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剧

  • 缪斯精神的传承 ——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与改编
    台和银幕上,基于莎剧改编的作品层出不穷,这是当今创作者的缪斯精神之所在。莎士比亚的缪斯精神为莎剧的当代改编提供了样本和范例,同时,莎剧的当代改编也映证和体现了莎士比亚的现代性。哈佛教授加博(Marjorie Garber)概括了莎士比亚与现代文化的关系:“莎士比亚造就了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成就了莎士比亚。”Marjorie Garbe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2008), 1.放眼世界,“[莎士比亚的]经典性在现代文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1-05

  • 桂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路径研究 ——基于莎士比亚戏剧国际传播经验
    剧 (以下简称“莎剧”)自17世纪起就通过多种形式,在全球不同文化语境中广泛传播,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400多年过去了,古老的莎剧何以经久不衰?其国际传播的成功要素是什么?莎剧在全球成功传播的经验对桂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有何启示?本文将以传播学为视角,在充分借鉴莎剧国际传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桂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的路径。一、莎剧国际传播的成功经验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

    今传媒 2022年4期2022-11-05

  • 布迪厄社会学视角下看傅光明“原味儿莎” ——以《哈姆雷特》译本为例
    儿莎”为目的重译莎剧,在翻译中立志以现代语言呈现伊丽莎白时代的语境。目前傅译莎剧研究主要是对其语言特色进行探讨,如熊辉、王岫庐、李鑫分析指出傅译莎剧在语言方面真切地还原了莎剧的经典性和本真面貌;除此之外还有对傅译莎剧译者主体性进行讨论如屈扬铭,以及对傅译莎剧中副文本的解读,如朱安博和冯燕琴。《哈姆雷特》是傅光明新译的第一部作品。文章试图从多方面来探讨傅译《哈姆雷特》中的“原味儿莎”,并从布迪厄社会学视角分析其原因。二、傅译《哈姆雷特》中的“原味儿莎”傅光明

    现代英语 2021年15期2021-11-22

  • 概念隐喻视角下《哈姆雷特》中的隐喻分析
    念隐喻角度出发对莎剧的研究却很匮乏。本文基于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从名词化隐喻、动词化隐喻和形容词化隐喻三个方面对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中包含的隐喻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从新的角度解析经典,并且更好地解释隐喻的本质,从而加强读者对莎剧以及隐喻的理解。【关键词】 隐喻;概念隐喻;《哈姆雷特》;莎剧【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0038-03一、引言从19

    今古文创 2021年11期2021-09-10

  • 莎士比亚在德国的经典化历程
    辛和维兰德等人对莎剧的早期接受与译介莎剧于17世纪上半叶进入德国,起初以戏剧表演的形式为民众所知。1626年6月24日,当时被英国江湖艺人称为“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的《哈姆雷特》第一次在德累斯顿上演。由于缺少合适的德译本,德国民众又无法完全通晓英文,这些未受过高等教育的演员为维持生计,只能将全部精力放在吸引眼球的肢体表演上,他们完全忽视原文诗,以散文体即兴创作对话,甚至过分夸大莎士比亚所要传达的本意,以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5期2021-07-19

  •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国内莎士比亚译介研究可视化分析(1949-2019)
    奇谭》拉开了我国莎剧译介的序幕,从《莎士比亚故事集》的译本、注释本和双语对照本,到莎剧单行本、喜剧集、悲剧集,莎剧全集的出版,莎剧在中国的译本形式越来越多样,版本也越来越丰富,关于莎剧译介的研究热情不断高涨,研究内容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译者及其译作受到关注。对莎剧译介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总结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认识不同时期的研究状况,还能找出不足,为今后研究提出新的思考。本文在CNKI检索1949 年到2019 年的相关数据,借助CiteSpace 软件

    剧影月报 2021年1期2021-02-27

  • 大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表演创新
    要:浙江工商大学莎剧社尝试在传统莎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在莎翁经典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融入“先鋒莎剧”元素,并在浙江省内进行了线下巡演,收获一片好评。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团队发现了大学生莎剧表演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突破,成功地给大学生莎剧表演注入活力。本文系统地对团队的创新实践进行了回顾以及对国内大学生戏剧表演的环境进行了理性分析。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目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了因多世积怨而结下仇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2021-01-21

