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思考与创新实践

2021-03-01 07:31黄震方章锦河魏向东周年兴
中国名城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循环文旅高质量

黄震方,陆 林,肖 飞,章锦河,魏向东,龙 毅,周年兴,侯 兵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芜湖 241000;3. 南京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南京 211172;4.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5.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苏州 215021;6.扬州大学旅游文化研究所,扬州 225127)

主旨聚焦:围绕“双循环”新格局下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在解读其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和思考旅游相关理论与实践创新问题,为深化旅游学术研究,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应用依据。

主题解读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正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2020)。旅游业是释放内需潜力、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中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既是文旅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也是旅游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理念的深化和提升,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与战略部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旅游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引领旅游内循环、以优化供给牵引旅游内循环、以文旅融合拉动旅游内循环、以现代科技赋能旅游内循环、以体制改革改善旅游内循环、以富民增收支撑旅游内循环、以区域协同助推旅游内循环、以扩大开放疏通旅游外循环,加快培育完整的旅游内需体系,构建以国内旅游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旅游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旅游新发展格局。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问题正在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多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及其挑战与对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需体系构建与消费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开展研究[1],而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目前才刚刚起步。在旅游高质量发展方面,国内学者已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评估等方面[2-4],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相关研究仍比较薄弱,研究深度相对不足,创新性理论成果仍然较少。

新时代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也赋予了旅游发展和旅游研究新内涵与新使命。必须以时代课题作为理论创新的驱动力,立足中国国情和旅游实践,树立国际视野,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力求把握客观规律,取得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进一步丰富旅游研究内涵,推动旅游学术创新,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为此,《中国名城》杂志社和江苏省旅游学会“旅游研究”专栏编委会特邀请8位学者,围绕本主题阐述基本观点和开展学术争鸣,以期为“双循环”新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及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依据。

笔谈主持人:黄震方,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旅游学会会长、《中国名城》编委。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旅游地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908专项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身份在国际SCI/SSCI和国内权威与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笔谈内容“双循环”新格局下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推进机制

黄震方(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顺应国内国际形势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幸福产业,应立足于新发展格局,多维度、多层次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1)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的重要理论创新,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对指导我国旅游发展实践,促进我国及世界旅游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是要贯彻新理念,通过在旅游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二是畅通内循环,以国内旅游大循环为主体,以扩大旅游内需为战略基点,依托强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贯通旅游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改善旅游供给质量,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三是促进双循环,以国内旅游循环为基础,以国际旅游循环为延伸,强化开放合作,促进旅游内需和外需、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协调发展,形成内需外需兼容互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旅游新格局;四是培育新动能,坚持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强化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提升旅游业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旅游发展动力。

新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阶段的旅游发展主题,也是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旅游高质量发展:一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供给性发展;二是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遵循旅游发展规律的科学性发展;三是投资收益高、创新能力强,体现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产品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高效率性发展;四是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实现节能环保和绿色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应准确把握其核心思想和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完整的旅游内需体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旅游新需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深入探究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问题

旅游研究应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理论研究,推动旅游科学研究转型和理论创新[5]。要重点关注以下科学问题:①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包括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与旅游创新实践,旅游新发展格局的基本维度(市场、产业、空间等)与构建路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旅游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模式与动力机制,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辨析与互动机制,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与基本维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等;②国内旅游大循环与内需释放机制,包括旅游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变化特征)与需求侧改革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旅游供给体系优化,旅游供需关系的适配性与高水平动态平衡,国内大循环视角下的旅游内需潜力测度与释放机制,旅游供需适配导向的旅游产品与业态创新,城乡旅游要素流动与协调发展机制,扩大旅游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与旅游经济良性循环模式等;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其相互促进机制,包括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人类旅游共同体构建,国内旅游发展优势对国际旅游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国内国际旅游双循环的格局特征与相互促进机制,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合作模式与路径选择[6],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沿线地缘旅游格局重构与旅游服务贸易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国际旅游大循环格局构建等;④新格局下的旅游高质量发展,包括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公园建设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旅游文化利用模式创新,文旅深度融合的模式与机制,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区域(长江、黄河、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旅游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7],城乡旅游融合与协同发展机制,旅游导向的乡村振兴的模式与高质量发展路径[8],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构建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旅游业的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及应用创新,旅游就业增收效应与高品质生活的共建共享机制等。应重点围绕上述问题,融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深化学术研究,推动旅游学术创新和旅游科学发展。

