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2021-02-16 01:09葛良霞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板栗防治技术

摘 要 板栗果实是优质干果,广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安徽省潜山市把板栗产业纳入潜山市经济林发展总体规划,使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然而板栗园经过长期经营,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受病虫害侵扰,影响板栗产量和品质。为促进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介绍潜山市板栗疫病、栎实象、栗瘿蜂和栗实象等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板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安徽省潜山市

中图分类号:S436.6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6.009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板栗栽植面积有所扩大,板栗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天柱山板栗作为地方特产,具有营养丰富、口感上佳等优势,在市场中受到广泛赞誉。但在板栗园经营管理过程中,受管理不善、防治不力等因素影响,板栗园易受病虫为害,影响板栗的产量、品质。因此,做好板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促进板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病害的防治技术

板栗疫病是潜山市板栗生产区的主要病害,常年有不同程度发生,对板栗生产为害较大。做好潜山市板栗病害防治,主要是做好板栗疫病的诊断和防治。

1.1 主要症状

板栗疫病又称干枯病、溃疡病、胴枯病,是由子囊菌寄生隐丛壳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1]。该病害在潜山市板栗主产区发病较普遍,包括水吼镇、龙潭乡、源潭镇和官庄镇等地。

该病害主要为害板栗苗木和大树的主干、枝条,病菌常从冻害、嫁接口、机械损伤及病虫害造成的伤口侵入,发病始期所需温度在6 ℃以上。3月气候适宜时,开始产生分生孢子,3—4月进入为害盛期。受害板栗初期枝干褪绿,病部表皮出现水渍状病斑,剥开树皮可见韧皮部变色死亡,木质部呈深褐色。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展至包围枝干,并向上下蔓延。5—6月降雨多、空气潮湿,气温达到20 ℃以上,病害发展迅速,病斑处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鸟类和昆虫传播侵染。受害树木病斑进一步扩展,樹皮呈鳞片状,开裂并脱落。后期病树木质部变褐腐烂,严重影响树木生长。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管理粗放、土壤养分下降、树势衰弱、地下水位高及排水不良的板栗园发病较重。

1.2 防治技术

1)做好检疫和病情监测。严禁从病区调入苗木、种子、插穗等,从其他地区调入的除检疫外还要在使用前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进行消毒。板栗主产乡镇要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2)选用抗病品种。病害重发产区要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抗病品种,如紫光栗、叶里藏、大红袍和红光栗等,并逐渐淘汰易感病品种。也可釆用高接换种的办法,逐步改良板栗园品种构成,增强树势,形成对病害的整体抗性。

3)加强板栗园管理。新栽板栗要加大、加深定植

坑,用熟化土壤和有机肥回填,增强板栗根系生长和树势。合理灌溉、及时排水,保持林分适当的温湿度。科学修剪和疏伐,调节通风透光性,修剪伤口应及时用波尔多液或抗菌剂401等消毒保护。抚育管理时尽量避免造成树木损伤,减少伤口。及时清除重病株和重病枝,并清理林下枝叶、杂草,带出栗园烧毁。发病较重的板栗树,可在春季栗芽尚未萌动时,在感病以下部位截干,并用40%多菌灵溶液涂抹伤口,防止致病菌侵染,每隔10 d涂抹1次,连涂3次。病死的板栗树要刨出全部根系,并用生石灰消毒土壤,减少病原。冬夏两季进行树干涂白,预防冻害、日灼和蛀干害虫。涂白剂用生石灰、硫酸铜、水按1∶1∶10配制。

4)科学防治。发病轻的树木刮除病斑,并涂抹5%菌毒清100倍液、40%退菌特50倍液,或401、402抗菌剂(10%甲基或乙基大蒜素溶液)200倍液加0.1%平平加(助渗剂)。为降低对板栗园环境的污染和板栗果实的农药残留,也可选择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10%世高水分散粒剂)+丙环唑(30%爱苗乳油)、苯醚甲环唑、95.8%咯菌腈(适乐时)、98%咪鲜胺(施保克)和多氧霉素(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等,刮皮后涂抹原药或药泥。每隔20 d抹1次,连续3次[2]。此外,蚧壳虫为害会加剧病原菌侵染,所以同时加强该害虫的防治,可用50%马拉松乳剂500倍液喷雾,也可涂刷或喷雾1~3°Be石硫合剂、20%石灰乳[3]。

