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思考

2021-02-21 00:57王春梅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作文

王春梅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好词好句的积累,而忽视了作文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学生由于认识能力有限,出现了无内容可写、虚构写作内容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写作。

一、基于课文内容,实现生活化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对教师的个人能力素养、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无论是在素材的积累还是在写作技巧的运用上,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无话可说的问题。

实际上,写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要把写作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在作文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一定要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熟悉的教材,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内容扩写和续写,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扩写、续写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例如,在学完《莫高窟》與《长城》这两篇文章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题写作。可以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想象自己是导游,介绍自己熟悉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其基本现状,然后整理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其外观、历史变化,讲述其背后的故事,着重描写它与其他世界文化遗产不同的地方,突出其特点,最后再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喜欢这一文化遗产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二 、注重情境创设,实现生活化写作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在讲台上认真地讲解写作知识,但学生总是兴致不高,仅仅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剩下的大部分学生都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由于作文体裁形式多样,而学生又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因此,他们很难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佳作。

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写作内容与生活相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思路。

在指导学生学习描写人物时,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可以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活动,教师让一名学生介绍一个人,描述其外貌特征、行为习惯等,然后让其他学生猜,看看学生是否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特点,将人物写得更形象,更立体。

以半命题作文“————的一件错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与写作题目产生共鸣,敞开心扉大胆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刚开始的教学环节,教师不要急于分析写作重点,更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选材,而是讲述自己做错的事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讲述自己做错的事。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自己的叙述方式并大胆创新。每个学生的经历都不一样,这使得作文内容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写作思路更加开阔,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写作内容,能够在写作中融入更多情感。

三、将续写、扩写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除了与课文相结合以及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以外,教师还可以将续写、扩写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引导他们将自身情感充分融入到写作中。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沿着原文的写作思路,对原文的故事情节进行延伸。在续写前,学生要做到熟读原文、故事情节烂熟于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透彻理解全文意旨。续写式命题作文的写作要点是从情节的开端去推测情节的发展、高潮、结局,从人物的性格去推测其在特定的情境中会做什么、怎样做。在续写作文的时候,很多同学常常在材料的选择、人物性格的塑造等方面遇到困难。学生可以在续写过程中抓住材料提供的线索,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变化、结局等。根据写作材料和题目的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设计符合生活实际的情节。

以“续写故事”的教学为例,写作任务是看图发挥想象力续写故事,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和泡泡提示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的发展作出合理、多元的推断,从而把故事续写完整。教材讲述了故事的前半部分:“同桌两人在讲述自己过生日的情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一人强调‘吃了生日蛋糕’,另一人强调‘全家一起过’。李晓明也在其中,从神态可以看出李晓明的心情相比其他同学较为复杂。插图二只有李晓明一人,情绪低落,自言自语。插图三,同桌两人正在商量如何为李晓明庆祝生日,此后,一个大大的问号提示学生思考故事后面会如何发展。”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单幅图片,以句式“谁(和谁)在做什么”描述图画内容,再观察多幅图片,找到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推断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回忆自己生日时父母、家人的陪伴,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转变心态,促使写作顺利进行。

小学作文教学需要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写作,将自身的真实情感充分融入写作。通过结合材料、生活情境以及生活经验,学生可以更好地写作。只有教师积极采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策略,才有可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作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