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型冲击理论的重症监护室新护士角色适应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3-02 09:35宋应群巫素青
全科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入消极冲击

宋应群,巫素青,李 月,彭 晓,胡 月

转型冲击(transition shock)指的是个体从已知角色向陌生角色转变时,因角色、关系、责任、知识等影响继而产生的一种迷茫、怀疑、困惑以及不明确的感受和体验[1]。新入职护士刚从学校毕业,进入临床工作,由于自身角色发生转变,周边环境也发生变化、知识技能欠缺等容易受到不同程度转型冲击[2]。转型冲击直接影响新护士角色适应水平及工作满意度[3],据统计,每年有35%~60%新护士因不能顺利完成角色适应而流失[4-5],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重症监护室(ICU)作为医院危重症病人抢救的前沿阵地,病人病情重、死亡率高、要求严格,因此ICU护士离职率与工作压力普遍高于普通科室[6-7]。本研究旨在基于转型冲击理论分析ICU新入职护士角色适应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护理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镇江市5所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70名ICU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获得护士职业资格证;②在ICU工作;③工作时间不满1年;④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从学校毕业后在其他医院工作过的护士;②进修护士。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含性别、年龄、学历、籍贯、婚姻状况、聘任方式、是否独生子女等。

1.2.2 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 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估采用薛友儒等[8]制定的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该量表有身体(6个条目)、心理(8个条目)、知识与技能(5个条目)、社会文化与发展(8个条目)4个维度,共27个条目。该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中等符合、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 5 个等级,分别计5分、4分、3分、2分、1分。总分135分,得分越高表明转型冲击程度越高。该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918,内容效度为0.906,被证实具有很高的信效度。

1.2.3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新护士的应对方式评估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该量表由解亚宁[9]研制,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部分,共20个条目,其中积极应对部分由第1条~第12条组成,消极应对部分由第13条~第20条组成,该量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分为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经常采用4个等级,分别计0~3分。该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90,积极应对量表为0.89,消极应对量表为0.78。被证实具有很高的信效度。

1.3 调查方法 在调查前对调查者进行统一培训,保证收集资料的一致性;在调查前取得科室护士长、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告知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当场回收,全程不超过15 min。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有效回收率为87.50%。

2 结果

2.1 新入职ICU护士转型冲击得分 参与调查的70名ICU新护士,转型冲击总分为(97.31±2.65)分,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身体(3.90±0.13)分、知识与技能(3.76±0.11)分、心理(3.48±0.10)分、社会发展(3.36±0.11)分。详见表1。

表1 ICU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情况(n=70)

2.2 不同特征ICU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的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ICU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比较 单位:分

2.3 新入职ICU护士应对方式得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0名ICU新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6.97±0.46)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7.53±0.32)分,其中消极应对方式与转型冲击呈正相关(P<0.01)。详见表3。

表3 ICU新护士应对方式与转型冲击相关性分析(n=70)

2.4 新入职ICU护士转型冲击得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ICU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为因变量,性别、年龄、独生子女、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上因素是影响新入职ICU新护士转型冲击的有效预测因子(P<0.01)。详见表4。

表4 ICU新护士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ICU新护士转型冲击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ICU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为(97.31±2.65)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这与国内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3,10-11],但高于蔡婷婷等[12]研究结果。可能是因为本次研究选择的是ICU新护士,与普通病房相比,ICU收治的均为危重病人,病人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采用的仪器设备较为先进,技术性与专科性均较强,这样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会给刚刚入职的新护士带来极大的压力,故而ICU新护士往往面对较为严重的转型冲击。在转型冲击各维度得分中身体方面得分最高,其次是知识和技能方面,最后是心理方面和社会发展方面,即ICU新护士身体方面受到的困扰最大,这与部分研究[13-15]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ICU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新护士刚从学校毕业就面临频繁的加班和夜班,调查过程中有新护士表示“在ICU只有上班,没有下班”,因此新护士容易出现体力不支、疲乏无力等现象;此外,ICU仪器设备较多,心电监护、呼吸机常年开启,部分新护士表示“下班感觉幻听”,设备报警声也是影响新护士身体方面的重要因素。知识与技能方面对新护士冲击也较大,可能是因为学校教材更新较迟缓[16],新护士接受到的知识与临床实际具有较大差距;且ICU护理工作相对专科,新护士临床经验薄弱,难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分值虽不高,但也对新护士造成一定转型冲击,新护士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以完成工作需要,时常担心工作出错,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ICU相对封闭,与外界沟通较少,对新护士心理和社会发展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提醒临床护理管理者,重视新入职护士身体状况,合理配备ICU的护理人力资源;其次建议医院或科室形成系统的培训课程,在新护士上岗前通过培训,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简单对接;护理教育者应适当更新学校教材,改变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增加情景式教学课程,同时增加学生见习机会,使学生融会贯通。

3.2 ICU新护士转型冲击与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 调查显示,70名ICU新护士中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6.97±0.46)分,高于全国常模[17],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7.53±0.32)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消极应对方式与转型冲击呈显著正相关(P<0.01),这与于明峰等[11]研究结果一致,应对方式指的是个体如何认识和处理自身面对的困境和压力事件,是个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8],积极应对方式指的是采取积极的行为和态度对待压力,努力寻找解决途径,而消极应对方式则是采用屈服或者逃避的方式,不主动解决问题,最终可能加重事件的恶性发展[19]。即新护士在角色适应过程中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帮助自己降低转型冲击,相反,如果采取一些不作为、逃避的消极应对方式,则会加重转型冲击。本研究中,ICU新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得分虽高于全国常模,但消极应对方式同样也高于全国常模,ICU新护士应对方式是护理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建议新护士自身在遇到难题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如寻求他人帮助、与别人谈心、转移注意力等;护理管理者应引导、帮助新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角色适应中的问题。

3.3 ICU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是影响ICU新护士转型冲击的重要因素。与张瑜[20]研究结果较一致,与田瑞杰等[21]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导致。本次研究选择的是镇江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新护士,镇江市实行同工同酬,采取绩效制,因此不同聘任方式对护士并无太大影响;其次本次研究对象为ICU新护士,与普通科室不一样的是ICU相对封闭,与家属接触时间短,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对于外地新护士而言并未有太大影响。本次研究显示男护士转型冲击相对小于女护士,可能是因为男护士身体素质、适应能力等均优于女护士;年龄越高、学历越高、非独生子女、已婚的新护士转型冲击相对较小,随着时间的增长,个人阅历不断丰富、经验逐渐积累、知识不断储备,护士的心理调适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提醒护理管理者关注年龄小、独生子女的ICU新护士,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此类护士积极应对,早日适应角色转变。

4 结论

ICU工作环境特殊、工作压力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较高,且受护士年龄、学历、压力应对方式、家庭结构等多因素的影响。提示护理管理者关注年轻女护士的角色转型情况,引导并帮助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量较小;纳入研究的新护士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有研究显示,工作时间也是影响新护士转型冲击的重要因素[2]。因此,建议今后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纵向调查研究,结合质性调查结果,针对不同时期新护士的需求,形成有针对性的规范化培训方案。

猜你喜欢
新入消极冲击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心内科新入职护士带教策略探讨
体验文化冲击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
让自己发光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