2 虫害的防治技术

潜山市板栗的主要虫害包括剪枝栎实象、栗瘿蜂和栗实象。虫害发生区域包括潜山市各板栗主要栽植乡镇,常年有不同程度发生,对板栗枝干、果实等造成为害,影响板栗的产量和质量。由于板栗果实主要作为食品和食品原料,对板栗虫害防治的要求较高,在防治中要优先采用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使用化学防治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但也要注意,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要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尽量选择通过相关部门审定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提高板栗果实的品质和商品性。

2.1 剪枝栎实象的防治技术

2.1.1 为害方式

剪枝栎实象在潜山市板栗主产区普遍发生,主要在水吼镇、龙潭乡、源潭镇和余井镇等地,近年来多为轻度发生。

剪枝栎实象在潜山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6月上旬成虫出土羽化,取食矮小板栗树冠下部的嫩栗苞。6月下旬成虫进入出土盛期。成虫发生期可持续到7月下旬。成虫出土后约4 d开始交尾,过2~3 d便开始产卵。成虫产卵前会挑选柔嫩结蓬枝,将部分皮、枝咬断,使果枝倒悬下垂。再在栗苞上咬开孔洞,在里面排卵,用蛀屑堵塞孔洞后,将果枝剩余的皮层咬断,果实坠落。一头雌虫产卵期可剪断果枝40多个,大部分为板栗中下部果枝。落在地面的栗苞所包裹的虫卵在7月下旬孵化,幼虫经20 d老熟,入土越冬,来年继续为害。

2.1.2 防治技术

1)加强抚育管理。抚育管理是抑制剪枝栎实象发生和控制为害程度的有效措施。在冬季、春季进行深翻改土,破坏老熟幼虫越冬的土壤环境,使幼虫受冻死亡。在成虫产卵期,及时拾取地面落果,进行水浸或晒干焚烧,直接杀灭虫卵或幼虫。在秋季翻挖土壤,破坏土壤中的蛹室,消灭部分幼虫。此外,板栗园可间作矮秆作物或中药材,以耕代抚,破坏幼虫生长环境,降低虫口密度,也可营造栗茶混交林,增加板栗园植物的多样性,吸引害虫天敌动物,减轻害虫为害程度[4]。

2)人工防治。该害虫成虫在9:00—16:00比较活跃,受惊扰落地会假死。可利用成虫的这一特点,在成虫活跃时间敲击树枝,用塑料薄膜接住成虫,带出栗园烧毁。

3)土壤施药。可在成虫出土期对地面喷洒5%辛硫磷乳油或粉剂,再用铁耙将药、土混匀,毒杀成虫。

4)药剂喷雾。抓住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这一最佳防治期,在成虫羽化期用3%噻虫啉微胶囊粉剂、75%辛硫磷1 000倍液,或3%高渗苯氧威乳油1 000倍液喷雾,羽化初、盛、末期各喷1次。在成虫发生期,对板栗树喷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兑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药应避开早晨露水未干及中午高温,喷药后24 h内遇雨应补喷。

2.2 栗瘿蜂的防治技术

2.2.1 为害方式

栗瘿蜂在潜山市1年发生1代,主要发生在水吼镇、龙潭乡、源潭镇和官庄镇等地,近年来多为轻度发生。

栗瘿蜂主要以初龄幼虫为害当年生栗芽,造成受害芽次年不抽枝或形成短枝,且次年4月上旬开始取食,使被害芽在5月初逐渐形成虫瘿。虫瘿消耗树体营养,造成叶片畸形,枝条枯死,进而影响板栗产量。严重发生时,会造成受害板栗树在几年内难以恢复。生产实践发现,新梢萌芽生长缓慢、栗芽瘦小的品种,表现出抗虫性。幼虫活动期降雨量大、雨期长,会降低虫口密度,成虫羽化期遇大风天气会扩大虫害面积。

