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睑

  • 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对先天性下睑内翻的矫治效果*
    6500)先天性下睑内翻是由睑板发育异常、轮匝肌纤维过度发育、下睑缩肌发育不全等多因素协同作用,导致下睑位置异常的先天性眼疾[1-2]。疾病早期,患儿下睫毛稀疏且松软,多数患儿无明显不适,伴随年龄增加,下睑睫毛逐渐变硬,倒睫毛反复刺激上角膜或结膜组织,可出现流泪、异物等不适症状,且伴随病程迁延,可引起角膜散光、角膜上皮损伤、角膜炎、结膜炎等并发症,对患儿的视力发育及眼部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伤[3-4]。切除倒睫、缝线法、眼轮匝肌切除术是现阶段治疗先天性下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3年22期2023-12-13

  • 改良内路法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矫正退行性睑内翻的疗效分析
    折叠术法[3]、下睑睫毛翻转等[4]方法进行矫正,但是由于下睑内翻倒睫术后复发率还是很高的,因此现在临床逐步开展采用外路法睑板条联合下睑缩肌悬吊方法进行矫正[5],可达到不错的效果。基于外路法的思路,本研究采用微创内路法结合睑板条悬吊联合下睑缩肌前徙的方法对退行性睑内翻进行矫正,现对矫正的疗效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眼睑内翻的患者42例(55只眼),其中男性20例(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5期2022-11-09

  • 改良倒V皮瓣联合手术治疗儿童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的疗效研究
    宋晶 毕晓萍儿童下睑内翻倒睫是中国儿童患病率较高的一类疾患,不但会导致畏光、流泪,影响患儿眼部舒适度,严重者更会造成患儿角膜病变,影响视功能发育。临床上治疗儿童下睑内翻倒睫的方法多种多样,保守治疗和各种手术治疗方式历史悠久,保守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有效,但多数患儿需要通过手术才能彻底治愈。大部分手术患者近期效果确切,但存在远期复发以及影响患儿眼睑外形等弊端。尤其亚裔人种内眦赘皮十分普遍,下睑内翻倒睫合并内眦赘皮患儿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效果欠佳。本研究采用临床病例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5期2022-11-09

  • 内眦“L”型切口联合睑板固定术治疗先天性睑内翻
    )0 引言先天性下睑内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先天性下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位置异常。先天性下睑内翻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多伴有倒睫、内眦赘皮及眼轮匝肌肥厚等症状[1-2]。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内睑赘皮会逐渐消失,但是当患者存在明显的角膜刺激症需要手术矫正治疗[3]。我们认为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的原因是:内眦赘皮,睑板前眼轮匝肌异常和下睑缩肌锚定缺失三因素共同导致的下睑张力失衡[4]。目前对于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的患者单纯行下睑内翻的矫正手术很难松解内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0期2022-10-28

  • 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
    眼睑,其主要是由下睑皮肤松弛与肌无力、眶隔皮肤松弛对于轮匝肌牵引收缩作用欠佳、眼睑后支撑不足以及眶脂肪不足等原因导致[1-2]。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较易出现眼睑痉挛、流泪、眼睛畏光以及刺痛等相关感受,不仅会导致患者视力不佳,还会影响面部美观,若不及时接受对症处理,会导致角膜进一步损伤[3-4]。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常用术式包括缝线矫正术、皮肤睑板固定术、眼轮匝肌切除术、眼轮匝肌折叠术等,由于导致下睑内翻原因多样,其手术治疗方案相对较多,

    国际眼科杂志 2022年9期2022-09-16

  • 眶隔脂肪游离移植在下睑袋整复术中对泪槽畸形的矫正作用
    滨 150001下睑袋是下睑部的眶隔脂肪向前膨出而形成的袋状结构。随着年龄增加,下眼睑皮肤胶原蛋白的流失和眼轮匝肌的松弛,泪槽韧带和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的退行性变及颧脂肪垫的萎缩或者下移,使眶下缘软组织容量减少,形成下睑袋以及泪槽畸形和睑—颊结合部的局部凹陷,是眶周及面中部老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2]。以往经典的下睑袋成形术常常导致下睑凹陷畸形,并且不能纠正泪槽畸形;传统的眶隔脂肪释放术,虽可以矫正泪槽畸形,但需离断泪槽韧带,手术操作复杂,也常常会发生下睑外翻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5期2022-09-14