  • 论析18世纪莎评及其主要特征
    古典主义原则批评莎剧违背传统戏剧规则,但又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灵活对待传统戏剧规则,肯定了莎士比亚的伟大创作,赞美了莎剧的艺术魅力。本文将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伏尔泰、约翰孙、赫尔德、莫尔根的莎评分析,将18世纪莎评的主要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一、以伏尔泰、约翰孙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莎评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和英国古典主义学者约翰孙的莎评在莎评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伏尔泰莎评法国是新古典主义的发源地,伏尔泰作为古典主义大师,自然以古典戏剧的

    唐山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1-08

  •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特点刍议
    跨文化演出中,“莎剧”的魅力非但不减反而呈现出源源不断旺盛的生命力。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具有“拿来主义”“迎合大众”“借古喻今”三种创作特点,正是这三种特点,为“莎剧”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排演提供了支撑。〔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莎剧”;文艺复兴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伟大不需要用过多的言语进行描述,他的作品为戏剧艺术和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足以用“震撼世界”来形容。关于莎士比亚的相关研究从未随着时间

    艺海 2020年8期2020-11-09

  • 进口书籍推介
    亚大放送:跨媒体莎剧之异同Broadcast Your Shakespeare: Continuity and Change Across MediaEditor: Stephen O'NeillPaperback: 336 pagesPublisher: The Arden Shakespeare(June 27, 2019)ISBN-10: 1350118826ISBN-13: 978-1350118829Price: 28.99 GBPThis vo

    文化艺术研究 2020年2期2020-11-09

  • 莎剧人体意象的隐喻认知研究
    尹怡楠摘要:莎剧中包含着丰富的人体意象。本研究以四大悲剧作为语料来源,将人体意象分为“上身”意象和“下身”意象,考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七种人体意象。研究发现,四大悲剧的人体意象明显以隐喻方式出现,这些隐喻表达以“事件/动作”“方位/关系”和“能力/属性”为目标域,其映射方式呈现动态和静止两种模式,并影响其在语法层面的表征形式。莎剧中丰富的人体意象不仅印证了隐喻认知的体验性,同时影响着戏剧语言的表达形式。关键词:莎剧;人体意象;概念隐喻中图分类号: I56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8-25

  • 书籍媒介观下探究莎剧对开本与四开本的差异之源
    史敬轩摘 要:莎剧因其具有鲜明的矛盾,急转的剧风,神力的色彩,自16世纪就不断被出版印刷,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种版本即对开本与四开本。两种版本之间关于“权威性”的争论从未停止,“真与伪”是两派出版商博弈的重点。但在媒介观下,版本差异背后多样的社会选择才是两者存在的真实原因。“书籍媒介观”源自“媒介的书籍观”,主张将版本差异置于其出版发行的不同时代去探根寻源。差异的产生不仅是真与伪的问题,更是原版内容与修改内容背后社会风貌的展现。每一处不同必然是不同社会个体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1期2020-02-04

  • 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研究的当代回响 ——“‘莎士比亚诗剧在中国’学术研讨会暨‘傅译莎士比亚’对谈会”综述
    研究的历史与当下莎剧的译况展开,就莎剧的“原味儿”、傅译莎剧的特色以及莎剧翻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一、关于莎剧“原味儿”的讨论追求莎剧的“原味儿”是傅光明自2014年以来进行莎剧翻译实践的艺术理想,而对傅译“原味儿”的理解,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苏州大学的张蕾认为,傅译莎剧是在充分把握莎剧的语意、版本、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的翻译文本,融学者之心与译者之才为一体,因而傅译所呈现出的莎剧“原味儿”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对原著的忠诚,或“信”“达”“

    天府新论 2020年1期2020-01-09

  •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莎翁 ——莎士比亚戏剧中译的新探索
    卞之琳和梁实秋的莎剧译本也卓具影响力。卞之琳认为,莎剧既然是诗剧,译文也要还其诗剧的本来面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持原作的面貌,以复制出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周珏良在《卞译莎士比亚悲剧与素体诗的移植》一文中说:“卞译莎士比亚悲剧试用‘顿’的方法把英语素体诗移植到汉语中来是成功的,译文中诗的部分是能让读者感到一种节奏感的。” 卞之琳的译本,是以诗译诗的典范。梁实秋先生以近四十年的漫漫人生完成四十卷《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盛事,海内外能独自把莎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1-13

