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絮凝剂来提高水中铜离子的去除

2021-02-23 11:52霍铭远张志鹏曾繁城孙彩云孙大志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诱导剂絮凝剂投加量

徐 亮,霍铭远,张志鹏,曾繁城,孙彩云,孙大志,张 峰

(1.吉林化工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2.天津晟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3.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成都 610081)

铜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制造,电镀,化学等行业.在农林业中,硫酸铜可以防治病虫害,抑制水中藻类的增殖.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等易溶于水.正常人体铜的总含量约为100~150 mg[1].然而,过量摄入会刺激消化系统,引起腹痛和呕吐.人的口服致死剂量约为10 g[2],铜对低等生物和作物的毒性相对较高.当铜的浓度达到0.1~0.2 mg/L时[3],鱼就会死亡.当它与锌共存时,毒性会增加,对贝类水的毒性会更大[4].一般来说,水产养殖用水中铜的浓度要求低于0.01 mg/L[5].对于农作物来说,铜是毒性最大的重金属,吸收铜离子后固定在根皮层,影响养分吸收.当灌溉水中铜含量较高时,即在土壤和作物中积累,可使作物枯萎[6].

去除水中铜离子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法和吸附法等[7].化学沉淀法常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但常常会产生硫化氢气体,造成二次污染[8];离子交换法可对金属进行回收利用,但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多余废液,时间周期较长,普遍适用性较差[9].电化学法处理效果较好,运行成本低,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泛的应用[10].吸附法相比较其他传统的处理方法具有高效、节能、可循环利用、环保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11].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浸膏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5 g/L、酵母膏1.5 g/L

生物产絮培养基:磷酸二氢钾7 g/L、葡萄糖20 g/L、氯化钠0.1 g/L、硫酸铵0.2 g/L、尿素0.5 g/L、酵母浸膏粉0.5 g/L、结晶硫酸镁0.2 g/L.

主要仪器设备:TG16G高速离心机、VD-850桌上型(垂直送风)净化工作台、DHP-260电热恒温培养箱、HJ-6磁力加热搅拌器、100 L光照培养箱、HY-2调速多用振荡器、YXQ-75SII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1.2 实验过程

1.2.1 菌株的16S rDNA鉴定

将16SrDNA进行PCR扩增,引物(27F:AGAGTTGATCCTGGCTCAG和1492R:GGTTACC TTGTTACGACTT)用于扩增和菌株鉴定.

PCR反应由3个步骤组成:①变性:将反应体系升温至95 ℃左右,待扩增DNA变性分解成两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②退火,将温度降至引物的Tm值以下(55 ℃左右),两条引物各自与两条单链DNA模板的互补区域结合.③延伸,将温度升到72 ℃左右,Taq DNA聚合酶催化四种dNTP,从引物3′端开始,依据模板碱基序列互补的方式依次聚合,合成一条新的互补的DNA链,而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1.2.2 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1)取培养液1 000 mL,6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

(2)加入等体积丙醇,4 ℃过夜(6 h以上);

(3)12 000 r/min离心10 min,去上清液;

(4)重复第(3)步两次;

(5)用乙醚洗涤沉淀物,通过有机滤膜过滤得微生物絮凝剂的干制品.

1.2.3 纳米GO的制备

将2.0 g石墨粉加入到50 mLH2SO4溶液中,2.0 g NaNO3溶解.搅拌15 min后,缓慢加入6.0 gKMnO4(保持系统温度低于15 ℃),在35 ℃下反应1 h,升温至90 ℃15 min,加入200 mL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反应15 min;降至室温,加入12 mLH2O2,反应8 h,过滤收集固体混合物,分别用稀盐酸和蒸馏水离心洗涤混合物,直至离心溶液中没有SO4离子(用BaCl2溶液检测);60 ℃真空干燥至恒重,得GO粉.将0.2 g GO粉末分散在400 mL蒸馏水中.室温超声6 h,即浓度约0.5 mg/mL的GO悬液,备用.

1.2.4 菌株对铜离子的絮凝特性

加入蒸馏水,将微生物絮凝剂稀释至60 mg/L进行铜絮凝试验.分析絮凝条件温度(℃),pH值,絮凝时间(h),生物絮凝剂投加量(mg/L),GO诱导剂投加量(mg/L)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将pH由0.1 MHCl和0.1MNaOH调整为3.0~10左右.同样,温度的影响是在期望的温度下培养的.

确定了pH值、絮凝时间、GO诱导剂和温度的范围.选择的pH值、絮凝时间、GO诱导剂和温度范围分别为4~10、0~3 h、2.5~17.5 mg/L和5~35 ℃.

2 结果与讨论

2.1 菌株的16S rDNA鉴定

以(27F:AGAGTTGATCCTGGCTCAG和1492R:GGTTAC CTTGTTACGACTT)为引物,进行PCR扩增,用于16S rDNA扩增和菌株鉴定,序列相似性超过97.1%.测序数据的比较表明,该菌株为植生乌拉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NCBI访问编号KC456530.1显微镜观察菌株的形态特征,用Bergey系统细菌学手册鉴定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植生乌拉尔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需氧,棒状细菌.