  •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
    1000)老年性下睑内翻又称退行性下睑内翻,是下睑组织衰老引起的一种眼部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1%[1]。睑内翻指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内翻到一定程度时,睫毛也倒向眼球,因此睑内翻患者同时伴有倒睫[2]。下睑内翻倒睫易导致眼红、流泪、异物感、眼睑痉挛等不良症状,严重者甚至还会引起感染、角膜溃疡,导致视力下降[3]。手术矫正眼睑位置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唯一手段,术式多样,但是术后易复发。眼轮匝肌缩短术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术式,治疗老年性下睑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年8期2022-09-13

  • 外切下睑袋联合治疗“三沟”的疗效观察
    10096)外切下睑袋矫正术适用于中老年患者、皮肤松弛明显及下睑眶隔脂肪膨出者,术后可以使下眼睑恢复活力,同时保持自然的外观。成功的下睑袋矫正术取决于解剖学知识和外科技术、准确的术前分析和对细节的综合把控。因此必须认识到下眼睑的常见的如泪槽畸形、假性突出脂肪、睑板弹性减弱、皮肤纹理变化以及皮肤松弛和花斑等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泪沟、颊沟和鼻唇沟(简称“三沟”)的变化,其表现多给人以衰老、疲惫的状态,因此也成为人们改善面部年轻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6期2022-08-17

  • 改良式睑内翻手术与眼轮匝肌折叠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对比
    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睑,指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眼疾,有畏光、流泪、异物感、刺痛、眼睑痉挛、摩擦感等症状,出现角膜损伤,严重者导致角膜混浊或溃疡,可引起视力下降。因下睑组织相对薄弱,故下睑内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睑内翻[2],其为老年人多发眼病。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手术治疗方式很多,均可获得肯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仍容易复发,不仅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医生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也非常慎重,力求既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又可降低复发几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的临床资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4期2022-01-13

  • 改良式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术的疗效探析
    年眼病中,老年性下睑内翻十分常见,病情进展后,下睑缘将有可能翻往眼球方向,若睑缘卷曲至某种程度,在睫毛的刺激下,将会出现流泪、刺痛与异物感等症状,若情况严重,也可导致角膜溃疡与角膜上皮脱落等情况[1]。近年来,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使得我国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患病率显著升高,需要引起临床的重视[2]。目前,医院可采取手术疗法来对老年性下睑内翻病患进行干预,但多年临床实践表明,传统手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疾病进展,但总体疗效欠佳,且复发率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4期2021-12-15

  • 下睑缩肌眶隔加固联合颞侧睑板固定在下睑膨隆型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下睑缩肌眶隔加固联合颞侧睑板固定在下睑膨隆型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7月至2019年01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眼科的下睑膨隆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共23例28眼,年龄65-88岁(平均79.2岁)。对所有患者行下睑缩肌眶隔加固联合颞侧睑板固定。分别观察术后1mo、3mo、6mo、12mo的手术效果及复发率。结果:术后早期1例出现轻度过矫,其中1眼于术后3月眼睑形态恢复正常。术后所有患者1年内随访未出现复发,未有手术相关并发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2021-12-08

  • 下睑缩肌离断联合睑板下缘固定术治疗先天性睑内翻的疗效分析
    先天性睑内翻是指下睑睑缘向内卷,多发生于鼻梁发育欠饱满、伴有内眦赘皮者。先天性的睑内翻的病因复杂,有研究报告,伴有內眦赘皮的睑内翻患者,体重指数明显高于相同年龄段正常人群[1]。亦有学者认为,先天性睑内翻与下睑缩肌腱膜附着点或张力异常、睑板厚度明确相关[2-4]。研究发现先天性睑内翻患者睑板厚度明显大于相同年龄段正常人群,而睑板宽度及眼轮匝肌宽度并无统计学差异。因此,针对先天性睑内翻发病机理,笔者认为术中完全松解下睑缩肌的异常固定点,在垂直方向上固定睑板尤

    医药前沿 2021年27期2021-10-26

  • 外侧睑板条锚定联合下睑缩肌加固术矫正下睑外翻的疗效
    214023)下睑外翻为睑缘向外翻转、睑缘离开眼球的异常状态,常引起睑裂闭合不全,溢泪,睑结膜干燥、肥厚、充血,角膜干燥、溃疡等[1],按发病因素可分为退行性睑外翻、麻痹性睑外翻和瘢痕性睑外翻。对于退行性睑外翻和麻痹性睑外翻患者,大多存在眼睑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松弛,单纯利用睑板楔形切除术或外眦韧带固定术等技术均无法达到良好的矫正效果[2-3]。鉴于此,本研究评估睑缘切开后进行外侧睑板条锚定联合下睑缩肌加固术对于下睑外翻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医疗装备 2021年23期2021-04-03

