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空间在小学数学中探究家校互动

2021-03-05 23:12左运生张蕾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家校互动备课网络空间

左运生 张蕾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家校互动更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教师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积极、规范、有效的互动,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备课、授课、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价有着重要的探究意义。这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延展和突破,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提高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网络空间;家校互动;备课;授课反馈;评价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空间距离,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课堂、学校,通过构建家校联系平台,在网络中也能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网络平台的搭建,打破了数学教学的区域限制,实现互动的有效性、及时性,提升了家校互动的影响,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学生需要的数学。这样的家校互动,大大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拓展了数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利用网络空间开展家校互动不是单方面地传递信息,应该获得对方的反馈。在网络空间下,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每一次积极、有效、规范的互动,教师应努力创建一个“教师用心、家长关心、学生开心”的三赢局面。为此,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和目标要求,笔者尝试在备课、授课反馈以及评价中积极探索有效的家校互动模式。

一、利用网络平台家校互动指导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師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前提。要上好一节数学课,除了对教材要全面把握、挖掘内涵,还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对相关联的旧知的掌握情况,这是开展新课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备课环节中,“备学生”也是重要的一环。对于一节与旧知相关联的新课,笔者通常采用课前互动前测的方式调查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情况,利用小视频给孩子提一些问题,收集学生们的答案,进行对比分析,实时调整备课方案,力争让大部分学生都能衔接要上的数学新课。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圆柱体的表面积”一课时,笔者通过小视频让学生回家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求法,以及圆的面积求法,并通过前测作业反馈收集信息。综合反馈情况,笔者认为,80%的学生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求法,其余20%的学生中,一半概念模糊,一半计算能力很差。为此,笔者在备课的第一环节对旧知做了重点回顾,并且课前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一起动手制作圆柱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直观地明白圆柱体的组成部分,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又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时,笔者通过课前作业单整理了孩子们对整数除法的掌握情况后,花了两节课对前面所学知识:整数除法的法则,小数的乘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进行了整理和复习,然后再进行新课的学习,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唤醒旧知并建立新旧知识点的连接。小学数学知识的积累是阶梯式上升的,根基不稳,建起再美的大厦也会倒塌。利用家校互动平台,教师在备课环节中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网络平台家校互动助力授课反馈

上好一节数学课,除了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注重课堂学生的生成与反馈,还要及时收集课后反馈,这是检验课堂实效的重要标准。笔者常常对学生们调侃说,一节课下来,眼睛说看懂了,大脑告诉你会了,但是手往往说“谁会谁来”。听得懂不一定就是学会了,数学知识讲究举一反三。为此,笔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力争通过作业反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一节新课的课后作业布置下去,笔者通常在班级里选取接受能力强、接受能力中等、接受能力弱的孩子各两个以上,要求家长第一时间把孩子的作业通过网络平台上传。笔者实时批改并总结反馈情况,据此调整后续教学。

同时,开展对比课例研究,进行“同上一节课”活动,通过家校互动课堂与常规课堂的对比,研究两种课堂模式的利弊,在互动中摸索,在反馈中改进。这对教师来说,是提高数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利用网络平台设计个性化实践作业

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应拘泥于课堂和课本,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能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在新课改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课程设计特别是作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设计的作业要有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充分联系。为此,笔者利用网络平台家校互动的便利条件实施了实践作业的布置。例如,2020年寒假,笔者布置了让孩子跟家长一起购物的实践活动,并让孩子向父母调查春节的家庭各项开支,制作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制成扇形统计图。

此外,笔者利用网络空间让学生把实践作业带回家,让学生在宽松的家庭氛围中去完成动手操作环节。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三角形面积”的教学中,课前,笔者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分别剪出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并且动手拼一拼,看看能发现什么。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了三角形面积的秘密,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大大提高了孩子们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课后,笔者又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量一量自己红领巾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并且提问:为什么你们的红领巾不是一样大的呢?除了“误差”以外,学生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搜索,发现红领巾有两种不同的型号。又如,学完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后,笔者又让学生回去找找身边的这些图形并测量相关数据,算出它们的面积,在平台上分享。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很多身边的图形,从矿泉水商标上的三角形、家里果盒的平行四边形到小板凳的梯形……通过家长的助力,学生把实践作业完美地呈现出来。这样的作业,不仅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冰冷的数学公式更有温度起来。

四、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评价

网络平台的家校互动,使教师能了解学生是否参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过程性的互动使教师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策略。以互动结果为导向的测评记录也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网络空间,针对孩子们计算能力薄弱的问题,笔者与家长一起通过微信制定了“我是计算王”30天打卡活动,每天让孩子们完成5道或10道计算题并打卡,每满30天送一个小奖励。这大大调动了孩子们的计算热情,大家回家都积极通过平台打卡,不知不觉提高了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技术带给课堂教学的便利优势,以学生为主,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发挥出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注:本文系安徽省六安市2020年市级课题“网络空间下家校互动助力小学数学备与教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A202016)

参考文献:

[1]黄平.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家校互动备课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搭建家园互动平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