2.2 pH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图1显示了在pH=5时达到的最高絮凝效率.随着pH值从4增加到5,絮凝效率从85.65%提高到86.01%,随着pH值增加到9,絮凝效率下降到65.66%.如果改变pH值,絮凝会完全不同,例如,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会沉淀.

pH图1 pH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2.3 时间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图2表明,絮凝效率在1.62 h达到最大值,随着絮凝时间从0.05增加到1.62 h,絮凝效率从51.21%增加到80.55%,随着絮凝时间增加到3 h,絮凝效率降低到60.16%.

时间/h图2 时间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2.4 GO投加量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投加量在13.11 mg/L时达到絮凝效率最大值.随着生物絮凝剂用量从2.5 mg/L增加到13.11 mg/L,絮凝效率从12.77%提高到87.26%.生物絮凝剂投加量增加到17.5 mg/L,絮凝效率下降到76.60%.图3显示了在13.11 mg/L时达到的最高絮凝效率.随着GO诱导剂从1.5 mg/L增加到10.5 mg/L,絮凝效率从76.59%提高到90.88%.

GO投加量/(mg·L-1)图3 GO投加量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2.5 温度和GO投加量共同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研究显示,温度单因素对絮凝效率影响并不显著,温度从5 ℃提高到35 ℃,絮凝效率仅提高8.39%.而温度和GO助凝剂投加量是影响絮凝效率的重要因素,二者共同作用对铜离子絮凝效率有显著影响.并且在GO助凝剂投加量为13.11 mg/L时达到最大絮凝效率,絮凝效率为86.01%.

2.6 GO和生物絮凝剂的Zeta电位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

研究了GO和生物絮凝剂红外辐射(IR)光谱见图4.

Temperature/(mg·L-1)

Temperature/℃图4 响应面和等高线图同时显示了影响絮凝效率的两个因素

2.7 生物絮凝剂和GO诱导剂的扫描电镜分析

GO的大表面富含含氧官能团,如羟基和羧基,使其在水环境中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如图5(a)所示,但同时,作为层状有机物,其离子性能也很好,这是我们使用它作为助凝剂的主要原因.在研究和实验中,这种特性对铜离子的去除起着关键作用[15].在絮凝过程中,捕网是絮凝机理的主要因素,如图5(b)所示,但同时,我们的实验表明,由于GO助凝剂的作用,电中和压缩双电层在絮凝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虽然我们只有zeta电位的数据结果,但很明显,是符合这样的结论的[16].低剂量(12 mg/L)的诱导效率超过80%.作为一种长链生物聚合物,生物絮凝剂架桥连接GO颗粒和铜,如图5(b)所示.当絮凝剂不足时,架桥现象不会有效地形成.同时,即使GO起到压缩双电层的作用,使铜离子短时间附着在其表面,由于没有足够的生物絮凝剂,这种去除效果也不能长期发挥,因此生物絮凝剂的分散保证了去除率.这些氧官能团使GO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如图4所示,生物絮凝剂的zeta电位测量表明,絮凝剂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主要带负电.据报道,GO在不同的pH值下具有不同的电态.是酸性条件下的正电荷(pH值低于4),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负电荷(pH值高于4).这一结果证明了铜离子作为阳离子,可以与GO和生物絮凝剂充分连接,吸附和吸附,最终被去除[17-18].

Wavelength/nm(a)GO的红外辐射;

Wavelength/nm(b)生物絮凝剂的红外辐射;

pH(c)GO诱导剂溶液生物絮凝剂的Zeta电位;

pH(d)絮凝后溶液的Zeta电位图5 用GO诱导剂溶液絮凝前后生物絮凝剂的Zeta电位和GO和生物絮凝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

(a)生物絮凝剂;

(b)用GO诱导剂用生物絮凝剂絮凝铜图6 扫描电子显微镜

3 结 论

(1)从吉林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铜离子的菌株,通过16S rDNA 鉴定该菌株为植生乌拉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NCBI访问编号KC456530.1.

(2)在pH=5,絮凝时间为1.62 h,GO助凝诱导剂13.11 mg/L时,有最大絮凝效率,絮凝效率达到86.01%.

猜你喜欢
诱导剂絮凝剂投加量
磁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煤矿矿井水实验研究
间歇浸没植物生物反应器培养栀子愈伤组织及产藏红花素条件研究
反渗透淡化水调质稳定性及健康性实验研究
诱导剂对乳白耙齿菌产MnP活性影响研究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絮凝剂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英国警示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与肝酶诱导剂联合使用可能降低紧急避孕效果
葡聚糖类抗病诱导剂在水稻上的试验初报
NaOH投加量对剩余污泥水解的影响
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