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

2021-02-28 12:25郭靖
文学港 2021年8期
关键词:抒情层面语感

郭靖

1、我不是个多产的写作者。一来我对具体的事物不感兴趣,甚至非常迟钝:二来我对叙述和描述没有耐心。我更愿意把具体的东西抽象化,并用同样抽象化的形式表现。这源于我对特殊经验普遍化,以及对作品密度或者说强度的追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诗歌骨多肉少。对一事一物或某段经历的感受,或由此形成的思想,我绝对不会借助对这些事物或经历的书写来呈现,而是要把它们移植到另外的、不相干的、更多是虚构的题材或场景中再现,这实际上也增加了写作的难度。除此之外,导致作品不多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我不是发散性写作,而是向内收敛的、闭合式写作。我对待一首诗的态度,更像是在钉一枚钉子,瞄准一个点,一直敲下去。

2、历史上所有的大作品都是观念化写作的产物。那么,小型作品能否走这条路?我想也可以,并且这也是我正在尝试的。选择这样一种方式,有很现实的原因,就是生活和工作让我的时间及心境都非常碎片化,很难进入那种适合即兴写作的状态:此外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去建构自己的精神体系。不过,观念性写作绝非命题诗,也非所谓的硬写。观念的表达需要找到高度契合的题材,同时要等待灵感的启迪,而在写作过程中,也有感性的支撑,且意象和词语的碰撞和纠缠同样会带来超观念的东西。

3、近几年,我的写作涉及比较多的病态题材。这类题材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过去10多年的经历中,我看到了许多人性的黑暗,也发现病态心理乃至精神疾病在社会群体中的存在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些负面的辐射足以让人陷入现实的困境和焦虑。与其回避,不如面对。我希望对这些东西做一些探寻,有时也试图让自己通过扮演这些负面角色,以设身处地的方式去更深切地体验在内部黑暗中的人的情境,并寻求形而上的救赎。

4、一般来说,现代主义诗歌,具有在情感上反浪漫,在精神上反崇高,在表达上反抒情的特质。但这并不意味着浪漫、崇高和抒情是坏的,是应该被彻底抛弃的。恰恰相反,这些都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只是现代人逐步丧失了这些能力,或者说不再配得上这些品质。事实上,即便在先锋写作中,一些优秀的诗人仍然展现出一种浪漫和崇高的气质,并因此赋予其作品钻石般纯净的光芒,只不过我们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气”,其呈现的方式已与传统的认知大相径庭。

5、每个作者,都或多或少受到过历史上的,以及当代的别的作者和作品的影响,在写作初期,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但千万不要以为,你真的从中学到了什么。实际上,你所能学到的,恰恰是你本身具有的,是和你天性中的某些东西所契合的。这类作品给你的帮助,无非是让你更深地认识了自己,更深地发掘到自己的本性。而另一类作品,那些与你的精神气质相距甚远的作品,看看就好,它不会带给你多少养分。

6、我的经历告诉我,对一个写作者来说,几乎不存在虚度光阴的说法。从1986年开始写诗,我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2004年。之后有长达8年时间,再没有写过一首诗。除了工作和生活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自己的创作失去了方向,或者说失去了支点。虽然我至今不知自己为何写作,但我知道不写作的日子并不好过,这是一段潜伏着焦虑和不安的日子。不过正是这样一段日子里我所经历的那些,成为我2004年以后創作的新的源头,同时让我在取向和风格上完全摆脱了过去。

7、对抒情诗的理解,应该基于更加宽泛的概念。主要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情感层面的抒情:第二类是智性层面的抒情:第三类是精神层面的抒情:第四类是观念层面的抒情。不同层面的抒情诗都会有好的作品,并无高下之分。

8、纯粹从文学意义上看,好的作品有两个基本的判断标准。其一,在文本上,要有足够的辨识度,放在一堆作品中,你可以一眼认出来,这是其内在气质的独特性与个人风格的体现;其二,在内容上,要有足够的强度,不同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可以各不相同,但一定是高强度的。这是其精神能量的体现。

9、对诗人来说,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不仅有助于诗歌的表现力,而且技巧本身是有价值的,甚至是对语言的一种贡献。高超的技巧在于,你读一首诗的时候会完全忽略它的技巧。同样,对一个成熟的诗人来说,在写作的时候也应该忽略技巧的存在,因为它已成为你的一部分,它的显现只是一种极其自然的流露。不过,我不主张过分追求技巧或炫耀技巧,因为炫技往往会减损诗歌的力量。

10、谈论诗歌,我们常常会提及诗人的语感。语感更多是先天性的,当然也和诗人的地域、方言、成长环境、阅读背景等有很大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感,这也是形成诗人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说到语言,也不能回避不同诗人对词语的偏好。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每个词都是平等的,在使用上应百无禁忌,需要的话尽管去用。

11、关于《焦虑》中的那些小品文,其实都只是我对梦境的记录。创作不只是有意识的行为,也可以是潜意识的行为。梦大多数时候是支离破碎和易于忘记的,但有时我惊讶于梦的荒诞中竟然也会伴随完整的结构和逻辑。我们应该承认梦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生活中最真切的那部分。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能把一生中所做的梦都记录下来,那将是一部多么精彩的传记。

猜你喜欢
抒情层面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会抒情的灰绿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约会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