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意义、困境与路径

2021-03-07 12:56
武陵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忧患大学生教育

牛 婧

(天津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222)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之意义

忧患意识是人们对风险挑战的一种预见能力,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理性的否定性认识,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积极的前瞻意识。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将忧患意识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和理念相结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克服心态浮躁、贪图安逸、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等错误思想和消极情绪,树立正确的忧患观、义利观和知行观,笃信好学、艰苦奋斗、为国分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天的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盛世,但盛世之下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加强党员干部忧患意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大学生忧患智慧的培养。当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理想出现偏差,忧患意识淡薄甚至缺失。造成这一现状,固然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忧患意识教育淡化,忧患意识教育落后于客观现实需要也不容忽视。

(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其5 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累积了丰富而深刻的忧患智慧。这一智慧是历代仁人志士深切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是千百年来维系国家命运、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基因。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情怀生成的重要思想基础,忧患意识教育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宣传教育”[3],把忧患意识教育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二)应对国内外严峻形势的必然要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在跨越一个转守为攻的历史瓶颈”,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4]。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客观现实,使未来发展之路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一方面,国际上新旧矛盾交织,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依然严峻。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各种外部的质疑和阻力也随之增加,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存在警惕和敌意,“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他们或明或暗制造麻烦和事端,企图围堵和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尚未解决。改革开放40多年间中国突飞猛进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问题日益显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几近极限,发展不可持续性越来越明显。当前国内外形势的严峻挑战,更加凸显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意义。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担当的重任。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心去认识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此时尤为必要和紧迫。今天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主题已不再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而是在和平环境下居安思危、奋发图强以早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最好的爱国方式就是将真挚的家国情怀和深切的忧患意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综合素养,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三)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者。”“90后”“00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由于家庭条件优裕和主要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缺少生活的磨砺和对苦难的感知,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体表现为:其一,政治信仰危机。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加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冲击,引发国内各种社会思潮活跃,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在部分青年人中间有着相当的认可度。受到这些错误思潮影响,部分大学生不能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产生动摇;部分大学生片面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盲目推崇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信心。政治信仰不明确、意志不坚定,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国家发展历经磨难挫折之时,民族忧患意识淡薄。其二,价值观错位。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网络信息化的热潮赋予了当代大学生开阔的眼界和活跃的思维,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思想领域的价值偏离。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蔓延,种种错误的价值取向,削弱了部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其三,忧患意识自我培养能力匮乏[5]。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对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是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受到冲击而逐渐淡化。特别是“90后”“00后”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普遍缺乏紧迫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散漫,惰性思想较重。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今天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再因为自己大学生的身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不再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抱负。他们中的大多数仅仅把自己视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只需履行一个普通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即可,所谓忧患意识、家国情怀、理想信念,都难以在他们的心灵或情感深处产生共鸣。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悉心教育和引导,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培养科学的忧患观,对其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激发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

郑文成公尝语,曾赴京见一儒士,云:“汝国《牧隐集》最好,可与黄苏颉顽。”[15](徐居正《笔苑杂记》,P302)

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之困境

直面大学生忧患意识淡薄甚至缺失的现状,这其中固然有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忧患意识教育淡化,忧患意识教育落后于客观现实的需要也不容忽视。检视当前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之现状,其困境主要表现为:

(一)缺乏对忧患意识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

对于大学生要不要进行忧患意识教育,进行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育,怎样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等基本问题,由于对其系统研究和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模糊认识,甚至有人提出向大学生讲忧患、思问题、谈挑战,是消极保守的体现,会使大学生丧失对党和国家的信心,会引导大学生走向更狭隘的格局。这实际上是没有正确认识忧患意识教育的本质,把忧患意识教育等同于悲观主义教育。忧患意识教育,绝不是教人患得患失,也不是教人悲观沉沦,而是引导人在面对困境时仍然能够保持理性的头脑和积极奋进的心态,努力寻找突破困境、走向光明的方法。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意义更加重大、责任更加艰巨,它不仅事关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更事关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传承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然而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本质、内容和方法的系统研究仍然不够,由此造成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落后于客观现实的需要。

(二)科学忧患观引导缺位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和灵魂,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说来,在“忧什么”“为何忧”“如何忧”的问题上,存在两种忧患观:一种是从个人本位出发,以个人利益得失为核心,以满足个人需要为目的而形成的狭隘的、非科学的忧患观;另一种是从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出发,将个人对其理想和责任的觉醒升华为社会责任,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豁达的、科学的忧患观[6]。其中以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前途命运为归依,主动担当起关注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和造福社会的责任与使命的忧患意识,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的集中体现,是推进国家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但是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科学忧患观的内容并未得到重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忧什么”“为何忧”“如何忧”的问题上,缺乏清晰明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着模糊认识。科学忧患观引导的缺位,是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滞后的一个突出原因。

(三)片面突出肯定性思维教育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有两种思维倾向教育:一种是肯定性思维的优势教育,即注重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和成功方面的宣传,诸如辉煌历史的赞颂,现实成就的讴歌,美好未来的昭示等;另一种是否定性思维的“劣势”教育,或称换位思维、矛盾思维教育,即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矛盾,不满足于当前的成绩,在反思和批判中总结经验,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是肯定性思维教育比较充分、全面和到位,而否定性思维教育则相对滞后或严重缺乏,从而造成大学生形成了“乐而忘忧”的思维定式,普遍缺乏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事实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肯定性思维的优势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运用否定性思维的“劣势”教育以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二者是并行不悖的。