  • 陌生化审美再阐释 ——黄梅戏与莎剧的三次“碰撞”及启示
    011)一、改编莎剧对黄梅戏艺术本体的陌生化探索1.黄梅戏与莎剧三次“碰撞”的创作背景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强调颠覆原本已有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习惯,这一点在黄梅戏改编莎剧的过程中得到印证。黄梅戏移植、改编莎剧的剧目主要有三部:1986年的《无事生非》、1987年的《仇恋》和2016年首演(至今仍然活跃舞台)的《仲夏夜之梦》。黄梅戏《无事生非》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应“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之邀,把莎剧《无事生非》改编为黄梅戏演出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1-09

  • 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的莎学盛会 ——简评2018年开封莎研会
    鲜明的特色:一、莎剧研究与莎剧演出密切结合在人类莎剧研究史上,有的学者一贯反对莎剧演出,而莎剧演出也往往与研究脱节。我国莎学界前辈曹禺、张君川、方平、孙家琇等则认为,莎士比亚写剧是为了演出,也只有在演出实践中才能更深刻地领会莎剧的精神实质及其艺术表现。这次会议上,上海戏剧学院曹树钧的论文《论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的成立》,论述了中莎会首任会长、戏剧大师曹禺对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的成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强调曹禺的观点:“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中莎会成立时就坚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4期2018-12-05

  • 朱译莎的翻译思想及其被读者喜爱的原因探究
    朱生豪是我国翻译莎剧最多,也是最成功的翻译家之一。拟以朱生豪所译的《哈姆莱特》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翻译思想,从多方面探究其翻译译本被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原因。关键词:朱生豪;莎剧;思想;读者;原因作者简介:姚美林(1994-),女,广西河池宜州区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11.引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字,最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2018-10-27

  • 莎士比亚和“莎剧”文化在中国
    的人物。中国研究莎剧专家孙家琇教授把莎剧当成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辅助教材。她说:“莎剧中间所反映的欧洲封建主义解体和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历史现实、社会家庭、人与人之间关系和思想意识等的变化,极好地印证了马恩的理论,既促使我接受和坚信马恩学说,又使我似乎生平第一次看到了莎士比亚戏剧巨大深湛的社会性和思想性。”为了重新探讨莎士比亚戏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也是为了教学上的需要,她在1981年10月编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和莎士比亚戏剧》一书。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

    剧作家 2018年5期2018-09-10

  • 接受与影响——朱译莎剧的经典化之路
    受与影响——朱译莎剧的经典化之路朱安博,杨 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70)从接受与影响的角度出发,以定量研究的方式统计了朱译莎剧的出版、入编教材的相关数据,分析译者如何通过自身的审美经验和翻译中的完型来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习惯,进而探讨翻译文本的读者接受、出版发行及其作为教材的普及影响和翻译文学的本土化进程,认为诗学和赞助人是朱译莎剧经典化的重要因素。朱生豪;莎剧翻译;经典化一、引言莎士比亚戏剧自清朝末期传入,如今已有百余载历史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4期2018-07-20

  • 从拼贴到变奏:查尔斯·马洛维奇的莎士比亚
     引言相比于其他莎剧改写者,查尔斯·马洛维奇 (Charles Marowitz)首先是一位导演和戏剧批评家,然后才是一位剧作家。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他前后创作了七部莎剧改写作品,在西方剧场观众中激起一阵“愤怒和喜悦”,使这位弄潮英伦舞台的纽约才子成为令人瞩目的实验剧场的先锋者。身为导演的他虽在创作视角上受导演思维的影响,但其著名的“马洛维奇的莎士比亚式”(Marowitz-Shakespeare)作品则是一种“马洛维奇 + 莎士比亚 = 莎士比”*里

    外国语文 2018年1期2018-03-07

  • 中国莎学发展进程的现代性建构*
    ”的艺术生命。自莎剧问世以来的400年时间里,莎士比亚戏剧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版本,以阅读文本和舞台演出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并深受不同语言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的喜爱。由于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莎学的起步明显迟于欧美国家。然而,自莎剧开始在中国传播后,中国莎学迅速呈现出强大的现代化效应,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莎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莎剧的翻译、演出和研究三方面。当前,有关中国莎学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戈宝权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中国》、曹未风的 《莎士比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2-08

