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煤田煤中金属富集规律及成因机制

2021-02-10 02:06黄少青宁树正郭爱军龚汉宏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保德煤灰河东

黄少青, 刘 亢, 宁树正, 郭爱军, 孙 杰, 龚汉宏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北京 100039)

0 引言

随着以准格尔煤田为代表的煤中金属富集成矿的发现和开发,对煤中金属富集及其成因的探索已成为煤炭地质研究的重要方向[1]。河东煤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炭资源丰富,近年已有多位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河东煤田煤中铝、镓、锂等金属的富集矿点,为进一步探索煤中金属富集及其规律提供了线索[2-6]。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基于鄂尔多斯盆地煤中关键金属资源项目,系统收集、梳理煤中金属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保德地区的部分测试数据,论述煤(灰)中铝、镓、锂等金属元素在河东煤田的时空分布,并探讨其富集成因,旨在推动河东煤田煤中铝、镓、锂等金属元素的资源化利用,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1 地质概况

河东煤田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以西,由南至北跨运城、临汾、吕梁、忻州四个市,北起偏关,南到河津,西以黄河为界,南、北界为煤层露头线,东以离石断裂带和煤层露头线为界,为山西台隆与鄂尔多斯台坳的构造转折部位,是大型含煤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7-8],南北长约450km,东西宽10~40km,面积约17 000km2。

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图1)。煤系地层平均总厚144.46m。山西组厚度56.59~74.10m,平均62.98m。含煤8层,其中有编号的煤层5 层,分别为2、4、5、6、8号煤层,煤层自上而下均有分布,2、4号煤层位于本组上部,层位极不稳定。可采的5、6、8号煤层位于本组中下部及下部,5号煤层层位较稳定,局部可采;6号煤层层位稳定,大部可采;8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

太原组厚度70.77~92.95m,平均81.48m,含煤10层,其中有编号的煤层7 层,分别为9、10、11、13、14、15、16号煤层,煤层自上而下均有分布,14、15、16 号煤层位于本组下部,层位极不稳定。可采的9、10、11、13号煤层位于本组上部、中部及中下部。9、11号煤层层位稳定,大部可采;10号煤层层位较稳定,局部可采;13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13号煤层:厚度0.85~20.26m,平均15.21m。全区稳定发育的主要可采煤层,多为黑色半亮型煤,一般有四层夹矸,勘查区北部夹矸层增多,可达10 层,夹矸多为灰黑色泥岩,局部底层夹矸为3m 左右浅灰色中粒砂岩,夹有炭质泥岩。区内发育1~3层泥灰岩或石灰岩,分别位于11号煤层、14号煤层及16号煤层顶,但稳定性均差。以11号煤层顶部发育的石灰岩(保德灰岩)厚度最大,且稳定性好[9]。

2 河东煤田煤中金属元素特征

2.1 煤中铝

河东煤田二叠系山西组煤灰中Al2O3含量整体基本达到30%以上(图2,表1),在其南部的王家岭煤矿至隰县寨子煤矿一带,煤灰中Al2O3含量在30%~35%;在煤田中部的中阳县吴家峁煤矿至临县三交煤矿一带,煤灰中Al2O3含量在35%左右,整体含量相对高于煤田南部;煤田北部的临县高家塔煤矿至河曲县上榆泉—大塔煤矿一带煤灰中Al2O3在35%以上,临县高家塔煤矿含量可达40%以上,北区保德地区周边整体含量在整个河东煤田中最高。河东煤田山西组从南至北煤灰中Al2O3含量逐步升高。

图1 河东煤田北部太原组综合柱状图Figure 1 Comprehensive column of Taiyuan Formationin Hedong coalfield north part

河东煤田太原组煤灰中Al2O3含量总体小于山西组(图3),在南部区域基本在35%以下,且由吉县柏山寺-柳林县贺西煤矿呈下降趋势,煤灰中Al2O3含量在河东煤田中部(贺西煤矿-临县吕家岭)变化较大,含量高点与低点均分布于此区域;北部区域煤灰中Al2O3含量变化不大,太原组煤灰中Al2O3含量在35%左右,山西组含量在35%~40%,山西组含量略高于太原组含量。

对于单一煤层,煤灰中Al2O3含量表现为煤层中部相对富集,顶底板含量相对较低(表1,表2)。

表1 河东煤田煤灰中Al2O3含量

表2 柳林县沙曲煤矿煤灰成分分析

表3 河东煤田北部主要煤层基础数据

图2 河东煤田(由南至北)山西组煤灰中Al2O3含量Figure 2 Shanxi Formation coal ash Al2O3 contentin Hedong coalfield (from south to north)

图3 河东煤田(由南至北)太原组煤灰中Al2O3含量Figure 3 Taiyuan Formation coal ash Al2O3 contentin Hedong coalfield (from south to north)

2.2 煤中镓

河东煤田北部区域煤中镓含量相对高于中南部区域煤中镓含量,其北部河保偏矿区煤层中镓的平均含量分布如表3所示。通过对273件煤样的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区内煤中镓的均值在9~39μg/g,加权平均质量分数为14.52μg/g。前人总结认为[10],中国C—P系煤中镓的质量分数为9.88μg/g,对比发现河东煤田北部河保偏矿区煤中镓的含量明显富集,8#煤中镓的均值是中国C—P系煤层中镓含量的2.11倍。个别煤层中镓超出最低工业品位 (30μg/g )。

