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眼袋整形术与现代综合眼袋整形术的效果对比

2021-02-26 05:18沙俊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下睑整形术眼轮

沙俊丽

(江苏省宿迁市天黛医学美容门诊部,江苏 宿迁 223800)

0 引言

随年龄增长,人体眼部周边皮肤组织弹性显著降低,下眼睑表现为下垂、松弛、膨大,临床将此类变化称之为眼袋,部分眼袋膨出患者伴有颧面部容积缩小及泪沟明显等症状,严重影响面部容貌美观度,也可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不利影响[1]。眼袋可导致多种眼科疾病,如未能有效治疗可导致松弛性眼睑外翻及结膜炎、白内障、角膜炎等。眼袋整形术可有效解决眼袋相关问题,有助于患者面部美观程度提高,也可降低眼部疾病发病风险[2]。本次研究总结并评估眼袋整形术患者相关基线临床资料内容,重点探讨传统眼袋整形术与现代综合眼袋整形术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研究相关病例样本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就诊行眼袋整形患者76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基础性分组模式,将76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眼袋整形,符合手术指征,且同意参与本研究。研究组患者中男11例,女27例,年龄区间跨度28-69岁,平均(43.69±5.63)岁,病程时间区间跨度6个月至7年,平均(3.54±1.37)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0例,女28例,年龄区间跨度27-65岁,平均(43.54±5.85)岁,病程区间跨度7个月至7年,平均(3.61±1.38)年。基线资料组间无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眼袋整形术治疗,麻醉方式为眼部局部麻醉,手术切口位置设置于外眦沟至下眼睫毛下缘,确保患者眼轮匝肌及眼部皮肤组织充分分离。眶隔打开后,将眼袋部位膨出状态脂肪及多余皮肤彻底组织清除。研究组患者行现代综合眼袋整形术治疗,取患者平卧位,切口位置设置于距离下眼睑眼缘约2 mm处。将患者眼部皮肤及眼轮匝肌切开,眶隔筋膜妥善分离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确保眶隔脂肪充分暴露,将多余脂肪组织彻底清除。操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如泪沟明显,需释放眶隔脂肪后进行平铺泪沟处理。完成上述操作后进行止血,眶隔利用丝线收紧并妥善加固缝合。确定外眦韧带位置后利用丝线悬吊,使其固定于眶外侧壁骨膜区域,并将松弛的眼轮匝肌收紧,如患者年龄偏大,告知其眼部最大程度向上方看,张口,牵拉下眼睑皮肤组织。多余皮肤组织在切口位置完全无张力状态下实施切除操作,止血后采用尼龙线缝合切口。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如泪沟明显或颧面部容积缺失,需实施局部脂肪填充治疗。

1.3 评价标准。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纳入显效的患者需满足下睑皮肤下垂及松弛等症状消失,无泪沟,颧面部饱满丰盈等标准,纳入有效的患者需满足下睑皮肤下垂及松弛等症状显著好转,无泪沟,颧面部形态好转等标准,其他治疗情况的患者属于无效,将显著及有效的患者数量占比作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评估组间治疗后切口感染、血肿、眼睑外翻等并发症发生率。利用我院调查调查表格评估组间患者满意度,指标为满意(得分超80分)、较满意(得分为60-80分)、不满意(得分低于60分),患者满意度=(满意+较满意)/38。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检验方法为χ2,为确保数据分析计算结果准确,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评估组间并发症发生率。评估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受年龄增长等因素影响,人体面部皮肤组织产生退行性变化,极易产生眼袋、颧面部塌陷、泪沟等问题[3]。为改善面部容貌美观度,解决眼袋,行眼袋整形术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眼袋整形常规术式包括传统眼袋整形术及现代综合眼袋整形术,为提高眼袋整形效果,医师需结合患者面部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表1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n(%)]

表2 评估组间并发症发生率[n(%)]

系统分析各项数据资源,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现代综合眼袋整形术治疗安全有效。传统眼袋整形术属临床常规术式,可有效去除患者眼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其主要缺陷为整形后美观度不足,复发率较高,无法满足患者需求[4]。

现代综合眼袋整形术与传统术式相比针对性更强,通过对患者下睑支持结构的恢复及筋膜加固等操作可清除眼袋,配合脂肪填充、泪沟平铺等操作可提高颧面部丰盈程度,达到理想的整形效果。现代综合眼袋整形术共分四步完成:第一步需实施局部麻醉,并设置眼缘及下眼睑切口。第二步需暴露眼眶隔脂肪,并将多余脂肪清除,妥善缝合固定。第三步需在眶外侧壁骨膜位置固定外眦韧带,收紧松弛的皮肤组织。第四步需对下眼睑皮肤组织进行牵拉,清除多余皮肤组织后缝合[5]。通过上述四步操作可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的完整性,有效修复眼袋下垂及下睑松弛,术后下睑可恢复自然形态,整形美观度优于传统眼袋整形术。同时,部分眼袋整形患者年龄偏大,术中各项操作极易引发血管脆性增加等局部及全身改变,为此需加强围术期患者管理,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合理使用降低血液粘度类药物,术中需控制各项操作力度,减少患者失血量,提高耐受程度。术后利用眼膏及滴眼液保护眼部,配合采取镇痛药物干预,以此来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提高术后恢复效果[6]。

部分患者行眼袋整形术后合并多种并发症,为此需深入分析诱发各类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眼袋整形术治疗的安全性。下睑外翻属于下睑手术多发的并发症类型,诱发此类并发症的原因包括皮下淤血及血肿、睑伴松弛、皮肤切除量不合理、眼轮匝肌清除量过多、肌肉组织张力异常等。针对此类并发症,需在术前完成眼睑回缩等实验操作,并依据实验结果术中实施韧带成形等操作。如患者术中合并眼球分离,则表明去除皮肤总量不合理,为此需掀起皮肤阻组织,并实施下方分离等操作,对眼轮匝肌实施折叠性份额各,以提高其张力,纠正相关并发症。血肿形成也属于眼袋整形术多发并发症,诱发血肿形成的主要因素与术中未彻底止血、术后未实施加压包扎、凝血功能障碍等相关。处理此类并发症,患者需在术前停止服用各类抗凝药物,术中实施局部麻醉期间可加入肾上腺素,以达到彻底止血的临床效果。术后需实施局部组织冷敷与加压包扎,也可服用适量云南白药胶囊,以降低渗血量。如患者为浅表性小范围血肿,则无需实施针对性处理,可实现执行吸收。双侧不对称在眼袋整形术中偶发,其主要原因为术前双侧眼袋不对称、术中眶脂去除不同等,为预防此类并发症,术前需加强设计研究,合理确定眼袋去除量,如患者产生双侧不对称等问题,可在术后间隔3-6个月实施二次实施治疗。

由此可知,与传统眼袋整形术相比,眼袋整形患者采用现代综合眼袋整形术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流程设计等方面仍不够完善系统,未能够与地区内同类型的研究内容开展横向的比对及分析研究,就诊患者总体数量较少,持续研究时间较短,现代综合眼袋整形术的具体临床应用情况仍需进行持续性系统分析。

猜你喜欢
下睑整形术眼轮
老年患者使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治疗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A型肉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效果研究
下睑缩肌眶隔加固联合颞侧睑板固定在下睑膨隆型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疗效观察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
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术在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的应用
改良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
改良下睑缩肌折叠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30 例效果观察
Cinderella“灰姑娘”削足适履整形术
下睑眼轮匝肌悬吊的中面部除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