  • 莎士比亚戏剧中意象的汉译处理
    贺毓佳摘要:莎剧中对意象的运用数以千计,意象翻译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译作能否准确传递作者的意图,也决定译作品质的高低。本文以莎剧中意象翻译为例来倡导译者在意象翻译方面有所领悟。关键词:意象;意象翻译;文化;莎剧一、意象“意象是人类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带有超越性的(即言外之意,相对于一般语言符号的确指性而言)和约定俗成(指在同一语言文化环境下得到广泛认同)的含义并且能够激发想象、传递情感的审美符号和文化符号。”[5]谢天振先生最先提出“文化意象”这一概

    东方教育 2017年14期2017-09-25

  • 黄梅戏《仲夏夜之梦》:把握时代意识,致敬古典情怀
    《仲夏夜之梦》;莎剧;戏曲中图分类号:I236.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025-022016年冬天,在辞旧迎新之际,“再芬黄梅·合肥演出季(第六季)”如期登陆安徽大剧院。四台大戏中,前三部是黄梅戏传统“老三篇”——《女驸马》《天仙配》《罗帕记》,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受欢迎程度自然不言而喻。最后一场则是新编黄梅戏抒情喜剧《仲夏夜之梦》,主创人员大多为80后,演员是清一色的90后,团队阵容略显青涩,却没料到演出效果让

    戏剧之家 2017年14期2017-09-11

  •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神话隐喻句法构成研究
    究。【关键词】:莎剧;四大悲剧近年来,利用语言学理论研究莎士比亚语言是国外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文献检索表明,国外学者以认知视角探索莎剧语言的研究颇有成果,国内类似研究倾向也已逐渐显现,隐喻体验观强调隐喻的体验性,认为隐喻基于对事物、行为、現象等之间相似性的感知。莎剧神话意象中隐喻的相似性根植于古希腊及圣经等神话,其体验性特征明显,选取体验认知角度对莎剧神话意象的隐喻进行研究可谓水到渠成,而对莎剧的神话意象多从文学批评角度出发,其认知研究存在着空白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2017-09-10

  • 浅谈莎剧形式化与思想性的关联
    陶晶摘 要:莎剧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并受着不同时代的影响,当莎剧进入思想活跃的现代社会,由于受到现代艺术风格的影响,引发了多种戏剧流派交错纷呈的局面。与此同时,如何对莎剧这样的历史剧目在服装形式上进行保留与创新、用什么样的服装造型语言来表达莎剧的内蕴精神,把握特定时代的服饰特征,成为现当代导演尤其是舞台造型设计领域创作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莎剧服装设计手法与理念两个部分来分析和研究现代莎剧服装造型。文章的结论通过分析莎剧演出服装造型的发展概况,总结服装造型

    艺术科技 2016年12期2017-05-04

  • 丰富多彩的艺术探索 认真深入的莎学研讨 ——简论第三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
    城市精神。本文从莎剧演出的成就、莎剧演出的不足以及莎学研究的新进展这三个视角,对上海举行的第三届莎剧节作一初步的探讨和论述。曹禺;莎士比亚;第三届莎剧节;演出成就;莎学探讨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面貌,使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且也使中国的文化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中国的莎学事业独具民族特色地进入国际莎坛,对世界莎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笔者感到荣幸的是,亲历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的巨变,亲身感受了

    齐鲁艺苑 2017年1期2017-03-16

  • 浅谈西方戏剧的中国化
    国地域文化特色在莎剧舞台上展现了莎士比亚精神。中西戏剧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给中西方观众提供了一个解读莎剧的全新视角。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实现了越剧与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互文性,诠释了莎剧的人文主义精神主题。关键词: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化在中国,莎剧改编为众多的地方戏曲,拿到戏曲舞台上演出形成了莎剧在中国的一个鲜明特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莎翁广为流传的爱情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多次被改编为中国的各种

    文教资料 2016年25期2017-02-22

  • 学徒般的战战兢兢
    为《亨利五世》在莎剧中并不是一个戏剧性特别强的戏,且主题与当下相隔辽远,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一方面上半年看了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上海的演出,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难道中文版的表现会更胜一筹?然而,看了之后,却觉得比想象中的好。好在哪里?我想主要是皇莎2016年启动的以《亨利五世》为首个翻译剧本的“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初步奏效了。这一版《亨利五世》的语言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这显然对演员与观众都有利。莎剧的台词对所有演员,不仅是中国的,也包括英国的演员都是

