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浸种对紫罗兰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021-02-26 08:16李晓慧胡小京
种子 2021年1期
关键词:紫罗兰脯氨酸发芽势

彭 强,李晓慧,莫 珊,肇 瑾,胡小京

(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 550025;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贵阳 550006)

紫罗兰(MatthiolaincanaL.)系十字花科紫罗兰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是欧洲著名花卉之一,应用广泛,市场价值较高,深受欢迎,供不应求[1-2]。紫罗兰以播种繁殖为主,但由于其种皮坚硬、透水透气性差等原因,生产中常存在发芽率低、发芽速度慢、出苗不整齐等问题,而且紫罗兰种子的价格相对较高,出苗差将会给种植者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紫罗兰种子播种前进行萌发处理,对提高其播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4]。

聚乙二醇(PEG)在种子吸胀过程中具有渗透调节作用,帮助种子修补膜系统,使种子内自由基清除酶活性增强,广泛应用于植物的水分胁迫和幼苗处理中,但在花卉方面研究较少[5-8],目前,有关紫罗兰种子萌发方面研究少见报道。因此,本实验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PEG对紫罗兰种子的发芽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出PEG浸种的最佳浓度,以期为PEG应用于紫罗兰种子萌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紫罗兰种子为紫色“阿贝拉”,购买于广丰苑花卉种业(隶属于江阴博远农贸发展有限公司),PEG由海安永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实验设5个不同浓度的PEG处理,分别为3%(处理A)、6%(处理B)、9%(处理C)、12%(处理D)、15%(处理E),蒸馏水为对照(ck)。将紫罗兰种子经不同浓度PEG处理24 h后用蒸馏水洗净,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温度保持在25 ℃,每天喷一次水,保持发芽床湿润,于第3、5、7天测定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第5、7、9、11、13、15天测定其相对导电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

1.3 指标测定

1.3.1发芽指标的测定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势(%)=(发芽高峰期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1.3.2生理指标的测定

参照《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9]的方法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PEG对紫罗兰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从表1可见,经不同浓度的PEG处理,紫罗兰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与ck呈极显著差异。紫罗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随PEG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发芽时间延长而上升。第3天至第7天,9%PEG处理的紫罗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第7天时,该处理下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67.00%、53.33%,分别较ck增加34.00%、36.74%。由此表明,经一定浓度PEG处理的紫罗兰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得到提高,以9%PEG预处理后效果显著。

表1 不同PEG处理对紫罗兰种子发芽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PEG treatments on seed germination of M.incana

2.2 PEG对紫罗兰萌发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由图1可知,ck的电导率随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当PEG浓度为3%~12%时,电导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EG浓度为15%时,电导率则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在处理7 d时,ck的电导率值最大,处理C最低,差值达35%,两者呈极显著差异。在7 d至11 d处理时间内,经PEG处理的紫罗兰种子相对电导率都低于ck;处理达15 d时,处理E电导率值最高,处理C最低。在整个处理时间内,处理C、D的电导率均较其他处理低,其中处理C最低。因此,一定浓度的PEG处理能降低其相对电导率,提高细胞膜透性,其中,PEG浓度为9%(处理C)处理效果最好;当浓度达15%时,则呈现抑制作用。

2.3 PEG对紫罗兰萌发种子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由图2可看出,随处理时间的延长,ck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处理A、处理B、处理C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处理D则为逐渐升高的趋势;处理E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整个处理时间内,处理C均较其他处理的脯氨酸含量高,在处理9 d时,处理C脯氨酸含量达最高,较ck高6.9%;处理B、D的脯氨酸含量低于处理C,高于处理A、E和ck;处理E在第5天时的脯氨酸含量低于处理C、D,高于处理A、B、ck,之后则呈下降趋势,15 d时,达最低。因此,较低浓度的PEG处理对紫罗兰萌发种子脯氨酸含量影响作用较小;较高的浓度对其具有抑制作用;6%~12%的PEG浓度处理效果相对较好,其中9%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2.4 PEG对紫罗兰萌发种子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由图3可看出,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A、B、C、D和ck等的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处理E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5~13 d时,处理B、C、D、E均高于处理A、ck。在15 d时,处理A、B、C、D均高于ck,其中处理C最高,较ck显著高35.6%;处理E则低于ck,较ck低2.6%。处理C在13 d时,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0.54 mg·g-1),较ck极显著高42.1%,到第15天时则略出现下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PEG处理(≤12%)可明显提高其可溶性糖含量,而高浓度的PEG处理(≥15%)则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以处理C(9%)的效果最佳。

2.5 PEG对紫罗兰萌发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由图4得出,ck及处理A、B、C、D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处理C含量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时间中,处理A、B、C、D均较ck高;处理E在5~9 d时均较ck高,在11~15 d时,则较ck低;处理C在11 d时,其可溶性蛋白含量达最高,较ck高50.7%,较处理E高58.0%,在15 d时,处理C较ck和处理E分别高32.0%和59.8%。结果表明,当PEG浓度在3%~12%时,可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处理C(9%)的效果最佳,其次依次为处理B、处理D、处理A;当浓度达到15%时,则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