(3)多维推动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市场需求(尤其是国内旅游需求)格局为导向,以产业格局为支撑,以空间格局为载体,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动力,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推动机制(图1)。

图1 旅游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推动机制

一是出台扩大内需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增强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与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引领与调控力。二是推动旅游需求侧改革,大力发展大众旅游,扩大旅游内需,提升传统旅游消费,培育新型旅游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增强旅游内需驱动力。三是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旅游精品,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旅游供给体系对国内旅游需求的适配性,增强旅游供给能力、水平和旅游产品吸引力。四是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拓展宣传推广渠道,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新技术和新手段,提高旅游营销的精准度,增强旅游市场感召力。五是促进文旅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在思想理念、体制机制、职能功效、规划技术、文旅市场、资源产品、产业业态、空间载体、服务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运用“旅游+”和“+旅游”的新模式,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相互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不断衍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面,构建大旅游产业格局,实现旅游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强化旅游发展支撑力。六是坚持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加大旅游科研和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新基建”及信息技术成果应用,促进旅游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培育云旅游等新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壮大“互联网+旅游”数字平台旅游新经济,增强旅游科技含量和旅游创新驱动力。七是实施旅游质量工程,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法治环境、政策制度、发展观念、规划建设和技术标准等方面不断改进[9],着力提高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产业运营质量,持续完善旅游质量体系,强化旅游市场管理,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旅游品位和旅游品牌,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旅游需求,提升旅游发展效益,增强旅游竞争力。八是促进空间布局优化和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旅游融合和产业集聚发展,以培育新增长极和动力源拉动旅游内循环[10]。九是扩大旅游对外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旅游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RCEP成员国的旅游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提升入境旅游发展水平;进一步开放旅游投资领域,更好地吸引全球旅游资源要素,同时要把握海外消费回流机会,有序发展免税品旅游业务,增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促进力。

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高质量发展

章锦河(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逆全球化潮起、中美贸易摩擦等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以及国内巨大市场优势和创新潜能的大背景下,持续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将有力推动“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为旅游业“双循环”格局提供新保障、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绿色生产是基础,促进旅游绿色消费是关键。

(1)推动旅游绿色生产是基础

自然为悦己者容,因欣赏而美丽;生态为己悦者美,善利用而永生。旅游业是生态服务价值置换的有效路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器与放大器。旅游绿色生产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而且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旅游绿色生产,严格生态环境准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生态产品供给,是旅游“双循环”新格局的基石。一是加强绿色标准引领。制定景区、酒店、餐饮、旅游交通等不同类型旅游企业绿色生产标准,旅游绿色企业、生态品牌、生态产品等认证标准,构建分级分类的旅游生产、认证绿色标准体系,引导旅游生产、运营各环节的“节能、降耗、减排、除污”的制度化、科学化与常态化。二是健全绿色考核机制。根据我国“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诺的减排目标,确定我国旅游产业整体的碳排放、污染排放的可用额度,推进以“旅游生态效率”“碳足迹”“单位旅游收入碳排放”“旅游生态补偿”等为主要指标的旅游绿色发展考核机制。三是提升绿色设施水平。充分利用新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打造绿色智能、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化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加大旅游传统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改造力度,配套旅游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促进基建投入向旅游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倾斜,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全过程的绿色评价。四是完善绿色监测体系。增强自然旅游地智慧景区建设内容,加强核心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基础工程的布局,建设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与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全面监测生态系统各类要素及其变化,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方法,加强自然保护地监测数据集成分析、评估和预警生态风险,定期发布生态环境状况监测评估报告。

