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GC的跨界景区环境感知比较分析
——以天堂寨景区为例

2021-02-12 08:04郭雨琪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罗田金寨词频

郭雨琪,王 群

(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

引 言

旅游业虽打着无烟产业的招牌,但旅游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目的地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1],如因垃圾制造、废气排放和过度拥挤等导致空气[2]、水[3]、土壤[4-5]、噪声污染以及野生动物、植被遭到破坏[5-6]等环境现象[7]。当前针对旅游环境影响的研究数据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大类,其中主观数据的研究以居民、游客感知见多,一类传统的主观数据多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渠道获取,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另一类依托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的主观数据以其干扰较小、获取方便和数据量大等优势,成为分析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感知的重要数据来源[8-10],为景区环境感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当前基于UGC的旅游研究多集中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情感态度和旅游营销等研究领域[11-20],研究方法以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数学模型分析[18]等见多,研究对象主要为企业层面的酒店、旅行社,以及空间层面的景区、旅游目的地等[18],[21],欠缺对跨行政边界单元的研究,跨界景区是指自然地理单元完整却由于行政边界的存在而被相对割裂的旅游景区[22],天堂寨景区地处安徽省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英山县的交界地带,属于典型的跨界景区,因其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开发方式、开发强度、管理方式和形象宣传等并未统一,导致差异化发展。已有关于跨界景区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边界对跨界景区旅游的影响方面[23],如对经济关系[24]、冲突与合作[25]、网络结构优化[26]等的研究,但目前从游客角度出发分析跨界景区的环境感知的研究较少,也尚未见到基于UGC的关于跨界景区游客对环境的情感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

采用ROST CM6文本分析软件对UGC进行词频、语义网络以及情感分析,比较游客对跨界景区环境感知方面的差异及产生原因,找出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期为跨界景区的环境评价与景区环境的科学管理、有效导控提供借鉴。

一、研究区概况

天堂寨景区位于安徽省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英山县的交界地带(图1),地处大别山腹地,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于一体,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等称号。天堂寨景区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多样,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良,瀑布众多,水质为地表一级卫生饮用水,生态环境优势较为明显。但随着天堂寨景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长期的旅游活动使得园区的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图1 天堂寨位置图

目前,位于安徽省金寨县的天堂寨景区是5A级景区,位于湖北省罗田县的天堂寨景区为4A级景区,因其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开发方式、开发强度、管理方式和形象宣传等并未统一,影响景区的整体形象,游客对同底同质的天堂寨景区环境感知状况也不一致。作为一个整体景区,虽然环境的差异较小,但随着各自旅游不断开发,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景区与湖北省罗田县天堂寨景区环境是否会出现变化?基于此,从游客角度出发比较分析跨界景区环境感知度。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在数据来源上,通过对国内不同旅游网站上关于天堂寨景区的游客评论进行初步阅读、比对和筛选,发现不同网站的知名度、活跃年限、评论数量和评论质量等各有千秋,由于天堂寨景区在旅游网站上的活跃度不够高,为了保证研究数据更具操作性和说服力,最终将旅游网站评论数量和知名度作为筛选条件选择了国内较为知名的三个旅游网站:携程网、去哪儿网和驴妈妈网。由于湖北省英山县天堂寨景区游客评论数量较少,故选择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景区与湖北省罗田县天堂寨景区做进一步对比研究,后文简称“金寨天堂寨”和“罗田天堂寨”。采用八爪鱼数据采集软件对上述三个网站中的金寨天堂寨与罗田天堂寨的游客评论内容(UGC)进行抓取,所获得的数据为携程、去哪儿、驴妈妈三个网站2014年1月—2020年6月金寨天堂寨和罗田天堂寨的全部在线评论,其中大部分评论时间集中在2015—2019年。

最终获得有效在线评论5491条,其中关于金寨天堂寨的评论为3741条,关于罗田天堂寨的评论为1750条;所获评论共计30万余字,其中关于金寨天堂寨的评论为20.3万字,关于罗田天堂寨的评论为10.6万字。由于游客自主评论时不可避免的随意性,故对所获得的评论数据进行清洗后分类:首先从对数据分析无关紧要的符号入手,过滤掉评论中的英文符号、标点符号、表情符号、数字符号;其次过滤掉重复内容,所有重复评论只留下一条;再次规范内容本身,规范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去除明显带有广告嫌疑的官方复制文字。

