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审美体验与小学作文训练的融合

2021-02-21 00:57张钰莹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本小学生作文

张钰莹

新课改大力提倡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语文文本中蕴含的情境之美,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找到自己独有的审美体验方法,进而提升审美能力。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审美体验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生审美体验对小学作文训练的作用分析

1.利于学生把握词汇

小学生年纪小,词汇掌握和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不足,以致在作文中常出现词不达意、用词不当等问题,难以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另外,随着学生审美体验的不断增强,外面世界在他们眼里不再是苍白的,而是色彩斑斓的,要想把心中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就需要学生在脑海中反复揣摩,透彻掌握每个词汇的真正用法。因此,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要让学生感受句子表达准确与否在意思上的细微变化,认真推敲词汇的用法,从而使学生可以准确表达,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提升作文的美感

小学生的写作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与大自然中的事物,然而,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往往让学生模仿范文,以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千篇一律,空洞乏味,缺少真情实感。对此,教师可以将审美体验与作文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切身体会自然之美和社会生活之美。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又为作文提供了写作素材,从而写出文质兼美,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目前大多数小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有的甚至怕写作文、厌写作文,更谈不上有写作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将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走出课堂,身处自然之中,亦或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各种感官会得到刺激,对相关事务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大量实践证明,审美体验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恐惧心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学生审美体验与小学作文训练的融合策略

1.引導学生体会自然之美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甚至出现记流水账的现象。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学生缺少审美体验是很重要的一点。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不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难以进入到文本描绘的美好情境中,也就不能体会文本传达出来的美感。这样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很难写出优美的语句,也不会有引人入胜的美好情境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文本内容,用心感受文中的美好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例如,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作者描写漓江水那一段使人读了仿佛漓江水就在眼前,让人犹如身临其境,不由地产生向往之情。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如可以引导学生倾听潺潺的流水声,闻扑面而来的桃花香,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等,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同时还能为学生作文积累写作素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2.引导学生体会社会生活之美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虽尚未走入社会,但其实际生活与社会有密切联系。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或是学生生活的家庭等都处于社会生活中。也正因如此,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内容,有的还能深刻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教学这类写社会生活的文章时,要基于个人的社会经验和对事物的理解,绝不能强加于小学生的认知中,不然非但不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消极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去敬老院做义工、去景区当售票员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感受到社会生活之美。这样,再次阅读相关文本内容时,学生就能感受到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体会心灵之美

不论是自然之美,还是社会生活之美,人们对美的追求最终要归于心灵之美上。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身心发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一些人或事物没有足够的判断力,看事情不够全面,也不客观,甚至有部分小学生在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方面都是比较弱的,根本无法在作文中体现心灵之美。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心灵之美,用心感受身边的人和事,将真善美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认知中去,从而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正能量,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写出有真情、有内涵的好文章。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美、观察美和创造美,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文本小学生作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