(2)促进旅游绿色消费是关键

以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消耗浪费,选择生态产品,降低消费碳排等为特征的旅游绿色消费行为,不仅是旅游经济的引擎,而且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履行现代公民义务的重要体现。一是加强绿色消费宣传。由于非惯常环境下游客匿名化特性,游客易产生主观规范减弱,行为控制失调,往往出现炫耀性、奢侈性、过度性消费以及乱写乱刻、乱踩乱折、乱投乱扔等形式各异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加强游客消费需求管理,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势在必行。一方面通过媒体矩阵,尤其可结合全国旅游日、环境日、低碳日、科技活动周、节能宣传周等,加大“文明餐桌”“诚信菜单”“光盘行动”“绿色出行”“文明燃香”等主题活动的旅游绿色消费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在景区景点、酒店、旅游商品专卖店、游客中心、交通枢纽等游客集中地,通过解说系统、绿色志愿公益服务、绿色旅游消费公约和消费指南、旅游绿色产品销售专区等,营造旅游绿色消费氛围,唤醒游客绿色消费意识,扩大旅游绿色消费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激发绿色消费热情。旅游绿色消费需要游客精神内守,同样需要行为激励。旅游地、旅游企业可制定各类旅游绿色消费奖惩政策与措施,推动旅游景区游客“零垃圾”行动、酒店游客自带洗漱用品、餐饮光盘行动,推进国家公园生态访客制度,实施游客“碳中和”计划,鼓励游客消费绿色认证的旅游产品,建立旅游绿色消费的积分制与信用体系,开展绿色消费文明游客评选活动等,引导游客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规范旅游绿色消费行为,激活旅游绿色消费市场潜力与活力,促进形成旅游“双循坏”新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

价值发现与文化认同: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魏向东(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0年,中国旅游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使人们的空间移动举步维艰,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也进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格局。充分发展国内文旅消费大市场,高质量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成为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的历史责任。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厚的世界文明古国,中国文旅市场的消费者成长于这一文化环境中,不仅对中国的文化自带亲切感与自豪感,而且认同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与表现形式,因而高质量的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提升文化自信的优秀文旅产品大受市场欢迎。故宫的系列文创旅游产品大受追捧,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原因即在于此。因此,在经济双循环的背景下,提高文旅产品的高质量供给,强化文旅融合的高效率推进,就成为中国旅游业在新格局下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2020年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文化引领,提升旅游的思想内涵、文化品质,让旅游成为难忘的精神之旅、文化之旅,成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国内文旅大市场的潜力来自于需求和供给的精准对接。然而对照中国的文旅产品供应,不难发现,虽然不断涌现一些优秀的文旅产品,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些低劣而随意的旅游产品依然充斥市场,一些大肆模仿的同质化项目被任性建设,一些缺乏个性没有鲜明文化主题的产品被批量生产,一些僵硬的缺少内部联系的文化拼图式产品被规模复制。因而提升文旅产品的开发水平,明晰文旅产品的开发逻辑,了解文旅产品的开发路径,就成为提高文旅融合水准,推进文旅精准供应的基础要求,也是文旅融合参与各方的必备素养。

(1)必须对区域文化背景、发展历程及其文化特征作深入的研究

任何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总会形成自己的文化风貌,体现不一样的地方精神。而文化的要素多样,内容复杂,对外来的投资者与规划者而言,很难把握住在地文化的基本特征;对当地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而言,又往往窥一斑而难见全貌。这时就需要建设团队具备多样的人才配备,不仅有旅游、经济、市场等方面的专家,而且要有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专家一起加入,还需有当地文化学者、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加入,广泛搜阅文献,在深入追溯历史、查阅地方志资料及当地相关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明辨当地的文化特征与主流文化风貌,提练文化主题与文化符号,形成一套与相关旅游产品对应的文化体系。

(2)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建立文旅产品的供应体系

应深入了解文旅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时代特点,建立起文旅产品供应的梯次结构。时代变迁会带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文旅消费群体及其需求、动机、行为都会呈现出不断迭代、持续变化的规律。因此基于当代需求,进行相关的文化比较就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内容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集中开发,而是通过精研市场需求方的深层次需求,在众多的文化内容中寻找能让市场眼睛一亮的文化亮点,拣选并集合相关的文化要素重点开发,对于其他的相关文化内容则可以储存起来,保护起来,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结合市场需求的变迁进行有序的持续开发,以使文旅产品可以经历持续性的创新,给予市场更多的惊喜,赋予地方多样的文化内容以及与时俱进的文化面貌,从而持续为地方赋能,为文旅增值。

(3)最为重要的是要发现文旅项目的独特价值

什么才是独特价值?这不单单是当地文化的主要特征,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吻合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观念,并且是能直击人心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既能满足人的利益需求,又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激发人的文化记忆,与人的当下需求与追求能完美共振。这种独特价值往往隐含在文旅项目的文化主题中,隐含在文旅项目的利益满足上,尤其是旅游者的精神利益满足上。比如苏州每年都举办的寒山寺听钟声活动,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跨年,更寄托着平安幸福的价值追求,这吻合了人们心中健康无价的价值诉求和平安是福的利益诉求,故才能经久不衰,长年举办。因此在文旅项目开发中,要能识别代表这种核心价值的文化内容,精选其文化符号与物质载体,完整保护其文化氛围与相关特征,放大其与现代人易产生情感共鸣的因子与要素,有温度、有情感,使人们沉浸在独特的文化气场中,这样才能使文旅产品达到让旅游成为难忘的精神之旅、文化之旅,成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的目标。

