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临床效果观察

2021-02-26 08:20张宁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脓液脓腔引流术

张宁宁

(西安市北方医院功能科 陕西 西安 710043)

前言

腹腔脓肿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主要指腹腔内一些特定部位积聚的脓液被腹腔内组织、脏器相互隔离、包裹,形成的脓液局限性积聚的腹腔脓肿,多发于腹腔感染和腹腔手术患者[1]。腹在临床治疗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是置管引流术,但是创伤性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术后影响较大。随着近年来医疗领域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逐渐在腹腔脓肿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在腹腔脓肿疾病中应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8 年9 月—2020 年8 月期间收治的腹腔脓肿患者90 例纳入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腹腔脓肿的诊断标准。患者中男48 例,女42 例,年龄20 ~65 岁,平均年龄(42.73±5.04)岁,脓肿直径4 ~18 cm,平均(10.31±2.47)cm,脓肿部位:盆腔脓肿18 例,膈下脓肿21 例,肠间隙脓肿53 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A p l i0500 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3.5 ~7.0 M H z。首先指导患者进行仰卧,将腹部暴露出来,利用超声探头扫查腹部,将腹腔脓肿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周围组织关系确定下来,再明确预设穿刺点以及穿刺深度和方向[2]。指导患者将体位摆好后进行常规消毒以及铺设无菌洞巾,局部浸润麻醉选利多卡因注射液,进针方向选择距离穿刺点最近的位置,在进针时需要注意避开肠管和腹部血管;到达脓腔中央时停止进针,需拔出针芯;最后连接10 m l 注射器抽取部分肠液送检。其次导丝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置入,通过利用扩张管将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进行扩张,沿着导丝将引流管送入直到抽洗干净脓腔内的脓液后,反复利用甲硝唑盐水进行冲洗直至冲洗液澄清,然后连接引流袋[3]。手术结束后需冲洗护理引流导管,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通过静脉滴注的药物冲洗或者及留治疗局部脓腔。当患者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等已完全消失,观察患者体内的白细胞计数,在下降至正常范围内就可以进行拔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脓腔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在本次研究的90 例患者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后显效率为68.9%(62/90),有效率为26.7%(24/90),无效率为4.4%(4/90),治疗总有效率为95.6%(86/90)。

2.2 临床各指标情况

所有患者的临床各指标情况记录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指标记录(±s,d)

表1 患者临床指标记录(±s,d)

例数 住院时间 脓腔消失时间 体温恢复时间数值 90 9.76±3.15 8.64±2.69 1.01±0.62

2.3 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详见表2。

表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腹腔脓肿主要是由于腹腔内积聚了肠液,又被各种组织和脏器包裹、隔离,进而形成了腹腔脓肿[4-5]。腹腔脓肿一般在发病时首先对周围脏器组织造成压迫,脓液一旦扩散就会造成感染,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传统的开腹置管引流术主要是通过于腹腔切口位置在直视下将穿刺引流管置入,对脓腔内的脓液在吸除干净后注入抗生素实现治疗的目的。但是这种传统的切口引流术因创伤性较大,无论是在术中还是在术后都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因此临床疗效并不是很理想,也很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近几年随着医疗领域的发展,超声技术、导管技术等在临床医学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超声技术在普外科领域中的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主要通过穿刺置管将脓腔进行引流,在把脓液抽除干净后反复向脓腔内灌注抗生素溶液进行冲洗[6-7]。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将脓液的残留最大程度地减少,还能通过对脓腔压力的降低实现囊壁周围血液循环的促进,以此最大化的将局部药物的渗透作用增加,增强了药物的灭菌作用。同时由于直接杀灭并将脓腔内病原体引出了体外,抑制了囊壁的渗出,进而促使脓腔内容物吸收得到加快,一定程度上缩小甚至促进脓腔的完全愈合,进而使患者的病程得到了明显地缩短[8-10]。

在本次研究中,90 例患者中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6%。由此可见,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治疗腹腔脓肿疾病中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在患者的临床各指标上,患者的手术时间、脓腔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都明显较短,可以看出该治疗方法能有效帮助患者的术后恢复。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上,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7%。可以看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还具有较小的创伤性,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脓液脓腔引流术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