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写作教学探索

2021-02-21 00:57吴淑莹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9期
关键词:牛郎鲁迅课文

吴淑莹

教育的进步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因此教育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建立完善的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快地掌握新知。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整体性学习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让学生能在学习中通过自我反省整理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方面,作文的整体性学习与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本以每单元为一环节,在每个单元中都有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涉及的关键点设置写作主题。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设计适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写作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结合文章,调动学生的情感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对你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家人和同学。在小学课文中,也有很多涉及情感的故事,教师可以结合这类文章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感同身受,因为真实的情感表达对于学生的写作十分重要。

比如,《少年闰土》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刻画出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识广、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借鉴课文中对闰土的描写方法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人。课文从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是一个见识;而又活泼可爱的少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光,通过和好朋友在一起时的趣事,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进行描写,塑造好朋友的形象,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又如,这一单元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部分以最后几句为情感轴心,写出了鲁迅先生受到许多民众(贫苦大众)的爱戴,为后文埋下伏笔,作者小小年紀就能体会到鲁迅先生的爱,很明显突出了鲁迅先生对下一代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品质。当然其中有因果关系,因此教师在写作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叙述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中对人物描写的技巧,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词句,如,“恍然大悟”“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恍然大悟”突出了当时“我”的无知,也写出了鲁迅先生话里有话,语文功底深厚。除此之外,作者为了表现出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爱戴之情,从多个方面展开了描写:“许多人来追悼他”,说明参加追悼会的人多;“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说明追悼会上送来的花圈和挽联多;“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说明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这些描写从侧面烘托了鲁迅先生受人爱戴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二、结合文章,学习讲述节日故事

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放假或者过节,他们也经常会写关于节日的作文。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可能对节日没有清楚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过节时可以吃到好吃的,过年还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恰好是和节日有关的,教师可以整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

比如,春节即我们俗称的“过年”,这一天的习俗有扫尘、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拜年、长辈给小辈发压岁钱等等。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等;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古诗《元日》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告诉人们在爆竹声中,已经过去一年了,人们喝着屠苏酒迎接春天;“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说用新的桃符替换了旧的,揭示了“除旧布新”的主题。学生在写有关春节的作文时就可以引用王安石的这首古诗,既能直观地表现主题,又能通过故事的形式升华文章主旨。如果写重阳节的话,学生可以引用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身处异乡对家人的思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并引导他们将其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

三、结合文章,学习缩写故事

写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路清晰。有很强的复述能力,能把一件事或一件物品描述得惟妙惟肖,就是真正的高水平作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单元主题,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出每一个课文故事。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情节。单元整体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整个单元后围绕单元主题探讨研究,教会学生缩写故事,学会如何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核心的内容,这是值得倡导的写作教学方式。

比如,《猎人海力布》,以海力布的行动为主线。海力布救下了小白蛇,并且得到了宝石。接着海力布从鸟群的议论中得知了灾难即将来临的消息,知道大地即将被洪水淹没,他急忙赶回村子里劝说乡亲们赶快离开,但是他们都不相信。他非常着急,但是不敢说出实情,眼看洪水马上就要到村子里了,最后为了劝乡亲们逃难,他说出了实情,变成了一块石头。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为主线连缀成篇,学生通过不断复述文章情节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取出牛郎和老牛相处的情节。即牛郎总是挑好的草地,让牛能够吃到又肥又嫩的青草;牛渴了,牛郎还会把它牵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可以喝到最纯净的水,而老牛也是勤勤恳恳地干活。紧接着老牛就让牛郎在第二天黄昏时翻过一座山,那里有几个仙女在湖里洗澡,而她们的衣裳正好放在草地上。老牛要求牛郎捡起那件粉红色的衣裳,跑到树林里等着,去找他的仙女就是他未来的妻子,就这样牛郎认识了织女。小学生普遍都喜欢听类似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多找些这样的素材,然后讲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系统学习,这会对学生未来的写作大有益处。学习缩写故事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字的印象,还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用更多更有趣的材料充实自己的文章。

单元整体性写作教学法,是以一个单元作为主体,教师通过梳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或文章结构,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有整体性的了解与认识,然后再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及写作手法等,并要求学生结合单元主题完成作文。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一大拦路虎,教师运用科学的单元整体性写作教学法,能让学生拥有清晰的写作思路,顺利摆脱写不出好作文甚至写不出作文的困境。

猜你喜欢
牛郎鲁迅课文
羊宏诗联二首
牛郎给织女 发一封E-mail要多少年
孔乙己
牛郎织女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阿迅一族
如果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