(四)忽视消忧弭患能力的培养

忧患意识是一种建立在危机感和责任感之上的积极的前瞻智慧,解除忧患最根本的途径是社会改革甚至革命,这也就是说,忧患意识的落脚点是社会实践。只有将所思所忧落实到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忧患的价值。因此,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其消忧弭患能力的培养。所谓消忧弥患能力,就是知行合一的图强能力。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于“知”方面的教育,“行”方面的培养则相对缺乏,往往是重理论灌输轻社会实践。只有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消忧弭患能力的培养和考察,实现忧患意识教育的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五)忧患意识教育制度不完善

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关键在落实。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机制。在对大学生教育什么,怎样教育的问题上,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得力的措施。往往突出肯定性思维教育而忽视否定性思维教育,即使有忧患意识教育,也往往是从个人本位出发而非以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依归,或者往往是“近忧”而非战略性的“远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教育过程中,应该把忧患意识教育列为其不可或缺的内容,并有比较完善的制度约束作保障。而这一制度机制的刚性约束目前尚不完善。

反思当前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主要是由于对忧患意识的本质内涵缺乏科学理解,对忧患意识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没有将忧患意识教育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者教育培养的高度来审视其重要性。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之实践路径

基于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检视当前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仍存在的问题,今后需要在坚持辩证性、创新性和制度性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发展需要的忧患意识教育路径方法。

(一)坚持辩证思维,明确忧患意识教育的基本思路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必须明确教育思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注重对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是推进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根本前提。

其一,做到先忧与后乐相统一。从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实际出发,培养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智慧,一方面,要进行肯定性思维的优势教育,使其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以鼓舞其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更要结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持久地进行否定性思维的“劣势”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当前中国仍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国际形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面临诸多挑战,以激发其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使命责任。在国际竞争日益复杂化的今天,将肯定性思维教育和否定性思维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先忧后乐”的忧患智慧,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力和持久力,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磨难和挑战。

其二,做到忧患与图强相统一。忧患的目的在于图强。培养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智慧,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将忧患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图强精神。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一方面,要从新的历史方位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持续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教育,增强其危机意识;另一方面,又要鼓励大学生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切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克服消极懈怠、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等个人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以“小我”融入“大我”,树立正确的忧患观、义利观和知行观,将忧国忧民之情转化为奋发图强之志,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

其三,做到知与行相统一。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归宿和落脚点是消忧弭患能力的培养,达到知行合一。一方面,以“求真”的学习态度,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党史国史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关注国内外形势与环境以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以“力行”的学习目标,引导大学生将所思所忧落实到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学用结合,使其承担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

(二)贯彻发展理念,创新忧患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

忧患意识是历史的亦是发展的。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必须坚持发展理念,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深化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创新忧患意识教育的路径方法,这是推进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重要动力。

其一,拓展和深化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新时代拓展和深化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需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教育三个层面着力:

在历史层面,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首先,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文化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忧患智慧,历经岁月洗礼,深深镌刻在华夏文明的血脉之中,至今仍有警示意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忧患智慧和家国情怀,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8],增强忧患意识教育的思想底蕴。其次,注重历史教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教育。“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9],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忧患智慧。在历史教育中,要特别注重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史。这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另一方面,以史为鉴使大学生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国耻国难,充分认识国家繁荣富强的来之不易,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勉励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危机意识,乐而不忘忧,增强忧患意识教育的说服力。

在现实层面,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首先,开展世情教育,使大学生充分了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的外部压力、质疑和阻力也随之增加,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热地思冷,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其次,开展国情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成就辉煌,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必须常思危困。再次,开展党情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但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各种考验依然严峻,必须正视和反思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不正、驾驭全局能力不强等问题,不断进行自我革新。

在未来层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就能激发奋进潜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坚定爱国力行的使命责任”,将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之“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之“大我”,“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10],实现人生价值与人生境界的升华;另一方面,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经历种种阻力和磨难,一定要正视这些风险和挑战,发扬青年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砥砺奋进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其二,挖掘和创新忧患意识教育的路径方法。在挖掘和创新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路径方法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第一,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忧患意识教育。开展体现新时代特点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采取演讲、辩论、舞台剧、红歌会、学术沙龙、主题党团日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教育,营造心系家国、昂扬进取的校园氛围。第二,搭建专门的忧患意识网络教育理论平台。创建一批适合大学生浏览,宣传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专业特色,而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想理论教育类网站,以科学的理论赢得大学生。第三,利用自媒体平台增强忧患意识教育的吸引力。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手机APP等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自媒体平台,推出一系列关于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的原创性文章、短视频、小游戏、动漫、表情包等,以更加时尚新颖的形式吸引大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在潜移默化中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心。

(三)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忧患意识教育常态化

推动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走向科学化和制度化,是培养大学生忧患智慧的有效途径。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机制,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常态化,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其一,构建忧患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深化忧患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居安思危忧患意识的思想和理论,以及世情、国情、党情危机教育列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考核的重点内容。同时这一教学机制的建构与实行,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环境的设置等方方面面形成合力。惟其如此,才能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忧患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制度机制。

其二,构建忧患意识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其勇于担当、砥砺奋斗的意志品质。在充分利用各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同时,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深入到比较艰苦的地区学习考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其认识社会、磨练意志,在亲身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提高忧国忧民的觉悟,增强消忧弭患的行动力。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之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厚植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发展和国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行合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和智慧。

猜你喜欢
忧患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画里有话
哲理漫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青春1919:心怀忧患、担当奋斗的湖南青年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忧患、悲悯、历史沧桑感——我读杨强诗词
大学生之歌