  • 退行性下睑内翻的力学失衡机制和治疗策略综述
    00853退行性下睑内翻是下睑内翻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老年人,因此也称为老年性睑内翻,是常见的老年性眼病之一。随年龄增长其发生率增加,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为2.1%[1]。由于亚洲人与高加索人眼睑解剖结构的不同,亚洲人下睑退行性改变更趋向于睑内翻[2],且睑内翻的发生率高于高加索人[2]。睑内翻是指睑缘向眼球方向翻转,睫毛与角膜摩擦,导致异物感、眼红、流泪等现象,严重者因角膜长期摩擦、感染或出现角膜白斑而影响视力[3]。临床上易与普通结膜炎混淆,或者混同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3-26

  • 眼睑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下睑缩肌移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效果
    光等症状,老年性下睑内翻急性发作会加重症状[1]。下睑缩肌无力,下睑、眶隔皮肤松弛,造成老年性下睑内翻。老年性下睑内翻多伴倒睫,引起流泪、畏光,并可能引发角膜溃疡、上皮脱落等并发症,长期不愈会导致视力下降。下睑缩肌移位术是通过上提下睑缩肌,使睑缘外翻,增强下睑缩肌力量,进而矫正睑内翻。眼睑轮匝肌折叠缩短术通过折叠局部眼轮匝肌,使眼轮匝肌归位,解除睑缘所受压迫,增强眼轮匝肌对睑板下缘的压迫作用,粘连眶隔,矫正睑内翻。本研究观察眼睑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下睑缩肌移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4期2021-03-10

  • 烧伤早期埋线固定联合植皮术减轻眼部深度烧伤患者下睑外翻的效果及对二次手术率的影响
    畸形,这其中又以下睑外翻最常见,影响面部整体美观性,加上眼裂闭合不全,睑结膜和角膜暴露,造成患眼干燥、疼痛、敏感及异物感等不适,患者视力降低,严重时可导致失明[1-3]。我们把埋线固定联合植皮术应用于早期眼睑烧伤的创面处理,以期降低下睑外翻发生率,减少二次手术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安阳市眼科医院2015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34例面部烧伤累及眼睑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3月—

    感染、炎症、修复 2021年3期2021-02-10

  • 改良眼袋整复术在下睑年轻化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065目前,对于下睑眼袋的整形方法主要有经皮肤入路法和经结膜入路法两大类。早期的眼袋整形主要是去除松弛的皮肤及膨出的脂肪,对于下睑老化的原因认识不足,过分强调了脂肪的切除,造成术后效果不理想和下睑外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1]。下睑老化是软组织受重力牵引及软组织量的减少而引起的多种变化,表现为眼袋膨出、泪沟凹陷畸形、下睑皮肤松弛、中面部下垂等[2]。为了综合解决下睑老化问题,真正达到下睑年轻化的目的,从2018年5月—2020年5月对101例要求改善下睑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0年4期2020-12-28

  • 联合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
    位置异常。退行性下睑内翻是睑内翻最常见的类型。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1%,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会升高,而东亚人的患病率高于非东亚人[1]。睑缘向内翻转会引起睫毛和眼睑皮肤对角膜表面的机械性摩擦,使角膜上皮受到显著破坏,严重者可导致角膜基质瘢痕和视力下降。手术是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案,手术方式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导致下睑内翻的病因有多种,因此没有一种单一的手术方式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针对引起下睑内翻的多种病因,采用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眼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0-12-25

  • 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术在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的应用
    行性睑内翻。由于下睑组织结构相对薄弱,而上睑的提上睑肌腱膜和Müller 肌要比下睑缩肌强大有力,所以睑内翻主要发生于下睑[1],为老年人的多发性眼病。下睑睫毛随睑缘向内翻卷,卷入结膜囊,接触眼球表面而出现刺激症状。因睫毛长时间摩擦角结膜,重者可导致角膜溃疡或混浊而影响视力。目前的手术方式虽多,也均可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术后复发问题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不少困扰[2]。根据该病的发病机制,作者采用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取得了较好疗效,所有病例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6期2020-12-19

  • 西宁地区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下眼袋修复术临床研究
    宁 810003下睑内翻在临床眼科中比较多见,好发于老年人[1]。眼轮匝肌、下睑皮肤、眶隔膜松弛、下垂以及眶脂肪移位,会引起眼袋[2-3]。 老年人发生下睑内翻,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睑缩肌腱膜、眼部皮肤肌肉逐渐减弱、松弛,使得睑板下缘上浮,最终形成睑缘内翻[4-6]。 而眼袋的发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睑内翻, 尤其是皮肤严重松弛、 眶脂肪疝出重度者,病情更为严重[7]。 鉴于此,为了纠正患者下睑内翻,修复其眼袋,该研究方便选择2