(二)研究方法

选择ROST CM6文本分析软件对分类整理后的天堂寨景区的游客评论数据进行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得到金寨天堂寨与罗田天堂寨的高频词汇表、语义网络图和情感分析图。比较两地环境相关的高频词差异,并结合具体游客评论内容去深入挖掘和分析语义网络图中与两地环境关联的“核心节点-中心节点-边缘节点”多层网络关系,对游客环境感知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样本分析

2014年1月—2020年6月,游客在携程、去哪儿、驴妈妈三个网站共发布了5491条关于天堂寨景区的评论,其中关于金寨天堂寨的评论为3741条(携程网、去哪儿网、驴妈妈网分别为2417条、1137条和187条),关于罗田天堂寨的评论为1750条(携程网、去哪儿网、驴妈妈网分别为833条、820条和97条)。从年评论条数看(图2),总评论的波动较大,金寨天堂寨在2014—2020年评论条数分别为87、642、541、978、721、667、105,罗田 天 堂寨在2014—2020年的评论条数分别为70、569、321、260、322、181、27,两景区评论数量相差较大。关于金寨天堂寨的评论数量呈现“凸”字型,2017年到达“凸”字顶端,共978条,2015年和2019年分别到达两个次顶端,2017年后评论数逐年减少。关于罗田天堂寨的评论数量变化呈“凹”字型,2015年到达“凹”字第一个峰值569条,在2018年到达“凹”字第二峰值322条,两个峰值较不对称,自2015年后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

图2 天堂寨景区年评论量趋势

总体上看,2014年和2015年是携程、去哪儿、驴妈妈三个网站上有天堂寨景区游客记录的前两年,其游客评论数据相差无几,2016年开始游客评论数量拉开差距直至2019年,可能与金寨天堂寨旅游开发时间较早有关,且金寨天堂寨被评为5A级景区,品牌名声比罗田天堂寨更胜一筹,也是金寨天堂寨旅游人次多于罗田天堂寨可能存在的原因,旅游接待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伴随着游客评论数量的增加,游客评论代表着游客在天堂寨景区游览后对旅游过程体验的一种真实认知和感受,游客评论本身对景区的评价不会因为评论数量多寡而丧失价值。此外,从图2和表1可以看出,携程、去哪儿和驴妈妈三个旅游网站上的关于金寨天堂寨与罗田天堂寨的游客评论数量皆是金寨天堂寨高于罗田天堂寨,其在数量差距上与年评论变化图是一致的,并且三个网站中得到的金寨天堂寨与罗田天堂寨游客评分对比也较为统一。

表1 三大网站中关于天堂寨景区的游客评论

(二)词频分析

1.金寨天堂寨词频分析

词频分析可以反映出用户评论中游客对目的地景区所关注的内容和重视程度,通过采用ROST CM6对分词后的金寨天堂寨游客文本进行词频分析(表2),得到前100位高频词汇词条,词频分析表所涉及的相同频数词条按照在游客评论文本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可以发现,在高频词中游客对金寨天堂寨环境感知最为强烈的是“瀑布”“空气”“森林”,分别代表水、空气、植被三类环境指标,反映出了这三个符号对金寨天堂寨环境最为直观和强烈。在前100位高频词中,与环境相关的包括“风 景”“瀑布”“景 色”“峡谷”“空气”“环 境”“优美”“清 新”“森林”“漂亮”“漂 流”“天然”“原 始”“自然”“特 色”“秀丽”“下雨”“壮 观”“风光”“天气”“美 丽”“凉快”“大自然”“宜人”“好看”“美景”“新鲜”“干净”“仙境”,占前100位的29%,游客评论中高频出现的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词汇体现着景区整体形象中环境所占的比重。

表2 金寨天堂寨游客评论词频分析(前100位)