(4)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是文旅产品开发的终极目标

在后现代理论语境中,文化记忆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身份“定位”,通过保存代代相传的集体知识来确证文化的连续性,并以此重构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文化身份。就文旅项目开发的角度,文化记忆的激活,可以从时空两个方面来实现:通过创造一个共享的过程,使参与者们相互明确各自的文化身份,强化文化的凝聚力;通过创造一个文化的空间,提供一种整体意识和历史意识,深化对集体的认同。文旅产品恰恰是通过在空间中注入文化,在活动中分享文化,在各种各样的仪式中传递文化,从而激活旅游者的文化记忆,这不仅会使相关的文旅产品一直留存在人们的脑海中,提高文化消费满意度,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独特价值的发掘与文化空间的营造,激起旅游者脑海中的文化记忆,带来旅游者对集体文化价值的感悟与文化集体的认同。认同是心灵的归属感,是个人在态度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上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过程。通过文旅项目开发中对旅游项目的文化加持,以特定的文化符号与文化活动,体验、构建和诠释文化认同,旅游者因此获取自我身份的认知和自我存在的刻画,并更好地使每一个旅游者都自觉地认同于文化的大家庭,自我的文化感悟因境而生,群体的文化自信亦将由此而树立。同样,文化认同的建立,对文旅项目本身,也将带来持续的客流与消费。这正是美国迪斯尼乐园成功的诀窍。

在经济双循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势下,提升文旅融合的供应质量,就需要厘清文旅融合的项目开发逻辑,明晰文旅融合的项目开发路径。我们认为:追根溯源地深入研究文化现象,寻找吻合当代人需求的文化内容,发现文旅产品的独特价值,有温度地丰富文旅产品的表现方式,从而激发旅游者的文化记忆,最终引起文旅项目各方参与者的文化认同,才是高质量文旅融合项目的开发逻辑,也才能担负起以旅彰文、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宏伟目标。

文旅融合导向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侯兵(扬州大学旅游文化研究所教授)

[41]“The IEEE Global Initiative on Ethics of Autonomou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http://standards.ieee.org/develop/indconn/ec/autonomous_systems.html.

伴随着政策举措和体制调整释放出的动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诉求日益迫切。2019年12月,在中办、国办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中,“文旅融合区”成为重点建设的四类主体功能区之一。2020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这些构成了2019年2月两办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提出共建“千年运河”文旅品牌的具体行动方案。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共同发展任务的背景下,文旅深度融合对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文旅深度融合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

从学理层面上看,融合发展是基于文化和旅游两者发展规律而形成的内生需求。初始阶段是现象层面的文化和旅游的相互渗透,融合程度的加深也是产业融合成效显现的过程,这既是产业发展的规律,也是产业创新的选择。文旅深度融合的标志是文旅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产业融合各个要素上都有具体体现。因而,深度融合在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和组织融合、产业和市场融合、全要素融合上呈现纵深推进的过程[2]。两者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文旅发展质态持续优化,契合了高质量发展理念的要求。

从实践层面上看,文旅深度融合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分析旅游市场演化过程可以发现,当前旅游产品在类型和数量上的供给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低水平、同质化几乎是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文旅融合成效与人民对美好文旅生活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文化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作为“最广阔的文化市场”尚未实现高度统一。有效满足或者引领高品质文旅消费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是根本的价值遵循。

(2)文旅深度融合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现实困境

大运河作为一种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集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于一体。然而,发挥文旅深度融合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综合效用,尚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其一是大运河载体功能的变化使其文化表征更加抽象,曾经的军事、漕运、盐运、水利等功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目前主要承担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在文化意义上多元且厚重。其二是沿线地区空间生产方式和类型的变化,模糊了人们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沿线地区在不同阶段利用运河的方式差异很大,历经多次整治和改道,使得以河道变化为主体的空间形制一直处于嬗变过程中,文化遗存在形式和类型上复杂多样。沿线地区首批58处遗产点中,部分是所在地区高等级景区的核心吸引物,也有一批属于“鲜有问津”的文保单位,一些遗产点在社会认知中并未将其与大运河建立联系。功能和空间上的变化,使得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人们的旅游生活和文化认知还存在很大差异。旅游对文化生产形成重要影响,“文化的旅游化”特征日益明显[11]。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找准大运河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支点和载体尤为关键。

