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国内莎士比亚译介研究可视化分析(1949-2019)

2021-02-27 02:04
剧影月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莎剧朱生豪卞之琳

一、引言

1903年达文社出版的《澥外奇谭》拉开了我国莎剧译介的序幕,从《莎士比亚故事集》的译本、注释本和双语对照本,到莎剧单行本、喜剧集、悲剧集,莎剧全集的出版,莎剧在中国的译本形式越来越多样,版本也越来越丰富,关于莎剧译介的研究热情不断高涨,研究内容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译者及其译作受到关注。对莎剧译介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总结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认识不同时期的研究状况,还能找出不足,为今后研究提出新的思考。本文在CNKI检索1949 年到2019 年的相关数据,借助CiteSpace 软件绘制知识图谱,拟发现不同时期莎剧译介的研究热点及不足,并提出对今后莎剧译介研究的启示。

二、研究方法

首先在CNKI中以“莎剧+翻译/译介”、“单部剧作名称+翻译/译介”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于2019年11月5日晚上8点进行,发表时区设定为1949 年至2019 年9 月,共获得学术论文1131 篇。下载相关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和重复项后,最终获得818条有效记录。所有记录都包含包括作者、机构、摘要、关键字、来源等必要信息。将有效文献导入CiteSpace5.5.R2,转换格式并去重。生成关于关键词、作者、机构等信息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得到研究发展趋势图、关键词共现图谱和时区图等。

完成数据的处理后,在CiteSpace 中建立新工程。设置时间跨度为1981年至2019年,时间分区为两年,关键词为节点类型。数据分析阈值选择出现频次最高的前20 个节点数据,采用寻径算法,保留其他选项为默认值。最后,运行程序,生成相关图谱。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发文量统计图显示莎剧译介研究的发展趋势,时区图显示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高频关键词共现图显示关键词被研究次数、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强度,从中可以看出研究热点以及不同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从论文中提取关键词,统计关键词出现频次,可以反映该关键词的研究热度。

(一)发展趋势

第一篇研究莎剧译介的文章发表于1981 年,此后,研究论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近十年,论文数量大幅增加,在2016年达到最高点,年度发文量达68篇。(详见图1)

图1 年度发文量曲线

时区图显示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由此可知相关研究的历时演变。将具有相似含义的关键词合并到一个节点中,将阈值设为7,即显示的关键词曾出现在七篇以上文章中,并在图表中隐藏“翻译”、“莎士比亚”和“莎剧”等显而易见的大节点,可以得到关键词时间线图谱(详见图2)。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表示两个词在同一篇论文中出现。连线的颜色越深,意味着研究时间越早,连线越粗,意味着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紧密。

图2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图1显示了从1949年到2019年的发文量,图2显示了不同时期的高频关键词。由图1和图2可知,1949年以来,莎剧译介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准备期(1949-1980 年)、缓慢发展期(1981-2000 年)和快速发展期(2001-2019年),每个时期均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1 准备期(1949-1980年)

如图1和图2所示,这个时期该领域没有发表文章。于是笔者在知网上以“莎士比亚”为主题进行进一步检索,发现仅有戈宝权于1964年发表在《世界文学》上的一篇论文,题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中国(翻译文学史话)”。该文介绍了过去一个世纪里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状况,但是该时期的莎剧译介工作从未停止。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曹未风译作12种,北京作家出版社于1954年出版朱生豪译作31 种,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8 年出版校订增补后的朱生豪、方平等所译《莎士比亚全集》,其中收录剧本37种。另外,还有多种单行本出版,梁实秋所译37种剧作也于1967年由台北远东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为此后的莎剧译介研究提供了素材。

2 缓慢发展期(1981-2000年)

戈宝权之后第一篇关于莎剧译介的论文于1981年发表,之后年均发文量3篇。这一时期的高频关键词有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哈姆雷特和卞之琳,出现的频次分别为15、6、5和3。

关键词“朱生豪”与“莎士比亚全集”之间的连线很粗,表示两者的共现率比较高。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莎士比亚全集》新译本纠正了朱生豪翻译时由于缺乏参考文献等外部因素造成的误译和遗漏,并加译了6部历史剧,进一步引发了学界的关注。

关键词“卞之琳”和“哈姆雷特”之间有连线。相关研究包括对卞之琳内容和形式上双重忠实性的翻译原则和“以顿带步”的翻译策略的介绍,关于卞之琳翻译“to be or not to be,it’s a question.”中用逗号替换冒号是否恰当的讨论,关于卞之琳“先得其形,方可传神”的翻译观的阐释。

3 快速发展期(2001-2019年)

在这一时期,莎剧译介研究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发文量从2000年的2 篇激增到2008 年的45 篇,之后的发文量基本保持在每年57篇左右。关键词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出现了译者主体性、概念隐喻和修辞手段等新的研究内容。

除了本文后面将专门分析的译者和剧本之外,译者主体性是研究频率最高的关键词,相关论文共18篇。翻译选材、翻译目的、意象的翻译都体现出译者主体性。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伦理促使他翻译具有人文气息的莎士比亚戏剧,曹禺译莎主要为了舞台表演,梁实秋译莎则是为了便于以后的学术研究,为使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和认识莎剧,朱生豪有意识地选择省略意象。

概念隐喻视角的研究揭示隐喻、明喻和转喻背后的概念隐喻,了解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或用概念隐喻证明译者的翻译理念和目的。修辞翻译研究主要关注双关语的翻译。朱生豪翻译双关主要采用押韵补偿法、词汇精炼法、提纯语言法和省略法,翻译方法的选择与双关语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交际意图有关。认为如果在目标语中可以找到具有相似含义的词,可以照字面含义翻译,反之,则采用替换或补充注释,确保保留双关语的含义。