其中,“瀑布”的感知度较高,在所有高频词中排名第四,共被游客提及872次,说明瀑布对金寨天堂寨的环境感知具有一定的关注度,相关的评论有“这个季节去,瀑布流水很足,漂亮,壮观!就是有点累哟”“由于去的时候赶上下雨,瀑布的水还是很大的,但是山顶都是雾,什么都看不见”“水流清澈见底,瀑布宏伟壮观”“天堂寨真的很美,水特别清澈,在里面玩了一下午,峡谷水超级凉”等,反映了瀑布作为水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使游客对金寨天堂寨瀑布这一类水环境的印象较为深刻。“空气”的感知度也较为靠前,在总体高频词中排名第八,可以看出空气作为环境的一大感知对象在游客心中处于重要地位,与此相关的评论有“大别山腹地,空气醉死人呦,游客不是太多”“大别山的空气好,就是在高温期间山上也凉快得很”“山景还可以,空气清新”“还是蛮累的,不过山上空气好,爬爬挺健身的”等,反映出空气作为无处不在的感知对象,不仅游客对它的感知度高,而且评价也较高,大多与“清新”“新鲜”“氧吧”等词相连。此外,排列在“空气”之后的环境感知对象有“森林”,相关联的评论包括“天堂寨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景区很好,上山下山一路都走在森林中”“景区内森林覆盖率很高,大晴天的在里面几乎不会晒到”“很自然的一片林子,山山水水都十分贴近自然,很真实不做作”等,其中“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共计被提及92次,可见金寨天堂寨所打的“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称号深入人心,对金寨天堂寨环境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为了进一步辨识金寨天堂寨环境的形象感知,将高频词的范围扩展到前300位,以高频词的序号和频数分别作为X轴和Y轴,得到金寨天堂寨游客评论高频词分布曲线(图3)。根据长尾理论内容的延伸,天堂寨景区游客评论的词频分布呈现长尾分布特征,其包括“主要部分”和“长尾部分”。在曲线头部的“主要部分”代表核心形象,能够反映主要形象或整体形象,而在曲线尾部的平缓曲线“长尾部分”可以看作游客感知到的边缘形象。在高频词长尾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核心感知形象中主要为“瀑布”“空气”,可以看出水与空气方面是金寨天堂寨环境最为主要的感知对象,而在长尾部分主要可以提炼出植被方面以及气候、温度和卫生等一类的感知,对“森林”的感知位于长尾部分环境感知内容的第一位,而对动物、土壤、垃圾和噪声等方面的感知缺失,金寨天堂寨在稳定主体部分的水与大气方面的环境质量同时,应加强对植被、动植物等其他方面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建设。

图3 金寨天堂寨高频词长尾分布

2.罗田天堂寨词频分析

通过对罗田天堂寨景区游客评论分词后的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发现,在前100位的词频中,与罗田天堂寨环境感知相关联的高频词条仅为“空气”和“瀑布”,“空气”在高频词中排名第19,“瀑布”排名第49,代表游客感知度最高的是“空气”和“水”两类环境指标,但“空气”和“瀑布”这两个词条的频数都较低,分别为143和59。与“空气”相关的具体评论有“空气很好,景区值得一去”“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不愧是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空气超级棒”“山上风景很不错,主要是空气很棒,很清新,就像一个天然氧吧”等,和金寨天堂寨一样,在罗田天堂寨评论中提及空气的评论多与“清新”“新鲜”等词联系在一起,但罗田天堂寨的环境感知在频率和频数上都较少。

表3 罗田天堂寨游客评论词频分析(前100位)

游客对罗田天堂寨环境感知相关的名词或形容词 共有“风 景”“景 色”“空气”“主 峰”“哲 人峰”“大峡 谷”“瀑 布”“清 新”“优 美”“自 然”“漂 亮”“环 境”“风光”“天气”“下雨”“仙境”“天然”,在前100位高频词中的占比仅为17%,可以看出游客对罗田天堂寨环境感知程度相对较弱,相对环境感知而言,游客更多地感知和关注罗田天堂寨的景点本身以及爬山项目。

从罗田天堂寨高频词的长尾分布曲线(图4)可以看出,核心部分仅有“空气”这一方面的感知,长尾部分比核心部分增加了瀑布、植被以及天气方面的感知高频词,可见罗田天堂寨缺乏自己的特色标识,未能给游客留下较深的感知印象。

图4 罗田天堂寨高频词长尾分布

3.金寨天堂寨和罗田天堂寨词频分析对比

通过对金寨天堂寨和罗田天堂寨游客评论文本的词频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前100位高频词表中,金寨天堂寨的游客评论中与环境有相关的高频词有29个,占前100位的29%,而罗田天堂寨的游客评论中与环境相关的高频词有17个,占前100位的17%,且单个词条的频数较低。金寨天堂寨的游客评论中与环境有关联的词条在频率和频数上都远超过罗田天堂寨,可见游客对5A级景区金寨天堂寨的环境感知明显高于4A级的罗田天堂寨。

