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协同护理对住院老年卒中后尿失禁病人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3-02 09:34谢萍香梁雪玲刘文婷冯惠燕周婷欢
全科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多维度协同康复

谢萍香,王 莉,梁雪玲,刘文婷,冯惠燕,周婷欢

脑卒中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1]。尿失禁则是脑卒中病人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极易引发失禁相关性皮炎,压疮的风险较高,从而可能导致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是脑卒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2]。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生率高达38%~60%,已成为国内外重点关注的卫生问题,可能给病人家庭以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3]。因此,如何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显得尤为重要。协同护理主要是指基于Orem自理理论,由国外学者Lott等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借助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病人及其家属参与健康护理的能力,充分发挥病人自我护理的潜能,加强集体协同作用,从而改善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康复[4]。本研究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对卒中后尿失禁住院病人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影响,旨在为临床卒中后尿失禁病人提供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6例老年卒中后尿失禁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60~80(68.23±10.74)岁;受教育时间3~10(6.18±1.23)年;卒中类别:脑梗死21例,脑出血5例,其他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61~80(69.29±10.76)岁;受教育时间3~12(7.20±1.22)年;卒中类别:脑梗死23例,脑出血5例,其他5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均与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且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②年龄18~80岁;③均接受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调查结果确诊为尿失禁;④入院前无泌尿系手术治疗史。排除标准:①卒中前即存在尿失禁者;②语言交流沟通障碍,无法完成研究者;③伴有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以及其他脑部疾病者;④存在泌尿系感染者。本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已签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置管护理、卫生护理等。观察组给予多维度协同护理,具体如下。

1.2.1 身体维度干预 主要是参照《神经源性膀胱指南版》中推荐的盆底肌训练法,指导病人正确完成盆底肌训练。即在进行呼吸训练过程中告知病人吸气时务必尽力收缩肛门周围肌肉,同时通过引导式语言协助其维持收缩肛门动作5~10 s。呼气时彻底放松,每日进行3次以上。告知病人坐于椅子上,想象自己正阻止肛门排气和排便,随后将肛门、阴道、尿道周围肌肉收缩上提,心算100-3,97-3,94-3……达到分散注意力的目的,持续10 s后缓慢放松,每天3次以上。随着病情的改善,可指导其在排尿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盆底肌群的收缩,反复排尿、止尿。此外,针对留置尿管病人,告知其维持尿道口的卫生,定时开放或夹闭尿管。为病人制订合理的饮水计划,督促其每日按照计划表时间饮水,减少、停止夜间饮水量,保障睡眠。

1.2.2 心理维度干预 与病人深入交流,评价其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以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等情况,向其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本研究护理干预方式,正确解答病人及其家属的问题,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健康护理中。此外,护理人员不定期对病人进行追踪,明确其心理状况、盆底肌训练状况以及饮水情况。对严格遵从医嘱执行的病人予以表扬和正向支持,加强和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对悲观、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的病人予以鼓励和心理疏导。

1.2.3 社会支持维度干预 告知病人家属亲属陪伴以及情感支持对病人疾病康复的益处,叮嘱其多陪伴与鼓励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保持电话或网络与病人的联系,从而增强社会归属感。定期开展病友交流会,让病人相互交流、讨论,分享经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整体康复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心理状态、睡眠障碍情况。①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病人生活质量,SF-36量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总体健康8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均为百分制,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5]。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病人心理状态,主要包括14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0~56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心理状态越差[6]。③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主要内容涵盖衣、食、住、行等方面,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独立生活能力越强[7]。④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⑤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病人睡眠障碍情况,主要包括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安眠药物应用、日间功能、入睡时间、睡眠质量7个部分,每部分计分为0~3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睡眠质量越差[8]。⑥整体康复效果评估判定标准[9]:排尿前有排尿意识,且能完全控制排尿过程为痊愈;可自我控制排尿,偶尔出现尿失禁情况为显效;排尿前有排尿意识,但控制效果不佳,经常出现尿失禁情况为好转;与干预前相比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F-36总体健康、ADL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NIHSS、HAMA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SQI总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病人整体康复效果比较

3 讨论

长期漏尿状况极易引起皮肤红肿、湿疹、溃烂以及压疮等[10-12]。临床上不少病人由于未对脑卒中和尿失禁的关系进行有效掌握,从而自以为过多的饮水、摄入体液种类以及自己原先排尿习惯可能与尿失禁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进一步过分控制摄水量,改变饮水、排尿习惯,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泌尿系感染风险甚至造成肾脏损伤[13-14]。另有研究结果显示,病人若长期处于尿失禁状态,极易出现自暴自弃以及自卑等负性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交活动,进一步引起焦虑、恐惧、孤独等精神症状,最终导致生活质量的降低[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干预后SF-36总体健康、AD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有效提高卒中后尿失禁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原因,多维度协同护理充分考虑了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不仅有效提高了病人及其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学会盆底肌功能恢复以及膀胱管理方法,同时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了积极的心理干预,从而有利于满足病人的归属需求,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继而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17-18]。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组病人干预后NHISS、HAMA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多维度协同护理有利于促进卒中后尿失禁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缓解病人负性情绪。究其原因,通过开展病友座谈会的方式可促进病人之间的互相鼓励、带动以及共同对抗疾病的信念,而护理人员通过综合病人的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以及帮助,可帮助病人掌握疾病以及康复相关知识,使病人感受到人性关怀,促进了医患关系,从而主动参与护理,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并保证了心理健康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干预后PSQI总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提高卒中后尿失禁病人的睡眠质量。究其原因可能是多维度协同护理有助于病人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为其制订了合理的饮水计划表,避免了夜间大量饮水,从而保证了睡眠质量[19-2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病人整体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明显提高卒中后尿失禁病人的整体康复效果。分析原因,多维度协同护理可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者、倡导者以及协作者角色,通过教育宣教、讲解以及指导等,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并鼓励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参与至护理工作中,继而发挥护理人员、病人、家属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病人自主排尿的恢复,促进康复进程[21-22]。

综上所述,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显著提高卒中后老年尿失禁住院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康复效果,同时有利于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多维度协同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