    中外医疗 2020年32期2020-12-15

  • 下睑缩肌复位联合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
    健0引言退行性下睑内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眼睑位置异常。病因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包括因年龄增长引起的内外眦韧带松弛、下睑缩肌松弛或与睑板离断导致其完整性缺失,以及眶隔前轮匝肌的骑跨[1]。下眼睑失去稳定结构支撑,导致睑缘向内侧翻转,睫毛与角结膜接触。因此,下睑内翻常引起眼部刺激症状,如刺激感、异物感、畏光、流泪等,如果不能及时接受治疗,严重者可引起角膜溃疡继而导致视力下降。手术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最有效的手段,大多数手术方式术后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复发仍是一个

    国际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2020-12-04

  • 改良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
    轮匝肌肌力过强和下睑缩肌的异常定位都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内眦赘皮牵引眼睑皮肤导致继发性的下睑内翻。亚洲国家内眦赘皮的发生率大约70%~80%[2]。关于睑内翻的手术方式有许多的报道,然而,亚洲儿童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相当常见,传统下睑内翻矫正术式很难释放内眦水平向的牵引力,故往往不能有效矫正内眦侧倒睫,即使得以矫正,也很快复发。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被用于矫正合并内眦赘皮的下睑内翻倒睫,该术式常被认为是次选治疗,且因为形成额外的皮肤瘢痕而存在颇多争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4期2020-09-05

  • 改良下睑缩肌折叠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30 例效果观察
    3003)老年性下睑内翻多数是由眼睑组织的老年性退行性变化所引起,故又称退变性睑内翻。由于下睑缩肌无力,眶隔和下睑皮肤松弛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的收缩作用,以及老年人眶脂肪减少,眼睑后面缺少足够的支撑所致[1]。笔者自2015年以来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的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60 例(71眼) 分别施行常规下睑缩肌折叠术和改良下睑缩肌折叠术,通过增加下睑缩肌张力,加强其对眼轮匝肌收缩的牵制作用而矫正下睑内翻,通过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来探讨改良下睑缩肌折叠术治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3期2020-06-30

  • 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观察
    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在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就诊于我科的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120例(134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8例(58眼)采用单纯眼轮匝肌切除术,B组72例(76眼)采用眼轮匝肌缩短联合下睑缩肌修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内矫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1年随访可见,B组患者矫正有效

    医学信息 2019年4期2019-10-08

  • 比较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不同术式的疗效
    性睑内翻,特别是下睑内翻,在临床尤为多见。患者主要伴有刺激感、畏光、异物感、流泪等症状,病情严重甚至会损伤角膜,导致视力下降。手术是治疗睑内翻的主要方法,该研究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了两种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参与研究的96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共110只患眼。对照组48例(57眼),其中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 63 岁~86 岁,平均年龄(72.56±3.54)岁

    系统医学 2019年8期2019-06-24

  • 双层加强缝合法联合皮肤轮匝肌切除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的疗效观察
    5300)先天性下睑内翻是眼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尤其在亚洲人中发病率较高。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斑翳等,除了会带来畏光、流泪等不适外,还会对视力和外观带来影响[1]。我院在2015.01-2018.08期间采用双层加强缝合法联合皮肤轮匝肌切除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并与单层缝合联合皮肤轮匝肌切除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01-2018.08在我院就诊的先天性下睑内翻患者38人,其中:男17人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4期2019-05-22

  • 经结膜入路OF释放结合FLOO悬吊矫治下睑袋伴TTD的临床研究
    赵学章,贺 兵下睑袋、泪沟畸形(TTD)是眶周老化的主要形式,且多数下睑袋患者合并TTD,以光老化、皮肤松垂、眶周皱纹及色素沉着性改变等表现为主[1]。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OF)释放虽能解决眶周疝出脂肪、皮肤松弛,但对伴TTD患者单纯行下睑袋整形术难以达到眶周年轻化的目的[2]。眶肌筋膜韧带(FLOO)位于眼外眦韧带内下方,既往有研究指出,术中悬吊FLOO固定于眶外缘骨膜或可增加下睑支撑结构力量,改善TTD[3]。但经结膜入OF释放结合FLOO悬吊法矫治下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5期2019-05-21

