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生活桥梁,助力写作教学

2021-02-21 00:57马建楷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9期
关键词:倡议书笔者作文

马建楷

作文和生活密切相关。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一定要搭建生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书写生活,在作文中融入生活元素。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搭建生活桥梁呢?

一、巧借视频资源,营造生活情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视频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在小学写作教学中,为了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而视频资源包含丰富的生活元素,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视频资源时,一定要根据写作目标,避免本末倒置。

例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想法”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现了飞机上乘客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在短短的8分钟视频里,学生看到了很多不文明现象。比如,有的乘客随意脱下鞋子,将脚搭在前面的座椅扶手上;有的乘客大声讲话,根本不管其他乘客是否休息;更有甚者,把口香糖偷偷粘在座椅扶手上……看到这些现象以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思考,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观点和想法。在互动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对不文明现象嗤之以鼻,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措施。此时,教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围绕视频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有了视频资源的铺垫,学生很快完成了写作任务。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更容易完成写作训练,教师可在教学时引入各种视频资源。通过视频资源的辅助,学生在后续的写作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将生活化写作落到实处。

二、唤醒生活记忆,拓宽写作思路

写作是人类生活与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通过写作,可以传情达意,可以记录生活,还可以交流思想。但是大多数小学生没有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作。在他们看来,写作是教师布置的任务,自然不会全心全意对待这件事。因此,教师需要从生活化的角度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记忆,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的作文引入生活的活水。

例如,在教学“生活万花筒”时,笔者发现这次的写作训练依然以观察为主,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的范围不再集中于某种自然现象或植物,而是拓展到了广泛的社会生活,目的是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把亲身经历的、看到或听到的事记录下来,同时注意写作顺序,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因此,笔者展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视频,试图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比如,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蚂蚁的趣事,在运动会上拼搏的场景,和同学一起庆祝生日的点点滴滴……这些看似琐碎平淡的小事,是让作文充满活力的关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拓宽写作思路,从学校到家庭再到日常生活,犹如在海滩边捡贝壳,不同的是学生捡的是自己的回忆。学生将这些回忆付诸笔端,就能妙笔生花。

写作本身并不难,因为作文就是对生活的记录。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让学生关注生活中那些看似琐碎平淡的小事。写下这些小事,学生的作文自然会充满“烟火气”。

三、关注生活插曲,激活写作灵感

生活是充满意外惊喜的“交响曲”。除了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还要跳出教材的限制,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插曲。这些小插曲并非人为制造,而是各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意外。比如,有的人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却发现坐错了车,弄得上不来下不去;几个好友正享受泛舟湖上的惬意时光,天气却由晴转阴,很快下起了雨;下楼取快递,不小心拿走了别人的快递……这些意外事件,同样值得关注和记录。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是因为教师设置了太多“规矩”。教师跳出“规矩”,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插曲,布置即兴作文,同样可以取得理想的写作教学效果。

例如,某次语文课上,笔者正准备教学“故事新编”,窗外突然狂风大作,原本就灰蒙蒙的天空更加昏暗了,狂风裹挟着沙尘发出奇怪的吼声,窗外天色混沌不明。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分散到窗外了,他们好奇地盯着天空,有的流露出害怕的神情,有的则一脸惊讶,根本没有心思听课。即使勉强授课,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笔者灵机一动,干脆让学生到窗前观察窗外事物的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谈谈感受和想法。有的学生说自己发现天空中有很多乌云,想必一会儿就要下雨了;有的学生发现窗外的树木在剧烈地摇晃,仿佛随时会折断一样;有的学生发现天空好像出现了闪电……教师抓住变天的意外,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写自己观察到的窗外即景,学生也因情动而辞发,写出了富有想象力的精彩作文。

即兴写作是非常特别的教学模式,和常规写作不同的是,即兴写作没有固定的章程,往往是即兴而发,因此会给学生带来惊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写出精彩的文章。

四、鼓励参与生活实践,写出精彩文章

真正优秀的作文,必须要表达真情实感。而在“套路化”作文的影响下,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千篇一律,自然不会有真情实感。事实上,如果教师可以反思平时的教学行为,就会理解学生的作文为什么写得不好。比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写自己在海边的见闻,可有的学生根本沒有看过大海,怎么可能写出大海的波澜壮阔?由此可见,如果缺乏亲身体验,学生很难把文章写得生动精彩。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参加生活实践,让学生把实践所得写下来,成就精彩作文。

例如,在教学“学写倡议书”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给出的例文,看看倡议书究竟是什么,有怎样的格式要求。教材中展示的是一份有关节约用水的倡议书,在旁边的方框里还给出了倡议书写作的注意事项。在学生了解了倡议书后,笔者没有直接让学生开始写作,而是设计了社会调查任务,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社会中搜集真实的资料、数据以及案例。比如,有的学生对环保感兴趣,可以在自己居住的社区了解本小区的环保情况,咨询有关环保的措施。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在写倡议书时会成竹在胸。

想写出好作文,首先必须有生活经历。教师不能把教学局限在课堂内,应当着眼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体验,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更加真实感人。

综上所述,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想让学生写出优秀作文,教师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以生活为根基,以生活为源头,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真实可感、打动人心。

猜你喜欢
倡议书笔者作文
学写倡议书
“学写倡议书”主题写作指导及习作展评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六上第六单元:学写倡议书
英文“倡议书”写作须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