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eck评分的分级护理在口腔癌病人围术期的应用

2021-03-02 09:34李孔亮
全科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牙面菌斑口腔癌

王 峥,李孔亮

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大多是鳞状细胞癌,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舌癌、牙龈癌、腭癌、唇癌、颊癌、口咽癌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的癌症等,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危害[1-2]。口腔癌的发病原因:异物长期慢性刺激;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口腔卫生差,细菌的滋生;基因的变化等,具有进展快、浸润广、预后差的特点[3-4]。它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呼吸道阻塞、局部出血、感染等[5-6]。为保证病人预后取得预期效果,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尤为必要,但临床绝大部分护理模式或方法主要采取普适性的护理措施,并不能根据病人特征区别对待。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根据Beck评分对口腔癌病人给予分级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于我院并处于围术期的110例口腔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舌癌39例,牙龈癌44例,腭癌27例。纳入标准:口腔癌病人处于围术期;年龄>40岁;各项检查均正常,可以接受治疗;没有相关禁忌证[7];病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护理。排除标准:病人病情影响研究结果;不能配合完成护理干预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围术期口腔癌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基本情况比较

1.2 护理方法 两组病人围术期均给予心理关怀,通过增进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充分介绍病人的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手术的效果、手术的必要性、并发症及预防措施[6],取得他们的信任。尊重病人的自主选择,在病人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治疗;维持病人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安全度过手术和术后的恢复过程。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要求病人合理膳食,学会口腔保健知识,从根本上完善自己的营养结构,防止牙齿钙化不全、龋变的发生。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从而清洁牙齿保护牙龈;加强口腔癌病人的保健宣讲,让病人及家属意识到口腔对身体生活的影响,重视口腔健康;帮助病人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饮食,防止感染。

1.2.2 观察组 基于Beck评分进行分级护理。①护理前对每例病人口腔情况采用改良的Beck评分法进行评分[5],包括病人口唇、牙龈及口腔黏膜、舌头、牙齿、唾液情况,分值越高说明口腔功能越差。5分:口腔功能完好无损;6~10分:口腔轻度功能损伤;10~15分:口腔出现中度损伤;16~20分:口腔出现重度损伤。②护理人员根据病人评分为病人制定护理方案,确定病人每天刷牙的次数、每次刷牙的时间,普及正确刷牙的方式。③根据病人Beck评分对病人口唇和口腔进行温水湿润[8]。5分:每天刷2次牙,采用正确方式每次刷3 min,饭后用漱口水漱口;6~10分:每天刷2次牙,采用正确方式每次刷3 min,饭后用漱口水漱口,湿润口腔和口唇4 h 1次;11~15分:每天刷2次牙,采用正确方式每次刷3 min,饭后用漱口水漱口,湿润口腔和口唇2 h 1次;16~20分:每天刷2次牙,采用正确方式每次刷3 min,饭后用漱口水漱口,湿润口腔和口唇1 h 1次。饮食上也要规范健康饮食[9],不得食用刺激性、不利于病情康复的食物。

1.3 调查内容 入院时采集病人的基本情况(病人性别、年龄、吸烟史、生活状况等)数据,同时对病人护理前后的情况进行调查评估。①临床资料:经口进食所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病率。②Beck评分[8-9]:根据Nancy J Ames 改良的Beck对病人进行6个维度的量化评分,每个维度指标设置4级评分,总分越高表明病人口腔功能及健康状况相对较差。③口腔致病菌数量:取病灶处标本,浸泡于适量无菌生理盐水中,再将样本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中,置于35 ℃培养箱中培养48 h[10]。④口腔清洁程度评估:具体包括口腔异味评分及牙菌斑指数2项指标,具体参照祝青等[5]研究所用工具进行调查。由医生根据经验进行口腔异味评分(0~10分),分为5个评分级别,完全无异味(0分)、轻度异味(1~3分)、中度异味(4~6分)、重度异味(7~9分)、严重异味(10分)。牙菌斑指数为牙面菌斑分数总和/检查的牙面数[11-12]。牙菌斑指数:按照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评估方法[13],根据病人整个牙面(从牙颈部龈缘)的牙菌斑量和宽度进行综合评分(得分区间0~5分),分为0分(牙面无菌斑)、1分(有散在点状菌斑)、2分(菌斑宽度不超过1 mm)、3分(菌斑宽度超过1 mm,但小于牙面1/3)、4分(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1/3~2/3)、5分(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或以上)。⑤病人对口腔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参照Gao等[11]研究所用工具进行评价,由病人自主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2 结果