2.6 PEG对紫罗兰萌发种子POD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5可看出,ck及处理A、C、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处理B、E则是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处理C的POD酶活性一直呈现最高,到15 d时达最高值,为2.16 U·(g·min)-1,较ck显著提高32.5%。在第5天时,POD酶活性依次为处理C>处理D>处理E>处理B>处理A>ck;在7 d时,POD酶活性依次为处理C>处理E>处理D>处理A>处理B>ck;于9 d、11 d时,POD酶活性依次为处理C>处理E>处理D>处理B>处理A=ck;在13 d、15 d时,POD酶活性依次为处理C>处理D>处理A>ck>处理B>处理E。结果表明,处理C的POD酶活性最高,其次为处理D。

2.7 PEG对紫罗兰萌发种子SOD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6可以看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ck及处理A、B、C、D的SOD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处理E则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整个处理时间内,处理C的SOD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在15 d时达最大值(0.46 U·g-1)。在13~15 d时处理E的S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而处理D则较处理A低,但处理A在5~11 d时的SOD酶活性均较其他处理低,综合认为,处理C的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处理D。

2.8 PEG对紫罗兰萌发种子MDA含量的影响

由图7可以看出,处理A、B、C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处理D呈先略微上升后下降趋势;处理E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5~13 d时,为下降趋势,13~15 d时,呈上升趋势;ck则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在9~15 d时,ck的MDA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处理E的MDA含量均高于处理A、B、C、D;在11~15 d时,处理C的MDA含量均较其他处理的含量低。结果表明,处理C的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处理B。

3 讨论与结论

3.1 PEG对紫罗兰种子发芽的影响

PEG具有调节渗透水势的作用,可促进糖原和贮存蛋白的代谢及生长调节物质的水平,并且在促进种子吸胀时的膜相转变和膜损伤修复方面有显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羟自由基的产生,进而减轻膜脂质过氧化对种子的伤害作用,从而提高种子抗性和活力[10-14]。因此,根据PEG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发芽的依据,常用于对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的研究,包括模拟干旱胁迫、水分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等,如PEG对苦瓜、翅果油等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5,11-13]。本研究表明,紫罗兰种子经不同浓度的PEG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均有所提升,其中以9%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3.2 PEG对紫罗兰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

在紫罗兰种子萌发生长过程中,因不同浓度的PEG处理其生理指标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实验表明,一定浓度处理过的种子细胞膜透性有所升高,且以9%浓度PEG处理效果最佳,可能是此浓度能较好地修复细胞膜系统,从而提高种子活力;当PEG浓度高达15%时反而使电导率上升,种子的萌发率也下降,可能是过高浓度PEG会损伤种子细胞膜系统,致使细胞膜通透性降低,阻碍种子的萌发生长[15-16]。

脯氨酸为植物体内的一种渗透调剂物质,反映植物水分的亏缺程度。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作为植物生长发育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参与各种物质代谢,还与呼吸作用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聚乙二醇影响高粱幼苗生长,及烟草、臭椿、谷稗等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指标;不同浓度PEG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影响不同,最适浓度PEG能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17-21]。本实验中,一定浓度范围内的PEG可使紫罗兰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以9%浓度PEG为最佳。当PEG浓度到达15%时,紫罗兰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略有下降,说明当PEG浓度大时会抑制了紫罗兰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并阻碍了种子的生长发育。

本研究中,3%、6%、9%、12%PEG能降低紫罗兰种子中的MDA含量,其中9%PEG处理的紫罗兰种子MDA含量最低,而15%PEG处理的紫罗兰种子的MDA含量上升,且该浓度下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较低,可能高浓度PEG加剧了紫罗兰种子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不利于其萌发。在很多研究种子萌发生长中,常用SOD、POD等酶类物质来表现种子萌发生长状态,酶活性升高,表明种子萌发良好,生长迅速[16-21]。本研究中,3%~12%PEG能使POD和SOD酶活性升高,而增加最为显著的是9%PEG处理。

本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PEG能提高紫罗兰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使其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降低,增加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促进POD、SOD酶活性。经3%~12%PEG浸种24 h后紫罗兰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显著高于蒸馏水浸种的,其中以浓度为9%PEG浸种的效果最好,能有效促进紫罗兰种子的快速萌发,提高其发芽率。当PEG浓度为15%时,紫罗兰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则降低。因此认为,9%PEG浸种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且萌发效果最好。

猜你喜欢
紫罗兰脯氨酸发芽势
国家药监局批准脯氨酸恒格列净片上市
L-脯氨酸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水分胁迫对3个枣品种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植物体内脯氨酸的代谢与调控
What is love
What is love 什 么 是 爱
高锰酸钾药剂浸泡处理山桃稠李种子催芽比较试验
腐胺和精胺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影响
GA3处理对欧亚种葡萄种子发芽的影响
购买玉米种子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