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佳木斯地区农户如何晒粮和储粮的建议

2021-02-24 05:21张佳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2期
关键词:晒场粮温储粮

张佳丽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佳木斯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粮食进口量持续增加,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每年收获后的粮食因干燥和储藏不当造成的损失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0%左右,因此降低粮食在干燥和储藏中的损失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粮食干燥主要有晒粮(自然干燥)和机械干燥两种形式,粮食储藏主要包括国家储备粮库储粮、企业储粮及农户储粮三种形式。据统计,我国农户晒粮和储粮由于缺乏科学方法,储粮管理不当,每年的粮食损耗率高达8%以上,成为我国粮食损耗的主要因素。

1 关于农户晒粮的建议

晒粮是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风干燥粮食,即自然干燥,是最简单易行、最经济实用的粮食降水方法,特别适合农户处理高水分粮食,也是农户收获粮食后最常采用的干燥方式。

1.1 晒粮的基本要求

秋春两季为集中晒粮季节。新收获的高水分粮食应选择当年10—11月秋晒,自然低温储藏或冷冻储藏的高水分粮食应选择第二年4—5月春晒。一般选择晴朗少云、气温高、相对湿度低有风的天气晒粮,更有利于降水。佳木斯地区秋春晒粮季节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见表1。

对于晒场的选择,首选受热快、降水快的水泥晒场,其次是砖砌晒场,第三是土晒场。不建议在沥青地面或公路上晒粮。晒粮前应彻底清理晒场,清除砂石、灰土和其它污染物。

表1 佳木斯地区秋春晒粮季节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

新收获的高水分粮食和自然低温储藏或冷冻储藏的高水分粮食稻谷(粳稻)、玉米、大豆等,经过晾晒应降至安全水分或接近安全水分或当年当地粮食收购水分。新收获的或冬储过的高水分玉米果穗,晾晒之后应降至适合脱粒水分(20%以下)。佳木斯地区粮食收获时水分和安全水分见表2。

表2 佳木斯地区主要粮食收获时水分和安全水分

1.2 晒粮操作技术要点

晒粮前应先晒热晒场,粮食晒出时间一般选在上午10时左右为宜。

粮层薄受热均匀,上下层粮食水分均匀。稻谷厚度不宜超过10 cm,玉米、大豆厚度不宜超过15 cm,玉米果穗厚度不宜超过30 cm。

勤翻扬粮层降水快、降水均匀。晒场气温15 ℃以上,可顺风划沟,一般每小时翻扬一次;晒场气温15 ℃以下,可向阳起垄,适当减少翻扬次数,以免粮温散失。

控制降水幅度,定时检测粮食水分,掌握粮食水分变化。如达到降水幅度要求(见表2),应及时结束晾晒入仓。

注意防结露,粮食如需在晒场上过夜,应集堆苫盖。注意防过干,晒粮到后期,应勤检测粮食水分,防止过干造成损失。注意防鼠害,如发现晒场周边有老鼠活动,应采取防鼠灭鼠措施。

2 关于农户储粮的建议

农民从一个收获年度到下一个收获年度要留有一定量的储备粮,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自己回粮需要。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收储制度改革都鼓励农民多储藏粮食。以下建议适用于农民在自己家中更好的储粮。

2.1 储粮前准备

储粮前需对仓储设备、检测仪表及粮食做如下准备:仓房的仓盖需完好、防水、隔热,仓内有隔热吊顶;仓房的地面需坚固、光滑、防潮。墙体结构牢固、防潮、无裂缝;门窗严紧、隔热,开关灵活,设有防虫线和防鼠板;简易的仓房能遮避雨雪,地面干燥,通风良好;一般常用的储粮工具包括苇席、围囤(茓子)、板仓及麻袋等装具;粮食入仓前应对仓房、装具等设施进行彻底清理,清除残留的粮粒、杂质;发生过储粮害虫的仓房、装具应杀灭存活的害虫和虫卵。

常用的粮情检测仪表主要有:(1)标准温度计,用以检测粮仓内外环境温度。(2)干湿球温度计,用以检测仓内外环境相对湿度。(3)粮温计,用以检测储粮温度,检测散装粮准备扦式粮温计,检测包装粮准备直角粮温计。(4)快速水分测定仪,用以检测储粮水分。

粮食处理:新收获的粮食应进行风选(扬场)或筛选清除杂质,大豆还应清除破碎粒,要求含杂率不大于1%。采用晾晒或机械干燥降低粮食水分。常规储藏要求粮食水分应符合表2中安全水分要求。

2.2 粮食储藏方法

粮食储藏方法主要包括常规储藏、自然低温短期储藏和自然低温冷冻储藏。常规储藏适用于稻谷、玉米、大豆等多种粮食。经过上述处理过的粮食从入仓到出仓一个储藏周期(11月至次年10月),通过粮情检测、自然通风、粮面压盖密封等一般性的技术处理和常规管理措施,即可实现安全储藏。自然低温短期储藏适用于本地区从11月至次年5月,月平均气温均在15 ℃以下,通过自然通风即可达到仓温、粮温15 ℃以下,短期储藏较高水分的稻谷(14.5%~16.0%),玉米(14.0%~17.0%),大豆(12.5%~13.5%)。自然低温冷冻储藏适用于本地区11月至次年3月,月平均气温均在0 ℃以下,用简易粮仓储藏高水分玉米。佳木斯地区的月平均温度、月极端最高温度、月平均相对湿度见表3。