  • 改良Fox术及改良眼轮匝肌折叠术治疗老年下睑内翻的效果研究
    ler术)对老年下睑内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下睑内翻患者分为观察组(n=36,43眼)和对照组(n=36,47眼)。观察组采用改良Fox术,对照组采用改良Wheeler术。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复发率、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近期满意度评分及近期复发率比较[(8.14±1.45)分、4.65% vs (8.17±1.41)分、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满意度评分(7.71±1.23)分及远期复发率(9.30%)明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5期2019-05-15

  • 改良下睑袋整形术对下睑松垂的治疗效果观察
    加重,这就会导致下睑松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生活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工作与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很多人皮肤衰老的现象出现得更早,下睑松垂的情况更严重[1]。而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个人形象,因此在发现了下睑松垂的情况之后,很多人都希望通过整形手术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形象,由此下睑袋整形术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睑袋整形术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将下眼睑多余的脂肪去除,然后再修复松垂的皮肤,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需要考虑高度的美观

    智慧健康 2019年8期2019-04-10

  • 眶隔脂肪释放及眼台再造进行眼袋整复术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眼轮匝肌层。距离下睑缘3cm时,切开眼轮匝肌,并把眶隔膜表面钝性分离,分离期时,需完全保留眶隔膜,并让其充分暴露。完成以上操作后,打开眶隔膜,充分释放眶隔内多余脂肪,并将其剪除,缝合眶隔膜。皮瓣为游离状态时,实施外上方牵拉,并将多余皮肤和肌肉组织剪除,给予止血处理。止血效果突出,则顺着眶下缘剪开眶隔膜。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眶隔脂肪释放和眼台再造,①首先在其中脂肪囊和下睑内做小切口,充分暴露后,游离眶隔脂肪,尽量保持完整的脂肪供血,填充下睑凹陷部位,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2期2019-03-22

  • 老年性下睑松弛整形手术的效果观察
    人群中, 老年性下睑松弛是美容整形手术中比较常见的, 能够明显影响眼睑部位的美观性。有些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由于松弛比较严重, 患者会出现眼睑内翻、下睫毛倾倒的情况[1], 进而对患者的视力以及生活水平产生影响。当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整形手术恢复其视野, 符合患者的美学需求。为研究老年性下睑松弛整形手术的效果, 本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治疗的本病患者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2期2018-11-30

  • Byron Smith术和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对退行性下睑外翻患者矫正效果的影响研究
    肖凡退行性下睑外翻属于一种眼部疾病, 长期眼睑外翻会使结膜外露、干燥、充血而肥厚, 不仅影响容貌, 还会引起眼部病理性变化, 因此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Byron Smith术和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均是临床治疗退行性下睑外翻的重要手术, 但是关于其疗效比较目前还未有定论[2]。本次研究对退行性下睑外翻患者分别使用Byron Smith术和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治疗, 比较其矫正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7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2018-01-18

  • 先天性下睑内翻手术治疗临床探讨
    倒向眼球,先天性下睑内翻常见于亚裔人群,是一种先天睑缘不正常的内卷、睫毛倒向眼球的睑缘位置异常状态[1]。先天性下睑内翻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在中国占比高,刘国华等调查发现济南市3~6岁9867名幼儿常见眼病状况,睑内翻儿童223名,占2.26%[2]。多发生于下睑内侧1/2~2/3。先天性睑内翻往往伴有内眦赘皮,内眦赘皮是引起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的重要因素[3]。若单纯常规睑内翻矫正手术而忽略内眦赘皮的处理,临床矫正效果常欠佳,也易导致复发[4],临床上对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10期2018-01-12

  • 外眦部梭形皮肤切除与眼轮匝肌缩短术矫治下睑内翻临床效果比较
    轮匝肌缩短术矫治下睑内翻临床效果比较涂晶晶(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眼科 湖北 襄阳 441000)目的:探究外眦部梭形皮肤切除与眼轮匝肌缩短术矫正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在本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下睑内翻患者(128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排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67眼)和对照组49例(61眼)。对照组采用眼轮匝肌缩短术(Wheeler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外眦部梭形皮肤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4%,与对照组(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11期2017-12-22

  • 浅析改良下睑袋整形术在下睑松垂治疗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床研究*浅析改良下睑袋整形术在下睑松垂治疗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张淑琳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山东德州 253000目的 研究探析在下睑松垂的治疗中应用改良后的下睑袋整形术的满意度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来该院进行整形的下睑松垂的患者212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106例,采用传统下睑袋整形术;实验组患者为106例,采用改良下睑袋整形术,依据患者的实际下睑袋松垂情况,选择手术治疗的切口,切开