(3)文旅深度融合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文旅深度融合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形成多维影响。文旅融合为大运河文化设施提升、文创产品打造、旅游产业链拉长和旅游品质提升提供了机遇[12],而高质量的文旅供给及其创新实践则是增强人们对大运河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的适宜方式。

一是构建点线面一体、错落有致的文旅融合空间。大运河沿线地区遗产点分布各异,对于不同的资源要素必须要有所侧重、有所取舍。遗产赋存集中、历史环境较好的区域或河段要连点成线,城河关系紧密的地区可以点线面一体,加快建设文旅融合的先导区、示范区。而城河关系不太紧密的地区未必要“自我加压”,一些地方新建的文化生态空间要依附于特定的景观赋存,将文化空间与消费空间有机融合,在文旅事业和产业属性上寻求统一。

二是探索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匹配的利用模式。大运河沿线地区众多古镇古街古村多已得到改建、复建,但过度商业化也带来了利用模式的同质化,业态类型、消费模式趋同度高,不同地区运河文旅项目的辨识度低,运河文化特色有被湮没甚至消失的可能。为此,应重视物质文化景观的场景效果,以创新创意的手法彰显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营造文化创意空间,在运河文化共性中彰显个性魅力。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城乡旅游融合发展机制

陆林(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区域一体化与城乡融合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新时代,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发展要素和新兴发展动能,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推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驱动、网络协同与要素流动已成为促进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

(1)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

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目的地的目标需要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而创新是打破惯性发展,实现路径创新的关键议题。文化-旅游-生态-科技等要素的融合是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创新。探索文化-旅游-生态-科技等要素的融合发展路径,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实现产业融合创新、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实践。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生态资源丰富,科技发达,人才汇集,区域差异显著。区域间存在的文化-旅游-生态无序开发、恶性竞争以及政策重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区域高质量融合发展。冲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壁垒,发挥市场力量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避免无序开发和恶性竞争,促进各类相关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促进区域文化-旅游-生态-科技融合发展。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是促进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制度创新。鼓励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筹划成立长三角旅游创新发展基金并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依托已有平台促进旅游资源资产交易,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积极引导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各类旅游项目,同时加强监管、管控风险。进一步放宽和取消旅游企业异地发展的限制性政策,出台奖励补贴政策,鼓励旅游企业跨区域布局、并购、重组和连锁经营;给予跨区域发展的旅游企业用地支持、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2)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网络协同发展

经过近40年的发展,长三角旅游一体化从萌芽阶段经由初始发展和快速发展阶段,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旅游由点到线,最后生成网络化结构。新时期,人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流动空间”重构跨区地域结构,地方空间被吸纳进城市间交织的流动网络中,商品货物、劳动力和新思想在节点和网络中进行多向传输,经济发展的内生关联性强化[14]。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要适应新时期城市群人地关系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地方走向区域的发展转向,突破“静态、在地”的传统认知,加强对地理边界弱化和节点属性增强的网络发展趋向认知,进一步开展对旅游网络外部性的跨界、流动等特征的基础研究,将网络连通性纳入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强化旅游合作的互补关系和协同效应,打破地区分割限制要素跨区自由流动的壁垒,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

(3)城乡旅游融合发展的要素流动与配置优化

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群城乡旅游融合的优势在于实现区域交通、设施等实体网络与信息网络的叠加作用。长三角城乡要素总体互动水平较高,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限制长三角旅游内循环的重要障碍,促进城乡旅游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是熔断堵点、实现城乡旅游融合发展的核心机制。新时代,长三角城乡旅游从基本功能互动向全要素融合发展迈进,城乡旅游融合需要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参与和双向努力,其中城市旅游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乡村旅游在土地、劳动力、生态、传统文化等要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基于城乡旅游要素的互补性特点,形成城乡两个旅游地域系统相互作用和融合发展的原始动力,全面建立城乡互动的城乡旅游产业链与服务体系,实现旅游全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促进城乡旅游的双向共赢,助推长三角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15]。产权是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的核心纽带。因此,需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统一城乡产权体系,进而建立城乡融合的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交易产权的方式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16]。

