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研究

2021-03-05 01:03劳晶晶
畜禽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笼舍粪污患病

劳晶晶

(灵山县灵城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灵山 535400)

0 引言

近年来,中小型生猪养殖场逐渐兴起,发展态势良好,部分生猪养殖场甚至在向大规模养殖场转型。但是,中小型规模养殖过程中,通常会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生猪患病。如果养殖过程中没有做好疫病防控,可能会造成生猪大范围患病。降低生猪出栏率,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1 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现状

1.1 养殖场布局不科学

中小型生猪养殖场规模有限,资金预算相对较少。在选址过程中,部分养殖场会为了控制运输成本在主干道附近修建养殖场。其中,极少数养殖场会安设隔离设施,大多不会修建,导致养殖场环境较差。还有一部分养殖户会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运用猪圈进行养殖。场地区域有限,没有划分出相应的功能区。这导致养殖环境较为混乱,生猪患病率较高。

1.2 免疫体系不完善

通常情况下,生猪养殖会根据国家规定统一注射免疫疫苗。但除此以外的免疫体系较为薄弱。不仅没有科学的防疫体系,甚至还存在部分养殖场逃避国家强制疫苗注射。免疫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疫情防控困难[1]。没有进行疫病防控,会导致生猪患病的概率提升,会降低生猪出栏的数量和质量。

1.3 疫病防控意识不强

部分中小型生猪养殖场缺乏对疫病防控的意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进行防控,生猪患病概率也低。部分养殖场为了避免生猪患病,采取短期育肥的手段。中小型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意识普遍不强,预算有限,通常不会将资金投入到疫病防控中来。因此,普遍防控能力较弱。

1.4 饲养管理不科学

多数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未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采取粗放式喂养。保证生猪吃饱的情况下,没有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比。饲料中所含营养不均衡,不能满足生猪的防疫需要。长期的粗放式喂养可能会导致生猪体内某元素缺失,降低生猪的免疫能力与疫病抵抗能力。

1.5 设备落后

部分中小型生猪养殖场养殖条件较差,存在设备不齐全或者设备过时、老化现象。因此,会导致笼舍消毒不到位,交叉感染等情况。设备落后也可能会导致生猪的尸体和粪污处理困难,存在因为处理不当引发生猪大批量患病的风险。最终造成养殖场的经济损失,阻碍中小型养殖场的发展。

2 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

2.1 科学布局

2.1.1 选址

为了提高养殖场的疫病防控能力,中小型生猪养殖场的选址通常在背风处,阳光可以照射到笼舍的位置。需要保证养殖场内部的通风能力,水电供应稳定,排水便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养殖场可以建立沼气池、鱼塘等配套措施。提高生猪的粪污处理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经济效益。猪场一般选在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但是要注意不能离公共交通设施、公路太近。需要远离居民区和屠宰场,避免疫病传播。

2.1.2 功能区分割

首先,需要划分出生活区。在此区域内,包括饲料加工处和仓库。兽医院和消毒区、更衣室也在其中。其次,划分生产区。该区域是为孕猪和刚出生的小猪单独隔离出的区域。主要包括怀孕、分娩等区域。最后,是无害化处理区。该区域主要放置粪污处理设施,避免污染其他区域。

2.1.3 隔离措施

为了加强疫病防控,需要在养殖场门口建立消毒池,为往来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养殖场周围需要建立围墙,降低外源性病毒进入养殖场的可能性。各区域之间要设立隔离措施,避免人员随意流动。入口处设立更衣消毒室,避免养殖人员将外源病毒带入笼舍。笼舍之间需要进行隔离或者保持距离在5 m以上,笼舍出入口处要建立消毒设施。

2.2 完善免疫体系

中小型生猪养殖场需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完善的免疫体系。根据自身的运营情况和生猪养殖情况,记录相关参数。并通过数据,结合国家规定的防疫措施,进行免疫体系设计。需要为每头生猪建立监控档案,对每头生猪的情况进行记录,保证在检查时可以快速的定位问题。接种疫苗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注射。对于国家没有规定的相关疫苗,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选泽注射。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生猪可能染病的种类不同,通过对本地生猪易患病的研究,结合之前监测到的生猪参数,选择疫苗。要完善免疫体系,还需要加强笼舍内的消杀工作,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不仅能够预防外源病毒的入侵,也可以降低笼舍内粪污杂物滋生的细菌。需要定期对笼舍内部进行清洗打扫,并开窗通风,降低笼舍内部的潮湿程度。打扫后,使用刺激性较弱的消毒水对笼舍进行消毒杀菌,降低病毒滋生的可能性。

2.3 加强疫病防控意识

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养殖人员的疫病防控意识。通过对养殖人员进行内部培训,提升养殖人员对疫病防控的重视程度,加强养殖人员的防控技术。中小型生猪养殖场通常难以承受生猪大规模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做好事前防范工作。以预防为主,做好疫病监控。在养殖场门口建立消毒池,严格管控外来车辆。并建立消毒室,为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进行消毒。在消毒室中,需要设立多盏紫外线灯,无死角的进行消毒。进入人员还需要在更衣室更换工作服,阻断病毒传播的渠道。定期对生猪进行全面检查,并为生猪做好驱虫工作。发现病猪后及时隔离,防止疫病扩散。针对不同生猪品种,需要了解品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疫工作。中小型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可以选择自行繁育种猪,降低外购生猪的比例。同时,也要注意蚊蝇、老鼠等疫病传播者的防治。可以采用封纱窗或投放粘蝇板,定期处理污物。也可以在笼舍中设立封闭管道,将粪污直接排入粪污储存池中,避免有害生物传播病菌[2]。

2.4 科学饲养管理

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注重饲料的配比。通过平衡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提升生猪的体质,增强生猪自身的抵抗力,降低生猪患病率,达到疫情防控的目的。因此,需要参考生猪的日常监测结果,对生猪进行精细化喂养。另一方面,需要对生猪采取少量多次的喂养方法。避免食槽内食物因为长时间存放发生变质、腐坏的现象,诱发生猪感染胃肠疾病。定时对生猪进行体检,通过体检结果查看生猪所缺失的微量元素。在食物中拌入生猪所缺乏的元素,保证生猪身体健康。

2.5 完善疾控设施

中小型生猪养殖场规模较小,需要安设的疫病防控设施较少。因此,需要尽可能完善相关设施,保证设施的实效性。要保证疫苗的存放和使用遵循相关标准,用后进行无害处理。需要及时对养殖场的消毒设备进行优化升级,保证消毒的有效性与全面性。需要及时更换消毒池中的消毒液,保证消毒的效果。无害化处理设备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清洗,防止有害物质累积,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如果设施过时、老化,需要及时更换,避免无效疾控。

3 结语

中小型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较为薄弱,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养殖场可以通过科学布局、完善免疫体系、加强疫病防控意识、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完善疾控设施等措施进行疫病防治。以此提升疫病防控效果,提高生猪出栏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笼舍粪污患病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重庆动物园游蛇展示笼舍的环境丰容及其影响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视觉丰容对幼年川金丝猴行为影响初探
獭兔球虫病有哪些防治措施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