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1-03-07 11:3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课间民族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中学 山东 威海 264200)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明。我国有着56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在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中不断谱写各民族的辉煌篇章,同时也孕育创造出更多的民族体育文化。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民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民族传统体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实践,更是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社会发展和风土人情。

体育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领域文化相互交融,贯穿着民族传统体育,对其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90年,国家体委组织编写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一书中,汉族的民间体育项目有301项,其他55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676项,其数量、内容和形式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可见,我国政府还是很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举国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产生出来的,它的运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来运行的。它是以发展“奥运项目”为主,这就在学校体育文化活动中形成了潜意识的倾向态度。不管是在文化层面上,还是政治层面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领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1.1、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冲击

在与文化模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全盘西化伦”和“儒学复兴论”相对应,在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与崇尚中国武术等传统体育思潮发生了碰撞,在对中国体育发展的道路选择上出现了提倡“洋体育”(即西方近代体育)和提倡“土体育”(即以武术为主的中国传统体育)的两种主张。人们逐渐对西方体育有所了解,久而久之,西方体育也逐步代替了中方体育的主体地位。

有学者提出:“20世纪以来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举步维艰的态势,其表现出的特征为:短暂的热闹,阻挡不住存在空间的萎缩;表面的繁华,遮蔽不住生存状态的凄凉;形式的保留,掩饰不住文化根底的流失。”在当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逐步加快,多数人已经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生活方式。都在通过不停的竞争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西方体育有着浓厚的时代性和竞争性,更符合现时代的发展,被人们容易接受,然而,中方体育主要是从相对落后的时代所激发出来的产物,具有更多的生活色彩,技术相对落后,容易被人们淡忘。两种体育文化相互冲击着,限制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2、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不够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民族的、传统的,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对其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国体育传播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我国的一些传统体育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体育直播多数是奥运项目,其中只有很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已经是无形的给人们灌输了一种“奥运战略”目标。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基层竞赛类项目中,以学校体育运动会为例,每学年两届的运动会基本都是以田赛和径赛为主,跳绳、踢毽子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少之又少,而且这些项目在学生心中也不是很受欢迎,从而失去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在校园中的影响力,也无法感受到这些项目带来的“古韵”气息。

1.3、学校体育领域中的实施路径太少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固有的东西,反映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在学校体育领域中由于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动作要求复杂和器材的缺乏,极大的限制了某些民族传统体育的实施。

2、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文化活动中的应用

在我国大力施行“奥运争光计划”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文化活动的重点以大力宣传奥运项目为主,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应当平衡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领域中的地位。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创新路径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部分,由于他们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这给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通过整理学校体育活动项目案例发现,根据搜集的相关大课间体育活动创新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的创新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1)校本课程是学校体育活动创新的素材。

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有的学校将篮球和足球设为本校的特色课程,甚至还会将大课间设为篮球特色大课间。例如,两分钟穿梭传球项目,它是由简单乏味的篮球两人传接球改编创造出了这个项目,不仅能提高学生反应速度,而且能培养团队意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本校特色课程——篮球的认识。

(2)民族传统体育是学校体育活动创新的重要元素。

民族传统体育是大课间活动创新的基本内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在这些案例中主要融合了武术、太极、跳绳、踢毽子等项目,主要项目有:太极扇《中国功夫》、竹竿舞、大课间跳长绳、轮转花样毽球、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推小车也融合了一定的武术元素。秧歌、腰鼓、抖空竹、杂技等都属于民间传统艺术。在上述案例中,陕北腰鼓舞汇集了秧歌舞步和打腰鼓,将陕北安塞腰鼓推进到了学校大课间中,不仅健身还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魅力,继承和延续这一生动的群众文艺形式。还包括了:土家大摆手健身操“天门摆韵”、抖空竹、滚铁环、钻圈循环赛等。

(3)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活动创新的源泉与推广动力。

体操、健美操、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都属于竞技体育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在学校大课间的开展缺乏一定的创造性,那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但是,将这些枯燥无味的项目趣味化,甚至是改变创造,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例如,将健美操改编为动感十足的韵律操。包括了邱集小学自编篮球操、华山小学乒乓操、两人三足行、小学足球操等。

(4)生活化活动也是大课间活动创新的重要元素。

现在的生活不同往日,流行元素也在不断的增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现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手语《感恩的心》是为了让学生从小领悟感恩的道理,培养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让我们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播撒下感恩的种子,感念母恩,回报母亲,回报社会。还包括了校园花样兔子舞等。

3、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价值

3.1、注重课程的思想教育价值

思想教育价值是现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它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在新学校体育形成的关键所在。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文化,应该在学校体育开展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度,在开展体育工作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深深的感受到这种特有文化带来的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二者有冲突,切不要让西方的“竞争”文化完全的将中方文化全覆盖,毕竟我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当代素质教育的学生所熟知是重中之重。例如,学校开设的武术课,在设计课的时候,我们要把传统武德思想灌输给学生,要区分西方搏击术,将这种武德内化成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挖掘学生的内在品质,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厚德载物的优良精神。因为,从文化传承的视角来说,“身体动作是一种文化符号,体育本身是一个承载和表述社会文化意义的象征系统,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一部以身体运动书写的民族精神文化史。”

3.2、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学校教育都是力争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贡献的有用人才,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将教学、健身、休闲娱乐、社会服务等集为一体,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顺应当代社会的体育发展,各类体育项目的发展与演变,都离不开传统体育项目,吸取当今参与人数众多、趣味性强、流行的体育项目,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健身性等特点,新旧融合,可以创编出许多不同的运动项目。例如,太极与养生,现在有不少的网络报道称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方搏击,究竟谁更胜一筹。这不难看出,这种思维模式渗透的更多的是西方体育文化思维,为什么我们不能为我们的健康服务呢。巧妙融合武术与养生,既有技能在身,又能达到健身的目的,这也就是我们能在社会上看到各种武术套路的诞生的原因。

3.3、突显“以人为本”

“人是具有内在潜能和丰富内涵的生命整体,它包含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学校体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强调对青少年学生认知、技能、身体和情感的关照,在社会功利思想和应试教育的窠臼下,学校体育的本体价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遭到漠视,俨然成了可以随意践踏的流水加工厂。”

当今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推进生命教育,学校体育工作也是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开展的。将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素质教育下的第一位,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性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进入校园,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同样能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本质目标。然而现在的学校体育出现了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受到西方体育“竞争”文化的影响,对一些特殊学生的生命体是不公平的。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通过本身已有的健身性去同存异,取而代之,从而实行“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

4、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依然面临困境,我国民族众多,体育活动的形式多,资源非常丰富。通过不断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入研究。遵循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的宣传力度,加深校园的民族文化的认同。结合校本课程和当地的民俗风情,发散思维,追溯民族文化,拓宽参与民众基础,以创新的路径将民族传统体育编排到学校体育的工作中,为民族传统体育更进一步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课间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