    上海戏剧 2017年1期2017-02-08

  • 根植于中国大地的莎士比亚戏剧节
    以不同语言演出的莎剧作品,中文版的莎剧演出也频频走出了国门。莎剧演出是衡量我国文化对外开放活跃程度的重要标杆之一,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分别于 1986年、 1994年举办了两届莎士比亚戏剧节(以下简称莎剧节),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莎剧演出和莎学研究的水平,也为中外莎学界的国际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中国莎剧演出的繁荣局面可以说与这两届莎剧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我国首次举办莎士比亚戏剧节是在 1986年,距今正好三十年。那一年,改革开放进入了第八个年头,各个领

    艺术评论 2016年10期2016-11-28

  •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朱生豪莎剧翻译文学性价值解读
    生豪能够完美再现莎剧的文学艺术价值,这与译者本身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主体性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将从朱生豪所处社会时代、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个人性情、书信和译者序等方面来分析译者主体性与译本中所呈现的文学性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朱生豪;莎剧;文学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29-04莎士比亚戏剧一直堪称世界文学经典,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观众和学者对其评论和研究

    戏剧之家 2016年20期2016-11-09

  • 莎剧的力量
    关注和记录的,是莎剧的著名演员,而不是那个写出了这些剧本的蹩脚作家。当然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威廉·赫伯特这样的贵族可以承认自己与名人演员博比奇熟识,但却不太可能承认自己与莎士比亚这样的社会微末有所牵连。因为虽然莎士比亚的戏剧令人愉悦,它却无法使得品尝这些戏剧的人获得某种文化地位上的提升。莎士比亚是大众娱乐的一代宗师,矿区的目不识丁者和倚身豪华座椅中的贵族都可以看莎剧,因为它将高雅与低俗融入某种狂欢氛围之中;它无视规则,并且对巡视艺术品位疆界的企图怀有

    天涯 2016年4期2016-10-15

  • 当莎士比亚遇上中国青年
    亮相!37部经典莎剧回炉重造!” 在不间断的三周时间里,近百场精彩的演出将在北京12个剧场轮番进行。北京青年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在开幕式上致辞:“莎士比亚创造了辉煌、暗淡、激情、绝望、杀戮、爱情、成功、谋杀、嫉妒、疯狂和无奈,他直接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面对他的目光,我们哪怕有一秒钟理解了莎士比亚,都是幸福的。”在对莎士比亚的敬意之中,青年戏剧导演和演员从解构经典创新演绎、质问当下时代问题、肢体剧表达方面,紧密回应了本届戏剧节“青年语境造就青年态度,莎翁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37期2016-09-28

  • 莎剧中的Paradox与Oxymoron比较研究*
    541004)莎剧中的Paradox与Oxymoron比较研究*谢世坚,路艳玲(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要]Paradox和oxymoron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修辞格,在莎士比亚戏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种辞格均由两个对立成分组合而成,表面自相矛盾,实则蕴含哲理;区别在于paradox是句子层面的修辞,oxymoron是短语层面的修辞。以《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基本语料来源,全面、系统地比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6-22

  • 中国早期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与莎剧推介 ——以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为中心
    学英语文学教学与莎剧推介 ——以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为中心安鲜红 陈建军(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清末民初,以上海圣约翰大学为代表的基督教大学和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中国自办大学在英语教学中都涉及莎士比亚,有的还开设了莎士比亚专题课。英语文学教学对莎剧的引进,既推动了莎剧的校园传播,又促成了莎剧的学府遴选,同时也培养了一批莎剧爱好者和莎学人才,这些人后来大多是莎剧在中国经典化的推手。早期大学的

    华中学术 2016年3期2016-05-15

  • 回顾孙大雨教授的莎剧翻译
    只能说略知一二。莎剧翻译过程1935年,孙大雨在胡适主持的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赞助下,翻译了莎剧《黎琊王》(King Lear,也有译为《李尔王》的),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部以诗译诗的莎剧译本。1925年,他从清华毕业,在去美国留学前,按当时学校新规定,可在国内游历一年,以熟悉社会。当年夏天,他盘桓在浙江海上的普陀山佛寺圆通庵的客舍里,呆了二个来月,有意识地潜心探索新诗的格律制度,他以英、法、德文诗歌格律中的“音步”为借鉴,终于摸索出我国的白话文诗歌,即新