旅游业的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及应用创新

龙毅(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行业创新升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规模数量优先向质量效率优先转变。这迫切要求旅游业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势,围绕国家新发展格局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需求,结合传感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大力发展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推动行业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

(1)建立现代科技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多元化途径

现代科技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为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实现信息共享、发展智慧旅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多元化的实施途径:一是面向游客服务,结合移动网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动漫、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虚拟旅游、虚拟体验、文化创意等产品的科技植入,进一步开发“互联网+”旅游产品,为大众提供喜闻乐见、直观感受和全天候的旅游信息化服务,丰富旅游产品内容与产品形式;二是面向企业服务,通过传感网、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术,采集和传输旅游者、旅游市场、服务设施与服务活动等实时信息,推动旅游服务模式、营销途径与管理手段的系列变革,提升旅游管理、服务、营销各环节的质量与效率;三是面向政府服务,发挥信息集成与综合分析技术的优势,以行业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和产业运行监测为主要抓手,开展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行业管理等跨要素、跨行业的信息分析与应用,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信息集成共享和业务过程协同。

(2)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旅游集成体系

旅游业是跨区域、跨行业、多业态的综合性与开放性产业,文旅融合与全域旅游建设使得旅游业态更为多样、服务边界进一步扩大、服务人群更加多元化。这使得智慧旅游建设成为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各行业;跨越“国家、省、设区市、县(市、区)、企业”多层次;贯通“游前、游中、游后”全过程的复杂系统工程。“十三五”期间,以示范建设为突破口,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景区、度假区、旅行社等均开展了各自的智慧旅游建设,如智慧景区、智慧度假区、智慧旅行社等,形成了一批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示范成果与示范单位,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有效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大多数平台的智能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的行业智慧旅游集成体系。

面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智慧旅游集成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①建立纵向打通、横向集成的统一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这是智慧旅游建设与应用的基础,但是目前由于受到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业务条块分割等因素影响,加上数据建设规范不健全,数据集成与共享存在困难,“数据孤岛”现象较为严重,亟待开展行业数据共享工程,建立及时、科学、安全的数据共享与更新机制;②建立多级联动的行业管理与应急指挥调度体系。围绕行业管理和应急指挥的业务流程,以业务平台统一或者业务数据统一为基础,实现省、设区市、县(市、区)、企业的多级业务联动和指挥调度;③建立管理、服务、营销协同的智慧旅游集成应用体系。实现各种管理、服务、营销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互转换,可将管理信息(如各种设施管理信息)转化为动态服务信息,进而转化为精准营销信息,有助于管理系统的市场化运行与可持续发展;④建立各种类型的旅游数据采集规范、服务接口规范与完备的数据目录清单,进一步创新数据采集、归集、共享与服务机制,不仅为政府部门而且为旅游企业、旅游者及其他信息服务商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旅游产业数据资源的再利用效率。

(3)促进面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旅游应用

智慧旅游要服务于行业高质量发展,就要遵循新发展理念,以旅游业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为基础,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为关键,整合旅游资源、服务资源与信息资源,实现目的地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开发、生态保护、行业监管、产业运行、文化传承和市场服务的综合、协调发展。一是结合资源分布、行业监管等信息化平台,收集旅游资源分布数据、客流时空数据、旅游消费数据和产业运行数据,充分了解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布局状况,切实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和市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二是强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旅游资源开发状况与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自动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和产业市场发展,防止过度商业开发和环境破坏,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三是打造智慧旅游管理、服务与营销集成的高性能信息化应用,推动跨类型、跨平台的多源异构旅游大数据集成与共享,建立对客服务、动态监控、预测预警和快速调控机制,满足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科学、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RCEP 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国际旅游市场拓展