选取煤层中镓均值相对较高的8#煤层,从图4可以看出,煤中镓在保德地区附近形成富集中心,向外侧逐渐降低,保德地区部分区域镓含量平均值超过25μg/g(图4)。

在垂向上, 山西组煤层中镓的含量整体高于太原组煤中镓的含量(表4),保德杨家湾勘查区Y501孔煤样煤样中山西组5#、6#、8#煤各样品镓含量均超过20μg/g,6#煤、8#煤部分样品镓含量超过工业品位(30μg/g)要求;太原组各煤层多数煤样镓含量小于15μg/g,但在太原组下部的13#煤层展现出镓含量由上至下升高的趋势,其中13#煤层下部的4个样品镓含量均超过20μg/g。

图4 河东煤田北部8#煤层煤中镓含量等值线(根据参考文献[6],修改)Figure 4 Coal No.8 coal gallium contents isogram in Hedongcoalfield north part (after reference [6], modified)

表4 保德杨家湾勘查区Y501孔煤样的煤质分析及Ga含量

2.3 煤中锂及其他微量元素

河东煤田山西组煤层中Li、In、Sr和REY相较于太原组拥有较高的含量,且山西组煤层中达到富集程度的元素种类比太原组中的多出不少(表5,图5)。

河东煤田5号煤层中的Li、Cu、Ga、In、Pb和REY拥有较高的含量,达到富集或者轻度富集的状态。其中保德矿5号煤中的Li含量为305μg/g,远远超过中国煤伴生锂矿的经济品位[11],达到高度富集的程度;保德矿除了高度富集的Li元素外,元素Sc、Pb和Th也在煤层中拥有较高的含量,与世界硬煤中的均值相比处于富集的状态。

表5 河东煤田煤层元素含量

图5 河东煤田保德地区煤中金属元素富集系数(a 山西组; b 太原组)Figure 5 Coal metal element enrichment coefficients in Baodearea, Hedong coalfield (a) Shanxi Formation;(b) Taiyuan Formation

3 河东煤田煤中金属元素富集成因分析

河东煤田的物源主要来自于北部的阴山古陆[12],石炭-二叠纪煤系沉积初期,陆源区出露着大范围的沉积岩层,陆源区与华北地块处于同一构造单元,后来伴随着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碰撞,阴山一带逐渐隆起,剥蚀强度进一步加强,使变质岩系及侵入其中的岩浆岩体逐渐露出地表遭受剥蚀[13-14],而河东煤田拗陷沉降,河东煤田石炭-二叠纪聚煤盆地接受来自阴山一带风化剥蚀产物的沉积。此外,在煤层形成的中期,煤田的北东部开始隆起,并有本溪组铝土矿出露[14],也为成矿区提供了物源供给。

物源区母岩类型多样,总体上为中性或中酸性岩,主要有中元古代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还有火山岩和火山喷出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物源区母岩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为成矿区煤中相应的高含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15]。从铝、镓、锂等元素富集的分布来看,距离北部物源区较近的河曲、保德一带明显富集,而距离物源区较远的南部地区,元素含量较低,所以推测元素搬用距离是控制河东煤田煤中铝、镓、锂等元素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距离物源区较近,陆源碎屑搬运距离较短,有利于Al、Ga、Li等元素在煤中的富集。此外,在晚石炭世时期,本溪组铝土矿风化壳中的三水

铝石以及少量的黏土矿物在水流的作用下[16],以胶体的形式经过短距离的搬运进入富集区域,也为煤田北部元素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物源。

4 结论

1)从平面分布看,河东煤田Al、Ga、Li均表现为含量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总体来看保德地区及附近煤中Al、Ga、Li含量均达到了最高,其中部分区域煤灰中Al2O3超过40%;镓在保德地区煤中部分测试点含量远超工业品位,特别是山西组底部8#煤及太原组13#煤层底部,镓具有潜在利用价值;保德矿5#煤中的Li含量为305μg/g,远远超过中国煤伴生锂矿的经济品味,达到高度富集的程度。

2)垂向上,河东煤田普遍呈现铝及镓、锂等微量元素含量山西组大于太原组,且在富集元素数量上也展现出山西组富集元素种类对于太原组,但在太原组底部13#煤层镓元素含量明显升高。

3)河东煤田的物源主要来自于北部的阴山古陆,距离北部物源区较近的河曲、保德一带明显富集,而距离物源区较远的南部地区,元素含量较低,所以推测元素搬用距离是控制河东煤田煤中铝、镓、锂等元素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距离物源区较近,陆源碎屑搬运距离较短,有利于Al、Ga、Li等元素在煤中的富集。

猜你喜欢
保德煤灰河东
庆丰收 感党恩 农之源 韵河东
煤灰分及CaCO3对鹤岗煤灰熔融性和黏温特性影响研究
国博开展“河东之光”,展出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
扇形多分支定向长钻孔在山西保德煤矿煤系地层勘查中的应用
河东美呔呔
保德油枣栽培管理技术
河东民歌现状初探
TG-FTIR在煤灰研究中的应用:真实煤灰和模拟灰受热气体释放规律比较
煤灰黏温特性的测试条件
煤灰化学组成与煤灰熔融温度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