    上海采风月刊 2016年5期2016-05-14

  • 莎剧的艺术魅力及其舞台呈现
    琅满目。笔者试从莎剧艺术这一视角,对演出季的部分莎剧演出作一坦诚、简要的评析,以求教于专家和观众。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2013级上戏表演系、舞美系实习剧目,改编曹路生,导演郭洪波),这是一台忠于莎剧原作精神的演出。演员是上戏内蒙班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表演纯真、朴实,基本上体现了莎剧原作的诗意风格和语言的美。演出本选择朱生豪、曹禺译本为底本,加以删节、改写,将原作三个多小时的剧情压缩成一个半小时,节奏明快很符合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原作主要场面“舞会钟情”“

    上海戏剧 2016年7期2016-05-14

  • 基于莎剧翻译分析《哈姆雷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
    学艺术研究】基于莎剧翻译分析《哈姆雷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马丽盼(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出现,社会文化跃迁能力亦有极大提高,其中尤以莎剧传播最盛。我国自19世纪中期以来便有相当一部分优秀的翻译家着手莎剧的翻译工作,莎剧的翻译历史足有一个半世纪。可以说莎剧翻译是我国近现代翻译文学的一个典型代表,有关莎剧的翻译史,便是我国在接受国外文学时的认知变化史,是当时文化需求以及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写。从莎剧翻译的角度来分析《哈姆雷特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3-03

  • 莎士比亚戏剧的当代诠释
    不得不喊出“希望莎剧专家别来看我的戏”。十五年了,中国都不知有多少个旧貌换新颜了,为何戏剧界却仍在纠缠同样一个问题,使它依旧成为导演创作时无法摆脱的梦魇?那么问题便来了,如何才是不糟蹋莎士比亚?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还是留待专家来解释。我仅就这次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中的两个中国莎剧,吕岩执导的上戏表演系12级实习大戏《仲夏夜之梦》、马俊丰执导的《理查三世》谈谈粗浅的看法。莎士比亚自被引入中国以来,一直拥有崇高的地位,但却似乎并未成为新时期导演的自觉选择,或许只

    上海戏剧 2015年6期2015-06-15

  • 莎剧中的重言修辞及其汉译
    莎剧中的重言修辞及其汉译谢世坚,黄小应(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要:重言修辞在莎剧中被大量使用,并列结构中的两个实词,或表达固定意义,或表述修饰与被修饰关系,或表示一个单一完整的概念,充分展现了语言的均衡和侧重美,揭示了戏剧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了戏剧主题。同时,重言形义分离,容易构成语义认知的障碍,往往造成误译。文章尝试分析《哈姆雷特》和《奥赛罗》重言修辞的结构和语义,通过分析现有译本探究重言的翻译。关键词:重言;莎剧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9期2015-02-20

  • 莎士比亚在中国
    叙了他在英国见到莎剧的版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莎士比亚的名字通过英美传教士频繁地传到中国来。清末思想界代表人物严复、梁启超都在其著译中谈到过莎士比亚。中文译名“莎士比亚”即为梁启超首创。1907年至1908年,鲁迅在他的启蒙文章中论及莎士比亚,他把莎士比亚看作健全人性的精神战士,希望中国也能出现莎士比亚这样的精神战士来发出民族的声音。早期介绍莎士比亚剧作的内容,是通过英国兰姆姐弟(Mary and Charles Lamb)的莎剧故事之中文文言译本《澥

    博览群书 2014年8期2014-11-19

  • 新世纪以来国内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现状探微* ——基于十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的研究
    于十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的研究仇云龙新世纪以来国内高校“莎剧”表演呈蓬勃发展之势。“莎剧”表演已在大部分省份的高校中普及,但就普及程度和表演水平而言,经济欠发达省份较经济发达省份中的高校还有差距;绝大多数“莎剧”都被搬上了高校的舞台,但受众较少的剧作仍待进一步释读和加工,才能以较为成熟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莎剧”演员的口语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表演技巧和表演辅助手段的运用能力也日益提高,但剧情解读能力、人物分析能力、语言鉴赏水平、戏剧表演理论水平仍需提升

    世界文学评论 2014年3期2014-11-14

  • 莎士比亚剧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与传播
    ,首先简要介绍了莎剧在中国的翻译概况,然后对莎剧在中国出版的思想意义和概况作了论述,最后重点论述了莎剧在中国的传播途径以及其对中国带来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莎士比亚剧作 翻译 出版 传播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莎士比亚这位享有盛名的伟大剧作家,他一生创作的戏剧有37部。由于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戏剧中充满了对人性的理性思考和深入发掘,再加上他精妙的构思以及超群的文采,在当时的文学艺术领域,他的作品不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广泛而深刻