周年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2020年11月15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这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这将对中国旅游业带来深刻的影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在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背景下,RCEP协定的签订将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有利于入境旅游市场的提振。2019年,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国前15强中,RCEP成员国缅甸、越南、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占据了10个。RCEP协定的签订必定带来成员国之间商务客流的攀升,随着成员国之间人员流动政策的逐步放松将带来入境游客的持续增长。二是各成员国之间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客源市场、共创知名品牌将更有助于提升亚太地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从而优化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三是RCEP成员国旅游业普遍发展程度较高,随着成员国之间服务贸易的增长,有利于中国引进高端的旅游专业人才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四是RCEP成员国资本较为充裕,随着投资便利化协定的落实,将有助于中国旅游业引入外来资本投资,增加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五是RCEP成员国在酒店、零售、餐饮、装备、游乐等品牌将更加方便地进入中国,丰富中国旅游产品的供给。六是有利于中国“互联网+旅游”、大型旅游投资集团通过规模优势、资本优势加大对成员国的旅游投资,从而壮大旅游企业,增强竞争力。七是成员国之间的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将带动邮轮游艇、国际无目的地旅游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旅游业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八是有利于优质旅游产品走向海外,进入主流市场、影响主流人群,彰显全球视野下更具魅力、更有活力的美丽中国。

但同时也要看到RCEP协定的签订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一是在疫情期间带来的旅游消费回流随着RCEP成员国疫情防控的好转会逐步消失。二是旅游产业将面临更多的国际竞争,与其他成员国同质化且缺乏地域文化的旅游产品将面临淘汰。三是中国入境旅游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随着更高水平的开放将逐步弱化。四是免税行业的竞争将更加剧烈。

站在“十四五”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旅游业应充分把握RCEP协定的签订的重要机遇,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着力育先机开新局。一是大部分成员国经济持续低迷,旅游发展依然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强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旅游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二是充分发挥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积极培育国际竞争优势。三是面向成员国建设更多的海外推广中心,办好海外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等活动,加强旅游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四是推进入境游签证、通关便利化,完善入境旅游公共服务与商业接待体系,提升服务品质,为入境游客提供便利。五是从全球视野深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出更多展现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优质旅游产品。六是引导出境游客文明旅游,引导游客遵守境外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使亿万游客成为中国形象体现者、中国故事讲述者和中华文明传播者。

旅游就业增收效应与高品质生活的共建共享机制

肖飞(南京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研究员)

我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前提是就业增收,经济学家朱云来认为,消费需求的本质是要提高收入(中国财富论坛,2020)。通过就业获得增收,可以充分挖掘民众的消费潜力,增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生存尊严。

如果说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对于解决就业的巨大贡献,如常青藤般永葆不衰。工业设备是冰冷的,而旅游却有温度,可以架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服务之桥。譬如餐饮,吃外卖只是为了裹腹,去时尚餐厅享受高品质的菜肴和服务才是休闲体验。社会越是进步,旅游就业的吸纳度非但不会减弱,反而更强。我国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正是基于旅游就业增收效应和创造高品质生活之间的逻辑关系。

(1)旅游经济就业大大超过旅游产业就业的增长速度

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曾预测,到2021年,中国旅游全部就业和旅游直接就业分别可达到8 339万人和2 662.8万人。他们没有预见到我国乡村通过旅游脱贫和旅游致富的现实,相信这个就业数字会更大,我国的旅游业正在成为吸纳社会就业人口的基础性产业之一。

近几年来,人们出游频率快速加大,旅游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显著增加,从而诱发出传统旅游产业迅速向新兴旅游产业扩展,如城市休闲区、旅游度假区、旅游文创区、博物馆群、红色旅游、邮轮、民宿等。城市的旧房改造,休闲旅游从点状向区块布局,大量城市居民在休闲旅游岗位就业。乡村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综合升级,使美丽乡村直接向全域旅游跨越,农民更多地转换成为旅游企业员工。疫情进一步促使人们加快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新增出大量的养生就业群体,旅游就业的波及效应愈加凸显。

旅游产业的经济本质是以“游客搬运”为前提,是产生游客在异地或异住宅生活区域进行终端消费的经济效果。除了旅游直接就业、间接就业,还产生出延伸性“旅游边缘就业”,如医疗、保健、美容、养生、会议、展览、探友、祈福、培训、打工等。受旅游产业的影响,各种要素相互交织,藕断丝连,构成直接消费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和城镇化动力,进而带来旅游经济的价值提升效应和幸福价值效应。

(2)旅游就业正从低声望就业向体面劳动就业过渡

体面劳动(Decent Work)的概念是在国际劳工组织(ILO)1995 年的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大会上最早提出的,其“核心劳工标准”(Core Labor Standards)定义为: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包含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方面,以就业质量为主,分为6个维度,即工作机会、在自由的条件下工作、生产性的工作、工作平等、工作安全和工作尊严。前两个维度分别是指工作的可获得性和可接受性,后4个维度则是说明在可获得的和可接受的工作中什么是体面的工作。