金寨天堂寨核心形象中环境方面的感知为“瀑布”“空气”,相比之下罗田天堂寨比金寨天堂寨少,仅为对“空气”的感知;长尾感知部分,金寨天堂寨可以提炼出森林植被方面以及气候、温度和卫生等方面的感知,对“森林”的感知位于长尾部分环境感知内容的第一位,而对动物、土壤、垃圾和噪声等方面的环境感知缺失,罗田天堂寨长尾部分增加了瀑布、植被以及对天气气候的感知,但长尾总体上感知到的环境内容和频率都比金寨天堂寨少。可见,不论是金寨天堂寨还是罗田天堂寨,都应该对环境给予足够的认识,加强对核心部分主体感知的形象维持,充分发现和认识环境边缘形象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以便更好地为景区树立整体的环境形象,真正打造景区所特有的标牌。

(三)语义网络分析

词频分析主要反映游客评论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倾向,以及发现所感知到的对象排列的规律,是对“点”的一种探究,但是词频分析无法反映出每个关注点之间包含的关联关系,语义网络分析则从“线”的角度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各个节点之间的连线结构,展现出词条背后的所属关系。通过ROST CM6中的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功能,分别对分词后的金寨天堂寨和罗田天堂寨游客评论文本进行语义网络分析。

1.金寨天堂寨语义网络分析

从图5可以看到,金寨天堂寨的语义网络以“天堂 寨”“瀑 布”“景 区”“空气”“景色”“白马”“风 景”为网络核心,这也是金寨天堂寨的核心吸引力。在这六个核心节点外围,是“峡谷”“栈道”“爬山”“索道”“山顶”等,在最外围还有一层联系相对松散的节点,如“壮观”“清新”“方便”“优美”,体现出金寨天堂寨空气清新、资源丰富且景色优美。这些词大体上是对核心节点的进一步联系和描述,能够体现游客进一步感知到的核心节点内容。除此之外,独立出来的一个以“森林”为核心的三角节点关系,“华东”“原始”“一片”是对森林的描述,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形象在游客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5 金寨天堂寨语义网络图

2.罗田天堂寨语义网络分析

罗田天堂寨游客评论文本的语义网络呈明显的中心结构(图6),“天堂寨”“索道”“玻璃”“栈道”“上山”“下 山”“电梯”“景区”“观 光”“风景”等节 点都集中在较为核心的位置,向外延伸和展开的是“门票”“爬山”“景色”“缆车”“空气”等,在外围节点中,出现了“湖北”“安徽”“管理”“建议”等一系列节点,可以看出“安徽”与“湖北”在评论文本中存在一定的联结关系,游客在游览罗田天堂寨时会将其与金寨天堂寨进行对比。

图6 罗田天堂寨语义网络图

3.金寨天堂寨与罗田天堂寨语义网络分析对比

将所获得的天堂寨景区在三个旅游网站的评论文本导入excel表格中,建立金寨天堂寨数据和罗田天堂寨数据,并在金寨天堂寨数据中查找选项找到与“湖北”或“罗田”相关评论,同样在罗田天堂寨数据中找出与“安徽”或“金寨”相关的有效评论,共计151条结果。采用抽样的方法,将151条结果按照游客在平台上发表评论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编号为1至151,以10为公差间隔挑出第1、11、21、……、141、151条评论,共计筛选出确切进行两省各自天堂寨对比的评论16条(表4),通过游客主观对金寨天堂寨、罗田天堂寨对比的文本分析发现,游客认为金寨天堂寨和罗田天堂寨各具特色,罗田天堂寨看山,金寨天堂寨看水,且金寨天堂寨的水量变化随季节变化的感知较为明显,在瀑布水景、植被和跨界门票收取方面,金寨天堂寨更胜一筹,在山景风光和观光设施方面,罗田天堂寨体验评价高于金寨天堂寨。

表4 金寨天堂寨与罗田天堂寨对比的游客评论

(四)情感分析

1.游客总体情感特征

通过ROST CM6软件对数据进行情感分析(表5),两个景区的游客情感整体上都以积极情绪为主,积极情绪情感强度金寨天堂寨为“一般”略高,“中度”和“高度”持平;罗田天堂寨为“一般”略高,“中度”居中,“高度”略低。金寨天堂寨游客评论所对应的正面情绪、中性情绪和负面情绪评论句子占比分别为78.80%、6.01%和15.19%,正面情绪占主要地位,但负面情绪亦不容忽视。罗田天堂寨所对应的正面情绪、中性情绪和负面情绪所占比例分别为76.46%、7.83%和15.71%。在正面情绪上,金寨天堂寨比罗田天堂寨的比例稍高;在消极情绪上,金寨天堂寨所占的比例略低于罗田天堂寨,即游客对5A级的金寨天堂寨正面评价比4A级的罗田天堂寨高,对金寨天堂寨的负面评价比罗田天堂寨低。原因可能在于评价客体本身的差异,或是评价方法选取上存在差别,或由于游客客源群体特征不同、价值观念不同。

