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高效课堂

2021-02-23 04:55钱葵娣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0期
关键词:简单备课高效

钱葵娣

摘要:创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个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在40分钟的时间内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呢?我觉得:高效课堂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作为一个教师,要实现高效课堂,我觉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备课环节抓起。

备课中各环节:如导入情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巩固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等等。都要考虑如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课堂中,如何增强他们的兴趣和自信。

关键词:简单;备课;高效

专家指出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让我简单地说: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创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个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在40分钟的时间内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呢?我觉得:高效课堂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课堂的低效是由于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与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作为一个老师,要实现高效课堂,我觉得简单的就从备课环节来抓。

备课中各环节:如导入情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巩固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等等。都要考虑如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课堂中,如何增强他们的兴趣和自信。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创情设境,激发兴趣。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例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1”,提问:“这三个“1”相等吗?”得到肯定后我就用等号把三个“1”连接起来。接着,我在第二个“1”后面添上一个0成了10,在第三个“1”后面添了两个0成100,提问:“现在这三个数相等吗?同学们立刻说:不相等。我又问:你们有没有办法使它们相等呢?”这样的导入,立即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学生在积极讨论之后,我在黑板上板书:元、角、分。

二、设计好课堂提问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教师通过精心设疑、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

例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这样创设问题的。我利用多媒体演示“笑笑当家”的故事:妈妈生病了,笑笑当家。她先到超市买食品,付钱;又去药店给妈妈买药,付钱;然后乘公共汽车回家,当然,在这个环节中,笑笑也付了钱;最后回到家,把剩下的零钱放进了储钱罐。教师把日常生活中买食品、买药、乘车等经常用钱的事情用一定的故事情节串连起来,并且把“笑笑”作为主角制作成課件,一上课就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了一种兴奋的状态。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教师提问:“看完刚才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要用人民币”已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纷纷抢答:“买东西要花钱。”“乘公共汽车要花钱。”“要懂得关心妈妈,妈妈生病了,要给妈妈买药。”“不能乱花钱,要把零用钱存起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做出了肯定的评价:“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呀,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呀!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你会计算笑笑剩下多少钱吗?”由于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对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已经直观而形象地感知到了,因此,当我提出要计算笑笑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时,学生立刻积极地动脑、动手,课堂气氛显得非常热烈,全班真正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要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既要拓宽内容、范围,又要进行范围控制,不能漫无边际,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这样才能使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措施。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提高创新意识。

例如:

在二年级下册第31页的“儿童商店”一课中,我与学生一起交流完书上的问题后,适时做出示范性的提问:“20元能买多少个小熊玩具?”“买两个羽毛球拍和两个篮球一共多少钱?”也可以提出要求:你能提出用乘除或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吗?这样学生就会明确范围,不至于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的乱问。当然在这里有个别学生会提出一年级学生都能解决的问题来,我们当老师的也要给于肯定。如果老师不在事前做一点示范或提一点要求的话,个个学生好象不知道教材的内容和重点是什么一样,课堂上老师也会觉得学生没有掌握这节课的内容,浪费很多时间也达不到我们教学设计中“预设”的环节。

四、巧妙运用电脑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多媒体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各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容易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电脑多媒体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一课中,我用PPT课件,把学生喜欢的故事人物——小侦探柯南贯穿在一节课的流程中,学生学得起劲、知识掌握得也牢固。下面是这节课的设计流程:

1.通过卡通人物柯南引出课题

2.通过做运动复习方位

3.通過听故事说明全面观察的重要性。

《盲人摸象》

4.新授例1

5.小结知识点

6.运用新知

7.巩固练习

8.全课总结。

9.扩展练习。

10.全课结束。

五、精心设计练习

设计练习要分层次,题目的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对后进生的要求要低一点,要求他们掌握好基础知识的练习,对中等生要求完成稍为复杂一点的练习,对优生,要求要高一点,尽量挖掘他们的潜能。通过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领悟到学习的快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做到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

例如:我在设计《观察物体》的练习中:第一、出现参观动物园,让学生观察猴子,给猴子照相,再说说每张照片是从什么位置拍到的。第二、出现坐车回家,让学生观察汽车,说说自己站在汽车的什么位置,看到汽车的什么部位?看不到汽车的什么部位?说完后再把问题提高一点难度,问:车顶呢?第三、出现观察杯子,虽然这题看起来很简单,但由于这里出现两个侧面看到的杯子,实际上要做出正确的判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第四、出现猜一猜,谁坐在我前面?谁坐在我的后面?谁坐在我的旁边?在这题中判断谁坐在我旁边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只有一张侧面的图片,在这里不分左右。但是在判断谁坐在我的前面和后面是时,学生就容易误认为坐在我前面的就看到她的正面,坐在我后面的就看见她的背面。其实正确答案正好相反。

六、精心设计板书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板书就应该是老师在一节课中传授知识的“窗口”。我们不能忽视板书设计的功效,好的板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每节课的板书,力争从板书内容、布局上下功夫,力求内容精炼、字迹工整,布局新颖、有创意。

例如:在教学《锐角和钝角》时,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如图)。这样简单明了的板书,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一目了然。

判断一节课是否高效,人们习惯性地只从学生学得怎么样去判断。学生如果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理解老师讲的东西,有兴趣听老师说的话,很乐意按老师说的去做,积极性高涨,这节课就高效了。如果老师们把每节课都按以上环节抓好“备课”,就不难实现高效课堂了。

参考文献:

[1]陆正君,[教育教学研究],《关于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2] 郁斟海,[教育资源网],《高效课堂的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简单备课高效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追求“简单”的绝对回报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