1963— ),安徽省霍邱县人,皖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化视域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运行模式研究”(2019zdjg13)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聚焦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816、17、18合刊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816、17、18合刊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2016信息化视听行业“Best of the Year”年度榜单
2015年信息化视听行业年度榜(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