表2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表3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Beck评分和口腔致病菌数量比较

表4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口腔异味评分和牙菌斑指数比较

表5 两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口腔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多样,中老年男性病人偏多。口腔癌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但因个体的差异会有一定并发症的出现,所以在治疗期间采取特殊的全面护理,能够提高身体的恢复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出现[13-14]。本研究旨在对围术期口腔癌病人进行依据Beck评分的分级护理,观察其效果,以给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围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一个过程,其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到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全程,围术期落实护理的有效性有助于提升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有研究结果显示,口腔癌围术期的护理对病人非常必要,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病人对口腔癌的认识,纠正病人不良的口腔清洁习惯,营造一个清洁的口腔环境,还有利于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5]。口腔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预后差,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都会有很大的负担,且口腔手术常会影响病人术后的面貌、语言功能和饮食状况,大多数病人会有恐惧、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16]。因此,围术期的护理尤其重要,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护理,还包括心理、生活上的护理。心理上要求护理人员多组织病人进行一些活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迎接手术,完成术后的恢复;生活上病人应学会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采用正确刷牙方法,食用健康的食物,病人术后饮食恢复较慢,进食可能会影响术后伤口的感染,术后1周可采用如鼻饲等方法进食[13],且必须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电解质,提高术后病人的抵抗力[17]。不同病情程度的病人可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本研究采用Beck评分,护理前采用Beck评分对病人的口唇、牙龈及口腔黏膜、舌头、牙齿、唾液情况进行分析,综合病情评判得出病人的评分,对病人进行不同的分级护理,情况严重者采取更大强度的护理,这样不会浪费护理资源,做到“对症下药”[1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经口进食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影响病人术后进食的主要因素为手术方法及病人病情,护理干预对病人预后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不能明显改善病人预后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Beck评分和口腔致病菌数量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口腔异味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牙菌斑指数降低(P<0.05)。临床手术对口腔癌病人预后影响非常重要,但是病人口腔术后的微环境由于受到严重破坏,对外界应激的敏感性明显增强,更需要进行细致而周全的护理干预,才能保障病人取得预期治疗效果[18]。而依据Beck评分的分级护理,能更有针对性、安全性、有效地护理病人,通过冲洗、浸润、擦拭等方式清洁病人口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细菌的滋生,不同程度创面的病人也能够得到适合的护理方式。王丽娜等[19]研究显示,对病人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对围术期口腔癌病人进行Beck评分,再依据评分对病人进行不同的分级护理,能控制不同状况的病人感染的风险,营造良好的口腔环境,在护理层面加快病人术后康复速度及康复效果[20-22]。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采取基于Beck评分的分级护理模式充分参照了临床病人的病情,因而采取的护理内容也更为符合病人实际需求,从而有助于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但是临床实践过程中影响病人满意度的因素较多,具体原因需要进行多层次的深入探究及验证。

综上所述,对口腔癌病人围术期进行基于Beck评分的分级护理,能更有针对性地为病人提供保障,降低疾病带来的痛苦,提升临床的治疗效果。但是本研究尚未对病人进行长期观察,其中长期护理效果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牙面菌斑口腔癌
重视口腔卫生,有助减少口腔癌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口腔癌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
提示板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要想牙齿好,牙线帮您忙
牙面湿润度对黏结剂边缘密闭性的影响
关于“治疗牙齿变色方法”答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