表5 游客情感分布

2.游客积极情感特征

从积极情感的语义网络结构图可以看出(图7、图8),“瀑布”“天堂寨”“景区”为金寨天堂寨的核心节点,而“瀑布”主要与“天堂寨”“壮观”和“风景”相连接;在次核心和边缘节点中,“空气”主要与“清新”相连接,“森林”主要与“原始”相连接。与此同时,“电梯”“栈道”“门票”“风景”“建议”为罗田天堂寨的核心节点,其中“电梯”主要与“观光”“索道”“下山”相关联,“风景”主要与“空气”“缆车”“值得”相连接。由此可以看出,金寨天堂寨与罗田天堂寨的游客所表达出对环境的积极情感的感知类别不同,金寨天堂寨多为水的景观、植被景观和空气三个方面的积极情感态度,罗田天堂寨更侧重于空气方面的积极环境感知。

图7 金寨天堂寨游客评论积极情感语义网络结构图

图8 罗田天堂寨游客评论积极情感语义网络结构图

3.游客消极情感特征

在金寨天堂寨景区的消极情感语义网络图中(图9、图10),游客的消极情感多表现为遗憾、可惜等,游客对环境的消极情感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天气情况、气候条件以及游客自身认知和负面倾向等多种因素有关。消极情感评论所构建的网络语义结构图中,“风景”“索道”“时间”“小时”“上山”等构成核心节点,这些节点与游客负面情感的产生有较大联系。“索道”是在消极情感语义结构图中与其他连接较密集的点,它与“时间”“小时”“可惜”等词相关联,表明游客坐索道的时间太长,耽误了时间,以及由天气或景区施工维修等原因造成的无法乘坐索道的情形,这些可能是游客产生负面情感的重要原因。而“遗憾”这一节点与“风景”“景区”相连,表明游客对目的地景区的体验低于预期期望,抑或是由于天气、气候变化和旅游高峰期导致游客呈现出遗憾这一消极情绪特征。罗田天堂寨的游客所表达出的负面情绪更加侧重于“上山”“下山”“爬山”等与登山相关的方面,可能是由于罗田天堂寨的水景缺少,山景较多,导致登山过程中的劳累影响了游客情绪。此外,“混乱”这一节点与“管理”密切联系,说明游客对景区的管理方面不满意,这些导致游客产生负面情绪和心情的节点,从而在对景区的环境进行评价时产生负面影响,或导致游客不再想做评价,对环境的真实感知产生偏差。

图9 金寨天堂寨游客评论消极情感语义网络结构图

图10 罗田天堂寨游客评论消极情感语义网络结构图

(五)感知差异成因分析

1.经营管理机构差异

就管理体制而言,金寨天堂寨、罗田天堂寨经营和管理机构较为不同,金寨天堂寨管理机构为天堂寨旅游扶贫实验区管委会,与天堂寨镇政府合二为一,2004年4月,安徽省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金寨县政府签订《天堂寨风景区合作开发协议》,取得天堂寨景区40年的经营权,并在金寨县工商局注册了安徽省天堂寨风景区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营金寨天堂寨风景区宣传促销、开发建设、旅游产品研发销售。罗田天堂寨原先的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均为林场,直属于县林业局,属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景区管理人员实际是林业局编制,受林业局领导,与旅游局仅有旅游业务指导关系,不具有景区管理的财政权和人事权[23]。2017年5月,罗田县人民政府将景区委托给武汉卓尔文旅集团进行经营和管理,与卓尔控股旗下的卓尔文旅公司签订罗田全域旅游合作开发协议。

2.开发侧重内容差异

由于受行政管理体制分割影响,对同底同质的景区进行开发难以兼顾景区整体形象的同一性和完整性。除游览设施的开发方式外,两个景区的经营管理组织对自身景区的形象打造侧重点差异也是导致游客对跨界景区环境感知产生差异的一大因素。金寨天堂寨以瀑布见长,景区内有108个瀑布,罗田天堂寨以山岳奇观著称,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侧重点可能导致游客对环境的感知类别不同,游客对金寨天堂寨在水和植被景观的积极情感态度方面皆高于罗田天堂寨。