    世界复合医学 2017年2期2017-09-22

  • 口腔黏膜移植联合易位皮瓣治疗下睑内翻倒睫
    联合易位皮瓣治疗下睑内翻倒睫董晓宏 马晓冬 王长林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移植加外眦处“Z”形易位皮瓣联合治疗下睑内翻倒睫手术的有效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沿下睑灰线处做冠状位切开,适当游离下睑结膜层及皮肤层,在外眦处行“Z”形易位皮瓣增加冠状位切口长度及减少张力后,行自体口腔黏膜移植。结果 本组共9例患者,17只眼。术后随访6~24个月,经患者自身感受、医师和第三方对术后的外观形态、整体效果等进行评价,均较满意。结论 应用口腔黏膜移植联合外眦处“Z”形易位皮瓣治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年2期2017-07-01

  • 眶脂肪固定联合眶肌筋膜韧带悬吊在维吾尔族女性下睑袋整复术中的应用
    吊在维吾尔族女性下睑袋整复术中的应用孙 淼1,纪 翔2,郜泽誉1,牛丽珠1,吴新民1(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青岛市中心医院 山东 青岛 266000)目的:在维吾尔族女性下睑袋患者中应用经皮入路眶脂肪弓状缘释放固定联合眶肌筋膜韧带悬吊技术矫正下睑袋,初步探讨该技术在维吾尔族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维吾尔族女性下睑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传统经皮入路下睑袋整形术为对照组,以接受经皮入路眶脂肪弓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2期2017-03-23

  • 老年性下睑松弛美容整形手术疗效观察
    75003老年性下睑松弛美容整形手术疗效观察张秀叶河南开封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 开封 475003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性下睑松弛美容整形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5-01—2016-01,共对82例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行美容整形手术。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皮肤及眶脂去除适量。末次随访,全部患者的下眼睑松弛改善明显,有效矫正眼睑内翻及倒睫,年轻化效果满意,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为100%。结论 美容整形手术治疗老年性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2-26

  • 下睑内翻倒睫矫正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赵素焱,田彦杰下睑内翻倒睫矫正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赵素焱,田彦杰目的探讨下睑内翻倒睫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因下睑倒睫并发症就诊的患者共68例102眼,其中术后出血2例2眼,下睑外翻4例4眼,切口愈合不良3例6眼,下睑倒睫复发59例90眼。对于下睑外翻和伴有明确下睑松弛的老年性下睑倒睫的患者采取了下睑全层缩短术,对于复发性先天性下睑倒睫采取下睑赘皮切除法予以矫正。结果术后下睑外翻及57例复发性倒睫均得以矫正,随访4个月至6年,无并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3期2017-01-14

  • 美容整形手术在老年性下睑松弛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整形手术在老年性下睑松弛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赵敏娟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100目的 研究美容整形手术在老年性下睑松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美容整形手术的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下睑松弛改善率轻度患者和中度患者均100%,重度患者改善率92.9%,外眦鱼尾纹改善率轻度患者96.4%,中度患者93.7%,重度患者85.7%。结论 美容整形手术在老年性下睑松弛中的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6期2016-06-15

  • 睑板“V”型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外翻的临床观察
    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外翻的临床观察王萍目的 探讨老年性下睑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以达功能治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26例(30只眼)发病时间长、外翻程度重的下睑外翻患者,行睑板“V”型切除矫正手术,对患者行6个月~ 1年的随访。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5只眼下泪点外翻经治疗后全部好转。27只眼中重度下睑外翻患者,其下睑位置均恢复正常,睑缘紧密贴附于眼球,睑球结膜炎症消失,患者溢泪症状消失;3只眼向上注视时,具有轻度的睑球分离。结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7期2016-02-15

  • 先天性下睑倒睫分层缝合法的临床观察
    临床报告·先天性下睑倒睫分层缝合法的临床观察黎冬平,王育红,涂惠芳,焦峰作者单位:(430060)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Citation:Li DP, Wang YH, Tu HF,etal. Clinical effect on layered suture for congenital lower eyelid trichiasis correction.GuojiYankeZazhi(IntEyeSci) 2016;16(1):1