    华中学术 2014年2期2014-04-06

  • 当代莎士比亚戏剧的多元传播与经典再生
    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莎剧本身的魅力,同时还衍生了新的戏剧、影视和音乐精品,体现出经典再生的强大作用。一、 当代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20世纪以来,英国的莎剧演出十分活跃,也一直受到推崇。在巴比肯特艺术中心设有皇家莎士比亚演出公司。该中心专门用来演出话剧的剧场就有3个,一般在能容纳1200人的大剧场是按照莎剧的原貌来演出的,而在不到200座位的小剧场和更小的实验剧场则更多是借莎剧进行当代的演绎。《李尔王》《仲夏夜之梦》《奥赛罗》《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雅典的泰门》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4年6期2014-01-21

  • 朱生豪翻译的莎剧:文而不越,质而意显
    有重要位置,他的莎剧译文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也在众多优秀译本历经百年的“翻译竞赛”中,受到几代中国读者由衷的喜爱。当今天的我们抚卷展读这些熔铸着译者青春生命,耀眼才华,执着奋斗精神,堪称经典的莎士比亚戏剧译文之时,真乃灿然照眼也,而其敬佩译者之情也不禁油然而生。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无数读者的选择,朱生豪译本以其独特的魅力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显示出了朱译本所独具的生命力,并与其他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莎士比亚译作一起共同建构了莎士比亚的经典性。那么,我们会问,朱生豪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4年6期2014-01-21

  • 莎剧结缘中国戏曲特点——以越剧版和京剧版《王子复仇记》为例
    纷繁的涌入大潮中莎剧可谓是涤荡中国戏剧文化的惊涛骇浪,莎剧的精彩影响了近代中国不少戏剧家。比如:我们熟知的田汉,曹禺等剧作家都对莎剧有着深情。曹禺曾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博大精深,宇宙有多么神奇,它就有多么神奇。”莎剧进入中国后的传播是一个曲折向前的过程,在“五四”时期,思想开放,追求突破的新青年们怀着一腔热情,将莎剧搬上了校园的舞台,1930年5月,上海戏剧协社公演了《威尼斯商人》。文革时期,莎剧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如:1957年,袁昌

    参花(下) 2013年6期2013-10-26

  • 莎剧20世纪初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条件
    了20世纪初期,莎剧已经在中国积累了足够的人气。而20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大变改的时代,当时中国的思想界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各种外来思想都在社会上传播,其中也包括了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剧就具有深厚人文主义思想,而且它可以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来传播。这也是莎剧当时被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到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在这段时间里有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也有众多的留学生出国学习;而这种人口流动不仅扩大了莎剧在中国的影响力还为中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8-15

  • 民国时期的莎士比亚研究 ——钩沉:从文本到对舞台演出的认识
    而从舞台角度研究莎剧相对于文本研究来说,长期居于次要地位。近年来,这种情况仍然没有多大改变,在莎学领域,仍然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文本轻演出的研究状况。这既说明了莎学研究的特殊性,也说明了文本研究由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研究范式、传统与研究格局,以及由于舞台研究的特殊性,这一局面在短期内较难改变。但是,自莎士比亚戏剧传入中国以来,我们从来就没有放弃从舞台与演出的角度对莎剧进行研究,伴随着莎剧登上中国舞台,我们从舞台与演出的角度研究莎剧也开始了。

    华中学术 2013年2期2013-04-12

  • 莎士比亚戏剧汉译译者研究综观
    域。自从我国引介莎剧以来,相关莎剧汉译译者研究得以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旨在结合典型研究案例,以莎剧译者翻译思想、译者翻译动因、译者主体性、译者翻译策略、译者翻译风格为主题对莎剧汉译译者研究进行述评,梳理归纳近十年来莎剧汉译译者研究的新进展和研究特点,并指出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在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空间,旨在推动莎剧汉译译者研究的进一步拓展。莎士比亚戏剧;汉译;译者;新进展1.0 引言莎士比亚戏剧(简称莎剧)堪称人类戏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6期2013-04-10