3.旅游形象宣传差异

金寨天堂寨自开展旅游以来,以“保护第一、有序开发,尊重原始、体现自然”为理念,逐步打造成集山岳、瀑布、峡谷、人文等为一体的原生态旅游度假区。金寨天堂寨官网上最为显著的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和“生态秘境,康养天堂”的宣传,“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感知内容在金寨天堂寨游客评论中共出现92次。但罗田天堂寨暂无景区官网,比金寨天堂寨少了一个有效进行形象宣传的途径。罗田天堂寨形象宣传元素较金寨天堂寨单一,主打“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主题。可见罗田天堂寨旅游营销宣传的活跃度稍低,较多的环境形象宣传可能在游客游览景区前营造一种环境印象,进而在游后评论中会加重感知印象。

游客在旅游前期受到景区在宣传上带来的环境感知印象的影响,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两个景区各自开发喜好所呈现的环境面貌,在游览后形成一种感官和心理上对环境的融合感知状态,并通过旅游网站平台表达,而维系游客感知强弱的是景区背后对环境的开发、塑造和保护力度,反过来游客对环境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对景区开发保护所呈现答卷的一种检验,游客和景区的这种关系相互反馈(图11)。

图11 跨界景区环境感知差异成因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通过使用网络数据收集软件八爪鱼数据采集器获取游客对跨界景区金寨天堂寨和罗田天堂寨在携程、去哪儿和驴妈妈三大旅游网站上发布的评论内容(UGC),同时采用ROST CM6文本分析软件对UGC内容进行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以及情感分析,比较两个跨界景区的游客在环境感知方面的差异及成因,结果显示如下。

(1)金寨天堂寨的游客评论数量、高频词的频数及频率皆多于罗田天堂寨,金寨天堂寨游客评论中与环境相关的高频词占前100位的29%,罗田天堂寨仅为17%,金寨天堂寨核心形象中环境感知为“瀑布”“空气”,罗田天堂寨仅为对“空气”的感知;长尾感知部分,金寨天堂寨可以提炼出植被、气候、温度和卫生等感知,而对动物、土壤、垃圾和噪声等方面的感知缺失,罗田天堂寨边缘形象中增加了瀑布、植被以及对天气气候的感知,但边缘形象上感知到的环境内容比金寨天堂寨少。

(2)游客主观认为金寨天堂寨和罗田天堂寨各具特色,在瀑布水景和植被方面,游客认为金寨天堂寨更胜一筹;在气温和山景方面,罗田天堂寨的游客体验评价高于金寨天堂寨。两个景区的游客情感整体上都以积极情绪为主,情感强度都是一般略高,中度和强度持平。金寨天堂寨的游客评论所对应的正面、中性和负面情绪评论句子分别占比为78.80%、6.01%和15.19%,罗田天堂寨为76.46%、7.83%和15.71%,在正面情绪上,金寨天堂寨比例略高于罗田天堂寨,在消极情绪上,金寨天堂寨略低于罗田天堂寨。

(3)金寨天堂寨与罗田天堂寨的游客对环境的积极情感的感知类别不同,金寨天堂寨多为水的景观、植被景观和空气三个方面的积极情感态度,罗田天堂寨侧重于空气方面的感知。不论是金寨天堂寨还是罗田天堂寨,都应加强对核心形象的维持,充分认识边缘环境形象背后隐藏的问题,为景区树立更好的环境形象。

(4)由于受行政管理体制分割影响,景区开发方式、环境保护以及形象宣传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对同底同质的景区进行开发难以兼顾景区整体环境形象的同一性和完整性,最终为游客呈现出不同的环境感知印象,同时游客的环境感知又是对景区环境保护成效的反映,二者形成一种互馈关系。

(二)讨论

研究选取的案例地为一个具体景区,所以相对于一般的UGC大数据研究来说数据规模偏小,且从数量不够庞大的UGC中再挑出相关的内容就会进一步缩减数据量。由于用户评论数据是动态变化的,若能跟踪用户评论并进行情感动态变化的分析,会在研究结论的差异对比方面有更好的体现,未来可以进一步采取问卷访谈的形式获取一手数据,提高差异成因分析的深度。

猜你喜欢
罗田金寨词频
徐建南
中國“將軍縣”安徽金寨:高速連接長三角 山貨緊俏遊人如織
基于词频比的改进Jaccard系数文本相似度计算
词汇习得中的词频效应研究
小说《去某一个地方》
金寨红
幸福金寨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
罗田村:南昌市最古老的樟树
汉语音节累积词频对同音字听觉词汇表征的激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