2.2.2 防治技术

1)推广抗虫品种。在害虫多发产区可推广栽植或嫁接抗虫品种,如粘底板、大红袍等。

2)物理防治。6月上旬前摘除虫瘿,剪除病虫枝、细弱枝,带出林地烧毁,以消灭虫瘿内的幼虫、蛹和成虫。受害严重的板栗园可加强修枝,使树体通风透光,减少虫害发生。

3)生物防治。栗瘿蜂的寄生蜂种较多,常见的有中华长尾小蜂、葛氏长尾小蜂、玫瑰广肩小蜂、栗瘿旋小蜂和栗癭姬小蜂等。可在4月上旬寄生蜂产卵期前释放寄生蜂,也可在4—5月摘除树上虫瘿干燥保存,次年春将枯瘿放回板栗园,使寄生蜂羽化再次寄生[5]。由于寄生蜂与栗瘿蜂同时发生,寄生卵常被误认为害虫卵,因此冬季应减少修枝,避免清除寄生蜂卵。

4)化学防治。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用1.8%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喷雾,可添加0.1%植物油以增加药效[6],也可用5%吡虫啉2 0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雾,每7 d喷1次,连喷2次,或使用5%吡虫啉进行树干注射、涂环,通过药剂的内吸性杀灭虫瘿内的成虫。

2.3 栗实象的防治技术

2.3.1 为害方式

栗实象在潜山市2年发生一代,主要发生在水吼镇、龙潭乡、源潭镇、官庄镇、黄柏镇、塔畈乡、槎水镇和余井镇等地,近年来多为中度、轻度发生。

栗实象以幼虫在土内越冬,第3年7月上旬开始羽化,8月出土后取食花蜜、子叶和嫩树皮。9月进入产卵盛期,为害栗苞和栗实,导致果皮红褐、坚硬。卵经10~15 d孵化,幼虫为害子叶,2龄后蛀进果实取食。栗实象成虫喜在刺束短、稀疏、球肉薄的品种上取食和产卵。

2.3.2 防治技术

1)选育抗虫品种。选育球果针刺稠密、坚硬,球苞大的高产早熟品种。

2)加强栗园管理。可从以下4方面着手。①清除板栗园周围的茅栗、野生板栗及栗园内的小灌木,减少害虫寄主。②板栗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用55 ℃的温水浸泡15 min,堆积在坚硬地面上沤制脱粒,然后收集残留果皮和栗园内的落果,及时清理并带出销毁。③冬春两季削山松土,翻挖林下土壤,把越冬老熟幼虫翻出地面冻死。夏秋两季翻挖土壤,破坏幼虫蛹室,减少幼虫化蛹的数量,从而降低虫口密度。

④可在板栗造林后至郁闭前,在林间空地间作油菜、小麦、贝母等作物或药用植物,以耕代抚,改善土壤结构,营造不利于害虫繁殖的林间及土壤结构[7]。

3)人工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敲击树枝使害虫落下,用塑料薄膜接住害虫,带出园地烧毁。

4)化学防治。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对板栗树及蜜源植物喷洒苦参烟碱或高效氯氰菊酯,杀灭幼虫。新脱粒的栗实可平堆在地面上,分层放入56%磷化铝片剂或溴甲烷,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熏蒸。

3 结语

板栗树是优良的经济林树种,在潜山市乃至安徽省大面积栽植。板栗产业已经成为安徽省各适生区的重要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村经济振兴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此背景下,做好板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守海.板栗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安徽林业,2008(2):49.

[2] 唐春艳,张海旺,张国珍.10种杀菌剂对板栗疫病菌的抑制作用[J].植物保护,2008,34(2):144-147.

[3] 梅跃进,孙长华,刘皋,等.六安市板栗疫病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治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5,32(3):109-110.

[4] 梁修山,陶红军,刘琪,等.林业技术措施对剪枝栎实象发生危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2(6):7-8.

[5] 李松林.舒城县板栗病虫害特征特性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142-143.

[6] 陈书黎.栗瘿蜂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219.

[7] 唐洪普.板栗主要虫害栗实象为害规律及防治方法探析[J].园艺与种苗,2016(9):60-62.

收稿日期:2021-11-04

作者简介:葛良霞(1972—),女,安徽潜山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E-mail:582991146@qq.com。

猜你喜欢
板栗防治技术
捡板栗
炒板栗
打板栗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板粟壳这样剥最轻松
兴隆早熟板栗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