表3 佳木斯地区气候条件

粮食入仓应低温入仓,将准备储藏的粮食温度降到当地气温最低温度入仓,冷冻储藏高水分玉米应冷冻后入仓。不同种类、不同等级、不同水分的粮食分别存放,发现有虫粮及被污染的粮食应单独存放。要准确记录入仓粮食种类、品种、等级、水分、粮食数量、堆放形式及存放位置和入仓时间、计划出仓时间。

粮食可以散装堆放或包装堆放。散装堆放适用于常规储藏批量大、安全水分粮食及冷冻储藏高水分玉米。(1)全仓散装堆放,用于储藏批量大、品种少的粮食。(2)围仓散装堆放,用于储藏批量大、品种多的粮食。(3)围囤散装堆放,用于储藏批量少、品种少的粮食。

包装堆放是把装满粮食的麻袋码成粮垛。有实垛和通风垛两种垛形。(1)实垛包装堆放,一般堆成二列、四列,多用于储藏安全水分粮食。(2)通风垛堆放,一般堆成半非字型和工字型,多用于自然低温储藏较高水分的粮食和冷冻储藏的玉米。

3 关于农户储粮期间的管理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要定时对其进行粮情检测,自然通风,粮面压盖密闭。

3.1 粮情检测

粮情检测是对储藏过程中粮食温度、水分、仓内温度、湿度、储粮害虫、仓外大气温度、湿度等基本参数的检测和记录。

储粮温度和水分检测。(1)检测周期:冬季每15天至少检测1次,春季每10天至少检测1次,夏季和秋季每7天至少检测1次。(2)检测点位置:在仓内中心和四角共设5个检测点,每个点分上、中、下三层,上、下层距粮面和底部各30 cm,中心点应居中。(3)检测方法:使用粮温计检测各点三层粮温。使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各点粮食样品的水分。

仓内外温度和湿度检测。(1)检测周期:可参照上述粮温和水分检测周期执行。(2)检测点位置:仓温和仓内空间相对湿度检测点宜设在粮面中部,距粮面1 m的空间;仓外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检测点宜设在仓房门窗附近的空间。(3)检测方法:使用标准温度计检测仓内外温度;使用干湿球温度计检测仓内外相对湿度。

储粮害虫检测。(1)检测周期:粮温0~15 ℃每月至少检测1次;粮温15~25 ℃每15天至少检测1次;粮温高于25 ℃每7天至少检测1次。(2)检测位置:仓房内四角外、门窗进口处,温度异常变化处和曾发生过害虫感染处。(3)检测方法:推荐直观检测法。用眼睛观察上述位置的粮面、墙壁、仓顶或包装粮垛的外部。注意有无害虫活动迹象,有无害虫飞舞或爬行,有无虫蚀过的粮粒或害虫取食的粉末,有无蛾类幼虫的丝茧、虫尸、虫蜕、虫粪等。并可撒粮粒击动粮面,观察有无蛾类成虫飞翔。种粮大户或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储粮较多,还应取样用过筛法检测害虫密度。

不定期检测项目。(1)感官检测储粮的色泽、气味。(2)随时观察储粮表面、墙壁四角及门窗等部位粮食是否出现“点翠”现象。(3)极端高温高湿天气随时检测粮温、仓温、仓内湿度。(4)阴雨天随时检查仓房是否漏雨、渗水。(5)随时观察仓内虫、鼠活动迹象。

粮情检测结果记录。粮情检测结果应记录存档,进行粮情安全分析,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2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对流作用,将仓外新鲜干燥、低温空气与仓内湿热空气交换,达到降低储粮温度和水分的目的。常规储藏自然通风是为了降低储粮温度。当仓外大气温度低于仓温和粮温,非雨、雪、雾天气,有风时是自然通风降低粮温的时机。秋末冬初粮食入仓后,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均衡仓温、粮温与大气温度的差异,防止储粮发热、结露。高温季节(6—9月),合理选择通风时机,及时通风排除仓内的积热,降低仓温和粮温。粮面压盖密封之后,也应适时通风,降低仓温,保持粮面低温。当仓外大气温度低于仓温和粮温;仓外大气湿度低于仓内储粮水分的平衡相对湿度;风力3~6级,是自然低温短期储藏自然通风的时机。冬季充分利用低温、干燥的气候条件,分阶段进行自然通风,降低储粮的温度和水分。春季在气温大幅度回升之前,把握降温降水时机及时通风,降低储粮水分,保持仓温、粮温在15 ℃以下。自然低温冷冻储藏应始终进行自然通风,储粮应始终处在冷冻状态。

3.3 粮面压盖密闭

常规储藏的稻谷、玉米、大豆都应进行粮面压盖密闭,春末夏初气候上升前或在自然通风降温后,仓外气温和仓温一致时进行压盖密闭。可较长时期保持储粮低温,延迟最高粮温出现时间,实现安全度夏。自然低温短期储藏大豆,冬末夏初进行粮面压盖密闭,可保持粮面低温,防止大豆吸湿返潮。

4 结语

现如今,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下,保障粮食品质,减少粮食损耗显得尤为重要。农户作为粮食从收获开始的主要接触者,若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对粮食进行处理,对从根本上减少粮食受损有积极意义。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广大的农业科技人员定期组织农户进行粮食安全培训,让更多的农户掌握到科学知识,将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晒场粮温储粮
不同装粮高度和跨度的高大平房仓粮温分布规律研究*
浅圆仓不同通风方式降温效果和耗能对比*
浅圆仓东西面靠墙粮温变化研究*
新疆安集海镇辣椒晒场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高温高湿区大直径浅圆仓不同风机组负压通风试验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沼气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
晒场两用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