    国际眼科杂志 2016年1期2016-01-20

  • 针对眼袋伴随泪沟凹陷的眶隔脂肪转移填充技术
    对56例眼袋伴随下睑泪沟凹陷的求美者采用的眶隔脂肪转移填充技术,同时进行眼轮匝肌的悬吊,观察记录患者术后眼周基本情况及外观改善要点,评估修复整形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均采取眶隔脂肪转移填充治疗,术后观察3~24个月,疗效确切, 56例求美者眼袋外观消失、下睑泪沟区凹陷部位均得到明显改善,呈自然美观曲线,无明显切口瘢痕,无睑外翻等不良并发症。其中3例术后效果改善不足,泪沟区域及下方饱满程度不够,此三例求美者随后予以二次矫正手术,利用自体脂肪填充的方法,重新对眶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7期2016-01-20

  • 老年性下睑内翻行眼轮匝肌缩短及部分皮肤切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下睑轮匝肌缩短及松弛皮肤切除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经门诊确诊为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33例(37眼),其中1例为复发性下睑内翻行收入院治疗,所有患者行术眼眼轮匝肌缩短及松弛皮肤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矫正效果及分析复发性下睑内翻未能有效矫正的原因。结果:33例(37眼)经手术治疗后36眼下睑内翻全部矫正,1例术后出现轻度外翻,有效矫正率97%。结论:采用眼轮匝肌缩短及松弛皮肤切除术加强睑板下缘部位下睑肌力量,切除松弛多余皮肤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2015-10-21

  • 睑板前肥厚眼轮匝肌及皮肤切除术矫正先天性下睑内翻
    切除术矫正先天性下睑内翻张元政, 杨 超, 邢 新目的 探讨采用睑板前肥厚眼轮匝肌及皮肤切除术矫正先天性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先天性下睑内翻的患者行睑板前肥厚眼轮匝肌及皮肤切除矫正术,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术后评估指标包括:手术并发症、下睑内翻复发率、外观满意度等。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7.2个月,均未出现并发症,并对术后外观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采用睑板前肥厚眼轮匝肌及皮肤切除矫正术,是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下睑内翻; 倒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5年9期2015-09-03

  • 上睑板结膜瓣联合局部皮瓣重建下睑广泛全层缺损
    联合局部皮瓣重建下睑广泛全层缺损方 硕, 邢 新, 杨 超目的 探讨上睑板结膜瓣联合单个或多个局部皮瓣在下睑广泛全层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上睑板结膜瓣修复下睑广泛全层缺损22例,全部缺损长度均大于下睑全长1/2,随后设计一个或多个邻近的局部皮瓣覆盖残留皮肤创面。其中,13例联合单个局部皮瓣,9例联合2个局部皮瓣,共计31个局部皮瓣。术后4~6周,行Ⅱ期断蒂睑缘修整术。结果 Ⅰ期术后,1个鼻旁皮瓣于第4天发生远端部分坏死,其余30个皮瓣(21例)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5年5期2015-08-22

  • 老年性下睑内翻两种手术矫正方法效果分析
    11100老年性下睑内翻两种手术矫正方法效果分析韩永钊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 南京 211100目的 在客观评价老年性下睑内翻两种手术矫正方法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升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效果的临床方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眼科2012年01月-2015年01月接收的21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观察组,共32只患眼),选择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手术;同期选择21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对照组,共31只患眼),选择皮肤及眼轮匝肌切除手术。通过观察所有入选患者的矫正效果,同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6期2015-07-12

  • 2种术式修复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比较
    种术式修复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比较杨晓英,陈 丽(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目的:探索退行性下睑内翻矫正术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119例(150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分析。A组采用轮匝肌转位下眶缘悬吊术,B组采用轮匝肌折叠缩短睑板下缘固定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下睑外翻并发症、内翻复发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采用眼轮匝肌转位术组的术后睑外翻发生率低、复发率小。结论:退行性下睑内翻治疗以采用眼轮匝肌转位下眶缘悬吊术优于轮匝肌折叠缩短

    现代临床医学 2015年6期2015-06-09

  • 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手术治疗体会
    的 探讨老年性性下睑内翻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诊的43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随机分为23例实验组和2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式眼轮匝肌紧缩术,对照组采用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治疗时间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5.096作者单位:1624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5期2015-01-26

  • 心脏涤纶补片在下睑退缩矫正中的应用
    ·心脏涤纶补片在下睑退缩矫正中的应用秦富强1,杨倩倩2,刘德成2(1.林州市中医院眼科河南林州456550;2.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河南郑州450016)目的:探讨心脏涤纶补片作为下睑植入物治疗下睑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24眼)下睑退缩的患者,术前测量在第一眼位下睑相对角膜下缘的位置及距下眶缘的位置。手术采用下睑眼袋皮肤切口,将修剪的心脏涤纶补片植入物置于下睑板下缘与下睑缩肌之间。术后观察下睑缘位置的变化及植入物是否移位及脱出。结果:对20例(2

