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支原体性肺炎的防治分析

2021-03-05 03:34蒋新鸿
畜牧业环境 2021年5期
关键词:泰乐菌素性肺炎

蒋新鸿

(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江苏泰兴 225474)

1 前言

受生猪养殖规模日渐扩大影响,生猪养殖疾病类型也在日渐丰富,猪呼吸系统疾病便属于其中代表,肺炎与鼻炎最为常见。由于猪支原体性肺炎能够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这使得对生猪养殖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养殖户很容易因猪支原体性肺炎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2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症状分析

为深入了解猪支原体性肺炎,本节将围绕猪支原体性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感染机理、诊断要点开展深入探讨。

2.1 流行病学

支原体肺炎会出现在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群中,最容易出现猪支原体性肺炎的当属哺乳仔猪与幼猪,成年猪大多会隐性感染猪支原体性肺炎。在猪的各个品种中,最容易感染猪支原体性肺炎的品种为土猪。在任何时节都会出现猪支原体性肺炎病例,不具备显著的发病季节,但在潮湿、多雨、寒冷等时段较为常见。不良的管理及饲养会导致猪的抵抗力下降,猪支原体性肺炎的感染机率会因此出现一个上升趋势,这也是猪支原体性肺炎出现和导致病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现代化生猪养殖多在集约化的高密度饲养场内进行,如一旦有猪支原体性肺炎感染且未得到妥善处理,养殖场将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由于猪支原体肺炎能够与猪肺疫、猪流感、猪肺丝虫病、猪瘟等疾病混合感染,导致病情加重造成死亡率进一步提升。猪支原体性肺炎属于典型的常见猪呼吸道疾病,猪是病毒的唯一宿主。

2.2 临床症状

猪支原体性肺炎可细分为急性型、慢性型、隐性型。急性型猪支原体性肺炎在猪群首次感染后会出现临床症状,任何年龄段的猪均可能感染急性型猪支原体性肺炎,最容易发病的当属哺乳仔猪,发病率几乎是100%,病猪一般不会出现前兆,某一时间内病猪会突然出现趴伏、头部下垂、精神不振、呼吸次数剧烈增加等症状,急性型猪支原体性肺炎的致死率较高;慢性型猪支原体性肺炎在老疫区的后备母猪、肥育猪、架子猪中较为常见,进食或早、晚运动的病猪会出现咳嗽症状,随着病情不断发展,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这类症状存在明显缓和不定的特点,如出现混合感染问题,病猪的体温可能不会上升且能够维持自身食欲,但多数病猪生长状况不佳。慢性型猪支原体性肺炎一般会持续60~90d,持续半年以上的也偶有出现,如病猪存在偏弱的抵抗力,巴氏杆菌入侵问题将出现,进而导致急性肺炎发生;隐性型猪支原体性肺炎多出现于老疫区的猪群中,饲养条件较好的健康猪在感染后症状并不明显,但肺炎病症会在病猪体内以不同程度的形式存在,剧烈运动后部分病猪会出现偶尔咳嗽症状,如饲养管理恶化问题在这一时期出现,慢性或急性的猪支原体性肺炎临床症状将随之出现,病猪可能在病情严重时死亡。

2.3 病理变化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变主要集中在肺门淋巴结、肺部、纵膈淋巴结等部位,在病变出现时,病猪会出现显著增大的两侧肺叶,一定程度的水肿也会同时出现。病变部位颜色多为半透明、灰红色,存在较为明显的病变交际界限,一般将其称为“肉变”。随着病情加重,病猪存在颜色逐渐加深的病变部位,带有泡沫的灰白色或紫红色粘稠液体会同时出现,同时存在逐渐减轻的半透明现象,但坚韧程度会显著增加,一般将其称为“虾肉样变”,该环节病猪存在明显肿大的纵膈淋巴结与肺门,边缘轻度充血现象在切面出现。如出现混合感染,则会导致心包炎与胸膜炎,甚至出现坏死性支气管炎。

2.4 感染机理

作为免疫系统抑制性疾病,猪支原体性肺炎会抑制病猪免疫系统,这源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的影响,感染支原体的病猪存在大幅度下降的淋巴细胞抗体能力,同时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力下降,肺泡巨噬细胞对病原的消除及吞噬能力也会受到负面影响。感染肺炎支原体的病猪很容易混合感染其他病毒或细菌,如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副嗜血杆菌病、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等,这就导致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症更为复杂。

2.5 诊断要点

如猪群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皮肤出现紫色斑等,有零时死亡,且该猪存在体表不洁情况,为实现对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确诊,需针对性开展发病情况调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剖检。如养猪场病猪的主要症状包括体温升高、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同时存在食欲减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顿等症状,且病情较为严重的存在犬坐式呼吸或腹式呼吸、口鼻流出泡沫、不时发出哮喘声等症状,运动后存在明显增重的咳嗽,肺部听诊存在啰音,为判断病猪是否感染猪支原体性肺炎,必须开展针对性诊断。