  • 绽放在中国舞台上的异域奇葩——评述新中国舞台上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出
    的舞台上。那时,莎剧在中国就有了一系列的演出,开始进入了现代中国人文化生活的视野。然而,作为在中国的早期演出,解放前的莎剧演出毕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局限。直至新中国以后,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朵异域奇葩才在中国这个广阔的东方舞台上竞相绽放,本文将对这一时期莎剧在中国舞台上的演出进行一番考察和评述。新中国成立后,莎士比亚戏剧的表演和演出受到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影响。当时上演的许多莎剧,都是由苏联专家导演或指导演出的。如1957年上海戏剧学院的《无事生

    剧影月报 2012年4期2012-11-22

  •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重共生现象
    方面,作为文本的莎剧作品在文学市场与研究机构中始终保持强劲的势头。演出激活了文本,文本为演出提供延续、再造的可能。莎剧演出提供的观赏性与文本提供的研究空间使得莎剧受众面广,渗透的层次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作为演出的莎剧既有忠实于原作的经典话剧,也有根据各民族、时代、文化自身特点进行改编和再创造的莎剧。学者们用各种理论研究莎剧的思想与美学内涵,莎剧成为严肃学者批评、阐释的对象,同时,莎剧也出现在当今的通俗文化和媒体中,包括电影、电视片、通俗小说、广告、儿童书籍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8-15

  •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原型研究
    全新的角度去解读莎剧,尤其是开始关注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了莎剧中的圣经原型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现状、在国内取得的成果、仍然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在展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原型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的同时,也为人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关键词:圣经原型 莎剧 研究现状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教会文化之间文化精神传承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研究者们开始以更加客观而且全新的角度去解读莎剧,尤其是开始关注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文化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3期2009-06-03

  • 莎剧《奥赛罗》中的手帕看电影语言的叙事功能与隐喻实现
    的实现。关键词:莎剧;手帕;隐喻;《奥赛罗》;叙事结构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95(2009)02-0044-0005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意象使用经历了一个从点缀性到结构性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也是莎翁作品走向成熟的具体表现之一(Bergeron,1975),莎翁戏剧中的意象或单个或成组,或某一戏剧中同一意象的重复出现或同一意象出现于不同的戏剧作品,意象及其隐喻无不以其刻意的排列显示出莎翁在戏剧叙事方面的匠心独具;从装饰性意象

    外语电化教学 2009年2期2009-04-17

  • 洞达世情人性的莎剧宝鉴
    性为一体的高质量莎剧故事大全,适于青年读者了解莎士比亚的世界,了解世界的莎士比亚,洞达世情人性,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实现从高山仰止到更上层楼的跨越。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精缩莎剧宝鉴作者简介:邓年刚,广东韶关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外国文学。《莎士比亚戏剧精缩与鉴赏》(王忠祥贺秋芙编著)为我国众多爱好文学的青年开辟了一条探究莎士比亚戏剧的快车通道。王忠祥教授是我国外国文学界资深前辈,著名莎学专家,他老人家集几十年莎学研究的功力,运用简洁而富有中国韵味的语言

    外国文学研究 2009年6期2009-02-01

  • 说说朱生豪的翻译
    集》(以下简称《莎剧集》)在中国近代英译汉的历史上,堪称划时代的翻译文献。他在二十岁之前就选择了莎士比亚,会写诗放弃了写诗,会写文章放弃了写文章,潜心研读莎士比亚的作品,用他的话说:“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想当初,莎士比亚在伦敦戏剧舞台上功成名就,带着钱财和名誉荣归故里,享度晚年,几十个剧本是生是灭根本没往心里去。在莎士比亚死后七年(一六二三年),他的两位演员朋友约翰·赫明斯和亨利·康德尔,把他的三十六个剧本收集成

    读书 2004年5期2004-07-15

  • 莎士比亚的现代化
    更多地阅读和演出莎剧。其实莎剧的现代化是早就在进行的。比如,莎剧本来是不分幕分场的,后来分了。这首先是因为舞台发展,增加了台前幕布和换景设备的缘故。分了幕和场,使剧本的脉络也更为清楚。英语拼法,在伊丽莎白时代是无一定之规的。同一个字,可以增添一些不发音的字母,将它拖长;也可以减少一些字母,将它缩短。u和v,i和y,随便换用。后来出版莎剧,一般都把拼法现代化和规范化。但有些字究竟是这样拼,还是那样拼?究竟是否和现代某字一样,也还常有争论。拼法和读音也有一定的

    读书 1985年7期198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