    中国美容医学 2015年3期2015-01-21

  • 两种术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睑,多数是由于下睑缩肌无力,眶隔和下睑皮肤松弛失去牵制睑轮匝肌的收缩作用,以及老年人眶脂肪减少,眼睑后面缺少足够的支撑所致[1]。患者常有畏光、流泪、刺痛、眼睑痉挛等症状,当睑内翻达一定程度时,睫毛也倒向眼球,出现倒睫,倒睫摩擦角膜,角膜上皮可脱落,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2]。为进一步了解眼睑轮匝肌折叠缩短术和眼睑轮匝肌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110例(110只眼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1-13

  • 悬吊下睑板法辅助修复下睑外翻或退缩
    论 著悬吊下睑板法辅助修复下睑外翻或退缩宋海臣, 吴小蔚, 郑 梁, 简麒超目的探讨应用悬吊下睑睑板治疗各种下睑外翻或退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轻度下睑外翻或退缩采用尼龙线在一侧固定于内眦韧带后,向外侧“蛇形”缠绕下睑板,外侧端固定于外眦韧带外上方处悬吊下睑组织的方法修复;对重度下睑外翻或退缩,采用掌长肌腱游离移植辅助治疗瘢痕性下睑外翻的方法,下睑继发创面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结果自2009年5月至2013年9月,共修复各种下睑外翻或退缩15例,其中轻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4年6期2014-11-02

  • 眶隔重置及外眦固定在眼袋整复中的临床观察
    28例泪沟明显,下睑皮肤松弛患者行眶隔重置联合外眦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128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106例;年龄33岁~58岁。均为泪沟明显,皮肤松弛,典型病例见图1。所有患者均排除高血压,心脏疾病等病史,术前检查各项指标无禁忌症,由主管医师讲解手术过程及风险,患者表示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1.2 术前设计先取站立位,嘱患者平视,观察下睑皮肤弹性,并用亚甲蓝标记泪槽沟的范围。然后取平卧位,用亚甲蓝沿下睑缘1.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1期2014-05-15

  • 下睑松垂患者下睑袋整形术改良体会
    )·眼耳鼻美容·下睑松垂患者下睑袋整形术改良体会李薇薇1,刘志飞2,曾 昂2,朱 琳2,王友彬2,王 金2,斯楼斌2(1.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整形外科北京102218;2.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北京100032)目的:探讨下睑松垂患者下睑袋整形手术的改良。方法:对121例(242眼)下睑袋患者进行整形手术,其中男性30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51.2岁。针对下睑松垂患者下睑袋的病理特点,取下睑缘切口,垂直切开皮肤,暴露眼轮匝肌,向眶隔以远稍分离1~2

    中国美容医学 2014年23期2014-02-10

  • 麻痹性下睑外翻的临床治疗
    50000麻痹性下睑外翻的临床治疗邢 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目的 探讨麻痹性下睑外翻应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4月—2011年12月,该院共收治麻痹性下睑外翻41例41眼,根据下睑外翻的程度行下睑板部分切除联合阔筋膜悬吊术和改良颞肌瓣转位联合阔筋膜悬吊术。结果41例37眼复位,各种并发症消失或明显好转,随诊观察6个月~3年,37例患者复位良好,无复发。4例由于年龄以及外翻时间长,效果一般。结论 麻痹性下睑外翻,两

    中外医疗 2013年15期2013-02-02

  • 下睑板缝合眶隔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
    吴晓阳老年性下睑内翻是老年人常见病,主要由于眼睑组织老年性退行性变化所致。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笔者于2005年9月~2009年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下睑板缝合眶隔法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观察病例为2005年9月~2009年9月至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共42例53眼,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2岁,平均64岁;右眼32眼,左眼21眼。内翻倒睫病程均在1年以上,最长11年,其中4例6眼曾接受其他术式治疗。2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1期2011-02-10

  • 睑袋修复术的进展探讨
    睑均可发生,但以下睑最为常见。通常所说的睑袋一般指下睑袋。睑袋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生,常伴有下睑皮肤松弛。部分年轻人也可发生,多与家族遗传有关,一般下睑皮肤松弛不明显。目前,睑袋整复术已成为国内外最常开展的美容手术之一,而且随着对睑袋成因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睑袋整复术式亦在不断出现。1睑袋成因的研究进展及睑袋分型1.1睑袋成因早期人们认为,睑袋的形成是眶隔脂肪过多和下睑皮肤松弛所致。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睑袋的发生是眶脂肪与下睑支持结构之间的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4期200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