(二)研究热点

关键词共现图显示了1949 年至2019 年出现的所有研究内容。图上有93个节点,207条连线。隐藏“翻译”、“莎士比亚”等明显的大节点以避免视线干扰,并将所有关键字都呈现出来。关键词的字体大小和节点大小表示关键字出现的频次。关键词之间的连线粗细代表相关度,线条越粗,相关性越强,同时蓝色数字表示关联系数。

图3 关键词共现图

关键词出现频次反映了该研究内容的热门程度和重要性。译者和作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类关键词,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译者是朱生豪和梁实秋,作品是《哈姆雷特》和《威尼斯商人》。

表1 译者关键词及频次

表2 剧作名称及频次

1 译者研究

与“朱生豪”共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是“莎士比亚全集”和“梁实秋”,其关联系数分别为1.0和0.82。(详见图4)

图4 “朱生豪”的关键词共现图

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莎士比亚全集》激发了学界对莎剧译介研究的热情。朱生豪用“诗化”的散文,生动流畅的口语化语言、译诗时和谐的节奏,模仿、改写等技巧,成功地在语言、内容和形式上都再现了原著的魅力

译本比较研究主要从翻译观、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等方面比较朱生豪的译本和梁实秋的译本。根据赞助人的要求,梁实秋的译文以原语文化为取向,朱生豪的赞助者对他的翻译工作没有进行过多的干预,因此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归化译法。两位翻译家在原文版本选择、翻译态度和译文表达的忠实观方面一致,但是朱生豪秉承“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翻译时追求“神韵”。梁实秋强调文学的“贵族性”,翻译时追求“求真”。从音美效果、语体风格和雅俗倾向上方面比较,梁实秋采用异化策略,更注重莎剧的文学功能,朱生豪采用归化策略,更加注重戏剧的表演功能。

(2)梁实秋

如图5所示,关联系数最高的关键词是“无韵诗”和“人性”。莎士比亚所使用的无韵诗实际已很接近散文,因此梁实秋译莎采用散文体。而且梁实秋的文学观“重善轻美”,他“不苛求译文的音乐美和形式美”,因此译文没有表达出“原文读音的曼妙之处”,而且以散文体译莎毕竟“改变了原文的艺术形式,在表达莎剧的节奏、声调之美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图5 梁实秋的关键词共现图

梁氏选择翻译莎剧是希望提倡其中的人文主义,并借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另一个原因是他认同莎士比亚的普世价值、戏剧中传达的“情理和谐的理念”和道德教诲的深刻体会。

2 剧作研究

莎士比亚的37部剧作中,《哈姆雷特》和《威尼斯商人》是被研究次数最多的作品。

(1)《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共有15 个译本,是目前莎剧中文版本最多的剧作。与“哈姆雷特”共现的关键词中,“意象”、“概念隐喻”和“平行语料库”最热门,其关联系数分别为0.35、0.27和0.24。(详见图6)

图6 《哈姆雷特》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圣经》意象在莎剧中被广泛运用,若原文中使用的意象能被目标语读者理解,译文中应该保留该意象,反之,译者应选择目标语中相似的意象来替换译文中是否保留意象同时还应考虑当时的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

翻译隐喻的过程也是译者对原作重构的过程。朱生豪使用意译法翻译隐喻,但译文有时会无法完全表达出作品的主题。田汉和卞之琳大量运用直译、释译、换译等翻译方法,但是卞之琳更注重其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因此卞氏译文在意境和语言上更胜一筹。

基于语料库的莎剧译介研究主要是上海交通大学胡开宝团队完成,发表论文17篇。研究内容包括翻译文本的显化程度、“AABB形”词语的使用频率、程度副词的强化/弱化研究、“使”字句的使用情况。

(2)《威尼斯商人》

与“威尼斯商人”关联度最高的关键词是“意识形态”和“翻译美学”,关联系数分别为0.33和0.29。(详见图7)

图7 《威尼斯商人》的关键词共现图

朱生豪翻译《威尼斯商人》时的动机、风格和采用的释义、归化、漏译等方法既体现了他的译者主体性,也受到了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方平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占学界主流地位时选择翻译《威尼斯商人》,并且采用诗体翻译,考虑不同读者和舞台表演形式而采取的翻译策略等主要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梁实秋和朱生豪选择白话文、散文体进行翻译,体现了译者的审美观。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文体形式和翻译方法均再现了《威尼斯商人》的形式美和意蕴美,但二者都各有利弊。

四、结语

从1949 年到2019 年,莎剧译介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49到1980年是准备期,从1981年到2000年是缓慢发展期,2000年以后是快速增长期。在研究热点方面,朱生豪和梁实秋是最受关注的译者,《哈姆雷特》和《威尼斯商人》是被研究最多的剧目。

尽管莎剧译介研究有较大的突破和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朱生豪、梁实秋、方平等译者及其译作研究较多,但是对傅光明等新译者及其新译作的研究尚未有足够的关注。其次,文本分析多,结合舞台表演以及译本“可表演性”开展的研究不足。第三,理论视角多元化不足,从美学、主体性、概念隐喻等外国理论框架开展的研究较多,译介学、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生态翻译学等国内翻译理论框架的研究较少。后续的研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

猜你喜欢
莎剧朱生豪卞之琳
朱生豪、宋清如:爱情的样子
天如愿地冷了,不是吗?
朱生豪与宋清如
卞之琳的苦恋
卞之琳的苦恋
宋清如和朱生豪:一同在雨声里失眠的才子佳人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沈从文:帮人无须更多理由
浅谈莎剧形式化与思想性的关联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朱生豪莎剧翻译文学性价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