过去,旅游就业的职业声望较低。有学者认为,由于旅游业往往集中于低技能职位,岗位薪酬较低,面临的培训机会较少,缺乏晋升更高职位的经验认证,因而很多人认为旅游创造的就业类型往往不是“真正的”工作,无疑给旅游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升级,行业的规模、层次、品质、效益等都发生极大变化。特别是乡村旅游已从低端走向中端和高端,乡村民宿、现代科技观光农业,以及以优良的自然环境为支撑的乡村度假休闲项目,吸引大量非旅游专业中高端人才就业。在城市休闲旅游中,许多个体从业者成为“体面”的从业者。大型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由于其规模化、连锁化程度高,晋升机会多,高端就业已成普遍现象,旅游的工作条件和景观环境是很多行业不能比肩的。

(3)旅游就业增效对高品质生活的作用和影响

高品质生活包括人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获得的物质财富多寡,享受到的各类服务水平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前者是客观生活品质,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在内的各类服务的数量和品质。后者是主观的生活感受,指个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就业质量逐步提升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尽管旅游产业具有敏感性强的特征,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旅游的复苏功能和持续性发展能力不容小觑。此次疫情除了对旅行社业就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外,其他旅游产业特别是新兴旅游产业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复苏很快,就业弹性增大,员工的收入较为稳定。国外疫情导致出国旅游全面中断,人们却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国内旅游,使旅游就业在“内循环”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因而要把握海外消费回流的机遇,推动消费空间中日常生活的回归[17],大力发展消费内循环。可见,旅游作为一种“主观生活感受”的刚需产品,对旅游就业增收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正是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复苏,也使得人们可以在旅游“内循环”格局中充分享受到旅游的品质化服务,旅游满意度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构建旅游就业增收效应与高品质生活的共建共享机制,需要把握好4个方面:一是认清旅游业在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中“四两拨千斤”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就业和旅游经济就业的拉动作用;二是从创造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角度来延伸旅游的高端产业链;三是让旅游产业享受和其他产业一视同仁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激活旅游源头这滩“活水”;四是处理好就业和生活之间的关系,鼓励出台更多有利于大众出游的时间和机会。

笔谈总结

多位学者围绕“双循环”新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及相关研究问题,提出了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归纳而言,主要形成了以下共识: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既是文旅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也是重要的科学命题。旅游业是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应在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动力,通过高水平的生态优化、扩大内需、促进开放、文旅融合、精品打造、科技赋能和区域协同,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推动机制。

(2)生态文明建设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应以推动旅游绿色生产为基础,以促进旅游绿色消费为关键,推动绿水青山更好地转化为金山银山,更高起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旅融合是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善于发现文旅项目的独特价值,强化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完善文旅产品的供应体系,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文旅精品项目建设,提升文旅融合的供给质量;要大力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城乡旅游融合发展,并将“创新驱动、网络协同与要素流动”作为促进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要推动现代科技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旅游集成体系,增强旅游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面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旅游应用,促进旅游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培育云旅游等新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壮大“互联网+旅游”数字平台旅游新经济,增强旅游科技含量和旅游创新驱动力;要把握“一带一路”和RCEP协定的签订的重要机遇,强化开放合作,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促进旅游内需和外需、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协调发展,形成内需外需兼容互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旅游新格局;要充分发挥旅游的就业增收效应,推动旅游就业从低声望就业向体面劳动就业转变,并从创造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角度来延伸旅游的高端产业链,建立和完善旅游共建共享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旅游研究应以时代课题作为理论创新的驱动力,围绕“双循环”新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中国国情和旅游实践,树立国际视野,坚持问题导向,融合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城乡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业的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旅游就业增收效应与高品质生活共建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力求把握客观规律,取得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4)本笔谈重在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凝练“双循环”新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科学问题,阐述学者的基本观点并引发更多的理论关注和学术思考,但难免挂一漏万,诸如旅游内需潜力测度与释放机制、旅游地空间格局演变与优化、乡村旅游振兴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尚较少论及,诸多问题还有赖于广大学者共同开展深入探究和创新实践,以进一步丰富旅游研究内涵,推动旅游学术创新,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应用模式。

猜你喜欢
双循环文旅高质量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