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中的心理学应用

2021-02-10 14:41刘峥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创心理学

刘峥

(天津美术学院,天津 300143)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加强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创新经济的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理念、以思想内涵的塑造为核心,借助各种手段所实现的一种文化资源的融合,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物质富足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愿望。因此,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也从重视实用性向情感、审美等心理需求转变。对于那些能够彰显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特色,带有社会认同感,激发文化记忆的产品,消费者有莫名的吸引和共情,并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品就具有这种特质,它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地域文化元素,更增强了消费者的审美体验,让消费者产生亲切感、幸福感,具有情境再现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产品差异化、审美化、体验化的心理需求。

总体来说,文化创意产品就是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通过深挖社会文化内涵和精髓,贴合时代特征、人们的审美特点和心理需要,将文化提取并应用于产品设计与创新过程中,赋予产品丰富的艺术与文化内涵,反映历史文化发展,从而被消费者和用户所接受和认同。文创产品满足了人们对功能的要求,而且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增强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加了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对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力。

二、我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文化创意产品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丰富。各地区博物馆、旅游城市纷纷推出文化创意产品,像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各种文创产品,西安、南京等旅游城市对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延安、西柏坡等红色基地对红色文旅纪念品的开发等。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虽然市场需求量增大,但是现实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文化张力和社会认同

文创产品应以文化为支撑,反映时代特征,传承中国的历史文脉,才能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才能被市场接受,并很好地延展市场。但是,我国部分地区和城市盲目跟风,使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在利益驱动下,没有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品没有体现出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精髓,只做表面文章,所以整体的设计缺乏文化张力,选材简单,无法反映社会文化,质量粗劣,缺乏社会认同。

(二)缺乏地域文化的差异特色

文化创意产品核心就是差异性和创新性,需要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才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但是,现实中各地区的文化创意产品长相趋同、品种趋同,地域传统、民俗文化元素不足,缺少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创新,使得产品差异性和独特性偏低。

(三)缺乏情感体验和审美趣味

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名片”,不仅具有识别性,还要具有审美价值和趣味性。但是,现在大部分文化创意产品缺少对人的关怀和情感记忆的交互,更多停留在将历史人物或自然环境等进行简单改良上,缺乏对情境回忆、体验感受和审美价值的思考,削弱了消费者的兴趣和爱好,也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

(四)缺乏延续思考和迭代创新

文化创意产品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载体之一,如何可持续发展,设计师面临着极大挑战。现在市场上文化创意产品变化不多,新产品间隔周期长,大部分文化创意产品在风格的延续和再创新上成为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瓶颈,后续的迭代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关键,市场上一成不变的设计将不利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持续发展。

三、基于心理学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心理学作为交叉学科在设计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影响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因此,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会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用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蕴含社会心理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社会心理学认为文化是特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能与社会成员共同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了艺术、信仰、价值观、生活态度、风俗习惯及行为准则。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或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生活技能、分享科学知识,建立社会规范,产品作为传播的媒介,传递着信息和知识,使个体了解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关系,增长知识和经验,从而逐步形成稳定的社会心理,并接受和认同整个社会主流文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学习中不断修正、补充社会行为模式。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必须掌握和使用各种产品来满足变化的需求。用户使用过程中对产品在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多方面心理品质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用户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较稳定的社会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

文化创意产品植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为基础,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如意、仁义礼智信等,蕴含了审美法则与哲学思想,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心理,体现出中国特有的文化气质与素养。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寓意的图案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传统纹样和图案,像祥云、仙鹤、蝙蝠、柿子、石榴等动物、食物类的传统图案和纹样都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带有浓郁传统风格的文化元素可以嵌入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相反,像纸人、蛇、神兽等形象寓意都不太受欢迎,形成社会认同的心理倾向。因此,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而言,契合社会心理则更能把握设计的方向。

(二)符合消费心理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消费心理是判断市场环境的重要指标,消费者对购买的文化创意产品有自己的需要和诉求,他们会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设计师要将消费心理作为前期设计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分析用户的消费购买动机、消费行为和消费能力等消费心理学问题。

在当今社会形态下,体现消费心理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上具有传播文化内涵的核心作用,具有更深的文化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消费者心理,文创产品必须具有功能性和性价比,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基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元素与功用相互融合,不能华而不实,也不能生搬硬套。要让文化创意产品满足日常生活使用需要,又可以承载传统文化,发挥传播作用。让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留下来的装饰、服饰、图案和文字等中华瑰丽文化都能焕发青春,再创新意。

符合消费心理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思路,还体现在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提取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上,设计师运用创新方法转换文化创意产品所需要的意象特征,通过调整创造出文创产品的形与意,与功能相结合,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就是根据故宫相关文化确定所设计的文创产品的功能。功能既体现使用价值,又渗透着故宫文物的文化信息,达到了良好的设计效果。

当然,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欲望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重要核心。只有被产品深深打动,消费者才会印象深刻,流连忘返。优秀设计意境深远、寓意深长,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可以准确地传达文化信息,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美好的记忆,触及人心里柔软的情感,激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从而受到大众的喜爱。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中,需要直击消费者的内心,让用户感受到时代印记和思想理念,体验到情感共鸣,并在情境回忆中,感受、体会和共情,这样才能体现文化创意产品的精神层次。

(三)体现设计心理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作为文化创意产品,比一般产品附加了文化信息,在产品设计基础上赋予了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服务和功能。从设计心理学视角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产品的造型特征。其中“形”是物质属性,要在图形、材料、色彩、功能上把握设计心理的元素,“态”是精神属性,存在着主观性,带有感情色彩,赋予设计情绪化,交互性。例如:在文创产品图形要素的提取中,运用“格式塔”等心理学的设计方法,将图形进行分解和整合,也就是将图案提取局部或整体应用,相互组合和排列,达到1+1>2的设计效果。语义符号的象征性和图形寓意的表达方式都为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了更好的设计方法,形成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其次,在文创产品材料的选用上也要体现设计心理学,设计师要考虑人对材料的材质、重量、色彩、光泽及肌理触感的不同感受,通过刺激五感产生独特的联想,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的心理感受。所以说,材料加工处理后的文创产品,更具有“形”与“态”功能的体验感。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材料不同功能融合延展,与造型、图形及色彩等方面融合,引导用户认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例如长城文创的“长城十三关”,给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震撼,设计文化元素源于中国万里长城著名的十三关,用积木的元素还原了2700年前的长城雄关形象,采用小朋友喜欢的方式,自己动手拼插、搭积木,从拼接、关口成型到互动,让每个用户体验到中国建造长城的过程。用户在触觉体验的同时,产生视觉与触觉体验的完美结合,给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情绪和趣味。这就是设计心理学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充分体现。

总结

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也随之不断地蓬勃发展。本文从心理学视角来挖掘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应用策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蕴含社会心理,紧贴当今的审美价值观和思想理念,传递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创产品认识社会生活的物质文化,并了解背后更深层次的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对大众在时代特征下形成稳定的社会归属和文化认同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要体现消费心理,对于文创产品既承载传统文化内涵要素,又要拥有合理的使用功能,满足用户对产品的功能需求,获得审美和情感上的愉悦。第三,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还要符合设计心理,让设计师在设计文创产品时,更要注重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相结合的形态塑造,展现了文创产品作为重要的附加产品赋予更高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对于设计师来说,要深入研究心理学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依托社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和设计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设计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创产品,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文创心理学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