具体操作是对病死猪进行剖检,患有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病例,在剖检中会看到肺部的病变区里有纤维组织增生灶、坏死灶和脓肿,切面的肺叶存在气泡,轻压时含泡沫的乳白色黏稠液体大量流出,对称性的肉样性变化在肺的尖叶与隔叶出现,呈半透明状的灰红色。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指压有弹性,切开多汁,色灰白或灰红。病程较长者见病猪心脏增大,心腔扩张,内有深红色积血;其他器官从肉眼观察无明显变化。

为了进一步验证诊断结果,可进行实验室检验,取心血抹片瑞氏染色,肺、脾、肝、淋巴结触片革兰氏染色,均未发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采集的肺组织,培养后发现丝状、球杆状、球状等多行态菌体,麦康凯琼脂和普通琼脂平板上接种无菌采集的病变肺病料,培养后发现菌体生长。由此即可判断养猪场出现猪支原体性肺炎感染。

3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防治路径

3.1 治疗方法

在猪支原体性肺炎的治疗过程中,需结合病情针对性选择药物,以此及时治疗患病猪与同栏猪,具体治疗可肌肉注射泰乐菌素,用量基于病猪体重确定,以10mg/kg(体重)控制注射剂量,1个疗程为3天,每天需要肌肉注射泰乐菌素2次,肌肉注射泰乐菌素适用于猪支原体性肺炎的急性爆发。对于较为容易复发的猪支原体性肺炎来说,还应在饲料中掺入磷酸泰乐菌素,以此实现疗效的巩固,具体投喂标准为每吨饲料1kg磷酸泰乐菌素,为有效控制猪支原体性肺炎复发,一般需要连续使用磷酸泰乐菌素10d。猪支原体性肺炎的治疗还可以注射地塞米松、头孢噻呋钠、林可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等药物,1个疗程为5d,每天需要注射2次。通过将支原净加入饲料,同时在饲料中加入阿莫西林,同样能够有效治疗猪支原体性肺炎,二者的用量分别为每吨饲料150g、400g,同时将安泰与加康在饮水中添加,用量分别为每吨水1500g、500g,一个疗程为7~10d。对于猪支原体性肺炎的混合型感染,如猪支原体性肺炎与猪瘟混合感染,在确诊后,养猪场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病猪隔离,并同时进行猪瘟疫苗的紧急接种,未发病猪只猪瘟疫苗接种为5头份,为控制疫情扩散,还需要采用1:1000比例的肖特灵对饲养用具、猪舍、环境开展彻底消毒,连续消毒7d,同时必须做好粪便处理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保证病猪在发现后立即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只有处置及时,养猪场的疫情才能够得到快速控制,经济损失控制目标也才能够顺利实现。

3.2 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猪支原体性肺炎,具体实践可从六方面入手:第一,全方位封闭养殖场,严格开展养殖场选址与布局的筛选,外界与生产区良好隔离状态的保持也需要得到重视,同时严格执行各项防疫制度,控制外来车辆与人员;第二,全面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等养殖原则,早期断奶隔离技术在有条件养殖场的应用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保证保育仔猪与仔猪寄养并栏的最大限度减少,健康猪群中混入来源不明猪的情况也需要设法规避;第三,做好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保证养殖场内部的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数量尽可能减少,具体消毒需采用挥发性较强的广谱消毒剂,冲洗消毒可选用复合醛类消毒剂开展,消毒剂的种类需要定期更换。此外,养殖场还需要做好灭虫、灭蝇、灭鼠工作,更好控制病原菌传入与传播;第四,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养殖场存在的各类应激因素,如换料过快、转群频繁、日夜温差大等,以此有效提升猪群的整体免疫力;第五,强化饲养管理,应为群体提供充足而合理的营养,并关注养殖场中较为常见的圆环病毒、猪蓝耳病等抑制免疫系统疾病,以此合理添加维生素于猪群饲料中,具体的使用量需要科学控制。考虑到霉菌毒素对玉米等饲料的污染较为严重,基于霉菌毒素的饲料处理也需要得到重视,由于一般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仅能够吸附黄曲霉毒素,因此建议采用脱霉剂、霉消安等新型霉菌毒素处理剂;第六,做好免疫工作,各类疫苗的注射工作也属于生猪养殖重点,这会直接影响猪支原体性肺炎的预防效果,因此需做好猪链球菌疫苗、萎缩性鼻炎疫苗、猪瘟疫苗等疫苗的注射工作,猪群的整体病毒免疫能力将大幅提升,猪支原体性肺炎也能够更好预防。

4 结语

综上所述,猪支原体性肺炎的防治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处理方法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猪支原体性肺炎防治路径。为更好降低猪支原体性肺炎对生猪养殖带来的威胁,养殖管理的力度加大、隔离治疗的第一时间开展、混合感染的科学辨识及应对均需要得到重视。

猜你喜欢
泰乐菌素性肺炎
泰乐菌素纯化工艺优化研究
产酸克雷伯氏菌胞内粗酶液降解泰乐菌素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臭氧氧化去除水中泰乐菌素的研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维生素E拮抗绿脓菌素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